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九十八首

颂古九十八首朗读

《颂古九十八首》是宋代僧人释印肃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颂古九十八首,赞古之美不朽。
释梵天帝,戴着宝冠踏在大地上。
不诵华严,佛陀不追求富贵。
离开那四句诗,不再拘泥于表面。
超越百种形式,才能抵达真谛。
放下百种形式,离开那四句诗变得容易。

诗意:
《颂古九十八首》赞颂古代的美丽与永恒。诗中提到了释梵天帝,形容他戴着宝冠履地,寓意佛陀超越尘世的物质富贵。诗人表达了超越华丽辞章的观点,认为真正的佛法并不依赖于华丽的修辞和表面的形式,而是超越这些表象,追求内心的真实和真谛。

赏析:
《颂古九十八首》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释印肃对古代美的赞美和对佛法真谛的思考。诗人通过对释梵天帝的描绘,强调了佛教追求内心自由和超越物质财富的精神。他认为佛法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华丽的修辞和表面的形式,而是在于超越这些表象,寻求内心的平静与真实。离开那四句诗,即超越表面的华丽修辞,是为了更好地接近佛法的本质。

诗中的"离四句非,绝百非是"表达了摒弃那些表面的华丽修辞,追求真实的内涵。"绝百非非,离四句易"则进一步强调了超越形式的重要性,只有超越百种形式,才能真正接近佛法的真谛。这种思想在佛教中具有重要意义,提醒人们不要迷失在形式之中,而是要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解脱。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想,既有对古代美的颂扬,又有对佛教真谛的思考,给人以启迪和思考的空间。该诗词展示了释印肃独特的文学才华和对佛法的理解,具有较高的艺术和思想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印肃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释印肃朗读
()

猜你喜欢

泪尽西州路,碑留岘首名。
买山缘荔子,为圃养黄精。
所至登临地,犹疑步履声。

()

新诗欬玉起予深,独有抟霄我许心。真迹居尘聊俯仰,高名与世任浮沈。

同成雅会清茶话,共赏枯桐白雪音。他日归休约何处,燕山参谒万松林。

()

种本传西域,曾闻贡汉宫。一枝非嶰谷,万里出蚕丛。

曳去穿云际,携来到水穷。节应虚绿土,头可挂青铜。

()

高情邈云汉,长揖谢君侯。脱遗轩冕,簸弄泉石下清幽。心契匡庐猿鹤,泪染固陵松柏,一衲且蒙头。风月感平发,魂梦绕神州。
漾一叶,横孤管,去来休。琵琶亭畔,正是枫叶荻花秋。占检诗囊酒碗,抬贴舞裀歌扇,收尽两眉愁。回望碧云合,相伴赤松游。

()

出郭晓云霁,泛舟春日迟。
诗怀随物放,酒面任风吹。
循岸烦鸥起,看山惜棹移。

()

驮经白马几万里,不似黄龙行路难。出得尘中一经卷,大千沙界掌中看。

()

康定西征始壮馀,往还休此任驰驱。白头又罢咸秦帅,却向温汤浴病肤。

()

烟山漠漠水漫漫,老柳知秋渡口寒。
尽是西溪肠断处,凭君将与故人看。

()

朝别凌烟楼,贤豪满行舟。暝投永华寺,宾散予独醉。
愿结九江流,添成万行泪。写意寄庐岳,何当来此地。
天命有所悬,安得苦愁思。

()

复墅拓墅祈墅了,吾将北矣乃图南。无妻怕学林逋独,有子肯为王霸惭?

()
渺渺无穷尽,风涛几日平。
年光与人事,东去一声声。
()

少昊息甘山,于此弃琴瑟。羲和浮甘渊,朝朝弄红日。

将升明星上,运转送之出。始自八极张,神化安可述。

()

北风吹云云不开,濛濛细雨和烟来。舟行虽阻亦可喜,润泽及物诚佳哉。

我辞闽岭遵江渚,百日皆晴未尝雨。江淮旱暵已踰年,牟麦焦枯但黄土。

()
十载乱离频,何知有此辰。
翩跹果下马,突兀眼中人。
野店春盘共,僧房夜榻邻。
吾宗老仙伯,题墨尚如新。
()

汉初帷幄有真儒,五百馀人辙予卢。三十六宫来往处,子房终得邵尧夫。

()
市桥岸下泛湖舟,雕槛疏帘半上钩。
春事几何君惜醉,明朝赤帜插谯楼。
()

