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口吟》是宋代邵雍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爽口之物少茹,
爽心之行少虑,
爽意之言少语,
爽身之事少做。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爽"为主题,描述了一种简约、快乐的生活方式。诗人邵雍通过四句简洁明快的诗句,表达了自己对于爽快生活的向往和推崇。
首先,"爽口之物少茹",指的是只食用那些清淡爽口的食物,少吃油腻或难以消化的食物。这句诗意味着诗人追求简单、健康的饮食,强调享受清爽的口感。
接着,"爽心之行少虑",指的是行为少有忧虑,心境舒畅。诗人希望能够减少烦恼和担忧,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愉悦。
然后,"爽意之言少语",表达了言语简洁明了,不啰嗦的态度。诗人倡导节约言辞,避免多余的口舌之争,以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思想。
最后,"爽身之事少做",意味着减少烦琐的事务和不必要的劳累。诗人希望能够专注于重要的事物,减少琐碎的琐事,保持身心的轻松愉悦。
整首诗词以"爽"为主题,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向人们传递了一种追求简单、快乐、舒适的生活态度。诗人邵雍倡导节制与克制,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宁静。这首诗词以简约的表达方式,向人们提供了一种生活哲学,引导人们追求内在的幸福与满足。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晚经青祁渰怀马孝常。元代。周砥。青祁适举棹,绿芷满芳洲。乱山昏渐匿,平湖晴不流。故人久去国,此处曾同舟。烟尘西北路,望断意难休。
憩古寺。宋代。曾丰。绿绕青围春一窝,精庐突兀在烟萝。地容墙壁剩无几,山视楼台高不多。驯爵谙知僧自在,吠尨怪见客相过。古音独幸黄鹂会,挑我风前一再哦。
宗吕二牧邀游石室山 其二。明代。黎民表。鶱飞心屡动,回复意空迷。山势移舟失,云光避席低。黄花粘岸细,锦树得霜齐。风起长林暝,清尊未解携。
题薛赓笙夫妇合欢小影六首 其三。清代。祝廷华。萧郎文史爱参观,宝鼎常防兽炭寒。珍重龙涎好安息,薰肌辟恶胜芳兰。
哭新昌尹董宗远。明代。徐问。万里春犹至,三江雁不归。经年乡信少,昨日故人非。单父弦初绝,河阳花渐稀。宁知沧海上,东望自沾衣。
清凉山赞佛寺(四首选一)。清代。吴伟业。西北有高山,云是文殊台。台上明月池,千叶金莲开。花花相映发,叶叶同根栽。王母携双成,绿盖云中来。结以同心合,授以九子钗。翠装雕玉辇,丹髹沉香斋。护置琉璃屏,立在文石阶。长恐乘风去,舍我归蓬莱。从猎往上林,小队城南隈。雪鹰异凡羽,果马殊群材。言过乐游怨,进及长杨街。张宴奏丝桐,新月穿宫槐。携手呼太息,乐极生微哀。千秋终寂寞,此日谁追陪。陛下寿万年,妾命如尘埃。愿共南山椁,长奉西宫杯。披香淖博士,侧听私惊猜:今日乐方乐,私语胡为哉?待诏东方生,执戟前诙谐。熏炉拂黼帐,白露零苍台。吾王慎玉体,对酒毋伤怀。
玉楼春(海棠)。宋代。王诜。锦城春色花无数。排比笙歌留客住。轻寒轻暖夹衣天,乍雨乍晴寒食路。花虽不语莺能语。莫放韶光容易去。海棠开后月明前,纵有千金无买处。
新春寄鲁客。唐代。王翰。雪后梅花几树开,故人忘却剡溪来。东风独倚孤舟兴,芳草青青送酒杯。
喜晴。明代。程本立。夜雨朝晴喜欲狂,西屯骑马过东冈。不妨逐兔争牵狗,切莫驱狼使牧羊。野日孤营无细柳,天风十月有枯桑。归来又饮将军酒,一醉都令世虑忘。
常职卿以自遣诗见示因广其意答之 其二。清代。史梦兰。漫向胸中设町畦,早知身外尽筌蹄。事当棘手机须静,物到平心理自齐。院僻荒苔随意绿,林深幽鸟尽情啼。萧斋戏补王褒约,煮茗熏炉课小奚。
题龙眠画西域圣僧。宋代。楼钥。放两不借叠双足,自在在心机在目。默然深入不二门,不知师唱谁家曲。
游仙一十九首 其一。宋代。郭祥正。漠漠出寒雾,悠悠趋太清。珠楼被重绡,灵花纷素馨。青衣捧绿章,磨丹书姓名。为我横玉笛,一奏雌龙声。
余自乙亥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
璧月初晴,黛云远淡,春事谁主。禁苑娇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许。香尘暗陌,华灯明昼,长是懒携手去。谁知道,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
永遇乐·璧月初晴。宋代。刘辰翁。余自乙亥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璧月初晴,黛云远淡,春事谁主。禁苑娇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许。香尘暗陌,华灯明昼,长是懒携手去。谁知道,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缃帙流离,风鬓三五,能赋词最苦。江南无路,鄜州今夜,此苦又谁知否。空相对,残红无寐,满村社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