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曾巩。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春秋战国门。毛遂。唐代。周昙。不识囊中颖脱锥,功成方信有英奇。平原门下三千客,得力何曾是素知。
夜饮郭宅分韵得寂字。明代。赵贞吉。土龙填湖小波寂,星收闤声光历历。白鸟睡惊柘寒滴,葛轻公子巧中的。蔗浆洗襟盈淅沥,青苎畦中坐束曈,城上割风学吹笛。
离相院暂憩。宋代。丘葵。一别已五载,重来得旧朋。秋风多改叶,童行半为僧。暂憩亦云好,长游愧未能。前山久相识,为我碧崚嶒。
虞美人 送春和韵。清代。沈御月。送春春去添烦恼。闲闷何时得了。试看落红多少。点破阶前草。流莺树上啼声悄。惊破罗帏梦杳。断送镜中人老。都为春归早。
柳梢青·过何郎石见早梅。宋代。赵长卿。云暗天低。枫林凋翠,寒雁声悲。茅店儿前,竹篱笆后,初见横枝。盈盈粉面香肌。记月榭、当年见伊。有恨难传,无肠可断,立马多时。
自述。唐代。杜荀鹤。四海欲行遍,不知终遇谁。用心常合道,出语或伤时。拟作闲人老,惭无识者嗤。如今已无计,只得苦于诗。
夜泊话旧。清代。行演。曳衲西风古渡寒,一帆落日问惊湍。不愁暝色横天外,为有钟声出树端。相得自忘村野僻,频来转觉道情宽。当年禅学同烟水,更向镫前叙夙欢。
韶石舟中 其一。明代。释今无。夜行将落月,寒看欲曙天。事抛离岸后,心系放舟前。暝色攻衫薄,繁霜滴缆圆。此中辛苦意,专为送流年。
峡山寺赠陈治甫。明代。何吾驺。十载名山老画师,今朝携手峡江湄。怜君一片穷交意,指点江心明月知。
赠陈仲玉本学教谕致仕。元代。金涓。听雨芹池二十年,如何一旦捲青毡。陡令猿鹤生秋怨,高枕琴书且昼眠。诗为懒题闲木笔,饭因不足羡苔钱。石田茅屋华川曲,从此挑灯绣佛前。
江口有怀二首。宋代。白玉蟾。丹枫偷落风无觉,白鹭微行鱼不知。两地南楼今夜月,一般清皎百般思。
金鼎生光。常*真香。宝瓶花、四序芬芳。虚空贤圣,咫尺西方。上敬三清,明三耀,悟三皇。上古人淳,厚实佳祥。性通天、与道无妨。暗行平等,柔胜刚强。意似仙真,全仙行,住仙乡。
行香子·金鼎生光。宋代。刘处玄。金鼎生光。常*真香。宝瓶花、四序芬芳。虚空贤圣,咫尺西方。上敬三清,明三耀,悟三皇。上古人淳,厚实佳祥。性通天、与道无妨。暗行平等,柔胜刚强。意似仙真,全仙行,住仙乡。
村桥路断日无光,不似常时入故乡。野鼠穴粮依蔓草,田乌啼子上枯桑。
偶逢遗老儿孙尽,欲问西邻井灶荒。惭愧竹西池上路,依然风雨一茆堂。
仲冬二日由下径舆疾还珠林悼风景之顿殊幸茆庐之无恙喜赋一首。元代。刘崧。村桥路断日无光,不似常时入故乡。野鼠穴粮依蔓草,田乌啼子上枯桑。偶逢遗老儿孙尽,欲问西邻井灶荒。惭愧竹西池上路,依然风雨一茆堂。
自海至楚途次寄马全玉八首。宋代。张耒。二年海角寄东城,岁久移居亦有情。去路山川嗟我远,旧时风月为谁清。一廛受地今难继,三径怀归久欲耕。何日山林有茅屋,百年无复问功名。
闲居寄端及重阳。唐代。韦应物。山明野寺曙钟微,雪满幽林人迹稀。闲居寥落生高兴,无事风尘独不归。
见九华峰有四十馀其最秀者不知孰为九也因作是诗。唐代。王质。稍稍云气散,溶溶山态回。翠旌千丈立,宝障百重开。此地真堪老,何时遂得来。海中蛟蜃恶,吾不问蓬莱。
章二洲以侍御谪推兴化府叙复扬州郡丞二首 其一。明代。王慎中。维扬风物好,不比汉长沙。半刺官虽冗,量移渥已遐。娥眉空贾妒,白璧本无瑕。好取原冠拂,朝中待触邪。
立春和卢星野方伯韵杂兴 其四。明代。霍与瑕。寡合知无援,多言得屡憎。自嗤三已仕,深愧上乘僧。去国嗟年暮,持家尚夙兴。他时遗世谱,清白或壶冰。