下榻山中夜,论交海上村。百年同意气,双泪独乾坤。

木叶风江乱,秋灯雾树昏。沧洲终自好,白首钓鱼䑳。

()

秦楼吟苦夜,南望只悲君。一宦终遐徼,千山隔旅坟。

恨声流蜀魄,冤气入湘云。无限风骚句,时来日夜闻。

()

空学西天客,冥然生意长。夏高云纳愁近坛凉。月半生空处,孤灯宿上方。

欲离夕字想,何法御心王。

()
南金楚璞何施为,出门即取厚利归。
古来乃有金玉士,抱冤硉兀人不知。
君不见吕侯大狩夸凌铄,车前打折麒麟角。
径须归去来,一丘与一壑。
()

似有新丰酒,寒宵不厌过。言从鸡树密,诗爱凤池多。

积霰花为界,沉云玉作河。乡心同万里,醉亦粤人歌。

()

玉阳峰下学长生,玉洞仙中已有名。独戴熊须冠暂出,

唯将鹤尾扇同行。炼成云母休炊爨,已得雷公当吏兵。

()

懒将诗句上桃符,柏叶椒花一例无。却笑简斋元不简,舟中犹自饮屠苏。

()

见得州如斗大轻,间将五马击榕阴。
两江波上千家月,万卷堂中一片心。
尚笑龚黄为计浅,更寻伊洛问钩深。

()

有所思,所思亦何益。我置君心于我心,君置我心于道侧。

君心似我胡可得,北斗在南南斗北。泰山如砥平,黄河如箭直。

()
远水悠悠静,孤樯袅袅迟。
草深春已后,麦秀日长时。
聚语条桑妇,行歌拾穗儿。
年丰随处乐,飘泊我何为。
()

云净天高气肃清,青枫渔火光冥冥。放舟遥傍曲溪行,万里江空孤月明。

一重一掩东陵树,凄凄正对开舲处。夜深浪静声不闻,独掔瑶华吸风露。

()

芹水扬新波,杏坛敷新阴。
春风年年事,乃有春如今。
薰薰礼义香,洋洋弦诵音。

()
老眊诗名减,登临笑口开。
酿泉为酒熟,倩鹤附书回。
纱帽方簪菊,筇枝又探梅。
清狂君勿笑,曾是薄蓬莱。
()

彼名流兮左氏癖,意玄远兮冠今夕。(《赠武平一》)

()

晓霁看山眼更明,太虚无碍见真情。开樽广朗凭高阁,拂袖烟霞是旧盟。

一笑相逢俱夙伴,芳踪还忆几名卿。休嗟白发年华暮,岁岁东风拟听莺。

()

六鳌为属任公子,尽日丝纶捲钓竿。江畔漱流无一事,逍遥天地看鹏抟。

()
迹寄邮程冒冷云,病身染透客衣尘。
欹倾茅店清眠雪,想像梅村远醉春。
樵子独还衣卸湿,篙人相告酒赊频。
荒鸡唱断天将曙,快解孤篷野渡滨。
()

高情闲处任君弹,幽梦来时与子眠。
彭泽漫知琴上趣,邯郸深得枕中仙。
试寻玉轸抛何处,闲唤香云在那边。

()

微雨吹凉晚更清,老人牵强逐君行。纵谈灰烬疑烧劫,指顾楼台似化城。

盘屈庭槐为狡狯,扶持山薜喜纵横。偷閒光景易侵夜,十二街头坊鼓鸣。

()

六载分符抚字劳,梦悬丹陛协三刀。遐荒雨露初能遍,万里风云迥自高。

此日棠阴思卧辙,他宵月下忆同袍。专城汉阙恩非薄,异绩还看赐玺褒。

()

身後功名,古来不换生前醉。青鞋自喜。不踏长安市。竹外僧归,路指霜锺寺。孤鸿起。丹青手里。剪破松江水。

()

雨雪新春甲子晴,鸣笳击鼓发官程。禁城到日花如锦,白玉阶前拜圣明。

()
意一仙翁,自紫府中,出游戏身。
看脊梁铁铸,担当社稷,精神玉炼,照映乾坤。
谏省伏蒲,紫垣直笔,硬语曾惊天上人。
福身去,建红牙兼纛,南海之滨。
()

