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蹴罢秋千

点绛唇·蹴罢秋千朗读

译文


荡完秋千,慵倦地起来整理一下纤纤素手。瘦瘦的花枝上挂着晶莹的露珠,花儿含苞待放,因荡过秋千涔涔香汗渗透着薄薄的罗衣。
忽见有客人来到,慌得顾不上穿鞋,只穿着袜子抽身就走,连头上的金钗也滑落下来。含羞跑开,倚靠门回头看,明明看的是客人却要嗅嗅门前的青梅以此掩盖。

注释


点绛唇:词牌名。
蹴:踏。此处指打秋千。
慵:懒,倦怠的样子。
袜刬:这里指跑掉鞋子以袜着地。金钗溜:意谓快跑时首饰从头上掉下来。
倚门回首:这里只是靠着门回头看的意思。

参考资料:

1、李静 等 .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9 :306 .

2、蘅塘退士 等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9 :352-353 .

点绛唇·蹴罢秋千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为李清照的早年作品。据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宋哲宗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李清照结识张耒、晁补之及同龄诸女友,《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点绛唇·蹴罢秋千》等词应当就是作于此年前后。  

参考资料:

1、陈祖美 .李清照作品赏析集 .成都 :巴蜀书社 ,1992 :250 .

赏析

  此词,属存疑之作,若确为易安作品,当为清照早年作品,写尽少女纯情的神态。

  上片荡完秋千的精神状态。词人不写荡秋千时的欢乐,而是剪取了“蹴罢秋千”以后一刹那间的镜头。

  此刻全部动作虽已停止,但仍可以想象得出少女荡秋千时的情景,罗衣轻飏,像燕子一样地空中飞来飞去,妙静中见动。“起来慵整纤纤手”,“慵整” 二字用得非常恰切,从秋千上下来后,两手有些麻,却又懒得稍微活动一下,写出少女的娇憨。“纤纤手” 语出《古诗十九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借以形容双手的细嫩柔美,同时也点出人物的年纪和身份。“薄汗轻衣透”,她身穿“轻衣”,也就是罗裳初试,由干荡秋千时用力,出了一身薄汗,额上还渗有晶莹的汗珠。这份娇弱美丽的神态恰如娇嫩柔弱的花枝上缀着一颗颗晶莹的露珠。“露浓花瘦”一语既表明时间是春天的早晨,地点是花园也烘托了人物娇美的风貌。整个上片以静写动,以花喻人,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一少女荡完秋千后的神态。

  下片写少女乍见来客的情态。她荡完秋千,正累得不愿动弹,突然花园里闯进来一个陌生人。“见客入来”,她感到惊诧,来不及整理衣装,急忙回避。

  “袜刬”,指来不及穿鞋子,仅仅穿着袜子走路。“金钗溜”,是说头发松散,金钗下滑坠地,写匆忙惶遽时的表情。词中虽未正面描写这位突然来到的客人是谁,但从词人的反应中可以印证,他定是一位翩翩美少年。“和羞走”三字,把她此时此刻的内心感情和外部动作作了精确的描绘。“和羞”者,含羞也:“走”者,疾走也。然而更妙的是“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二句。它以极精湛的笔墨描绘了这位少女怕见又想见、想见又不敢见的微妙心理。最后她只好借“嗅青梅”这一细节掩饰一下自己,以便偷偷地看他几眼。下片以动作写心理,几个动作层次分明,曲折多变,把一个少女惊诧、惶遽、含羞、好奇以及爱恋的心理活动,栩栩如生地刻划出来。唐人韩偓《竿奁集》中写过类似的诗句:“见客入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但相比之下,“和笑走”见轻薄,“和羞走”现深挚:“手搓梅子”只能表现不安,“却把青梅嗅”则可描画矫饰:“映中门”似旁若无人,而“倚门”则有所期待,加以“回首”一笔,少女窥人之态婉然眼前。

  这首词写少女情况心态,虽有所本依,但却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获“曲尽情悰”之誉。

参考资料:

1、唐圭璋 等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 :1168-1169 .

