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七十二首》是宋代释祖钦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寰中日月,量外乾坤。
举起也千差万别,放下也不立织尘。
诗意:
这首诗词以日月、乾坤等象征性的词语来表达诗人对世界万物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举起和放下的动作,表达了对事物的多样性和变化性的认识。无论是举起还是放下,都不能被束缚于尘埃之中。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释祖钦对世界和人生的思考。诗人通过寰中日月、量外乾坤的描绘,展示了世界的广阔和无限。举起和放下的动作象征着人们对事物的接纳和放弃,但诗人指出,无论是举起还是放下,都不能沉溺于尘世的纷扰和浮华,而应超越这些表面的变化,保持内心的宁静和纯净。诗人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一种超然世俗的心境和对人生的深思。
这首诗词通过对世界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一种超越和悟性的追求。它提醒人们要超越表面的变化和凡尘的困扰,去寻找内心的宁静和真谛。整首诗意深远,意境清新,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释祖钦(一二一六~一二八七),号雪岩,闽之漳州(今福建漳州)人。五岁出家,十六薙染,十八行脚。初参双林洎、妙峰善、石田薰诸老,无所发明。闻天目礼住净慈,怀香请益,亦无所入。遂上径山谒无准师范禅师,依师范最久。理宗宝祐元年(一二五三),初住潭州龙兴禅寺,后历住湘西道林禅寺、处州南明佛日禅寺、台州仙居护圣禅寺、湖州光孝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袁州仰山禅寺。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卒,年七十二。有《雪岩祖钦禅师语录》四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续灯存稿》卷四有传。...
释祖钦。释祖钦(一二一六~一二八七),号雪岩,闽之漳州(今福建漳州)人。五岁出家,十六薙染,十八行脚。初参双林洎、妙峰善、石田薰诸老,无所发明。闻天目礼住净慈,怀香请益,亦无所入。遂上径山谒无准师范禅师,依师范最久。理宗宝祐元年(一二五三),初住潭州龙兴禅寺,后历住湘西道林禅寺、处州南明佛日禅寺、台州仙居护圣禅寺、湖州光孝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袁州仰山禅寺。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卒,年七十二。有《雪岩祖钦禅师语录》四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续灯存稿》卷四有传。
