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悠悠行

古悠悠行朗读

译文

太阳天天落下西山,月亮夜夜升上高天。
古往今来哪儿有尽头,千年的时光随风飘散。
海中是沙粒慢慢变成岩石,如今的秦桥只见鱼儿吹沫戏玩。
时光像流水不断逝去,汉武帝的铜柱也随着岁月更移早已不在人间。

注释

白景:太阳。
碧华:皎洁的月亮。迢迢:高貌。这里指天空。
今古:谓古往今来,从古到今。
千岁:千年,年代久远。
“海沙”句:海里的沙变成了石头,意思是说年代久远,自然界变化巨大。
鱼沫:鱼所吐之水沫。秦桥:相传秦始皇东游时所造的石桥。
空光:阳光。
铜柱:铜制的支撑建筑物的柱子。

参考资料:

1、冯浩非 徐传武.李贺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66-67

古悠悠行创作背景

  诗人经历的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5年)、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年)期间,唐王朝已由盛而衰,政治混乱,宪宗昏庸无能,惑于神仙,祈求长生不老,上行下效,形成风气。此诗正是由此而发。   

参考资料:

1、冯浩非 徐传武.李贺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66-67

赏析

  李贺常常用他的诗歌去探究宇宙的奥秘,人生的真谛,写下了一曲曲带有哲理意味的咏叹调。这首《古悠悠行》就是这样的作品。

  “今古何处尽?千岁随风飘。”这两句虽然很简短,但却是经过高度浓缩写出来的具有丰富内涵的诗句。这两句用粗线条勾画了一幅绵延无尽的时间和广袤无限的空间背景。“千岁”句表面上虽然只是指时间,“千岁”,在漫长的时间长河里像一阵风那样飘忽而过。但是“千岁”又不仅仅是指时间,也指千岁之内的一切事物。这千岁内的人、事、物,也和时间一样随风飘荡而逝,无影无踪了。诗的前四句是说,日入西山,夜色深远,昼夜循环,今古如此,无有穷尽,本是大自然的规律;即使是千岁之久,在历史的发展中,亦如风飘之疾速,匆忽即逝。诗人此种感系,曾在许多篇什中抒发,如“王母桃花千遍红,彭祖巫咸几回死?”(《浩歌》)。以仙人比凡人,足见年命之短促。但日月递更、今古无尽的道理,联系实际,并不是人人都能悟得。

  这是前面四句蕴含的无比深厚的内容。这当中有诗人在时间消逝时心灵颤震的音符,有悠远的时间广阔的空间背景。“千岁随风飘”一句又带起了下面四句。

  诗的后四句,则进一步写大自然的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求仙不老,终难实现。君不见海沙虽细,经年变化,也可以长大为石。诗人在《梦天》中曾写道:“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人间的沧海桑田之变,犹如千年走马,说的是变化迅速。海沙成石说的是变化巨大。日久天长,人间万物都会发生变迁。秦王石桥,群鱼吹沫;汉武铜柱,流光销磨,至今已不复存在。这说明代更年远,必然发生陵谷之变,此为万物消长的常理。看来“莫高如秦桥,而鱼沫可吹;莫坚如铜柱,而流浪可消。是知世间未有久而不化之事。谁谓长生真可致乎?”(姚文燮《昌谷集注》)

  此诗通篇富于哲理,充满理趣,不生枝蔓,纯乎理喻,这在李贺诗中是罕见的。在结构笔法上,先写日月如梭,反复更替,流光迅速,无有终期,是为不变之道;再写海沙变石,鱼沫吹桥,流光消柱,无法阻止,是为万变之理。变与不变,对比写来,深化主题,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量。

  李贺善解乐府遗法,“设色浓妙,而词旨多寓篇外,刻于撰语,浑于用意。”(毛驰黄《诗辩坻》)这正是此诗的特点。设色浓妙如“鱼沫吹桥”;刻于撰语如“空光流浪”(形容时光);浑于用意如“铜柱年消”;而寓词旨于篇外者,则是诗中不言当朝惑于神仙之风,但句句对如此时弊隐含深刺。诗人处于元和政治混乱之时,为防不测,不得不深自弢晦,或藏孤愤之思于片章短什,或设弦外之音,感讽诽怨,还应看作是很自然的事情。