赏析二

  靖康之乱前,词人李清照的生活是幸福美满的。她这时期的词,主要是抒写对爱情的强烈追求,对自由的渴望。风格基本上是明快的。《点绛唇》(“蹴罢秋千”)很可能就是这一时期中的早期作品。

  这首词的上片用“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给读者描绘出一个身躯娇小、额间鬓角挂着汗珠、轻衣透出香汗刚下秋千的如花少女天真活泼、憨态可掬的娇美形象。紧接着,词人转过笔锋,使静谧的词境风吹浪起,写少女忽然发现有人来了,她自然而然地、匆匆忙忙地连鞋子也顾不上穿,光着袜子,害羞地朝屋里就跑,头上的金钗也滑落了。这把封建社会深闺少女的另一种心理和行动,也就是在封建礼教束缚下的遵守所谓“礼”的心理和行动,逼真地摹写出来了。但是,她害羞地跑到门边,却没有照常理立刻躲进屋里去,而是“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李清照这两个短句和李煜《一斛珠》中的“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一样,成功地写出了少女的情态。同时,李清照这两个短句还生动地表露了少女的内心世界。她嗅青梅,不是真的嗅,而是用以表现其若无其事来遮掩她的紧张。这和欧阳炯《贺明朝》中的:“石榴裙带,故将纤纤玉指,偷捻双凤金线。”晃冲之《传言玉女·上元》中的“娇波溜人,手捻玉梅低说”,都有类似之处。这和今天现实生活中,年轻的姑娘以摆弄辫梢、手绢等,来掩饰她的害羞、紧张也是类似的。至于“回首”,那也和欧阳炯《南乡子》中“水上游人沙上女,回顾,笑指芭蕉林里住”的“回顾”,李珣《南乡子》中“玉纤遥指花深处,争回顾,孔雀双双迎日舞”的“回顾”一样,虽然它们所表现的内容、表达的感情,并不完全相同,但它们都是以简单的回头看的动作,表现比较复杂的内心活动的。李清照这两个短句中的“回首”是少女对来人打搅了她自由玩乐的不愉快,她要看看打搅她的来人是谁,她要看看把他弄得那么狼狈的是谁,是什么样的人。这表现了她的天真、勇敢,表现了她对封建礼教束缚轻视的一面。这种思想感情,就其内容来说,远远超过了这一生活侧面的描写。

  在李清照之前,虽然绝大多数词都是写妇女,但是,能够描绘出妇女的形象,并写出妇女的内心世界,而且有一定意义的却不多。李清照这首《点绛唇》语言质朴,形象生动逼真,不但有心理描写,而且有一定的深意,的确是一首写封建社会的少女(词人的自我写照)的好作品。它和李清照的著名词作《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声声慢》(“寻寻觅觅”)等完全可以媲美。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李清照朗读
()

猜你喜欢

白藏初送节,玄律始迎冬。林枯黄叶尽,水耗绿池空。

霜待临庭月,寒随入牖风。别有欢娱地,歌舞应丝桐。

()

何处春深好,春深迁客家。一杯寒食酒,万里故园花。

炎瘴蒸如火,光阴走似车。为忧鵩鸟至,只恐日光斜。

()
今日何日,岁聿其秋。
候雁北来,星火西流。
怀我故乡,道阻且修。
俯察渊潜,仰睇天游。
()

典午馀勋伐,中朝尚典刑。书能穷左史,文竟薄玄经。

紫气终难翳,沧波逝不停。疏才惭许与,头白尚飘零。

()

锡山家庆日,宾客满华堂。五柳当门色,双珠照乘光。

抽簪怜白发,持钓爱沧浪。世业青箱贵,承恩在建章。

()

古在左,月在右。让去言,或入口。

()

斗酒冯将慰礧峨,不堪愁耳近骊歌。悬心海国云千里,执手天涯日几何。

去路杨花春欲暮,满江桃雨水方波。到家吴质应相问,近迹参辰恨较多。

()

簿书虽是不离身,一宿精庐兴味真。莫道后栏花未坼,夜来霜月岂惭春。

()

青山临黄河,下有长安道。世上名利人,相逢不知老。

()

士固各有志,官何不可为。传经且易水,吾道况明时。

俗古悲歌壮,堂春讲诵迟。河阳花纵好,桃李亦枝枝。

()

与师应有缘,相见便欣然。径出牧牛室,共扪垂雨天。

一真谁境界,万物自山川。放手无馀事,归来汨碖眠。

()
数日春风不柰暄,梅花落尽净无痕。
却将晚莟重收拾,更放南枝第二番。
()

良人远戍玉门关,十度花开未遣还。但使报君心胆赤,莫教愁别鬓毛斑。

()

虎驯石上倚藤枝,细把兴亡问向师。千柱已随烟焰■,何如表刹未开时。

()