夏日同侯若朴金元甫陈居一陈集生饮陆氏山园分赋以名园依绿水野竹上青霄为韵十首 其十。明代。何吾驺。登陟山路熟,麋鹿亦相招。问奇频索酒,与尔薄云霄。
重阳遣兴。宋代。喻良能。秋高身老少陵悲,不独云飞雁亦飞。红叶色深偏照酒,黄花香重欲沾衣。绝知落帽欢娱好,最奈登山伴侣稀。强插茱萸修故事,未妨醉眼送斜晖。
约九日饮䆳翁信宿方到纪怀。明代。林俊。菊花端为主人开,悔后重阳一日来。依旧两山同对酒,及衰双脚强登台。天空雁影将云过,风亟江潮带海回。莫谩交游论老别,物情销尽几寒灰。
赠蒲涧信长老。宋代。苏轼。优钵昙花岂有花,问师此曲唱谁家。已従子美得桃竹,(此山有桃竹,可作杖,而土人不识。予始录子美诗遗之。)不向安期觅枣瓜。燕坐林间时有虎,高眠粥后不闻鸦。胜游自古兼支许,为采松肪寄一车。
癸亥日泊舟吴会亭。宋代。范成大。去年春盘浙江驿,湛湛清波动浮石。今年春盘吴会亭,冥冥细雨湿高城。天边作客风沙里,今年去年成老矣。客心古井冷无波,过眼人情亦如水。忆昔三生住翠微,偶来平地著征衣。山中故人应大笑,扁舟坐稳何当归。
滇南七夕歌忆升庵杨公因寄。明代。朱曰藩。彩袖飞来山上山,小楼金马堕云鬟。柰花满地无人扫,二十年前菩萨蛮。
上堂开示颂。唐代。黄蘖禅师。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宫词 其九十九。宋代。周彦质。楼殿亭台处处通,花光柳色共溟濛。苑东即出横门道,已觉仙凡路不同。
渔家傲(白湖观捕鱼)。宋代。刘学箕。汉水悠悠还漾漾。渔翁出没穿风浪。千尺丝纶垂两桨。收又放。月明长在烟波上。钓得活鳞鳊缩项。_成玉液香浮盎。醉倒自歌歌自唱。轻袅缆。碧芦红蓼清滩傍。
留别二三子得韵字。唐代。萧颖士。二纪尚雌伏,徒然忝先进。英英尔众贤,名实郁双振。残春惜将别,清洛行不近。相与爱后时,无令孤逸韵。
和陈先辈陪陆舍人春日游曲江。唐代。黄滔。刘超游召郄诜陪,为忆池亭旧赏来。红杏花旁见山色,诗成因触鼓声回。
送任浙东廉使。宋代。董天吉。画戟凝香礼数殊,敢勤屣履下庸愚。有时小队寻花柳,也枉前茅到竹梧。对客每曾蒙齿录,问年直恐混泥涂。使君早晚朝天阙,还念沧江钓叟无。
次韵德升七夕二首 其一。宋代。葛胜仲。盈盈一水截长空,乌雀桥成得暂通。逗晓归来装万恨,旧机牢落响寒风。
挽温岭丁竹坡。宋代。戴复古。潇洒复潇洒,是为丁竹坡。生涯浑草草,诗句自多多。恨不识是叟,悲哉作此歌。数编遗稿在,不共葬烟萝。
寄远。唐代。白居易。欲忘忘未得,欲去去无由。两腋不生翅,二毛空满头。坐看新落叶,行上最高楼。暝色无边际,茫茫尽眼愁。
送刘秀才归河内。宋代。欧阳修。落日古京门,车马动行色。河上多悲风,山阳有归客。朽箧蠹虫篆,遗文摹鸟迹。言干有司知,岂顾时人识。山陂岁始寒,霰雪密已积。还家宁久留,方言事征轭。
次张使君韵。宋代。刘克庄。欲架茅堂久不成,萧然身世托专城。日无车辖非常静,月有餐钱未是清。髠首向来输白粲,短衣老去斸黄精。绝怜不及梁间燕,岁岁新巢巧自营。
