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姜山怡云见访二绝并呈李磐庵文授

留姜山怡云见访二绝并呈李磐庵文授朗读

《留姜山怡云见访二绝并呈李磐庵文授》是宋代释宝昙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游历姜山的心境,以及与友人怡云相遇的喜悦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留姜山怡云见访二绝并呈李磐庵文授

天遣今年到五夫,
还如雪后望西湖。
磬庵老子今诗伯,
红叶盈庭许屡书。

中文译文:
天命使我今年到达五夫,
就像雪后望着西湖一样。
磬庵老子今天成为了我的诗兄,
红叶满庭,屡次写信。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释宝昙游历姜山的心情以及与友人怡云相会的喜悦。诗的前两句“天遣今年到五夫,还如雪后望西湖”描绘了作者在某种命运的引导下,来到了五夫(指姜山),并以雪后望西湖的形象来形容他的心情。这里的“雪后望西湖”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向往和对未知世界的期待。

接下来的两句“磬庵老子今诗伯,红叶盈庭许屡书”则表达了作者与李磐庵的友情。磬庵是作者的长辈,以“老子”尊称,而作者则自称“诗伯”,表示对磬庵的敬重和亲近。红叶盈庭意味着秋天的景色,作者通过这一景象来表达他多次给磬庵写信的意愿,显示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和交流。

整首诗描绘了作者游历姜山的心境和与怡云、磬庵的相遇,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友情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清新,展示了宋代诗人的独特审美和情感表达方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宝昙

释宝昙(一一二九~一一九七),字少云,俗姓许,嘉定龙游(今四川乐山)人。幼习章句业,已而弃家从一时经论老师游。后出蜀,从大慧于径山、育王,又从东林卐庵、蒋山应庵,遂出世,住四明仗锡山。归蜀葬亲,住无为寺。复至四明,为史浩深敬,筑橘洲使居,因自号橘洲老人。宁宗庆元三年示寂,年六十九(本集卷一○《龛铭》)。昙为诗慕苏轼、黄庭坚,有《橘洲文集》十卷。《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宝昙诗,以日本东山天皇元禄十一年戊寅织田重兵卫仿宋刻本(藏日本内阁文库)为底本。集外诗附于卷末。...

释宝昙朗读
()

猜你喜欢

天气融和温若酥,万卉人间总沾无。鹅黄柳绿成金缕,争似看花满御都。

()

江净秋清雁影空,参差落木飐西风。秀文几树堂前桂,得得吹香入座中。

()

息影尘埃表,安心静默间。

若为消白日,长是对青山。

()

今日是生时。满座亲知。都来上寿把金卮。百岁人生今过半,好共开眉。

玉带挂花枝。醉墨淋漓。世间名利不关伊。况复功成名遂了,不乐何为。

()
祗园澹圃各荒芜,绵竹寻师事岂诬。
积翠丹台空集凤,杀青玄草尽传乌。
惊心尘土双埋玉,挥涕河山一束刍。
怅望新阡松柏路,敢从青树问荣枯。
()

脉望不成圆,误食相思字。媚草红心摘更生,几度仙人死。

毕竟向优昙,证取无生是。拈著桐花认合欢,一笑逢梧子。

()

六年西掖弘汤诰,三捷东堂总汉科。政引风霜成物色,

语回天地到阳和。清威更助朝端重,圣泽曾随笔下多。

()

一番风雨过,庭院觉新凉。老至夜无寐,秋来更转长。

萤光斜入户,蟾影漏侵床。抚枕无言处,流年两鬓霜。

()

一气冲和,心猿紧琐难奔走。调柔受。密封关口。太一氤氲守。二者相融,默默昏昏久。成奇偶。炼须九九。丕享虚空寿。

()
客思重重山色外,诗愁点点雨声中。
着人料峭东风急,墙角桃花未肯红。
()
焄蒿一去杳难知,数纸遗书手自披。
切勿轻为归蜀梦,竹枝忍复听吾伊。
()