金山今夜月,辽水一尊同。雁影不复北,马蹄犹向东。

山川新战血,宇宙旧飘蓬。扰扰馀生事,愁来醉眼中。

()

暑气晚来收,空斋夜景幽。蝉鸣高木叶,船渡远江流。

月色窗疑曙,风声枕似秋。不眠思旧侣,心折此淹留。

()

群生各有趣,营虑自缠结。名网智已罗,利械愚所绁。

古今递主客,真赝两兴灭。洗然大人意,杳与能者别。

()
吾乡人物,散处川陆。
岂无艇民,生而清穆。
亦既从师,步趋随逐。
亦既穷经,访寻归宿。
()
何年掷钵来京毂,抱蓬成畦紫兰馥。
王公撇席争逢迎,不意当今有平叔。
()

房深户密。不放朝寒入。睡起就床梳洗毕。背坐半窗红日。衣香易冷频烧。琴弦正紧慵调。望断山中人信,几多春到梅梢。

()

手所以司执,所执必正事。
回德谨勿持,持必为痿痺。

()

雁去曾教达我书,逢君恰值雁来初。官崇自畏云霄近,一懒人疑案牍疏。

对月有诗怀李白,感时多病恨相如。年来行路真非易,岸有豺狼水鳄鱼。

()
望尽孤云入杳冥,翠微深处一茅亭。
高台地迥秋先至,古榻僧闲昼亦扃。
诗思更随流水远,醉魂还为碧山醒。
凭虚试彻凌云调,应有游人下界听。
()

鹁鸪鹁鸪,尔拙无伍。朝飞何从来,暮宿何处所。饮啄不自营,日日呱呱叫春雨。

沙场鬼哭天沈阴,泽国夔魈夜相语。一声两声云冥冥,三声四声水建瓴。

()

诗篇调态人皆有,细腻风光我独知。月夜咏花怜暗澹,

雨朝题柳为欹垂。长教碧玉藏深处,总向红笺写自随。

()

少读《昌黎集》,梦想盘之中。大行山字老未识,何缘脚踏幽人宫。

吾兄知我饶砚癖,为致盘中一片石。面含浅紫背深碧,泉甘土肥养玉液。

()

去就轻于出岭僧,烟包挑月一枝藤。十年湖海孤篷雨,万里关山半夜灯。

后进衣冠皆有用,先生才调独无能。送君归洗征尘净,高步云岑顶上层。

()
楼船欣集事,筹画见优长。
倦雨休征旆,披襟纳晚凉。
輶轩同谕蜀,昼锦暂还乡。
何幸贻珠玉,流传过乐浪。
()

新秋疏雨晚萧萧,岁月江河共寂寥。怅望天南多战伐,悲歌日暮起渔樵。

几年未见参旗举,入晓犹看斗柄招。已罢东风乘汐汛,那知吴市有吹箫。

()
暂辞八座罢双旌,便作登山临水行。
能以忠贞酬重任,不将富贵碍高情。
朱门出去簪缨从,绛帐归来歌吹迎。
鞍辔闹装光满马,何人信道是书生。
()

江心系缆芦花渚,豚拜石尤燕作雨。
网玳钩贝客此湾,采菱拾芡郎何处。
隔江渔火点流萤,参差邻舟烟共语。

()

衣冠忽蜕尘,桃下是仙津。身与吴天远,恩沾楚泽新。

授官宁后子,退己不先人。尽是无私处,何惭第五伦。

()

春游吏事苦相催,秉烛何妨入夜来。野色全迷窗外树,星光环照坐中杯。

流觞曲水虚良月,飞盖西园复上才。娇管清歌怜并发,教人重拟凤箫台。

()

常日居园不自奇,今朝胜处上桥知。平湖百亩横当户,茂树千章翠绕篱。

邻寺钟鱼初历历,里闾鸡犬亦熙熙。隔城更有青山在,朝揖吾家出好诗。

()

新堤杨柳斜,游冶肯还家。
珠弹光流月,春衣色胜花。
幕遮芳草路,骑并美人车。

()
有户尽开杨影底,无轩不在水光中。
浓蓝染就秋空碧,只欠斜飞几点鸿。
()

八驺尽屏如萦策,微步招寻老宾客。离离草色乱沟塍,脚底春风随蜡屐。

蛰龙昨夜起洄潭,忽雷闪电飞千岩。朝来遗珠落怀袖,复见国风歌二南。

()

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

秣陵多士女,犹唱白符鸠。

()