参考资料:

1、冯浩非 徐传武.李贺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66-67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李贺朗读
()

猜你喜欢

荆山云苍苍,汉水波弥弥。
山川意高澹,宜有隐君子。
德公卧鹿门,老不践州里。
洁身远忧患,岂复存愠喜。
()

有身真有累,无地亦无锥。遇事频三北,干时愧六奇。

自嗟寒若此,谁闵病而衰。已办穷秋去,宁馀几日思。

()

念昔始解事,结交少年场。一生徒苦辛,两鬓今成霜。

颇亦恨晚岁,始得同舍郎。邂逅笑语间,仿佛芝兰香。

()

熠熠孤光阖复开。
黄金一点亦微哉。
凌风欲作炎云助,入屋翻疑夜雨来。
本为微明生腐草,谁知残照落莓苔。
()

乔岳淩空倚国西,葱葱佳气拂红霓。天回宝盖星辰近,地拥峡门万象低。

池上寒云浴白露,台边丰草啭黄鹂。谠言一脉高山在,此日磨崖作胜题。

()

山水能娱人,积久动成癖。自闻莺脰湖,梦寐不忍释。

今从禾中归,迂道此挂席。层湖敛夕阴,空水混一碧。

()

邑城东南百馀里,穿尽荒山渡重水。林倾路转大壑开,峭壁崔嵬半空倚。

上无勾连下无根,镌镵难成画难比。回环岩窦碧玲珑,月华吞吐湖光洗。

()
远岫数堆苍玉髻。
平湖千顷碧琉璃。
笙歌催我上船时。
载月有如浮玉鉴,采莲还复拥燕脂。
()
川迥枫林散,山深竹港幽。
疏烟沉去鸟,落日送归牛。
()

山前溪上最宜春,千树夭桃一雨新。
争得扁舟随水去,乱花深处问秦人。

()

才微只合老荆扉,悮窃虚名及盛时。
藜杖端须为刘烛,匏竽聊复预齐吹。
亨衢腾踔非吾事,客路逢迎仰己知。

()
追欢那复少年时,老骥如今亦受羁。
白发惊人风落帽,黄花伴我岁寒枝。
谁能寻胜过元亮,自叹知音失子期。
点检胸中犹礧磈,强倾濁酒自哦诗。
()

颇忆朝除禫,俄惊夜彻帷。
自堪从子住,何用与夫归。
起隧新藤茁,重轝宿菵排。

()
西风吹露斝,晴日驾香舆。
羡彼根茎茂,怜予齿发疏。
功成身老健,重味笑轩渠。
甘谷谁能汲,瓶{婴去女加瓦}走莫徐。
()

一辞同辇闭昭阳,耿耿寒宵禁漏长。钗上翠禽应不返,

镜中红艳岂重芳。萤低夜色栖瑶草,水咽秋声傍粉墙。

()

杀一不辜神所恫,吕母何预于樊崇。
蜂蚁无王求所止,一朝积甲齐熊耳。
两峰相向犹眈眈,千载定林余一龛。

()
汾阳賸建扶危功,清议那有鱼军容。
倖人恃宠自矜伐,似可唾去极力攻。
今也束带比肩立,绝口不问如盲聋。
水衡有钱谁敢费,设席授几为尔供。
()
问句石湖老,如将月指标。
枯中说滋润,高处戒虚憍。
颇许唐音近,宁论汉道遥。
正声今在耳,万乐听箫韶。
()

桃李家家春满林,伊谁一写雪窠心。请看风急天寒夜,听唱苍松翠柏吟。

()
衰病污朝著,恩宽得免归。
粗能心自信,不恨世相违。
草市寒沽酒,江城夜捣衣。
是中堪送老,高枕谢招麾。
()
自坐还山计,如同去鲁情。
水风元不断,山月每同明。
试问诗能和,何如酒共倾。
吾家近京驿,侧耳听车声。
()
万里西游为觅诗,锦城更付一官痴。
脱巾漉酒从人笑,拄笏看山颇自奇。
疏雨池塘鱼避钓,晓莺窗户客争横。
老来怕与春为别,醉过残红满地时。
()

