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香 重阳分梨十化贪集卷上

*心香 重阳分梨十化贪集卷上朗读
谑号王风
实有仙风
性通禅、释贯儒风
清谈吐玉落笔如风
解著长篇,挥短句,古诗风。
斤运成风
鹏化抟风
恣云游、列御乘风
冬寒闭户念见高风
更坐无炉,眠无被,任霜风。

《*心香 重阳分梨十化贪集卷上》是元代王哲的一首诗词。王哲以谑号王风,实际上他具备仙风的气质,通达禅宗,受释教和儒学的影响。他在清谈之中能够言辞如玉,写作如风。他能够写长篇,也能够挥洒短句,具有古诗的风韵。他的才华犹如风一般自由自在。他的文笔犹如鹏鸟展翅飞翔,充满了奔放的气势。他心情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游走于云端,乘坐着御风的车辆。即使在寒冬中闭门不出,他的思绪也能飞向高远的地方。他不需要坐在火炉旁,也不需要盖上厚被子,任由霜风吹拂。这首诗词展示了王哲超脱尘世的心境和追求自由的精神。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哲

(1112—1170)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王哲朗读
()

猜你喜欢

野水桥边竹正蕃,据床有客话寒暄。白云满地僧开径,芳草无人鹿到门。

海气隔林峰突兀,钟声催月寺黄昏。菊花况及重阳候,细酒溪鱼出近村。

()

思思低思思,自叹一双眉。向他胜地坐,万事总不知。

六识若似眉,即得不思议。六识若嫌眉,论时没脑痴。

()

香靥凝羞一笑开,柳腰如醉暖相挨,日长春困下楼台。

照水有情聊整鬓,倚栏无绪更兜鞋,眼边牵系懒归来。

()

水程几日达高棉,山势南趋尽越边。一夜黄花江水长,满堤金塔卖鱼船。

()

旷百千秋相感深,依依不识是何心。金鸡忽报春窗曙,惆怅残䰟带病吟。

()
我将我享,尽明而诚。
载芬黍稷,载涤牺牲。
懿矣元良,万邦以贞。
心乎爱敬,若睹容声。
()

山过东阿两路分,草中无限昔人坟。等閒却忘征骖苦,贪看残碑到夕曛。

()

石中隐玉,蚌内藏珠,须凭匠手功夫。里面真光,显现恰似元初。欲要明心识性,把般般、打破空虚。清净处,见天如玉案,秋夜蟾孤。自是十方明彻,握阴阳枢要,尘垢难拘。古往达人,因此妙入无馀。论甚千枝万叶,与儒门、释道同居。常归一,证圆成了了,得赴仙都。

()

战伐惊前日,安危决此时。
诸侯今有望,万里子何之。
市骏甘求骨,呼鹰苦待饥。

()
羔裘豹袪[1],自我人居居!
岂无他人?维子之故。
羔裘豹袖,自我人究究!
岂无他人?维子之好。
()
去年不到琼花底。
蝶梦空相倚。
今年特地趁花来。
却甚不教同醉、过花开。
()
涂山懿戚,妫汭崇姻。
祠筵肇启,祭典方申。
礼以备物,乐以感神。
用隆敦叙,载穆彝伦。
()

□芳勘破味何殊,禅喜风流属大苏。若使屠刀真碍佛,那须烹炙到香厨。

()
庭草如茵鹿养茸,体当生意属仙翁。
游龙不和千岩雨,却卷云根向洞中。
()
庙食空山八百年,衣冠犹是李唐前。
汴河十里垂杨柳,何似松阴数亩田。
()

击柱论功不忍看,筑坛刑马誓河山。当年绛灌知何似,只在春秋鲁卫间。

()

雀入大水为蛤,橘踰长淮化枳。天地岂私我哉,人生贵适志耳。

()

最爱倪家水竹居,地偏人静石窗疏。去年捲地西风起,不废东斋满架书。

()

绿阴坐昼寒,林深不知路。子熟定何时,山中雨如雾。

()

皂幕碧云幢,遮断蓬莱馆。岚气冥濛入,不知山近远。

()