我怀申大夫,哭秦卒复郢;人定能胜天,一言重九鼎。

亦有张长史,唐室赖藩屏;当其语江中,筹画先井井。

()
买陂塘旋载杨柳,归农未免多务。
一庭四序饶风景,且说夜来春雨。
香湿渚。
爱新树依稀,敷影连三屿。
()

昏灯连晓月,倦眼认依稀。那管秋声冷,但抛心力微。

事难都可意,吾本不知机。取舍存一拙,漫由人所非。

()

祝融党羲轮,玄冥引车避。课穷燧人苏,徵及枣杏肄。

辙鲋槁厥赪,坛豭秃其翠。走索华阳逋,沈瘦永难致。

()
月如酥,天似玉,长啸弄孤影。
十二楼台,昨梦暗寻省。
自怜露满衣襟,风吹毛发,浑无寐、寒宵漏永。
捧香鼎。
()

日下繁香不自持,红泉翠壁薜萝垂。

鹤和云影巢高树,蝉曳残声过别枝。万古风尘供醉咏,一轩秋雨对僧棋。

()

昔年曾此远风尘,盘谷烟霞每见分。
万里江河还壮观,一时冠盖属元勋。
海鸥春暖眠沙草,辽鹤秋高度岭云。

()
三年相伴锦江头,一日翩然不可留。
官冷蓬门无客恋,时清剑阁有僧游。
关山默数来时路,风月悬知别後愁。
禅版经龛有余暇,频登高处望西州。
()

径山大施门开,长者悭贪俱破。

烹煎凤髓龙团,供养千个万个。

()

陶家五柳簇衡门,还有高情爱此君。

何处更添诗境好,新蝉欹枕每先闻。

()
披文不释遗编慕,躭禄终惭远贿称。
劫劫抗尘非胜趣,寥寥出世有真乘。
转头值寓无穷极,措足虚邪粗可胜。
管晏空忧觉先物,未须薄薛与卑滕。
()

君王孝悌纂修意,丞相忠良典领宜。
却恨身为周柱史,不令人识汉官仪。
当年请郡新进笑,今日曝书陈迹迷。

()

十载元龙兴未颓,使君高谊重徘徊。争传大纛台端借,不道孤帆阙下回。

千仞吕梁云缥缈,万山芒砀日萦洄。浮家莫话鸱夷事,愁绝乡书限大雷。

()
滩头细草接疏林,浪恶罾舡半欲沉。
宿鹭眠鸥飞旧浦,去年沙觜是江心。
()
又到黄昏别有天,落霞明水月衔山。
乱烟远树供诗卷,浊酒狂歌伴醉颜。
()

兵绕临淮数十重,铁衣才子正从公。军前草奏旄头下,

城上封书箭簳中。围合只应闻晓雁,血腥何处避春风。

()

客舍无晴阴,日赴折简唤。家居跬步隔,心念旌旗乱。

釜空雨生鱼,遽敢议薪爨。衾裯我自抱,更为子三叹。

()
客窗偏惜岁华残,芦荻萧萧雪满山。
塞外风高鹰翮健,阵前云起角声寒。
()

种种亲头白,帝城难少留。
倚门应有望,列鼎本无求。
清夜多归梦,红尘厌久游。

()

开渠引檐溜,涓涓绕茅楹。政尔江河流,锵如环佩声。

澄澜漾沦漪,曲甃随浅清。上有翔飞蚋,无殊化抟鹏。

()
九江使君何殷勤,千里遗我款识文。
夏匜商钟迄周鼎,良工模刻锱铢分。
先秦述作知渊源,相斯不绍嗟无传。
历载数千如昨日,人与宝器名俱镌。
()

天秋山气深,日落林景翠。亦知后骑迫,且复一流憩。

环瞻峰列屏,迥瞩泉下濞。永怀仙陆子,久挹浮丘袂。

()
庾郎几尺大腰围,江北江南有好诗。
今日王孙浑得似,仍知渔父醉醒时。
为我高歌掩明镜,上方凉簟鬼神悲。
我曹早有江湖兴,风雨轻鸥细细随。
()

士林柱石振文声,志乐林泉势利轻。指日安车侪李氏,他时执爵等桓荣。

觌君风采心犹喜,惠我珠玑眼倍明。今岁得为桃李客,始终是赖见交情。

()
东都人陆海,游集若为忘。
筮史同微货,僧坊共小凉。
卜邻栖辇毂,返旆促囊装。
巽坎知人意,奔腾达侍旁。
()