圣明之御极兮,纷祯祥之沓至。维嘉禾之发生兮,实和气之所致。

由德门之积庆兮,毓斯祥于盛世。方修茎之挺玉兮,复灵苗之芬萃。

()
岐阳隐孤凤,寰海腾蛟蛇。
不食松柏实,而采日及花。
翩翩柱下史,望望之流沙。
麻姑何为者,乃降蔡经家。
()

挂席乱惊湍,曾过此渡难。潮归扬子晚,山入秣陵寒。

听语知乡近,忘年计日宽。稳行随夜泊,烟火满江干。

()
千林脱落群芳息。
有一枝先白。
孤标疏影压花丛,更清香堪惜。
吟情无尽,赏音未已,早纷纷藉藉。
()

四月西郊路,物华净客心。游情会沧海,举目见高岑。

麦秀平分陇,兰荣弱冒浔。登高宜有赋,况值暮鸦吟。

()

上书书未报,旅思且盘桓。天意高谁问,人情巧自看。

味兼甘苦尽,色并笑啼难。耿耿孤臣志,惟馀一寸丹。

()

蜃嘘台阁倏然生,鳌背蓬壶流不住。我家楼子岂亦然,点点遥峰天际露。

朝来一望忽失之,极目苍苍但烟雾。当时何处忽飞来,夜半何人偷负去。

()

森榕郁郁瞰江流,落日人归古渡头。远浦烟云含暮色,隔溪芦苇隐渔舟。

海门汐上家家饭,村老田归处处牛。回首木棉花树杪,郊西新上月如钩。

()

公莫舞歌者,咏项伯翼蔽刘沛公也。会中壮士,灼灼于人,故无复书;且南北乐府率有歌引。贺陋诸家,今重作公莫舞歌云。

方花古础排九楹,刺豹淋血盛银罂。

()
万里炎洲政郁蒸,阿香搥鼓忽砰轰。
云驱铁骑千山合,雨挽银河一夜倾。
龟坼有田皆灌灌,蝟毛无稻不生生。
高楼破晓朱帘卷,六合无尘万象清。
()

五月虚亭载酒过,疏林高树晚凉多。驯将鹤子閒能舞,飞出莺雏小解歌。

城上斜风吹暮雨,洞门白石长春萝。炎天远道君何往,且醉花前金叵罗。

()

流景去难縻。浮世危如拍浪埼。才遇中秋聊对月,佳期。最怕晴明未可涯。人月本相依。果是今朝恰背违。孤负楼台多少醉,堪悲。何忍滂沱与毕离。

()

椰酒斟来玉色清,送君聊叙故乡情。鹦哥笼里频留语,舟子江中望去旌。

星座有光腾玉陛,甘棠馀爱满琼城。也知此去官居要,骢马行高远寄声。

()

实相薄五礼,妙花开六尘。明祥已玉烛,宝瑞亦金轮。

()

洗耳何须颍水清,淫哇涤去有滩声。宫商别奏天然曲,淡薄追还物外情。

聊与沙鸥均至乐,谩同渔父引馀觥。个中一拍谁人会,长啸归来烟雾生。

()

客有迷津叹,那堪暮雨时。篷声兼棹响,云脚带帆移。

节序催新历,壶觞对故知。茫茫今古事,流水只如斯。

()

赦书该得尽量移,君到衡阳适及期。将谓南徐须近便,那知北望尚羁縻。

人情既久应相好,气候无它亦自宜。造物此心君会否,少留同我返茅茨。

()
城南杜五少不羁,意轻造物呼作儿。
一门酣法到孙子,熟视严武名挺之。
看渠胸次隘宇宙,惜哉千万不一施!空回英概入笔墨,生民清庙非唐诗。
向令天开太宗业,马周遇合非公谁?後世但作诗人看,使我抚几空嗟咨!
()
欲向江南采白苹,杜鹃啼后已无春。
洞庭龙女云中降,手把双珠笑赠人。
()

方闻兴秀孝,久矣无令举。公车冷于冰,吾已弃如土。

提书向孔墙,万代礼乐主。而与先簿正,厥有圣法寓。

()
习气仍余酒后狂,十年坐斥醉中乡。
读书窗外千堆雪,利剑床头一匣霜。
收拾微吟追李杜,研摩小楷逼苏黄。
他文逍遣随儿辈,颇笑翁痴作一囊。
()