种得苏耽橘,斋前绿满行。树深苔石古,花落井泉香。

药笼参苓富,芸窗岁月长。传家阴骘厚,著效有奇方。

()
东风吹雨过溪门,白白朱朱乱远村,滩石已无回棹势,岸枫犹出系船痕。
时危不厌江山僻,客好惟知笑语温。
莫上南冈看春色,海棠花下却销魂。
()

君不见洛阳城东桃李花,暮时红雨早时霞。又不见瑶台素月飞银阙,三五蟾光四五缺。

人生行乐不须愁,富贵豪华电露流。昔时鼎盛五侯里,今时零落成荒丘。

()

此去责虽轻,恐为商贾资。细瓷枉压我,使我成徇私。

()

霭霭云四黑,秋林响空堂。始从寒瓦中,淅沥断人肠。

愁肠方九回,寂寂夜未央。

()

猗兰在空谷,萧萧汎幽香。白石与偕处,翠筱时在傍。

寂寞意不失,尘俗已相忘。但惜无人知,徒然负孤芳。

()

雨中遥忆梅花落,梦里时教玉艳分。东阁数枝愁水部,空庭一片懊参军。

为尔咨嗟长独立,馀香远迩风前入。气味偏依冷韵留,精神转令寒芬袭。

()

晨起峰顶心,怀人望空碧。扫雪开寺门,洒水净僧席。

言笑形外阻,风仪想中觌。驰心惊叶动,倾耳闻泉滴。

()
用意崎岖外,人贵真相知。
张耳望陈馀,汲黯是魏其。
所谓刎颈交,首身果不随。
太行摧车险,蜀道登天危。
()

一勺淡薄味,三生知见熏。兹游聊忝耳,翩若出岫云。

弋有孔翠羽,寝有虎豹文。吾宁不堪用,渠亦何所闻。

()

翩翩春燕。
端集余堂。
阴匿阳显。

()

诗名老去愧方干,杯下谁能著眼看。萱草生来春渐暖,梅花开处雪偏寒。

情怀只合盟鸥鹭,文采那知是孔鸾。令弟相逢又何日,五云天上路漫漫。

()

玉楼吹落东风月。树树梨花发。江南春信碧云赊。偏引粉香随蝶、梦天涯。

归鸿欲度迷湘渚。远恨浑如许。休怜缥缈碎琼飞。却是助人幽思、怯春衣。

()

遥瞻九江树,已踏西江土。落日照庾楼,惊风满湓浦。

寒鸥迎棹起,远岫依城吐。怅然感羁游,澹尔成宾主。

()
火老殊未热,雨多还自晴。
暮天无定色,过鸟有归声。
坐久人将睡,更深月始明。
素娥欺我老,偏照雪千茎。
()

青杏林间腊酒开,绿蘋江外故人来。客身无病心无事,有约相过不用催。

()
()

翠色凛空庭,披衣独绕行。取从山顶嶮,栽得道心生。

未弱幽泉韵,焉论别木声。霜天残月在,转影入池清。

()

愁思如芳草,春来日日生。
烟花迷令节,烽火掩孤城。
乡梦啼莺断,微生旅燕轻。

()

去年留不住,年来也任他。当垆一榼酒,争奈两年何。

老来经节腊,乐事甚悠悠。不及儿童日,都卢不解愁。

()

岁除风雨浃新正,二月将终未放晴。残雪不消犹待泮,轻雷欲震又收声。

樵苏后爨愁童稚,故旧凋零失老成。推枕无眠清夜永,淋淋檐溜百忧生。

()

桃红柳绿春意浓,娇风吹送雨濛濛。道上行人不归去,目断南来几个鸿。

()
匆匆岁事又更新,一气初回万木春。
独有江梅殊未觉,凛然冰雪照诗人。
()

员外由来美,郎中望亦优。宁知粉署里,翻作土山头。

()