相公能下士,东阁揖名贤。直道惟平物,虚怀欲纳天。

衣缁多难日,发白老臣年。感激平原意,西风古道烟。

()

轻飚习习起青蘋,宿雾全开霁色新。
高阁晴曦射疏牖,虚堂润气彻华茵。
垫馀巾角曾衝雨,晦尽琴徽旋拂尘。

()

楚田人立带残晖,驿迥村幽客路微。

两岸芦花正萧飒,渚烟深处白牛归。

()

海峤千峰插汉齐,每因松竹问幽栖。江山举目成图画,天地从人作品题。

身隐不妨随鹿豕,门閒应得长蒿藜。何须绿野功成后,始是黄梁梦破时。

()

弱志弗苟尚,遂与世好殊。性本爱闲逸,种菊绕蓬庐。

时当雪霜厉,群卉悴无馀。斯花独敷荣,为我莫景娱。

()
忝窃严陵郡,依稀陆放翁。
作诗逾万首,浪仕只千穷。
醉臣三更后,閒吟两纪中。
时时落幽梦,渔笛鉴湖东。
()

北苑高情宿世同,疏林汀渚正秋风。
研池洒墨应多思,写向寒烟夕照中。

()

哀哀复哀哀,哀哀至此极。孤儿与慈母,中路忽相失。

恍惚须臾閒,终日不复得。谁复坐我堂,谁复入我室。

()
一著当机已百全,落枰忽误岂非天。
空函堕甑都休惋,赤壁淮淝本偶然。
()
一器集百蚋,分寸争营营。
醉乡有太古,长年乐升平。
尚不知揖让,固应无战争。
吾尝涉其境,信美不可名。
()
偶访东瓯谢守家,池塘春草柳阴斜。
遥思上下登山屐,不为溪头桃李花。
()

谁试千金剑,犹存石上痕。仇人满天下,遗赠敢忘恩。

()

上元灯火斗婵娟,满月轻风夜可怜。人踏六鳌看海市,天连万炬候星躔。

楼台影里疑无地,歌吹声中合有缘。管取一春多乐事,试从今夕卜丰年。

()
冲佑观前水绀色,升真洞北山笋攒。
群峰不断四时翠,万壑长留九月寒。
溪上桃花引渔子,云间仙犬逐刘安。
平生饱识佳山水,直作东南第一看。
()
鸂鶒双飞下碧流,蓼花蘋穗正含秋。
茜裙二八采莲去,笑冲微雨上兰舟。
()

梨杖晚经桑柘坞,园林秋尽露人家。破篱犬吠柴门掩,寒犊自归山日斜。

()

破楚门西更向西,画船双桨白公堤。人家临水花为市,僧舍沿山石作梯。

弱柳似随歌扇拂,好莺偏傍舞筵啼。讨春年少情难尽,不许亭亭日色低。

()

才报松州乍解围,又传越巂羽书驰。商宗未震三年伐,方叔犹勤六月师。

樵爨只今忧饷馈,茧丝能假念疮痍。书生空负毛锥诮,欲请长缨漫有期。

()
仙贪湖西见,湖西景有馀。
春融迎晓日,秋碧礙空虚。
竹荫高僧塔,云迷处士居。
史迁今若在,此处合藏书。
()

谁能赤手斩长鲸,不愧英雄传里名。撑起东南天半壁,人间还有郑延平。

()

坐爱圆景满,况兹秋夜长。寒光生露草,夕韵出风篁。

地远惊金奏,天高失雁行。如何北楼望,不得共池塘。

()
密雪已迎腊,随风来拂巾。
偏知寒夜屋,不管醉归人。
暗积空庭合,偷装众树新。
沃田将望岁,压疠且忘贫。
()

袅袅松摽崖,婉娈柔童子。年始三五间,乔柯何可倚?

养色含津气,粲然有心理。

()

有个风王风,时时频睡卧。无梦无眠,无灾无祸。白虎青龙,自然交媾过。水火相逢上下和。这个因缘,元来真打坐。试问诸公,应还会么。似我修持,交君得功课。不在劳形苦已多。

()

曹魏制墨推韦氏,后来独数南唐李。李家父子艺绝伦,徙居歙岭由易水。

胶煮鹿角松花烟,剑脊小饼双龙骞。坚能削木黑点漆,好事宝藏今尚传。

()