山树重重鸦裹。石窦微微云躲。细雨湿蓬窗,红洗秋棠半朵。

萤火。萤火。飞去飞来伴我。

()
田园未办各身谋,兄弟今成迭云留。
游宦三年方启足,寄书千字又从头。
白云不定山容晚,碧水无穷树色秋。
回首寺桥同社客,想因明月话离愁。
()

洛阳城里雪初消,流水天津尚有桥。汉寝隋陵春寂寞,龙门伊阙晚岧峣。

相如完璧无遗恨,王子吹笙拟见招。为报山人休索价,可能容我伴渔樵。

()

读罢离骚一问天,今世何世是尧年?行云神女太有意,抱瓮丈人宜晏眠。

翻疑比屋为鲛室,便可骑鱼学水仙。休叹群芳垂玉箸,檐花还胜琼花鲜。

()
曾参古佛问忘情,可笑初孩尚未名。
自刻肺肝戾定誓,时牵耳目双寒盟。
苦无藉在书窗冷,赖有知怜风竹声。
好是鼻端消息在,夜堂流水梦初成。
()

蚕眉蝉翼天池种,金翠衣裾可六铢。井华灌之玉沆瀣,研山绕以石菖蒲。

粉勾明月扇中画,影蹑翾风掌上躯。莫笑纤微供玩狎,刀砧不入五侯厨。

()

久谓热当雨,兹来归近家。
露寒迟应节,天变勇飞沙。
瓮白应浮酒,篱黄可著花。

()

穷秋老雨四十日,坤轴欲烂阴霾缠。我来方作泰山游,玉虹一夜收云烟。

山灵奕奕生喜色,突兀撑裂青罗天。轻裾飘飘过黄岘,乘兴直到三峰前。

()

石塔光明照夜灯,武尊宫阙郁觚棱。至今洒涕吾孀语,携酒相寻白鸟陵。

()

双服柴门偶自开,铿然屐齿破苍苔。秋驱北极浮云尽,客与西山爽气来。

坐久雨花时点席,歌清风叶暗侵杯。相看共是江南侣,不为莼鲈兴已催。

()

蓬莱宫阙晓光匀,红案舁麻降紫宸。鸾奏八音谐律吕,

凤衔五色显丝纶。萧何相印钧衡重,韩信斋坛雨露新。

()

昔想风云会,今随草木春。未交天下士,敢尚古之人。

铁铸宁移错,弓疑莫认真。也知姜桂性,无地不艰辛。

()

云台历历纪功臣,底事中间有子陵。
未必故人同卧处,了无一语及中兴。

()

烟墀搔首晚天青,夕照墙根写瘦形。逝者命同风剪烛,怜人心碎雨淋铃。

酒鎗近日都调药,歌婢新来与诵经。明月满城箫鼓夜,闭门愁绝卧空庭。

()

白白江南一信霜。过都字不到衡阳。老嘉破帽并吹却,未省西风似此狂。
攀北斗,酌天浆。月香满似菊花黄。神仙暗度龙山劫,鸡犬人间百战场。

()
上家山,家山依旧好。
昔去松桂长,今来容须老。
上家山,临古道。
高低入云树,芜没连天草。
()

日入林岛异,鹤鸣风草间。孤帆泊枉渚,飞雨来前山。

客意念留滞,川途忽阻艰。赤亭仍数里,夜待安流还。

()

客里逢长至,名园绮席开。为怜千里聚,况有二难才。

且共金尊醉,从教玉漏催。高斋悬榻在,知不厌频来。

()

半世为兄弟,共惊离别多。于今成永诀,亲爱复谁何。

旧业空文史,幽居冷薜萝。北堂西日薄,微宦敢蹉跎。

()

木槐为国竟如何,梦境浑如世事多。老我久无名利念,笈看行蚁上南柯。

()