群舫来争客,相逢尽故人。鲭宁五侯味,酒是一家春。

湖色能宽醉,乡情好任真。呼童扫盘石,余兴欲垂纶。

()
苒苒岁月晚,悠悠美人思。
皎皎在天月,娟娟落水涯。
相思何所寄,日莫折琼枝。
哀鸿翅翎短,苦为稻粱縻。
()
兀然无事无改换,无事何须论一段。
真心无散乱,他事不须断。
过去已过去,未来何用算。
兀然无事何曾有,人唤向外觅工夫,总是痴顽汉。
()

俊老荼毗四十年,前身是我误相传。香山声价喧天下,争似衰翁不会禅。

()

夕阳西下月东升,叶落空斋草又生。寒暑自更人自老,牛山何必动深情。

()

灵辄困桑下。
于陵拾李螬。
历齿方嗟贱。

()

未必瞿昙有两心,莫将此意搅儒林。欲知陋巷忧时乐,只向韦编绝处寻。

()
诸方参遍一枯藤,苦节期传夜半灯。
弘景登楼持棒喝,不容人上第三层。
()

江南女子最风流,个个妆成元宝头。不问老妪尊甲子,怎知小姐贵春秋。

舟中推户开还掩,岸上看人探又抽。不时帆影飘然去,心随帆影荡悠悠。

()

荒鸡上邻树,啼破冰帘月。残梦五更寒,虚帏一灯白。

钟声湖寺启,人语江船发。暗牖掩晨光,时闻乌啄雪。

()

郭外琳宫頫石泉,共瞻遗像一凄然。生儿犹说韩为字,迁客空伤播易连。

宋社东南谁最恨,魏公乔梓自相怜。芳灵陟降还天上,可使椒浆傍法筵。

()

李陵古奇士,报国思捐躯。孤军势已尽,忍辱降匈奴。

下马解铁衣,残卒同呜呜。拔剑指白日,抆血临长途。

()

半壁晴湖半壁山,胜棋楼下水湾环。莫愁留得无愁地,到此愁人也破颜。

()
二相谟猷烂史编,诸公才业过前贤。
好图仪像传来世,何事顽疏亦比肩。
()

节序相将逸兴豪,乌藤白足笑吾曹。行行听瀑秋心冷,得得登峰云影高。

折取山花聊当菊,书成霜叶即题糕。旁人莫讶兹游早,五日重来不惮劳。

()

夜深烧烛未曾眠,棠睡初醒笑破烟。侬较花情近更懒,妆成日已到窗前。

()

四序问寒暑,光景讵能同。时哉观化人,蚤已明心胸。

行逢伯阳子,飘飖赞犹龙。安期亦说项,浮海渺霞踪。

()
昨夜分明梦到家,飘飖依旧客天涯。
故园门掩东风老,无限杜鹃啼落花。
()

严严王母宫,下维万仙家。噫欠为飘风,濯手大雨沱。

方朔乃竖子,骄不加禁诃。偷入雷电室,輷輘掉狂车。

()

钟磬花台寂,云霞松坞深。石林秋不热,水国昼多阴。

结束非吾意,逍遥近佛心。莫言追往昔,聊喜悟来今。

()

华殿承恩下建章,符分瓯越重贤良。才工制锦花称县,风入鸣琴雪满堂。

千里棠阴人祖道,五云春色凤朝阳。蓼萧赐燕登歌日,青琐从容拜夕郎。

()

谪仙独立风埃外,函丈席间藏法界。食前不愧孟子讥,容膝尚笑陶生隘。

若知北斗可藏身,定是须弥堪纳芥。不容广坐九百万,谁信维摩室本大。

()

春洋归似梦,未见奈思何。
险向闻方半,忧非到始多。
薄衫寒远雨,旅色带余波。

()

季秋霜露降,草木日已衰。暮登城门丘,遥望沧海涯。

鸟鸣求其群,况在远别离。美人美如玉,梦寐恒见之。

()

君不见三家市头洒削翁,鼎食侈与王公同。
又不见万金海上屠龙手,须捷累累事饥走。
人言有艺人不贫,谁知艺高贫杀人。

()
万里边城地,三春杨柳节。
叶似镜中眉,花如关外雪。
征人远乡思,倡妇高楼别。
不忍掷年华,含情寄攀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