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歌·云中君。先秦。屈原。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览冀州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
参考资料:
1、《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版,第758页
云中君是屈原《九歌》中的作品。以前楚国南郢沅湘之间的地域内,那里的人们相信鬼神而且经常祭祀。他们祭祀一定会作歌乐鼓舞来取悦诸神。屈原被放逐后,在那个地域游荡流离,怀忧苦毒,愁思沸郁,见到世俗之人祭祀的礼仪,歌舞之乐,他们的祭祀词句鄙陋,屈原于是作《九歌》的曲子,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己之冤结,托之以讽谏。
参考资料:
1、《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版,第758页
《云中君》一篇按韵可分为两章,每一章都是对唱。开头四句先是祭巫唱,说她用香汤洗浴了身子,穿上花团锦簇的衣服来迎神。灵子翩翩起舞,神灵尚未离去,身上隐隐放出神光。这是表现祭祀的虔诚和祭祀场面的。
“蹇将憺兮寿宫”以下四句为云中君(充作云中君的灵子)所唱,表现出神的尊贵、排场与威严。由于群巫迎神、礼神、颂神,神乃安乐畅意、精神焕发、神采飞扬。“与日月兮齐光”六字,准确地道出了云的特征;就天空中而言,能同日月并列的唯有星和云,但星是在晴朗而没有日光时方能看见,如同时也没有月亮,则更见其明亮。惟云,是借日光而生辉,云团映日,放出银光,早晚霞光,散而成绮,所以说“与日月兮齐光”。这两句,上句是说明“神”的身份,下一句更表明“云神”的身份。“龙驾兮帝服”,是说出行至人间受享。“聊翱游兮周章”则表示不负人们祈祷祭祀之意,愿为了解下情。古人以为雨是云下的,云师有下雨的职责。“屏”是遮蔽的意思。“翳”,《离骚》王逸注:“蔽也。”《广雅·释诂二》:“障也。”则“屏翳”之名实表示了同“览冀州兮有馀,横四海兮焉穷”一样的意思。周宣王祈雨之诗名曰《云汉》,贾谊悯旱之赋题曰《旱云》,俱可以看出古人对云和云神的看法。
祭巫唱“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乃是说祭享结束之后云中君远离而去。“皇皇”是神附在巫身上的标志。神灵降临结束之后,则如狂飙一般上升而去。这里是表现云神的威严与不凡。“览冀州兮有馀,横四海兮焉穷”,则是云神升到高空后因眼底所见而言,表现了云高覆九州、广被四海的特征。末尾二句,是祭巫表示对神灵离去的惆怅与思念,表现出对云神的依赖情绪。祭云神是为了下雨,希望云行雨施,风调雨顺。
《云中君》祭歌共十四句,在《九歌》中除去《礼魂》一首外,它算是最短的了。这十句的艺术特点归纳起来有三项:一是从云中君本身构画出云的神秘气氛;二是从云中君的审美咏叹中透露出对神的礼赞;三是从云的晕彩卷舒的阴柔美,翻入云的磅礴飞扬的阳刚美。这中间十句一共只用了五十九个字,就做得这么巧密贴切,天衣无缝。如果配合舞蹈,表演起来,将是令人俯仰周旋不能自已的。
这中间十句的前六句,写的是停云状态,因为只有停云才能返照出日月的晕彩,这正是云中君的神性所在。其中“烂昭昭兮未央”一句以后,隔了一句,又配上“与日月兮齐光”一句遥相呼应。这“烂昭昭”和“与日月”是写其光彩,这“未央”与“齐光”,则着重写其永恒,让人自去联想这是在寿宫里对神的永恒的礼赞。但又暗示着人们内心里对长寿的祝祈,两者掩映得非常巧妙。
然后再接上“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两句,使云中君这位“灵”的神彩在云光晕影的礼赞中,呈现出来,又以其俯仰周旋雍容华贵的气象,跟流云的神态配合得完全一致。这中间十句中的前六句,把舒卷的云、彩晕的云、旋动的云都写到点子上了,然后接下去四句重写云中君带着煌煌的光焰归去。它虽藉云的飞扬而飚举,但它之横览大地.却仍然像云那么纷披迷漫于天空,从而显示出云中君的俊爽雄伟,广大高超。这前六句以云写云中君,后四句又以云中君写云,都组织得工细熨贴。这是符合民间巫祠既要将神形象化,又要将神灵异化的要求的。如果说这前六句写停云,用的是细致刻划的手法;这后四句写飞云却用的是晕染逸彩的笔调,令人读之觉得有一股磅礴飞扬的气势,挟人腾空飞去,另有一番美的感受。
