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朗读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是宋代释祖钦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修建工程的完成,以及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修造工夫已辨,
龙神土地亦安。
因甚水云来往,
尚如月晓星残。

诗意:
这里修建的工程已经完成,
龙神和土地也得到了安抚。
水和云为何频繁地来去,
犹如月亮破晓时星星的残余。

赏析: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通过简洁而深邃的语言,表达了修建工程的顺利完成以及与自然界之间的和谐相处。首先,诗中提到修造工夫已辨,说明建筑工程已经完成,取得了明确的结果。这种完成的状态不仅仅是物质层面上的,更体现了作者对工程的精心规划和努力付出的肯定。

接下来,诗中提及龙神和土地的安抚,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自然力量的尊重和敬畏的体现。龙神和土地代表了自然界的力量,也象征着自然的秩序和平衡。作者通过提及龙神和土地的安宁,表达了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愿望和态度。

最后两句诗,通过对水云的描绘,揭示了自然界的变化和流动。水云来去不定,如同月亮破晓时星星的残余,给人以变幻和流动的感觉。这种描绘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妙景象,也暗示了人事物皆有变化和流转的规律,人们应该顺应自然,保持平和的心态。

总而言之,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抒发了作者对修建工程完成和自然界和谐的喜悦之情。通过对自然界力量的尊重和对变化流转的描绘,传达了一种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理思考。这种思考方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也给现代人们提供了一个反思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祖钦

释祖钦(一二一六~一二八七),号雪岩,闽之漳州(今福建漳州)人。五岁出家,十六薙染,十八行脚。初参双林洎、妙峰善、石田薰诸老,无所发明。闻天目礼住净慈,怀香请益,亦无所入。遂上径山谒无准师范禅师,依师范最久。理宗宝祐元年(一二五三),初住潭州龙兴禅寺,后历住湘西道林禅寺、处州南明佛日禅寺、台州仙居护圣禅寺、湖州光孝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袁州仰山禅寺。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卒,年七十二。有《雪岩祖钦禅师语录》四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续灯存稿》卷四有传。...

释祖钦朗读
()

猜你喜欢

疏山觅得曹家女,娇舞西风不解羞。
归与谢郎称万福,免教红烂在渔舟。
()
月入千江体不分,道人非复世间人。
锺山南北安禅地,香火他时共两身。
()

出郭问前路,度溪望千峰。晓雨送薄寒,碧嶂回秋容。

人言秋思悲,我爱山色浓。归兴傥如此,宦情浑已慵。

()

末夏炽馀暑,幽期谐素衿。川源蔽繁绿,溪渚澄苍浔。

田舍静鸡犬,荒蹊抱深林。圆渊敞灵构,叠嶂罗高岑。

()

海岛沙寒倦马嘶,风潮雪暗水禽啼。去京已是三千里,家比京城更在西。

()
上君有节瘦如许,老子无心酷似之。
莫向人间危机去,溪云迳雪尽扶持。
()
莲花细步散香尘,金粟山门礼佛频。
一种少年齐目断,不知谁是比肩人。
()
群芳发天机,妍媸太纷竞。
秋菊繁有从,色以黄为正。
渊明具卓越识,主一无多柄。
日锄三径荒,取友霜松劲。
()

壶公云雨上,秀整压全吴。白眼嫌人俗,玄裳笑鹤癯。

对吟酬蟋蟀,独酌泛茱萸。待赋归来后,商量觅镜湖。

()

古槐修柏琅玕竹,晓日晴岚翡翠山。疏影半窗鸠忽语,湘南烟水梦初还。

()

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泣空相向,风尘何所期。

()
月皎风泠泠,长门次掖庭。
玉阶闻坠叶,罗幌见飞萤。
清露凝珠缀,流尘下翠屏。
妾心君未察,愁叹剧繁星。
()

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

美酒樽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

()

择帅中军自古难,独分符节守藩翰。夜鸣鼓角溪山静,晓竖旌旗雨雪乾。

不待扫门知魏勃,岂须弹铗识冯驩。祇令四海无征战,万卷诗书好厌观。

()

昔我少壮日,跃马青齐墟。济南我先里,于焉久踟蹰。

历下亭已古,趵突泉尤疏。酌泉洗心目,翘首天海隅。

()
我居青空里,君隐黄埃中。
声形不相吊,心事难形容。
欲乘明月光,访君开素怀。
天杯饮清露,展翼登蓬莱。
()

佳木千章曲岸南,此园阅世似飞禽。地幽花晚春兼夏,山近岚昏晴似阴。

溪雨断桥愁渡水,樵风吹帽怯穿林。马头纳纳沙边路,霜叶浓时忆重寻。

()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由肱醉卧少休。
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
书此语桥柱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