苍玉新旂祀木神,今朝太皞始司春。农躔渐觉星辰正,寿历长随日月新。

()
髯滕笔力万钧强,少日诗声远擅场。
身著青衫头半白,腰县铜印绶仍黄。
鱼来俞市鲜无数,酒满龙渊乐讵央。
若许为氓仁政里,一廛烟水受渔郎。
()
言人必志圣,论学必志道。
有如讲为邦,规模必王佐。
()

势连坤轴近乾冈,地首东维镇八方。江不风波山不险,子孙千亿寿无疆。

()
碧霄已觉少微明,帝所行看召老成。
好梦谩依淮水去,秋风空见雪山轻。
衣冠几许披云雾,父老于今识弟兄。
黄阁他年开月旦,想公终不解忘情。
()
春至今朝燕,花时伴独啼。
飞斜珠箔隔,语近画梁低。
帷卷闲窥户,床空暗落泥。
谁能长对此,双去复双栖。
()

朱明承夜翼彤云,金阙晴开锦绣文。却听步虚声未歇,真人来往动成群。

()

单衣迎犯晓风清,斗柄回南月尚明。柳密行人看不见,轮蹄相属但闻声。

()
扫尽鹅溪匹练霜,未知三尺映茅堂。
此君不是尘中物,何必区区较色香。
()

晓日上窗红影转,暝烟透岭碧烟孤。六经总在虚无里,始信虚无不是无。

()

群山绕湖湖绕山,高楼突起湖山间。湖光如蓝山如黛,云近百里趋凭阑。

主人不出日高坐,笑弄烟雾招云鸾。云鸾空飞渺无迹,但见苍苍竹树相回环。

()

云林生晓阴,露叶表秋净。天清鹤能高,风急蝉更竞。

果落忽疑雨,交柯转成暝。龙影翻研池,翠羽窥水镜。

()
送子官何许,稽城十舍间。
清心向松竹,洗眠更湖山。
学问驹千里,功名豹一斑。
明年经郑驿,助我悦慈颜。
()

坐间长爱水相从,间凿方池贮碧空。十尺清泠虽有限,一襟潇洒已无穷。

龟鱼世界东西近,河汉光芒上下通。数卷芰荷时得雨,洒然如在楚江中。

()

汉文称右士,太傅却遐迁。岂谓才蒙忌,终于志转怜。

蜚鸿魂自怆,神鬼席空前。惟有治安策,犹能千载传。

()

蒿帛入门无几润,妻孥食粥有馀清。
轻肥腾趠非吾愿,矻矻雌黄且课程。

()

故国经年别,他乡会面难。人疑天外至,花似梦中看。

山瘴侵毡湿,江流绕舍寒。不知台省客,谁念一儒官。

()

罢试旗枪雪色瓯,醉人槟子佐扶留。年时自觉颓唐甚,也许红潮两颊浮。

()
去年纵猎韩坛侧,玉鞭自探南山雪。
今年痛饮蜀江边,金杯却吸峨眉月。
竹枝歌舞新教成,凄怨传得三巴声。
城头筑观出云雨,峨眉正与阑干平。
()

风雨山城暮,黄花自满丛。幽怀若为写,正要玉西东。

()

情脉脉。半黄橙子和香擘。和香擘。分明记得,袖香熏窄。

别来人远关山隔。见梅不忍和花摘。和花摘。有书无雁,寄谁归得。

()

非关故相弃,只是侬命乖。安得如月色,随处堕君怀。

()

帝诰封泥紫,皇坟杀简青。
坐谈安玉壘,专对讋龙庭。
黼黻昭文理,冰霜莹典刑。

()

有美袁州袁,无论柳州柳。刚方唐介俦,文藻坡仙后。

道是三黜馀,官仍一麾守。云瑞重轮囷,山立小培塿。

()

尊前和雨唱阳关,红烛荧荧照夜阑。酒醒梦回山月小,水云无际雁声寒。

()
翠盖笼娇面。
记当年、沈香亭北,醉中曾见。
见了风流倾国艳,红紫纷纷过眼。
算好处、何嫌春晚。
()

吾闻灵龟不愿死有用于清庙,但愿曳尾安泥涂。
所以漆园吏,坐叹清江使者逢豫且。
龟峰之龟定何物,不在泥涂之下,

()

曲坂凌虚度七盘,仙源何处问三韩。溪门古木苍云湿,涧道疏花白雪寒。

短发漫冲霜霰老,青山聊拨簿书看。须知野兴秋难禁,莫怪岩阴日易残。

()