无数飞花送小舟,蜻蜓款立钓丝头。一溪春水关何事,皱作风前万叠愁。

()
声猷惊俗旧,科第策名新。
筮仕甫从志,辞官复为亲。
谁期一朝患,遽殒百年身。
平昔经纶事,而今已古人。
()

乱峰重叠水横斜,村舍依稀在若耶。垂老渐能分菽麦,全家合得住烟霞。

扶衰地有君臣药,劝酒庭馀姊妹花。雨玩山姿晴对月,莫辞闲淡送生涯。

()

频年风雪守衰翁,那得馀欢倚袖红。近悟广成无异术,眼前平地是崆峒。

()

春风初动暮云平,十里芳郊信马行。山色苍苍溪水绿,杏花村里鹧鸪声。

()

玉川如带绕城阴,入眼丛青翠影侵。已淈污泥从水出,遥参碧汉倩云禁。

连翩各有扶疏质,独立犹馀萧飒心。不信松寒非可并,多年海国挺孤森。

()

剡水迂回彻底清,滥觞从此一泓澄。
晓来蜡屐冲寒上,踏碎山头十里冰。

()
十年不作还家梦,荒草深深锁行扉。
无主落花随水去,有情滂鸟劝人归。
儒冠寥落风流减,客路凄凉故旧稀。
何日携琴赋归去,踏云自采故山薇。
()

一字未曾谈般若,谩天谩地尽饶伊。祇园乞食归来后,法会因由又是谁。

()
治世求才重,公朝校艺精。
临轩升造士,入彀得群英。
并蹑云梯峻,联登桂籍荣。
庇民思善政,慈惠体予情。
()
万叠遥岑绿打围,晓寒空翠泼禅衣。
幽禽唤起萝窗定,闲看春云带雨归。
()

鲁阳莫驻西飞日,精卫莫填东逝波。沧波无情白日短,奈此西飞东逝何。

南昌城东罗孝子,捧檄还家二亲喜。一夜江头春水高,片帆又逐南风起。

()
横枝借与月传神,相对无言自目成。
好在玉壶清夜里,冷香孤艳浸空明。
()

主人冯轼贵,送客汎舟稀。逼岸随芳草,回桡背落晖。

映花双节驻,临水伯劳飞。醉与群公狎,春塘露冕归。

()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往者不可谏。

()

昔时三月在西洛,始得午桥双鳜鱼。
墨藓点衣鳞细细,红盘铺藻尾舒舒。
麟台老监分烹去,莲幙佳宾唱和初。

()

勿愿寿,寿不利贫只利富。

君不见生平龌龊南邻翁,绮纨合杂歌鼓雄,

()

君欲赋梅花,梅花若为赋。绕树百千回,句在无言处。

()

洛阳新进牡丹栽,小字牌分品格来。魏紫姚黄知几许,中春相继奏花开。

()

官路驰驱鬓且苍,忽承恩诏许还乡。
寻幽好结香山社,乘兴闲登绿野堂。
未采佳苗供药灶,谩收新句入诗囊。

()
圣世休祥见景星,曾闻瑞日庆云生。
羽人中夜来朝斗,透过松梢一点明。
()

瀑雪青天落,松涛白日飞。罢琴成独赏,得趣在忘机。

()

和羹风致谁能解?个个花开耐岁寒。
五月燕山木黄落,相逢只作画图看。

()

我词不足录,聊以醒渠醉。更参三十年,当与风子对。

()

湛湛尊中酒,有功不自伐。不伐人不知,我今代其说。

良将临大敌,前驱千万卒。一箪投河饮,赴死心如一。

()
春水东流一苇杭。
春情翦不断,汉江长。
江花江草为谁芳。
浑不似,沙暖睡鸳鸯。
()
万顷平湖水,晴光射早霞。
红裙斗画楫,相结采荷花。
()
饮罢唯图睡快,老来不作书痴。
一味古人糟粕,谁能更辨醇醨。
()