颗颗梅珠,条条菖叶,不须更怨春归。垂杨风软,练鹊一双飞。

自爱芳塘素影,与波光、上下争晖。閒日永,新来病浅,相赏莫相违。

()
白日长绳给系,青帘浊酒堪赊。
归鹤苍山云际,故人锦字天涯。
()
明祀方终,备乐斯阕。
黝纁就瘗,豆笾告撤。
肸蚃尚馀,光景云灭。
返归虚极,神心则悦。
()

细雨林塘花气流,长安片碣即丹丘。群公解佩山云起,七夕开尊桂树幽。

玉杵声残河汉语,紫箫吹落蓟门秋。乾坤此会谁能负,吴楚兵戈日日愁。

()

城西挂纤月,夜色回春径。
出门候所思,花露沾衣净。
悠悠醉余意,寂寂静中听。

()

前贤眼力到,占得此名区。
荒径百年树,虚堂三面湖。
檐阴来钓艇,花外起晴凫。

()

寂寞东篱下,幽花裛露黄。自缘寒节至,不是爱秋霜。

()
苍颜华发。
故山归计无因得。
旧交新贵音书绝。
惟有家人,犹作殷勤别。
()

龟纹云展,逗月影、照人清善。徼幸春光,等閒换却,银海玉山万片。

不道残梅,香尽似惜柳条绿浅。更念我一茎瘦骨,风丝欲剪缱绻。

()
井络天开,剑岭云横控西夏。
地胜异、锦里风流,蚕市繁华,簇簇歌台舞榭。
雅俗多游赏,轻裘俊、靓妆艳冶。
当春昼,摸石江边,浣花溪畔景如画。
()
尊前拟把归期说。
未语春容先惨咽。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
()

喜唱高梁出塞歌,忽随南雁渡滹沱。四山落日连恒岳,万井空城吊尉佗。

饮马雄心新鬓发,飞龙残梦旧关河。鼓行背水皆陈迹,取次登临古意多。

()
人生尘土不可耐,天上高寒定自嘉。
但约麻姑擘麟脯,莫寻句漏问丹砂。
()

岸柳黄深绿渐饶。林塘初雨过,涨蒲萄。秋千亭榭彩旗交。莺声里,春在杏花梢。
慵整翠云翘。眉尖愁两点,倩谁描。斜阳芳草暗魂销。东风远,犹凭赤阑桥。

()

夹径尽黄英,不通人并行。几曾相对绽,元自两行生。

丛比高低等,香连左右并。畔摇风势断,中夹日华明。

()
幽壑鼓寒涛,霜林木叶飘。
普通年远事,历历在今朝。
()

一川花月青春夜。玉容依约花阴下。月照曲阑干。红绡挹露寒。

袖香温素手。意铄金卮酒。香远绣帘开。画楼吹落梅。

()

曾为汉帝眼中人,今作狂胡陌上尘。

身死不知多少载,冢花犹带洛阳春。

()

黛眉愁裹敛双蛾,别久无书事奈何。
欲待怨他还又忆,怨时较少忆时多。

()
刘侯少慷慨,天马脱馽羁。
一官不得意,州县老委蛇。
新居当中条,墙屋稍补治。
疏轩以睡名,从我远求诗。
()

落魄南皮社,壶觞数往来。夜眠光禄邸,晨叩秘书台。

永绝抽毫彦,犹馀执戟才。重看潘骑省,题赋入蓬莱。

()

更无人吏在门前,不似居官似学仙。药气暗侵朝服上,

花阴晚到簿书边。玉琴闲把看山坐,筒簟长铺与客眠。

()
日落沙碛暗,风吹边月昏。
远见屯田吏,催促下军门。
戍卒行已出,老妇代其言。
禾黍尽在野,胡马日复繁。
()

彤幨绿鬓玉麟符,何事烟波学钓徒。恋阙岂忘捐犬马,浮家不为忆莼鲈。

贪看山色频移棹,閒逐桃花末结罛。醉卧一蓑鸥伴宿,垂杨深处月明孤。

()

青天去人不咫尺,白云映我作坡陀。奔星直下不知处,料得人间风雨多。

()

