灵峰之中楼倚山,山云日夕栖其间。九霄雨露随高下,六月风雷送往还。
青嶂晓光浮藻棁,银河夜气湿松关。天台向上无多路,鹫岭烟霞此可攀。
灵峰寺栖云楼。明代。刘基。灵峰之中楼倚山,山云日夕栖其间。九霄雨露随高下,六月风雷送往还。青嶂晓光浮藻棁,银河夜气湿松关。天台向上无多路,鹫岭烟霞此可攀。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刘基。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有感。宋代。刘克庄。残羯如蜂暂寄窠,十年南北问干戈。穹庐昔少曾居汴,莫府今犹未过河。越石不生谁可将,奉春再出亦难和。忧时元是诗人识,莫怪吟中感慨多。
寄汤朝美。宋代。周孚。绿树阴阴噪莫蝉,雀罗门户更萧然。平生流辈今谁在,乡里衣冠子最贤。老境幸逢倾盖语,畏途当记说车篇。荷锄端欲相随去,却恨初无二顷田。
捣衣曲。明代。邱云霄。君子出于役,驾言事西极。关河滞沮修,鞅掌递晨夕。去闻春鸠鸣,今见秋鸿翼。凄凄夜光长,皑皑寒霜集。沈沈启箧笥,反反理裳泽。朝事浣江头,莫捣寒砧急。愿竭金闺情,不辞玉腕力。洁白为君欢,缝纫为君密。但恐江汉长,衣到寒暑易。
颂古一○一首。宋代。释子淳。木人来问青霄路,石女年尊似不闻。携手相将归故国,暮山芨芨锁重云。
送余德辉御史赴安陆判官得月字。明代。顾清。郢客歌阳春,希声入寥泬。和者不数人,千秋竟消歇。君今郢中去,感我生素发。冰霜只自许,白日谁担揭。驱车涉远道,万里在超忽。江乡富兰茝,庶足充揽撷。怀人应有赋,去国那能恝。行矣欲何言,赠子天心月。
题杨凝式书。唐代。安鸿渐。端州石砚宣城管,王屋松烟紫兔毫。更得孤卿老书札,人间无此五般高。
六曹长贰观潮予以入直不预晡时大雷雨走笔戏。宋代。周必大。雷轰万鼓勒潮回,无复亭前雪作堆。应为尚书悭且涩,盲风怪雨一时来。
东岩施头陀所隐也头陀唐人初居郡之奉对寺太。宋代。李流谦。胜地忆屡到,变革非昔年。律居扫积陋,禅房侈旧观。老衲不可见,遗事故老传。使君擅一壑,凭愚妄自贤。定心初不摇,蚊虻卒飞前。赫然涨蛙腹,欲以火燎天。一笠渡清波,绝壁守两斑。游戏出小异褫骇飞残魂。慢敬汝则劳,道力屹如山。一笑置勿问,炉薰袅轻烟。洗盏酌石溜,吻颊冰雪寒。却忆飞泉句,泫然思老仙。
导引。唐代。无名氏。轻舆小辇,曾宴玉栏秋。庆赏殿宸游。伤心处,兽香散尽,一夜入丹邱。翠帘人静月光浮。但半卷银钩。谁知道,桂华今夜,却照鹊台幽。
送张伯珍赴京 其二。明代。叶春及。百战曾经七尺躯,先登亲夺绣蝥弧。知君不用尚书贵,夜夜青天泣灌夫。
斋居四首 其二。明代。何瑭。瑞霭祥光满户庭,高瞻黼座俨威灵。赞传行礼千官肃,工奏登歌众乐停。对越圣容深穆穆,降临神驭远冥冥。江湖翘首层霄上,愁绝孤臣两鬓星。
赠海城王令公五首 其五。明代。释函可。鸣琴关镇晓风清,携得弦歌遍海城。父老岂长看昼锦,中原最苦是苍生。
丙戌四月随醇邸巡海呈教 其一。清代。李鸿章。雕弓玉节出天阊,士女如山拥绣裳。照海旌旗摇电影,切云戈槊耀荣光。佽飞禁旅严千帐,罗拜夷酋列几行。德协谦尊齐赞颂,力辞黄屋福威扬。
京口别黄甥良式。明代。陆深。千里相随论古今,河桥风雨夜沈沈。不知此日江头路,何似当年渭水深。