阁临偏险寺当山,独坐西城笑满颜。四野有歌行路乐,

五营无战射堂闲。鼙和调角秋空外,砧办征衣落照间。

()

重作东南尉,生涯尚似僧。客程淮馆月,乡思海船灯。

晚雾看春毂,晴天见朗陵。不应三考足,先授诏书征。

()

秋风淅淅月辉辉,又是田头放水时。坐倚老梅怡病眼,偶逢佳兴一题诗。

()

诗有仙兮酒有仙,每凭诗酒乐花前。亦知魏野能留句,谁念渊明为置钱。

海宇清平多逸老,江园蔬果出时鲜。尧天荡荡难名颂,共祝皇图亿万年。

()
频年不复赋秋悲,秋尽江城昨始知。
身向闲居宁论拙,客来问字久无奇。
中厨黍熟焚枯后,小阁樽开酿菊时。
闻道窥园犹懒性,肯携吟兴过东篱。
()
过尽一春花信风,鱼天鼓浪送蒙冲。
凤翰有目争先睹,牛角无人叹不逢。
选试谩称新汉使,作成端属旧春宗。
鹿鸣剩作中和曲,嶉送飞黄出蚁封。
()

茅屋沿堤密掩扉,官桥昏黑泊船稀。守关戍火明村坞,隔岸渔灯照石矶。

寒木尽随溪雨落,断鸿犹趁野云飞。篷窗攲枕浑无寐,倦听人家夜捣衣。

()

苍跸将旋趱急差,程程透夜走金牌。夕飙苦奏三声角,雨点先催两部蛙。

棘矢桃弧争荜路,丁香豆蔻总琼厓。溪流难润追阳渴,驿路春风轮可埋。

()

久病伤为客,寒虫候月艰。三冬诃子舍,八载荔枝山。

始觉浮生促,深知平日閒。近思芦服味,念汝海云间。

()
驴觑井,井觑驴。
智容无外,净涵有余。
肘后谁分印,家中不蓄书。
机丝不挂梭头事,文彩纵横意自殊。
()

漠漠沈沈向夕晖,苍梧巫峡两相依。天心白日休空蔽,

海上故山应自归。似盖好临千乘载,如罗堪剪六铢衣。

()

御史台郎书上考,彩衣归慰日相亲。风烟驿路江天晓,灯火船窗雪夜春。

幕府十年心似水,京华三月马如尘。此时应有寻君处,日到松厅莫厌频。

()
白玉阑边自凝伫。
满枝头、彩云雕雾。
甚芳菲、绣得成团,砌合出、韶华好处。
暖风前、一笑盈盈,吐檀心、向谁分付。
()
大渡画河余玉斧,祁山破贼只纶巾。
圣贤深意谁能会,满径桃梅又看人。
()
每惜年华易,风灯与凿光。
心情成老大,世态只炎凉。
冷入芭蕉雨,烟轻薜荔墙。
故人愁更远,夜夜渡清湘。
()

莫舞郁轮袍,莫酌金叵罗。四坐一时静,听我感慨歌。

君不见滔滔易水咸阳路,渐离击筑荆卿舞。酒杯在手醉不成,八创空绕秦宫柱。

()
竹深草长绿冥冥,有路如无又断行。
风亦恐吾愁寺远,殷懃隔雨送锺声。
()
月转东墙花影重,花迎月魄若为容。
多情月照花间露,解语花摇月下风。
云破月窥花好处,夜深花睡月明中。
人生几度花和月?
()

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

()

心折半生行道路,眼明今日见茆茨。梦魂犹在风波处,月黑江喧下缆时。

()

踪迹飘飘者,风萍合一宵。佛言无住著,予意总萧条。

鳀国游应倦,鸳湖兴自饶。曰归归亦得,何以慰征轺。

()

绿菽胡麻各一盘,怜君饷我每朝飧。犹闻灶下青衣嫂,打饼铺椒脆月团。

()
(采蜡,怨奢也。
荒岩之间,有以纩蒙其身。
腰藤造险,及有群蜂肆毒,哀呼不应,则上舍藤而下沈壑。
()