江东召归。宋代。王安石。昨日君恩悞赐环,归肠一夜绕锺山。虽然眷恋明时禄,羞见琅邪有邴丹。
次韵李似表县丞出示游西湖古风二首 其二。宋代。李纲。李侯嗜学古,馀事皆远屏。昂昂鸾鹄姿,岂与凡禽并。捧檄来南州,初识浙江境。寻盟款吾庐,不待日中定。从容叩所得,响答如汲井。时方罗俊乂,宁久淹簿领。清秋雕鹗飞,大道骅骝骋。词章尤激昂,笔力可扛鼎。虚堂纵谈笑,霜月挂金饼。夜阑言愈微,至味嚼佳茗。古来会合难,岁月积俄顷。愿子谨所之,万里路方永。吾衰老閒旷,轩冕志已冷。栖迟丘壑间,此兴良自肯。他日来相遇,梁溪寻钓艇。
十一尤。明代。释函是。素质轻如羽,悠悠经暮秋。投窗空见影,积石暗闻流。拟作琼瑶迹,翻怜溟渤沤。连天捲山雾,迢望转成愁。
秋後即事。宋代。苏辙。苦热真疑不复凉,火流渐见迫西方。清风一夜吹茅屋,竹簟今朝避石床。露湿中庭菊含蕊,水浮西浦稻生芒。秋成得饱家家事,莫笑农夫喜欲狂。
寄陈叔进。宋代。吴芾。乡里衣冠久不振,后来犹喜有斯人。曾为蓬岛神仙主,端是储闱羽翼臣。大节已观能直己,小淹何惜且临民。君家幸有佳山水,莫向他乡别卜隣。
浣溪沙(五首)。宋代。程大昌。干处缁尘湿处泥。天嫌世路净无时。皓然岩谷总凝脂。清夜月明人访戴,玉山顶上玉舟移。一蓑渔画更能奇。
和曾无疑。宋代。杨长孺。雪舟不肯半涂回,直到荒林意盛哉。篱菊苞时披宿雾,林犀香里绝织埃。锦心绣口垂金薤,月露天浆贮玉杯。八十仙翁能许健,片云得得出巢来。
颂证道歌·证道歌。宋代。释印肃。一切数句非数句,□你玄言并好注。灵明烜赫塞虚空,不住名声光布施。
次韵公弱寄胡强仲。宋代。释德洪。念昔谪海南,路尘吹瘴风。未即弃沟壑,尚在拴索中。亲朋半天下,万里不一逢。髯胡岂有罪,乃肯与我同。情亲等昆弟,使令惟西东。时为解我语,道大自不容。邵阳雨中别,涕泪落无从。我伴有形影,渠归无仆僮。三年锻百巧,遂成瘖与聋。今日复何日,岳寺闻楼钟。聚观迎万指,登睫排千峰。黄泉天复见,白骨肉已重。髯虽未对面,音问已喜通。夫子佐岣嵝,有道如葛洪。笔力扛九鼎,奇语出遽匆。长篇春争丽,送我归新丰。且约老南岳,幅巾追瘦筇。拊手辄大笑,此计随虚空。山林当付我,君事侯与公。麒麟未易系,健鹘那可笼。
虞使君示春日喜雨六绝和韵 其六。宋代。程公许。引袂天风几席傍,满城无处不甘棠。定知丹雀衔书近,趣拥弓旌入帝乡。
同省中诸郎游莫愁湖登楼上。明代。欧大任。酒楼不可问,舟子载琵琶。残黛诸堤柳,遗钿五浦花。一裘非李白,双桨似卢家。湖倚郎官赋,宁劳异代誇。
简道可法兄。明代。秋潭舷公。顷读蕉上咏,畴不尔倾倒。言外托微旨,拙中寓大巧。咏歌已臻此,赏识应不少。如何壮齿时,不得展所抱。遁迹此湖山,忘机如鸥鸟。白云与往还,童子日围绕。长者未弱冠,次者发覆脑。更有六七人,聪慧益稚小。有时瞰师出,非蛮即斗草。礼法未易闲,天机不欲矫。若问祖师意,当下无不了。相知寡老成,孰若此幼好。百年俯仰间,取足便烦恼。目前苟可娱,此外一齐扫。
秋怀 其一。明代。刘城。登丘一骋望,百感我心劳。天高有云征,气色但萧萧。念欲命半酒,四顾无同袍。鹰隼顺时击,豺虎尚群嗥。貙刘在古典,毋俾大猾逃。利剑不入掌,寒士安得骄。
热河闲咏七首 其四。清代。胤禛。卜居岂为避三庚,峦壑幽深气象清。绝顶苍松多古韵,前川皓月倍常明。薄衾坐拥浑忘我,高枕倚吟别有情。万籁寂然银汉转,一声破梦曙钟鸣。
空梁落燕泥。唐代。顾况。卷幕参差燕,常衔浊水泥。为黏珠履迹,未等画梁齐。旧点痕犹浅,新巢缉尚低。不缘频上落,那得此飞栖。
重到毓村宅有感。唐代。白居易。欲入中门泪满巾,庭花无主两回春。轩窗帘幕皆依旧,只是堂前欠一人。
题王二秋塍诗稿即送北上。清代。杨伦。故乡吟伴集羊何,磊落王郎斫地歌。同辈欲归君更出,满天风雪渡黄河。