寻花东郭傍残曛,伐木空山动鸟群。高士难逢徐孺子,故人犹恋孟尝君。

虚疑鬓发经年老,屡喜诗篇向客闻。已办盘飧开竹径,会须车马驻江濆。

()

九宫盛事予旒纩。三辅务根诚难亮。策拙枌乡惭恩望。折冲莫效兴民谤。

侍禁卫储恩逾量。臣谬叨宠九流旷。喉唇废职方思让。明笔直绳天威谅。

()

忆从海上访仙踪,今隔蓬山几万重。蜃市楼台随水逝,桃源天地付云封。

怜他鳌戴偏无力,待到狼吞又取容。两字亢卑浑不解,边氛从此正汹汹。

()
幻躯模样,走骨行丘。
算来骋甚风流。
父母生你之处,杀你因由。
奉劝疾些识破。
()
圣贤事业浩无疆,未易孤闻寡见穷。
友善更资天下士,时推一二附南鸿。
()
儿童嬉戏向比邻,长见桃枝出郭人。
七十五翁方过岭,回头旧事总成尘。
()
楼阁凉生夜雨余,碧天如水雁来初。
青山落日两行泪,锦树西风万里书。
滇海相思情愈切,梁园行乐兴全疏。
人还定把平安报,惟有霜华白满梳。
()
强拈茶碗对梅花,应是花神笑我多。
更取香醪拼一醉,不禁风味恼人何。
()

珠帘向暮下,妖姿不可追。花风暗里觉,兰烛帐中飞。

何时玉窗里,夜夜更缝衣。

()
庭下秋风飐旆旌,使君爽气逼人清。
功名共喜千龄会,尊酒仍逢四事并。
甘谷残英留晚翠,雍门余曲有新声。
莫辞酩酊同民乐,凤诏行催上玉京。
()
茅屋三间临水路。
棐几明窗,待把虫鱼注。
我已忘机狎鸥鹭。
溪山买得幽深处。
()

远树无烟时,前山未云起。
散发临东窗,衣裳半身紫。

()
千丈抠衣记武夷,家山今日屡攀跻。
春风拍拍满怀处,况是花开更鸟啼。
()

昨宵嫌冻雨,今日喜春风。
野草浮新绿,园花结小红。
渐将农事动,无奈病魔攻。

()
晤言堪慰意,别语最关情。
老我春还暮,思君月共明。
丁宁期后会,容易即前程。
命驾何妨再,闻知四體轻。
()

彼美宜家室,之媛友瑟琴。
漆园歌未歇,沣浦佩还沉。
懿范贻彤管,佳铭得藁砧。

()
忆随诸彦附青云,场屋声名看出群。
孙宝暮年犹主簿,卜商今日更修文。
山川凛凛平生气,草木萧萧数尺坟。
欲写此哀终不尽,但令千载少知君。
()

洙泗流风远,仪型世有人。一经窥圣域,三返得贤臣。

勋业艰难际,声名寂寞滨。赤松归有伴,此道独知津。

()

黑头居士元方弟,不肯作公称法嗣。
外人怪笑那得知,他日灵山亲授记。
学诗初学杜少陵,学书不学王右军。

()

久隐畏约无穷时,堂上击筑将何之。君不见,秦人食马尚能报,何况平生国士知。

眼大心雄转漂泊,鸷鸟群中悲一鹗。饿死居然好布衣,乾坤不悔填沟壑。

()
我来之初季春月,门外李花如积雪。
杜门燕坐度长夏,庭树秋风忽骚屑。
西驰大火不复燎,急雨凄风争应节。
紫貂暴日知有待,画扇依墙将怨别。
()
幕下多材隽,于今尽策勋。
可怜狂处士,曾揖大将军。
久戌儿郎老,新招部曲分。
此生甘寂寞,有泪湿高坟。
()

吟诗何所得,白发早生头。始觉虚名误,应为达士羞。

梁园遇飞伯,俊气挟清秋。嵩洛引归思,因余故少留。

()

山风不作众壑静,江雨初飞入寒暝。绿浦迢迢碧草交,丹崖窈窈青林并。

金牛石前螺子冈,子行何时归故乡。野航把钓秋水迥,江亭读书春昼长。

()
楼上鼓,转□□。
□□□□□□□。
思妇想无肠可断,□□□□□□□。
()