韪鴂催成绿雨,鹧鸪啼破红霞。马上韶华真似梦,恼人春思交加。

记得晓妆临镜,愁看映水桃花。

()

今日知何日,他乡忆故乡。
黄花一杯酒,白发几重阳。
日晚鸦争宿,天寒雁叫霜。

()
草草家风节物新,从来忧病不忧贫。
琴书稍觉浮生误,香火惟知此事真。
室里谈空思二士,花间对影谩三人。
祗愁卢李分携後,别有箜篌一曲春。
()

鹊噪人所怜,乌啼人所唾。
谓鹊能报喜,谓乌常送祸。
乌啼鹊噪何心然,孰为此者皆其天。

()

白衣受道,瘥病非药。无欠无馀,有锤有凿。觅解脱门,汝为谁缚。

()

马足曾穷五色河,更将舌本品浮槎。新声促轸传三叠,宝构悬铃镇四阿。

短榻雁来愁不奈,小窗人去酌毋多。白头慵作东封颂,愿效诸生赋止戈。

()

泼墨生寒云,落笔成奇石。人间藏弆求之迫,天家亦欲观真迹。

遥知奉敕写幽林,风雨惊飞殿廷壁。旧传家学娄江东,丹青妙手神明通,兴到笔健如游龙。

()
冉冉残春去,悠悠归梦赊。
窗围幽幌静,风引昼帘斜。
清荫延高柳,余红惜晚花。
山居谙静僻,诗句是生涯。
()
从来云雨过巫山。
只托梦魂间。
何如醉逢倾国,春到一瓢颜。
歌窈窕,舞双鬟。
()

水云深处寻幽客,竞把银瓶飞虎珀。坐间玉篆流杯来,时伴桃花献春色。

尘劳不到清樽前,何幸山翁设歌席。人在夕阳方醉时,回首云迷武陵宅。

()

黄浦滩头微雨晴,龙华渡口晚潮生。
行人夜泊应无语,试听吴歌矣乃声。

()
()

江上秋来忆少年,龟肠尤觉病诗饕。
调和索似三分酱,澒洞看如八斗糟。
水怪重增风势恶,湘灵难禁雁声高。

()

会心不远思悠然,池上闲吟慕乐天。一字安排犹未稳,芭蕉斜展石阑前。

()

奕世名王策骏功,远分茅土镇辽东。玉符金印传孙子,铁券丹书誓始终。

沧海断霞通虎帐,黑河飞雪暗雕弓。莫忘圣武艰难日,四杰从容陟降同。

()
夕郎富文采,早岁从君轩。
承明久厌直,著书效文罗。
十年坐兰若,鼻观参晨烟。
撑肠正患多,教外多穷研。
()

复拜东阳郡,遥驰北阙心。行春五马急,向夜一猿深。

山过康郎近,星看婺女临。幸容栖托分,犹恋旧棠阴。

()

觳觫更觳觫,牛可杀兮人可戮。两虎斗兮伤血肉,羊不缚兮犬不束。

蛟磨牙兮蛇吐毒,兴云捲雾两翻覆。各逞凶兮山鬼哭,嗟哉何如兮我心曲。

()
生为大宋臣,死为大宋鬼。
一片忠义心,明月照秋水。
()

沧海桑田复几尘,东风惟见落花春。须知剩水残山后,冰雪肌肤别有人。

()

君不见刘保斋、柯竹岩,一时名声齐斗南。文鹓孔翠赤霄上,遗迹世人争竦瞻。

玉堂之南双翠柏,传是竹岩先生手所植。我来抚玩不忍去,树底犹疑有行迹。

()
羽扇临玄圃,霓裳上醮坛。
九枝松叶冷,千叶杏花残。
()

门深廛市远,幽寂兴何长。径菊晴披艳,窗风晚逗凉。

圣经閒里醉,尘锁梦中忘。更苦年来病,时看肘后方。

()

天教命薄,青楼占得声名恶。
对酒当歌寻思着,
月户星窗,多少旧期约。

()
南陵直上路盘盘,平地凌云势万端。
堪笑巴民不厌足,更嫌山少画山看。
()