山中了山政,一榻亦华胥。石涧鱼通道,篱亭鸟卜居。

树稀青嶂密,窗小白云疏。犹酌歌招隐,翛然兴有余。

()

春来相见一何稽,病里相思意欲迷。雨洗碧桃三月尽,风吹落日五湖西。

眼中人物如公少,乡里声名愧我齐。老大未忘乘驷马,仙桥待与长卿题。

()

曾见当垆一个人,入时装束好腰身。

少年花蒂多芳思,只向诗中写取真。

()
万法都卢归一法,一法不知何所归。
肚饥买个油糍吃,吃了油糍肚不饥。
()

洛阳新月动秋砧,瀚海沙场天半阴。出塞能全仲叔策,

安亲更切老莱心。汉家宫里风云晓,羌笛声中雨雪深。

()

雨过一天碧,风来满鬓凉。
余酣消枕簟,长病积年光。
静爱蛛丝巧,闲多燕子忙。

()

圣主何曾识仲都,可嗟社稷在须臾。

市东便是神仙窟,何必乘舟泛五湖。

()
客路逢佳节,无欢更益愁。
前山造云日,登陟不因游。
()
琼林春暖记分违,叙好如公在昔稀。
鱼腹一书劳远寄,鹊枝三匝幸相依。
初筵虽负兵厨约,馀爱终分赵日晖。
从此吴门书盛事,即看丹诏凤衔飞。
()

春与公何厚,公尝惜盛时。忍于临别日,不作送行诗。

自觉同迟暮,何堪赋别离。衰兰行客道,芳草断肠词。

()

花下倒新篘,明月来相对。醉忘花影重,却疑月影碎。

()

僻处城南一草堂,高情自爱水云乡。临池每困生花笔,得句旋投古锦囊。

山送晴晖来画阁,树分浓翠覆吟房。凭阑莫讶韶光浅,春事迟回到海棠。

()
九十九峰江上山,乾坤尔阔我中间。
此心顿著秋豪愧,久矣颜衰鬓发斑。
()
西湖辟暑棹扁舟。
忘机狎白鸥。
荷香十里供瀛洲。
山光翠欲流。
()
三三年前八桂归,西江舡上每吟诗。
乃翁收拾传尤切,令子经从是果非。
渡海却休贤季路,论文想胜谒罗池。
此行况有如皋雉,药裹抛来自画眉。
()

君家玉女从小见,闻道如今画不成。

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
陌头侠少行歌呼,方演东晋谈西都。
哇淫奇响荡众志,澜翻辨吻矜群愚。
狙公加之章甫饰,鸠盘谬以脂粉涂。
荒唐夸父走弃杖,恍惚象罔行索珠。
()

重阳妒风雨,佳客怅东西。倒影霞明树,晚晴云度溪。

提壶今入市,骑马且冲泥。缟带盟初合,谁能复解携。

()

辇路,
江枫古。
楼上吹箫人在否?

()
虞美人,态浓意远淑且真。
同辇随君侍君侧,六宫粉黛无颜色。
楚歌四面起,形势反苍黄。
夜闻马嘶晓无迹,蛾眉萧飒如秋霜。
()

木落时来,花发时归,年又一年。记南楼望信,夕阳帘外,西窗惊梦,夜雨灯前。

写月书斜,战霜阵整,横破潇湘万里天。风吹断,见两三低去,似落筝弦。

()

碧槛移春,甚真香幻影,参透情根。屏边那回无睡,绿梦初醒。

谁道灵均去后,向人天、不返秋魂。年时目成处,有个词仙,吹瘦鹅笙。

()

谁道巴家窘,巴家十倍邹。池中罗水马,庭下列蜗牛。

燕麦纷无数,榆钱散不收。夜来添骤富,新月挂银钩。

()

高枕沧江岁屡移,渚宫旌节未应迟。虚劳白雁三湘转,依旧青山九处疑。

老去交游随态失,怪来辞赋畏穷知。吴门岂少耕桑侣,为忆燕台握手时。

()

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
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

()

夜到清溪宿,主人碧岩里。

檐楹挂星斗,枕席响风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