谢岳大用提举郎中寄茶果药物三首紫团参。宋代。杨万里。新罗上党各宗枝,有两曾参果是非。入手截来花晕紫,闻香已觉玉池肥。旧傅饮子安心妙,新捣珠尘看云飞。珍重故人相问意,为言老矣只思归。
姑苏杂咏 虎丘次清远道士诗韵。明代。高启。神仙不可羁,乘螭蹑云汉。岂将避嬴刘,荒山事穷窜。何年东观海,一至此峰玩。悠悠清诗传,窅窅遗迹漫。我来继登临,长啸帻初岸。既秋烟萝疏,欲雨风竹乱。夜深空潭黑,月吐石壁半。龙惊汲僧来,鸟喜游客散。阁掩林下夕,钟鸣岩中旦。胜赏谁能穷,今古赋篇翰。飞腾子何之,汩没余可叹。安得契真期,超然豁灵赞。
喜彭退庵吏部典试粤东 其三。明代。释今无。岭头风雪雁跹翩,归路皇华拥瑞烟。三载独悬霄汉眼,初冬今送故人船。沙边野鹤饥常早,手里阳春泽莫偏。若到禁庭回首处,上方明月对君圆。
水调歌头二首 其二。明代。宋琬。谁写翠虹影,腾攫上轻绡。只应西岳峰顶,仙掌共高标。下有茯苓千岁,阅尽秦封汉代,甲子等昏朝。仿佛度清籁,中夜奏箫韶。荣三秀,擎五粒,势岧峣。龙门岋嶪,穹然东控海门潮。已兆松生腹上,伫起东山安石,玉烛待公调。寿域九州遍,方许访王乔。
北斋。宋代。陆游。新竹侵幽幔,疏莲散远汀。研朱朝点易,捣櫱夜潢经。岩壑知心赏,琴樽乐性灵。会当烦太史,一奏少微星。
菩萨蛮。宋代。李好古。纳红销翠春风里。精神一撮金莲底。不是睡杨妃。绿珠娇小儿。一般娇绝处。半带疏疏雨。不解吐繁香。却教人断肠。
枕上。宋代。陆游。风竹无时静,月窗终夜明。时时听惊鹊,一一数残更。吴楚民犹困,燕齐虏未平。功名天所命,吾志固难成。
行迈杂篇六首 其二。宋代。黄庭坚。白白红红相间开,三三五五踏青来。戏随胡蝶不知远,惊见行人笑却回。
元夕。明代。陶宗仪。珂里传柑日,金吾放仗时。楼台灯火淡,风雨管弦悲。术眩明皇幸,仪尊太乙祠。千年成古迹,兀坐漫赍咨。
徐一之从智子行。宋代。项安世。有士才如此,流光驶若何。笔端风雨快,胸次古今多。止止杯中物,鸣鸣耳后歌。低头聊小忍,唾手即高科。
江村。唐代。刘驾。江水灌稻田,饥年稻亦熟。舟中爱桑麻,日午因成宿。相承几十代,居止连茅屋。四邻不相离,安肯去骨肉。书生说太苦,客路常在目。纵使富贵还,交亲几坟绿。
虞美人。清代。严既澄。垂杨著意萦莺燕。陡觉春心浅。新来浓绿替嫣红。人在絮花堆里饯东风。残鹃未省新愁重。犹作芳菲梦。羁迟尘海负春光。留得晴丝空与系斜阳。
瞻堂十景为大参徐公作 其五 岩泉。明代。胡应麟。何来千仞壑,贮此百尺流。莫令到人境,畏引桃花舟。
惠文编。宋代。韩维。一编高唱暑中开,习习清风匝地来。金作瓶盘珠就贯,知君亲到宝山回。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其三。宋代。张栻。阶前树影开还合,叶底蝉声短复长。睡起更知茶味永,客来聊共竹风凉。
何村八景 其六 凤江秋月。明代。吴琏。萧森江上老梧桐,凤集朝阳紫翠丛。哕哕好音萧韵响,辉辉文羽翠光同。太平天子来真瑞,修史词臣记实踪。异物古今能几见,老翁时睹月明中。
梅花集句 其二十三。金朝。李龏。病与西湖绝半年,一春长费买花钱。诗怀自笑多尘土,犹恐春阴咽管弦。
次镡津呈董书记。明代。林鸿。 楝花时候忆同游,况复怀君此泊舟。千里归心逢臈尽,几家落日倚门愁。山钟杳杳前朝寺,烟水悠悠古建州。何事相思不相见,尔来应被白云留。