杖锡游方外,丛林历几春。
息心修道者,铁脊坐禅人。
泉落岩千丈,天空月一轮。

()
磊落离幽壤,沈潜莫记年。
支机形迥出,蕴玉势相连。
空穴云犹抱,坳纹溜欲穿。
虎蹲休怯射,羊叱待逢仙。
()

兵散弓残挫虎威,单枪匹马突重围。

英雄去尽羞容在,看却江东不得归。

()

胸中尘土久无奇。今夕借清辉。歌纵群英诸彦,舞狂蕙带荷衣。

鸳鸯湖上,波平岸远,酒酽鱼肥。好是中秋圆月,分明天下人知。

()

十七龄来聚沫馀,芙蓉城冷待爰居。臂文朱缕他年识,祇恐天都署掌书。

()

根窠休访午阴圆,斜上幽窗倍可怜。映字不妨遮粉本,谈经适尔点青毡。

高秋巳瘦馀清泚,积雨欲消待往旋。晚照乍移莫怅望,还将凤尾舞婵娟。

()

不待烹茶唤睡回,天官两宰和诗来。清如接笕通春溜,快似挥刀斫怒雷。

()

江门柳色暗,四月浪花高。尔抱鱼龙志,休随雀燕曹。

金山入紫气,璧水动青袍。倘虑音书隔,南风有顺毛。

()
翠翘伴醉倩人扶,约我文君卖酒垆。
解佩向人陪笑问,一杯容妾佐樽无。
()

如此古黟县,凄凉未易陈。万山惟听雨,半日不逢人。

虎啸偏愁客,花香欲醉春。明朝各分袂,滩险石磷磷。

()

大造无穷如转圜,五行佐功随变迁。人生贵贱混贤否,系乎气禀纯与偏。

世间谈算不知数,蕴奥相背徒纷然。岂期区区古澄川,范子能声为众传。

()

卢橘花香拂钓矶,佳人犹舞越罗衣。三洲水浅鱼来少,

五岭山高雁到稀。客路晚依红树宿,乡关朝望白云归。

()

魁斗泰阶自昔闻,老人南极亦星文。旄头甚事干乾象,河鼓于今为世纷。

万室已空箕载舌,三秋无稼汉还云。前檐倚杖看缠纪,岁镇何时到鳄濆。

()

蓦然撞着阮郎公。无何两目红。盈盈翳膜碍非通。如何见宝瞳。真妙药,便修崇。良医显行功。金篦一刮真缘空。三光本秀同。

()

吾宗昌大是兰溪,况在兰溪最白眉。

闯足鹓行初养望,策勋麟阁少须时。

()

失脚渔矶返棹迟,几回石上候来期。老翁岩下诸年少,总解题诗笑鬓丝。

()
诗竞山川秀,亭随草木新。
弦歌鲁言偃,吏隐汉梅真。
淇苑雪霜操,广寒宫殿春。
相望不百里,一苇要身亲。
()

月没高楼晓,云起扶桑时。烛筵暧无色,行住闵相悲。

当轩已凝念,况乃清江湄。怀人忽千里,谁缓鬓徂丝。

()
荦确浑因石,飕飗半以松。
秋鸡添老状,老木怯秋容。
迩日朱张句,当年韩杜踪。
辞工欠诗本,理到倚谈锋。
()
嗟君七岁知念母,怜君壮大心愈苦。
羡君临老得相逢,喜极无言泪如雨。
不羡白衣作三公,不爱白日升青天。
爱君五十著彩服,儿啼却得偿当年。
()
道装人映醉中姝,十二分行俨翠裾。
遥想翻阶丽清禁,似今群艳簉庭除。
()
不论台阁与山林,爱尔岂惟千亩阴。
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
葛陂始与龙俱化,嶰谷聊同凤一吟。
月朗风清良夜永,可怜王子独知音。
()
绣岭岌层峦,岧嶢十九盘。
微微经雨后,杳杳出云端。
往事金舆远,遗踪玉像残。
至今临渭水,依旧见长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