金秀轩诗。宋代。朱翌。金秀皆垂颖,山园特有光。牵牛高晕碧,滴露小匀黄。老读离骚传,儿寻急就章。杜门观化物,吾得傲羲皇。
减字木兰花(公弼侄初授官,以此劝酒)。宋代。葛胜仲。辛勤场屋。未遇知音甘陆陆。诏录遗忠。一札天书下九重。鹅城初命。此去青云应渐近。解褐恩新。今岁吾家第四人。
送鞠十二朝散将漕二浙。宋代。张舜民。关塞烟尘二十秋,适持使节海山头。行衙到处皆如寺,按部经年不离舟。公举所知当勿枉,上供易足更何求。若论安便无加此,祇恐旁求第一流。
题姚叔乂玄散斋。明代。徐熥。幽斋栖委巷,萧散寄高吟。笔底青山债,尊前白发心。俗缘閒渐减,玄理老弥深。三径蓬蒿满,唯容二仲寻。
中元旧县驿夜歌 其二。清代。梦麟。去年南顿月之日,白六来闻我母卒。惊回泪断哭无声,仰睇皇天白日失。仓卒翻疑前月书,书上平安谁所笔。怜儿或恐儿心伤,儿归更绕何人膝。濒危知复欲云何,未亲含殓凭谁说。归来一恸儿今还,呼天不应心如割。朝来浆酒陈应同,楸梧肃肃生灵风。五子罗立独不见,灵魂应到东阿东。我妻嫁我十年半,十日啼饥九无饭。苦忆严冬一破裳,嫁衣鬻尽供炊爨。年余饱暖抵几何,奄欻销沈魂已断。肝摧隐痛弥留时,肠牵儿女泪被面。流连知尔意无限,到头何日重泉见。月来数女知何如,凄飙淅沥吹裳裾。朝携祭榼缘青芜,秋坟呼母母则无,觅爷中夜声呜呜。
七月二十日自瀑上先归方寺丞遣诗夸雷雨之壮。宋代。刘克庄。城里遥看雨出时,想公笔墨发雄奇。山深龙虎飞腾变,海运鲲鹏瞬息移。凛凛前锋如赴敌,堂堂回势似归师。驱还始悟山灵意,怕向苍崖写恶诗。
邯郸侠少年。唐代。郑鏦。 夜渡浊河津,衣中剑满身。兵符劫晋鄙,匕首刺秦人。执事非无胆,高堂念有亲。昨缘秦苦赵,来往大梁频。
和泛池三首 其三。明代。边贡。辍耕常在水云边,困即横肱饱放船。梦里羽裳来白鹤,醉中帘幕是青天。归湖范老真忘世,辟谷留侯假学仙。为问芙蕖最深处,几回吟对月华偏。
淳化中朝会二十三首。清代。佚名。亭障戢干戈,人心浃太和。务农登实彀,猎俊设云罗。一凤书良史,祥麟载雅歌。嘉辰资宴喜,星拱弁峨峨。
寄象山区禅师寰中。明代。郑真。尊师不见已多年,梦绕蓬莱瀚海天。杖锡行随云共远,牟尼光对月同圆。许询自欲酬支遁,韩愈终当友大颠。老我归寻丘壑趣,灵山席上定参禅。
北游诗十八首 其七 清郡馆郑丈。明代。张元凯。驱车入郭门,故人门挂席。客子流离来,执手长叹息。虞卿屩欲穿,侯生头尽白。乐与朱家游,讳言赵邸客。大损卖文钱,估酒日盈百。任侠今寂寥,此有郑庄驿。
经武夷阻雨不及游怅然有怀追和旧作。明代。郑岳。武夷九曲惯曾游,暮雨危滩阻去舟。双眼迢遥云外望,群峰宛转意中留。栖迟讲道人应古,汗漫寻真事却幽。不用登临恣清赏,胸中元自有林丘。
武夷溪口送惟起弟度关 其一。明代。徐熥。竹杖芒鞋历翠岑,蒯缑忽动远游心。离魂已与千峰断,别恨空如九曲深。秪有飘蓬怀白璧,全无大药化黄金。山中散尽宾云曲,泪落西风半夜砧。
初筑南斋。宋代。苏辙。我老不自量,筑室盈百间。旧屋收半料,新材伐他山。盎中粟将尽,橐中金亦殚。凉风八月高,扶架起南边。首成遗老斋,愿与客周旋。古桧长百尺,翠竹森千竿。隔城过清颍,有井皆甘泉。平生隐居念,眷眷在山川。谁言白发年,有作竟不然。我本师瞿昙,所遇无不安。诸子知我怀,勉更求榱椽。堂成铺莞簟,无梦但安眠。