同赋开元宫避暑诗。宋代。牟巘。避暑如避虎,山林每逢旃。谁知浩穰内,自有清静缘。同来戴牟张,作计良亦贤。是时正流汗,赤日行中天。劳坐苦役役,何异烹炰煎。居然得胜地,神观为爽然。凉飙起珍簟,妙香汎琼篇。坐客易生感,泉隐独谈玄。静者躁之君,方寸湛其渊。勿谓火胜月,此意谅默传。我户隔珠庭,遥企玉真仙。仙游虽云邈,肯逐大化迁。曲池况未平,中多蒲与莲。更有离离者,使我增愁涓。
题高氏烟雨馆。宋代。赵孟坚。溟溟复霭霭,极望欲无涯。村远如相合,天底若四垂。橹声因湿小,塔影被云欺。不但长烟雨,阴晴有间时。
嵩山石淙侍宴应制。唐代。崔融1。洞口仙岩类削成,泉香石冷昼含清。龙旗画月中天下,凤管披云此地迎。树作帷屏阳景翳,芝如宫阙夏凉生。今朝出豫临悬圃,明日陪游向赤城。
别来时。绿笺犹寄相思。自当年、黄州人去,不烦朱粉重施。翠屏寒、秋凝古色,朱奁空、影淡芳姿。蝶抱愁香,莺吟怨曲,残红一片洗胭脂。更谁汲、香泉菊井。寂寞水仙祠。西泠*、苔衣生满,懒曳筇枝。尚依依、月移疏影,黄昏翠羽□差。问丹砂、石涵坠井,寻古寺、金匾题诗。岁晚江空,童饥鹤瘦,匆匆舍此欲何之。且重和,四时渔唱,象管写乌丝。仙翁笑、梅花折得,上闹竿儿。
绿头鸭 和马九皋使君湖上即事。元代。张可久。别来时。绿笺犹寄相思。自当年、黄州人去,不烦朱粉重施。翠屏寒、秋凝古色,朱奁空、影淡芳姿。蝶抱愁香,莺吟怨曲,残红一片洗胭脂。更谁汲、香泉菊井。寂寞水仙祠。西泠*、苔衣生满,懒曳筇枝。尚依依、月移疏影,黄昏翠羽□差。问丹砂、石涵坠井,寻古寺、金匾题诗。岁晚江空,童饥鹤瘦,匆匆舍此欲何之。且重和,四时渔唱,象管写乌丝。仙翁笑、梅花折得,上闹竿儿。
陕西戏成二绝。宋代。郑刚中。边城土俗自随宜,物色人情浩不齐。略有江乡相似处,午烟林下一声鸡。
次韵子瞻江西。宋代。苏辙。许君马老共一邦,西山断处流蜀江。谁令十载重渡泷,滩头旧寺晨钟撞。乱流赤脚记淙淙,道俗自谓丹霞庞。便令筑室修畦矼,往还二老筇一双。
西湖。宋代。陶弼。宁越佳山水,西湖似浙城。桂多天竺子,潮欠海门声。路向林梢转,天随野色横。从兹栖泊者,无复渡江情。
阅军后坐凭虚阁。明代。王问。崇坛建牙旗,虎帐罗干将。甲士既森列,车骑亦腾骧。回翔云鸟合,翕忽风雷张。军容虽具陈,畴为选其良。阁中见双阙,省署郁相望。忆昔定鼎年,我武正维扬。亦有熊罴士,勇略靖百疆。今时且宁谧,所志在张皇。秩卑力不任,凭槛虚感伤。
清明抵西山上冢。。陈三立。阻兵卧疾负归期,扶策今为上冢儿。一径余花初脱雨,三年枯泪尚留碑。云风摩荡悬灵境,岩壑低昂拥故姿。痴对松林侵竖子,栖鸦啼失夕阳枝。
送徐仲洪尉南安八首。宋代。彭龟年。血气谁无未免争,腰牛公牍角蜗情。半非半是先须识,但要吾心似水平。
将立春同友郊外眺望。明代。曾灿。群动各有息,兹游成我闲。气交寒暖候,春到有无间。寒石自流水,夕阳多远山。离离林下屋,时见鸟飞还。
送休公归衡。唐代。刘昭禹。草履初登南岳船,铜瓶犹贮北山泉。衡阳旧寺春归晚,门锁寒潭几树蝉。
临江仙·夜归临皋。宋代。苏轼。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