次胡志衡韵。宋代。周行己。城北城南春渺然,幅巾藜杖望晴天。何须多事途穷哭,莫倚高才瓮下眠。渭水来从鸟鼠穴,陇山真接首阳巅。登临未尽牛羊下,安得羲和叱驭旋。
鹧鸪天。金朝。刘仲尹。骑鹤峰前第一人。不应著意怨王孙。当时艳态题诗处,好在香痕与泪痕。调雁柱,引蛾颦。绿窗弦索合筝?。砌台歌舞阳春后,明月朱扉几断
新买得画舫将以为庵因作舟居诗 其四。明代。袁宏道。鸥邻鱼社作新知,才唱杨枝又竹枝。风打白蘋来夏口,雨深斑竹过湘祠。不愁入目山无态,只怕磨心景要诗。唤作朱公些子似,当窗祗是欠西施。
玲珑四犯。清代。郑文焯。竹响露寒,花凝云澹,凄凉今夜如此。五湖人不见,故国空文绮。歌残明月满地,拍危阑,寸心千里。一点秋檠,两行新雁,知我倚楼意。参差玉生凉吹。想霓裳谱遍,天上清异。镜波宫殿影,桂老西风里。携槃夜出长门冷,渐销尽,铜仙铅泪。愁梦寄。花阴见、低鬟拜起。
端午后一日。明代。祁顺。蒲觞宿醉尚厌厌,午枕薰风散黑甜。楚畹孤芳仍旧好,尧庭开荚有新添。攻医谩蓄三年艾,用世浑如六日蟾。百炼青铜闲拂拭,匣中尘垢不相沾。
谢李侍御过访及惠书二首并序 其二。明代。陈繗。加惠恭承物意新,接来犹似得明珍。展书如见秋霜面,落笔惊翻风雨神。云簇尚留天上诏,花生浑是梦中春。多君助我文章力,为扫千军敌万人。
三门滩感兴三首 其三。明代。王夫之。鸣鸢为风徵,鸣鹳为雨徵。畏风或苦雨,勃然而怒兴。天适欲风雨,吾力亦奚能。吾适患风雨,天心亦奚凭。况彼区区者,俄然为化乘。不知方寸内,风雨皆渊冰。
送王益谦之京二首 其一。明代。乌斯道。笑看车马去堂堂,玩愒人间岁月长。文似健兵能力战,才如良贾只深藏。烟波一钓非无具,花柳孤村自有庄。沧海遗珠留不得,随龙飞起落清湘。
水龙吟 东园醉后。金朝。元好问。两年金凤城边,等闲又见东风菜。侯门惯客,东园高宴,青云飞盖。水上幽亭,恍然真似,阑舟同载。望红楼翠壁,青田白鹭,谁信是,山阴塞。郁郁林梢紫动,便安排春来天外。醉魂摇荡,尊前何恨,狂香浩态。高枕吾庐,倒衣命驾,心期长在。为使君料理,潘郎老鬓,尽花枝戴。
酬王侍御子梁见寄。明代。谢榛。台畔乌啼夜独醒,忧时不寐向中庭。几看燕峤秋云白,三度梁园春草青。梦断关河惊过雁,书传南北感浮萍。君才况值艰虞日,骢马归来鬓欲星。
满江红。宋代。张炎。近日衰迟,但随分、蜗涎自足。底须共、红尘争道,顿荒松菊。壮志已荒圯上履,正音恐是沟中木。又安知、幕下有词人,归心速。书尚在,怜鱼腹。珠何处,惊鱼目。且依然诗思,灞桥人独。不用回头看堕甑,不愁抱石疑非玉。忽一声、长啸出山来,黄粱熟。
观新堡寨因登平山堂次接伴袁同年韵。宋代。许及之。换得玻瓈千顷湖,醉翁遗胜在江都。登临山色依然在,拂略秋容澹欲无。新堡似云屯戍久,旧臣何日策勋殊。王人按垒非寻胜,归报前游有远图。
与诗客七人会饮余司马园亭居皆在北郭。明代。高启。情与酒兼和,园亭驻晚珂。家同榆社近,人比竹林多。短景催长宴,醒吟杂醉歌。乱离欢易失,无厌数相过。
寄希白藏主。元代。行端。青杉高簇天,仁者此安禅。双涧水回合,四山云接连。灯分红燄远,茶点白华圆。别后为谁语,宗门玄又玄。
过九江追悼李子威太守。元代。丁鹤年。瓣香遥拜九江城,太守精神日月明。叔侄并归忠义传,江山不尽古今情。潮回湓浦声犹怒,云起炉峰气未平。生死总魁天下士,丈夫端不负科名。
别诗二首·其一。南北朝。范云。洛阳城东西,长作经时别。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
道院述怀。宋代。陆游。学道已非生死流,极知心外更何求。理穷性尽命亦至,气住神全形自留。大药一炉真度世,孤桐三尺可忘忧。故人怪我归来晚,太华峰头又素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