戏题石门长老东轩。唐代。柳宗元。石门长老身如梦,旃檀成林手所种。坐来念念非昔人,万遍莲花为谁用?如今七十自忘机,贪爱都忘筋力微。莫向东轩春野望,花开日出雉皆飞。
朝中措。宋代。陆游。长安拜免几公卿。渔父横眠醉未醒。烟艇小,钓车腥。遥指梅山一点青。
醉落魄(生日自戏)。宋代。韩元吉。相看半百。劳生等是乾坤客。功成一笑惊头白。惟有榴花,相对似颜色。蓬莱水浅何曾隔。也应待得蟠桃摘。我歌欲和君须拍。风月年年,常恨酒杯窄。
水调歌头 庆翰长生朝。元代。胡祗遹。千古大名下,五福几人全。相如妙龄词赋,一降冠群贤。姓字家传户说,丰表芒寒色正,星日丽青天。朱服赤墀里,绿发玉堂仙。忽西风,吹梦破,海成田。冥冥造物,云龙风虎又夤缘。两代斯文盟主,百载中朝元老,雅望更谁先。好藉金莲烛,寿酒要如川。
葵花叹。元代。郭钰。朝见葵花长叹息,暮见葵花重于邑。白日携光万汇苏,寸心炯炯谁能识?蜡光腻粉花正开,翠袖捧出黄金杯。再拜君王千岁寿,六龙迎驾扶桑来。朱门厌逢车马客,移花远置山岩侧。不辞辛苦灌葵根,遮莫浮云翳空碧。
明惠皇后挽歌词四十首 其五。元代。赵秉文。畴昔占虫梦,今来叹凤飞。汉宫遗内则,文母谢芳徽。永卧重泉夜,空馀大练衣。魏郊宁久驻,会看德陵归。
古战场。宋代。曹勋。烟冥露重霜风号,声悲色惨侵征袍。据鞍顾名思义盼度沙碛,纵横白骨余残烧。举鞭迟留问田父,彼将欲语先折腰。泣云畔寇昔据此,老夫父子服弓刀。将军下令起丘甲,法严势迫无所逃。攻城夺险数十战,民残兵弊夷枭巢。当时二子没於阵,老夫幸免甘无聊。匹夫僭乱起阡陌,祸延千里俱嗷嗷。官私所杀尽民吏,坐令骨肉相征鏖。唯余将军封万户,士卒战死埋蓬蒿。至今野火野昏黑,天阴鬼哭声嘈嘈。
路傍树。唐代。马戴。古树何人种,清阴减昔时。莓苔根半露,风雨节偏危。虫蠹心将穴,蝉催叶向衰。樵童不须翦,聊起邵公思。
登天竺寺。明代。区大相。路绕青崖逼,山回绀殿悬。云霞低四岭,钟梵出三天。甘露浇灵药,名香绕座莲。鸟归经院寂,花隐法堂偏。涧草含晴雨,坛松覆夕烟。来窥无净界,超悟有为禅。何必长逃世,方知可尽年。
谢重缘旧山水障子。唐代。齐己。敢望重缘饰,微茫洞壑春。坐看终未是,归卧始应真。已觉心中朽,犹怜四面新。不因公子鉴,零落几成尘。
范参政行台两司常州成都四帖赞。宋代。岳珂。纵之而矩不逾,斂之而锋无余。实蕴而华敷,云烂而霞舒。虽曰近世之书,亦足以为轩几之娱。久而信,信而传,其殆留而为后世之须。噫嘻石湖。
送吴山人游北岳兼谒舜泽苏公。明代。梁有誉。尔作西京客,还寻北岳游。黄云经紫塞,白发忆丹丘。久谢区中累,行参幕下筹。悬知登览罢,长啸拂吴钩。
闻官军继至未睹凯旋。唐代。韦庄。嫖姚何日破重围,秋草深来战马肥。已有孔明传将略,更闻王导得神机。阵前鼙鼓晴应响,城上乌鸢饱不飞。何事小臣偏注目,帝乡遥羡白云归。