至于这首祭歌前后各两句分写女巫,这女巫本是云中君的陪体,在祭歌里也只能作为衬笔了。开篇两句写女巫之华丽芬芳,正所以引出云中君的光彩灿烂。收篇两句写女巫之柔情缱绻,亦只为衬托出云中君的飘逸俊伟,在飞扬的气势后面,缀上一点缠绵的情韵.就足以留下一丝悠然不尽的回味。文中这“夫君”一唤,就具有这样的艺术效果。至于她是神妻,她能够传达神谕,这都无关诗歌情韵,自然歌辞里是无须说,也不用说的了。
参考资料:
1、钱树棠著,钱树棠文集 九歌析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3.10,第21页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屈原。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赠吴之才。宋代。司马光。胜冠自立艰难里,大器由来贵晚成。松柏傥非生磊落,岩崖何易出峥嵘。苏帮游困羞妻嫂,主父居贫厌弟兄。六印他年拥车骑,会须重过洛阳城。
春日有感示魏定父。宋代。王之道。聚散时来不自由,相逢相别欲何尤。韦皋况有三年约,陶谷端非一日谋。残角为谁惊晓梦,远山多事惹春愁。故园又作骊驹赋,尚幸持觞为劝留。
和强君瓦亭。宋代。苏辙。君为魏博三年客,日有江湖万里心。暂得野亭留马足,强循疏柳步堤阴。无人携手共吴语,得意摇头时越吟。何日东郊过微雨,并骑鞍马去同寻。
和李少卿游北湖六首。宋代。李新。东山歌扇圆荷动,北海琼酥竹叶开。笑擘轻红堆玉碗,冲尘亦有荔枝来。
大墙上蒿行。清代。周龙藻。墙上蒿,自夸托根高。根高苦不固,萎落随风飘。墙上蒿,自喜擢秀早。秀早苦不长,离披抱霜槁。蒿生蒿死曾足计,但恨踞盘难得地。明堂选柱少成材,等闲齐把萧蘩弃。伏波慕良臣,肯逐井蛙住。亚父好奇策,终被重瞳误。丈夫未遇鱼水知,且办隆中高卧处。眼前富贵轻秋毫,抟扶岂必假羽毛。纷纷依傍何其劳,君不见墙上蒿。
假馆武当宫承舒庵赠诗次韵奉谢二首 其一。元代。丁鹤年。一归琳馆即逍遥,无复驱驰混市嚣。载酒每承文士过,斗茶频赴羽人邀。三清风露从天下,五色云霞匝地飘。匡坐不眠神益正,静听笙鹤度中宵。
满江红 赞圆庵傅居士。元代。李道纯。这个○儿,自历劫以来无象。况端端正正,亭亭当当。细入微尘无影迹,大周天界难安放。更通天彻地任纵横,无遮障。没根宗,没形状。烁烁明,团团亮。只这个便是,本来模样。放出直超无色界,收来隐在光明藏。待顶门、裂破现圆通,金色相。
与仲文子华陪观新水磑。宋代。梅尧臣。湖壖此兴磑,许俗见仍稀。激射聊因势,回环岂息机。水如岩下过,人悟雪中归。坐想韩夫子,心应不道非。
使客还自建昌。元代。戴良。埘鸡初戒曙,关吏已开晨。饬徒临迥陌,振楫发长津。四郊盛阴气,千里塞惊尘。艰难将使命,骚屑作行人。时值秋冬交,道经吴楚分。昔出方祃师,今还已归军。威迟良马劳,悽恻仆御勤。王事不可淹,谁知君苦辛。
登望海楼。清代。曹贞吉。杯勺沧溟望里收,百年觞咏几登楼。尊前忽觉来三岛,此外犹闻更九州。断岸雨晴天倒影,海门风急气成秋。摇摇坤轴浑难定,曾否金鳌背尚浮?
夏日杂题六首 其六。宋代。陆游。一叶两叶病木霣,一点两点疏萤流。水底星河秋脉脉,发根风露夜飕飕。
二月八日偶成。宋代。张九成。庭院无端作许寒,好花无处压栏竿。东君今岁知何意,勒住群花不得看。
知己。清代。孙原湘。弹彻峨眉响雪琴,三生石上少知音。一双仙佩殷勤下,十里桃花曲折深。授我神方皆上口,负他鬼谤亦甘心。酬恩剩有琼瑰泪,洒作秋空片片阴。
贺秘书欧阳巽斋先生迁居。宋代。文天祥。先生挟册当菑畲,不待辛勤有屋庐。宅样只还齐里旧,乡风好似颍川居。镜湖今日贺外监,瀛馆前年虞秘书。天下经纶犹一室,时人尚敢说吾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