兄弟共行游,驱车出西城。

野田广开辟,川渠互相经。

()

寒气先侵玉女扉,清光旋透省郎闱。

梅花大庾岭头发,柳絮章台街里飞。

()

晃日金英动,牵风翠带浮。何能常对此,忘却杞人忧。

()

庾公兴不浅,宾从满高城。何意南楼上,依然秋月明。

清谈追往事,好客见平生。江外风帆远,登临万里情。

()
自昔称王谢,於今亦盛门。
尚看珠树秀,应见玉麟存。
书史辛勤学,文章苦死论。
都然莫施设,恨尚九原吞。
()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思念故乡,郁郁累累。

()
挥笔将如解愠何,层冰列鉴谩峨峨。
要知心地清无暑,端为全钟四气和。
()

传尔提刑地,思予揽辔游。湖山不改秀,蛇虎向来忧。

卖剑元能事,褰帷啻此州。范公芳未泯,亭在北山头。

()
阿奴元是岭南人,万里那猜近紫宸。
不是少年粗识字,殿前争得掌丝纶。
()

此地昔全胜,川原今若何。长城连紫塞,绝巘走黄河。

风雨残山在,蒿莱故苑多。五泉寻旧迹,惆怅倚岩阿。

()

正中秋初过,重阳相近,金茎多露。玉燕开祥,喜气浮庭户。览凤千峰,骖鸾八桂,未展青云步。碧玉篸边,红莲池上,羽仙旁午。
少日声名,珠玑黼黻,晔煜分符,喧轰持斧。带缓裘轻,足远人襦衤夸。唇注樱桃,腰欺杨柳,歌舞新蛮素。满酌金船,寿公千岁,东台西府。

()

五色流苏不用垂,楮衾木枕更相宜。

高眠但许留禅客,低唱应难着侍儿。

()
秋阴疏梧桐,暮寒老蒹葭。
病鹤卧空谷,游鸿起平沙。
飘摇征衣单,寂历津堠赊。
中年不禁别,湘江渺天涯。
()

相忆在何所,乃在河中洲。结庐俯曲沼,芙蓉夹清流。

飞盖凌朱霞,逍遥事行游。白鹭翔我侧,鸳凫恋其俦。

()

野蕨墙梅亦华筵,小炉残火更烹鲜。乍晴街市欢元夜,时雨农家卜有年。

菜吐黄花金满径,桃含碧蕊玉拖烟。登楼极目春无限,何处鸿音来远天。

()

大溟湛珊瑚,陆离灼丛条。龙伯何神举,弱纬连六鳌。

之子为国经,含英奉清朝。汎澜先民蕴,眷念首阳椒。

()

绿竹临诗酒,婵娟思不穷。乱枝低积雪,繁叶亚寒风。

萧飒疑泉过,萦回有径通。侵庭根出土,隔壁笋成丛。

()

白社怜同调,青林羡独栖。一亭依绝巘,千涧注回溪。

割汉飞甍出,撑空古木齐。磨崖开碧洞,凿道俯丹梯。

()
湖海渺云涛,浮家得养高。
方床展蕲簟,短褐束郿绦。
酒里亦何好,人间聊可逃。
酣歌柂楼底,万事一秋豪。
()
辞天出塞阵云空,雾卷霞开万里通。
亲受虎符安宇宙,誓将龙剑定英雄。
残霜敢冒高悬日,秋叶争禁大段风。
为报南蛮须屏迹,不同蜀将武侯功。
()
一病百志堕,起逢秋物阑。
力弱未胜行,厌闻客言山。
言山多在远,虽近尚莫攀。
拏深吾无舟,逐陆谁借鞍。
()
孙孙子子永享用,下有铭文谁所为。
有色无声形制具,不得随俗插花枝。
()
灯暗文书隔縠罗,寒欹竹枕倦吟哦。
本来无事消魂得,作意撩人奈雨何。
二十五声秋点冷,百千万绪客愁多。
海山寂宽应如此,琴自无弦一放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