送张永清下第南归。明代。张宁。长安花落莺声老,送别都门心草草。白璧由来惜暗投,俗眼相看不知好。读书十载未成名,落日辞家仗剑行。飞腾已遂丈夫志,离别无为儿女情。黄金高台插天起,台下行人思郭隗。千里元从骏骨来,躁进纷纷徒已尔。负郭田荒草蔓滋,嫂不停机妻不炊。一朝唇颊惊六国,腰间金印何累累。纵横游说非吾有,汗简功名在人手。干将未出狱中泥,犹有神光射牛斗。出门有碍情悽恻,不是长安看花日。进退枯荣事偶然,欣戚何须动颜色。冠盖相逢自有期,君归应惜少年时。浮云流水天涯路,回首令人千万思。
过桐庐邑二首。宋代。张景脩。隐君无姓字,何代至今存。数里山为宅,两株桐是孙。人烟半峰碧,溪水带潮浑。多少来游客,茫茫蹋药根。
壬寅夏五月将治严陵之装欲用李长吉故事买奚。宋代。杨冠卿。少年学书剑,矫首睨八荒。阊阖记昔游,霞佩高颉颃。一跌下青云,意气久不扬。乞取平头奴,提携古锦囊。归钓富春濑,濯缨歌沧浪。
下寿。元代。仇远。六十本下寿,皤然成秃翁。击舟贞女濑,窃禄素王宫。暮随太守车,朝迓御史骢。我马劣难骑,却与无马同。老病厌徒步,足力亦易穷。将以马易牛,归耕田园中。圣人有遗训,吾不如老农。
鲟鳇觜黑夜苦雨。明代。梁维栋。鲟鳇三月动云雷,午夜狂风海上来。雪涌寒涛天月暝,波侵危缆客愁哀。汪洋谁抱澄清志,沦落深惭舟楫材。明发渐看红日近,浮云飞尽彩云开。
秋杪送离言知客。明代。释函是。年迈遭逢法运衰,暂时岐路亦凄其。分淇渡口西风急,记取归帆雪浪吹。
春日閒咏。明代。文徵明。时节烧灯近,羁穷独卧家。馀寒春挟纩,残困晚煎茶。土润先滋草,梅晴薄试花。新年眠食好,随分足生涯。
游吴廷用南庄。元代。卢琦。公事多馀暇,看山到远村。云庄依竹见,樵径过桥分。野水晴舂碓,岩松昼掩门。所忻花县近,归路任黄昏。
大中祥符五岳加帝号祭告八首。清代。佚名。节彼乔岳,神明之府。秩秩威备,肃肃灵宇。懿号春崇,庶物咸睹。帝籍升名,式绥九土。
游河桥晓望。唐代。姚合。闲上津桥立,天涯一望间。秋风波上岸,旭日气连山。偶圣今方变,朝宗岂复还。昆仑在蕃界,作将亦何颜。
定风波。宋代。陆游。敧帽垂鞭送客回。小桥流水一枝梅。衰病逢春都不记。谁谓。幽香却解逐人来。安得身闲频置酒。携手。与君看到十分开。少壮相从今雪鬓。因甚。流年羁恨两相催。
次韵苏公谒告三绝。宋代。陈师道。静中有业官成集,醉里无何老是乡。丈室向来无一物,郤须天女与拈香。
端午赐宴观击毬射柳 其二。明代。金幼孜。凤辇乘时动,宁辞阅武勤。柳间千骑合,花外两朋分。羽箭凌飞电,金毬度綵云。年年端午节,荣遇沭深恩。
舟次浔阳。明代。林光。景物新归眼界中,浔阳城下倚孤篷。不愁馆吏轻人客,自有庐山作主翁。江潦欲浮东上月,蒲帆争趁北来风。琵琶懒话当年别,拟向濂溪觅旧宗。
次康节韵质之。明代。王夫之。俄顷仍千岁,天心常转移。六龙飞不息,三极各乘时。有画皆成象,无声不是希。谁将华顶睡,迢递赠庖羲。
赠别全州四友。明代。汤珍。南州实楚壤,湘水分洮阳。兹维五岭表,带海襟蛮荒。土风霭清淑,秀发人文昌。济济多士美,接迹参翱翔。二唐本华胄,崛起名相望。经君流朗照,邓子葆真光。挹之信可亲,测之愈汪洋。绝群峙鸾鹄,炫目森璆琅。投怀滥追厕,披写何能忘。云霄有程期,行行去辙长。缅增离析叹,春色违河梁。
怨诗二首·其二。唐代。崔国辅。楼头桃李疏,池上芙蓉落。织锦犹未成,蛩声入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