城南寺。长干旧里。百尺浮圆,金琅珰启。乍凭栏、指点江城里。

绝顶攀跻,渐觉众山低翠。渺渺水光天际。斜阳影向,燕子矶头坠。

()

泠泠西穴间,终日滴甘乳。
道傍渴者多,切莫饮豺虎。

()

弱线初添,琐窗渐暖,闭门同绣。明金压线,刺出一痕春透。

慧心儿、花样细翻,各人施展纤纤手。意迟迟、几度停针,生怕作来肥瘦。

()

准敕放还山,祈闲果得闲。
直令舂庑下,也胜乞墦间。
子美虽存阙,渊明且闭关。

()

锦树逡巡老故台,花时端的候春来。那知有客空延伫,怪问多年巳不开。

绰约崇朝蜂蝶乱,瞻依中夜斗星回。荣枯自是难窥测,谁向朋簪靳酒杯。

()

炎歊扫尽任徜徉,百本芭蕉半亩塘。竹屋夜吟诗隽永,莲筒秋味酒清香。

月斜透树影俱好,风细著身心亦凉。更占人间无量福,书帷萤火胜燃糠。

()

声名籍籍秦著作,不见郎君出宰时。路入北平黄叶尽,梦回西掖白云移。

罢氓旧塞犹耕种,野老深村几乱离。遥想此行前未有,来时嗟晚去思迟。

()

鞭催瘦马出龙庭,白酒一杯送子行。山头积雪寒皎洁,风物凄凄伤别情。

穷庐冰凘结吟砚,行人欲去愁展转。功名入手头未白,世态浮云几千变。

()

都门气象雨余佳,厌尽风尘见草芽。
日薄风和近郊路,朱红粉白远林花。
堤开独去媻珊女,柳下相逢轻{左车右录}车。

()

练花为露玉为瓶。佳客为频倾。耐得风霜满鬓,此身合是金茎。
墙头竹外,洞房初就,画阁新成。嚼得梅花透骨,何愁不会长生。

()

平生蹇吃不解语,终日坐窗从客嘲。它年若使登要路,定被人讥无口匏。

()
九转工夫真妙绝,丹炉进火徐徐热。
离龙坎虎自归降,姹女婴儿共欢悦。
天机密运造元微,精采神光迥然别。
枝头结果有时红,骖鸾跨鹤神仙列。
()
鹦鹉才高竟殒身,思君别我愈伤神。
每怜四海无知己,顿觉中年少故人。
祀托友生香稻糈,魂归丘陇杜鹃春。
文章穹壤成何用,哽咽东风泪满巾。
()

清莹玻璃水,巉岩石笋峰。孕才供世用,有道致时雍。

阀阅宋清节,源流唐靖恭。异时先太史,司匦事光宗。

()

秋风过楚山,山静秋声晚。赏心无定极,仙步亦清远。

返照云窦空,寒流石苔浅。羽人昔已去,灵迹欣方践。

()

清泉绕屋竹连墙,回首微官意已忘。小瓮带泥收洛笋,细鳞穿柳买河鲂。

黄旗万里无侯骨,红烛千钟有酒肠。欲起九原谁可友,兰亭修禊晋诸王。

()

秀岭接重烟,嵚岑上半天。绝岩低更举,危峰断复连。

侧石倾斜涧,回流泻曲泉。野红知草冻,春来鸟自传。

()
两松郁苍苍,天矫出奇峭。
翛然龙蛇姿,势欲排岩峤。
老禅犹会心,默坐观万窍。
我亦发深省,倚槛一长啸。
()

种花鄙弱植,种柳恶连阴。
主人种竹意,闓爽见灵襟。
猗猗复劲节,凛凛况虚心。

()

蔷薇花好刺朋生,带得长春亦纵横。莫道锋芒无用处,屏藩今喜得干城。

()

净土精修白业长,入山犹得问支郎。阁悬沧海摩尼色,塔涌炎州舍利光。

满坐异香分薝卜,小林祇树遍桄榔。人天可是莲华社,嗜酒偏容处士狂。

()

逍遥坦荡绝忧愁。管甚流年春复秋。露地安眠放白牛。

晚烟收。一曲高歌古渡头。

()

高斋日抱白云眠,竹籁松涛落枕边。赢得樟冈当屋角,虽贫不废买山钱。

()

春风建邺花如锦,社日秦淮酒似油。
绣阁相傅住鍼线,高堂有喜送觥筹。
兔经三夜光长好,燕入新年语不休。

()

