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塔寺上方

南塔寺上方朗读

《南塔寺上方》是宋代释智圆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绝顶深栖万虑平,
路盘危石雨苔青。
江涵迥汉供闲望,
雪映幽窗卷旧经。
磬击晓霜禅乍起,
枕摇秋浪梦初醒。
为邻自有忘机者,
月下时时扣竹扃。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南塔寺上方的景色和禅修者的心境。诗人在这个深山绝顶的地方安静居住,与尘世烦忧隔绝。他的行走之路崎岖险恶,石头上长满了青苔,显示出这个地方的荒僻和偏远。他站在江边,远眺汉水,心情闲适宁静。窗户上的积雪照映着古老的经书,寓意着他对佛法的专注和修行的深度。在清晨的霜气中,敲击着木鱼,禅修者开始禅定,从梦中醒来。这个地方的邻居也是忘却尘世的修行者,经常在月下敲打竹门。

赏析:
《南塔寺上方》通过对景物和心境的描绘,展示了禅修者的生活和内心状态。诗中的绝顶深栖、路盘危石、雨苔青等描写,表现出这个地方的幽静和与世隔绝的特点,与禅修者的追求相契合。诗人以江涵迥汉的景象和雪映幽窗的意象,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喜爱和对佛法的专注。磬击晓霜、枕摇秋浪的描写,展现了禅修者清晨的修行场景,同时也暗示了内心的觉醒和宁静。最后提到的邻居也是忘机者,通过月下扣竹扃的画面,强调了禅修者之间的默契和共同追求。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禅修者的生活与心境,给人以静谧和宁静的感受,体现了禅修者追求心灵自由与超脱尘世的理想境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智圆

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释智圆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

释智圆朗读
()

猜你喜欢

刻意搜诗句,清心玩易爻。
几尘留鼠迹,窗影印梅梢。
泉石频招隐,壶觞已绝交。

()

黄花自与渊明别,不见闲人直到今。
细花穿弱缕,盘向绿云鬟。

()

是非处处生尘埃,唯君襟抱无嫌猜。收帆依雁湓浦宿,

带雨别僧衡岳回。芳樽稍驻落日唱,醉袖更拂长云开。

()
石为肌骨应成假,铁作肝肠未必真。
当日容成丹就处,何当点化作仙人。
()
勿言暗室暗沉沉,降陟无非上帝临。
瞒得世间人不见,直须瞒得自家心。
()

分空临澥雾。
披远望沧流。
八桂暧如画。

()

罩云飘远岫,喷雨泛长河。

低飞昏岭腹,斜足洒岩阿。

()

天上凤皇休寄梦,人间鹦鹉旧堪悲。平生心绪无人识,一只金梭万丈丝。

()

圣图夷九折,神化掩三分。缄愁赴蜀道,题拙奉虞薰。

隐辚度深谷,遥袅上高云。碧流递萦注,青山互纠纷。

()

凝笳催晓奠,丹旐向青山。夕照新茔近,秋风故吏还。

本朝光汉代,从此扫胡关。今日天难问,浮云满世间。

()
绮疏临野渡,秋树响前林。
飒飒含风入,纷纷逗雨深。
拂来红袖掩,积处绿尘侵。
谁送哀蝉曲,无端搅客心。
()
征鞍带月,浓露沾襟袖。
马上轻衫峭寒透。
望翠峰深浅,忆着眉儿,腰肢袅,忍看风前细柳。
别时频嘱付,早寄书来,能趁清明到家否。
()

降蛮见说附跳梁,蚁簇蜂攒不可当。挥刀歼贼有儒臣,厥名为纪厥氏常。

报国贞心贯白日,捐躯浩气凛秋霜。古来义烈畴堪拟,周在汉兮颜在唐。

()

我马瘦,君马肥,我马虺隤君马飞。彫鞍宝校锦障泥,向风振迅长鸣嘶。

一朝计落路傍儿,铜鬲为椁薪为衣。瘦马虽瘦骨骼奇,古人相马遗毛皮,千金一顾会有期。

()

节令频移政,寒暑递相迁。光阴驹过隙、古今传。晓来万户,欢笑贺新年。谁肯回光照,绀发童颜,渐成衰鬓皤然。愿人人、早悟根原。搜觅妙中玄。洞天风月下、舞胎仙。刀圭潋滟,一颗大丹圆。捧入青霄路,步步无生,任从海变桑田。

()
昨夜前村深雪里,春信为谁传。
风送清香满座间。
不用热沈檀。
竹外一枝斜更好,偏称玉人攀。
()

自着淄衣万恨平,穷途遇尔转伤情。
我从岭外经年至,君向江南何处行?
瓢笠喜无乡里识,须眉犹使故人惊。

()

引烛踏仙泥,时时乱乳燕。不知何道士,手把灵书卷。

()
()

亦知真意还自在。

()
皇储既建,圣祚无疆。
莺旌列们,难戟公行。
前星有烂,瑞日重光。
际天接圣,温文允藏。
()
对席瑶池宴,凭栏竞渡船。
薰风清漏坐,钩月夕侵筵。
()
趺坐叠足,问讯起手。
眼若透青,一见便了。
更待说心说性,山僧未曾问人借得口。
()
帆落秋风泊暮滩,月生潮上客心閒。
海门南望天侵水,左直金鳌驻跸山。
()
齿危但以粥充虚,辜负公家夏屋渠。
政恐曲生深作崇,可怜髯簿顿成疏。
动摇不减韩吏部,蹴踏非同焦校书。
落势今年残未已,只应从此并无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