草店鸡鸣酒未醒。马槽听啮粟、渐无声。灯前盥面促装成。

车尘起,疑在雾中行。

()
入山无路出无门,鸟语猿声更断魂。
当处迷涂何处问,一溪引我得前村。
()
间居愧未能,淮幕冷於冰。
家檄官无俸,山吟客有僧。
池荒眠鹭石,树折饮猿藤。
寥薄谁相问,孤明雨夜灯。
()

澹月溶溶隔画楼,一枝香雪近帘钩。山禽似怨春归早,独立花间自白头。

()
天赐王公,佐我太宗。
学问文章,致于匪躬。
四方来庭,上稍宴衎。
公舍瓦石,责君尧舜。
()

貌君者谁,尺幅经营,天机渺漫。纵偶然位置,偏能高脱,无多笔墨,只取幽閒。

缓带溪桥,微吟山寺,目送飞鸿自往还。萧疏极,任人情物态,了不相关。

()

青门小苑物华新,花开鸟弄会芳春。仙掌层台浮丽日,长楸广路起红尘。

园中追寻桃李径,陌上逢迎游侠人。游侠英名驰上国,人马意气俱相得。

()
荒陂浮雁啄寒水,古木老乌啼夕阳。
酒市喧呼人醉余,丛祠歌舞岁丰穰。
黄花半落经寒雨,红稻初坚得早霜。
倚岸老枯榆骨白,出林丹实柿肌黄。
()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殷勤访我到山中,一笑依然尚讳穷。
气老绝非年少锐,诗新殊胜旧时工。
剧谈不惜麈尾落,归路难淹马首东。

()

浅碧深红拥素裳。楚楚晨妆。淡淡残妆。霜姨雪姊伴昏黄。

月在回廊。影在回廊。

()

亭子临孤绝,江云碍不飞。时来檐下宿,水气湿僧衣。

()

仿离骚、览揆度新讴,空云霭乌丝。把长庚才调,小施筹笔,犹处囊锥。鸾枳鸂滩发轫,指日问朝衣。雪片梅花外,已露南枝。休羡汉疏晋阮,记当年楚产,同是家儿。怅岁华如许,同官复同时。引宫商、细赓郢唱,向樽前、谁为一歌之。蓬壶侣,长春不老,有美人兮。

()

我行丕礼墟,交路将过半。田畴稍连络,山势亦平缓。

竹树交远村,鸡鸣烟火晏。士女作队游,语笑不可辨。

()

藜藿盘中生精神,珍蔬长蒂色胜银。
朝来盐醯饱滋味,已觉瓜瓠漫轮囷。

()
无突抱轻岚,有烟映初旭。
盈锅玉泉沸,满甑云芽熟。
奇香袭春桂,嫩色凌秋菊。
炀者若吾徒,年年看不足。
()
凭栏无事此时情,一阕掀闻欸乃声。
归去夜阑谁管领,付他风月自清明。
()
谯楼夜促莲花漏,树阴摇月蛟螭走。
蟠拏对月吸深杯,月府清虚玉兔吼。
翠盘擘脯胭脂香,碧碗敲冰分蔗浆。
十载番思旧时事,好怀不似当年狂。
()
无穷白水。
无限芰荷红翠里。
几点青山。
半在云烟C95C霭间。
()

葛岭云开青映天,潇洲月上夜无烟。太守爱居山水郡,名流尤羡幕官贤。

()

风霜摧折凤凰枝,岩壑犹存铁石姿。老朽何堪为世用,丹心祇许老天知。

()

帷灯聚先民,顾影徒侣稀。空坞人迹少,月黑虎夜归。

往来雪浪中,沧洲一布衣。桑乾不可渡,岁序心事违。

()

风雨满轻蓑,骑牛逐处过。春来晴景少,烟草四山多。

()

碎剪银河片片零,芙蓉开遍玉崚嶒。八窗洞启虚生白,好似蓬婆最上层。

()

济溢河奔漫泗亭,官舟逆水阻脩程。南风一夕开帆好,卧听船头轧浪声。

()

极目江山万古愁,风吹禾黍正深秋。烟迷松壑千村暝,月度云萝几树浮。

里笠樵人横晚笛,披星渔父下中流。三洲水浅鱼梁绝,夜渡谁来片叶舟。

()

闭门湖水畔,自与白鸥亲。竟日窗中岫,终年林下人。

俗轻儒服弊,家厌法官贫。多雨茅檐夜,空洲草径春。

()
雨晴烟晚。
绿水新池满。
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
黄昏独倚朱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