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钱秘监与边谏议南宫同直赠答

和钱秘监与边谏议南宫同直赠答朗读

《和钱秘监与边谏议南宫同直赠答》是唐代徐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宴会上,我们共同写下了诗题,床前的酒使我们畅谈高阳之事。内心清净,自觉官场简洁;庭院宁静,已预见凉爽的节令。南国的年轻人推崇贵重,东堂的前辈们让位于贤良之士。令人愉悦的是,双凤在追逐飞翔的时刻,胡粉新涂抹在紫界墙上。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徐铉与钱秘监、边谏议南宫同直共同欢聚宴会,共同挥毫题诗的情景。诗中表达了作者心灵的宁静和官场的简洁,展现了作者对自然节令的敏感和预见。诗人通过描述南国年轻人推崇贵重、东堂前辈让位于贤良之士的场景,表达了他对社会和人才推陈出新的期望和赞赏。最后,诗人以双凤追逐飞翔、胡粉涂抹在紫界墙上的景象,营造了一种美好愉悦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宴会的场景,以及作者对官场清廉和社会风气的期待。诗词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心灵宁静与官场简洁、南国年轻人与东堂前辈、双凤追逐与胡粉涂抹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和谐、进步的向往和祝愿。同时,诗词中使用了一些意象和修辞手法,如床前的酒、胡粉涂抹在紫界墙上,增添了一种艳丽和愉悦的意境。

整首诗词以轻快、明朗的语调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和对社会的关注,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事的描绘,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和美好的情感。这首诗词在形式上简练流畅,意境上清新明朗,给人以愉悦和舒适的感受,展示了唐代诗人的才华和对生活的热爱。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徐铉

徐铉(916年—991年)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

徐铉朗读
()

猜你喜欢

鄣东馀二载,恪遵圣人经。雅志存教化,除娆去烦刑。

门阑弛走卒,千人皆造庭。分遣每日旰,庭中无一人。

()
叠叠是峰峦,西连梁雍宽。
与其行里看,不若坐中观。
包括经唐汉,并吞历晋韩。
消沉事难问,唯尔尚巑屼。
()
青牛宫中青草生,数间老屋徒欹倾。
老人婆娑坐牛背,似怪关尹闻其名。
东来万里西游客,倚遍宫前旧时柏。
巫咸大招不可期,欲向青牛问消息。
()

听说相思情绪,难禁最是秋时。

燕去重增别恨,雁来不服归期。

()

春风天上来,蒲城红与紫。如何朝暮间,飘落随流水。

堂前两冬青,霜雪犹不死。向来三月时,谁言及桃李。

()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

几日诉离尊。歌尽阳关不忍分。此度天涯真个去,销魂。相送黄花落叶村。
斜日又黄昏。萧寺无人半掩门。今夜粉香明月泪,休论。只要罗巾记旧痕。

()
客意正索寞,诗筒江际来。
一闻清玉韵,如见翠屏开。
磅礴云霄外,腾凌鸾凤回。
仙源朝路蔽,乳宝夜风豗。
()

窗下兀兀坐,人闲事事疏。
乱山看过画,堆案读残书。
细雨衔杯后,微风隐几余。

()

水入金河滟玉虹,填街车马拥尘红。九重天近风云壮,万雉城高鼓角雄。

花底催朝冠佩列,酒边听曲绮罗丛。太平光景春台乐,物物薰陶圣化中。

()
二十年朋友,同吟五字诗。
琴精毛敏仲,字逼晋羲之。
多听诸公说,堪为后辈师。
苕溪深隐好,不欲仕明诗。
()

少年学神仙,日诵琼笈经。交梨与火枣,丹鼎期必成。

呼吸存夜气,宴坐至五更。岂知糟曲中,醉乡即黄庭。

()

夜行乌桓道,风寒野气白。橐驼驾轻车,怒项不肯发。

马嘶欲人立,令我竖毛发。四山无居人,明月照积雪。

()
芦菔鼠尾大,蔓菁兔耳长。
先生不忍摘,野客却同尝。
()

猫儿不识主,傍家搦老鼠。两家不须争,将来与裴谞。

()

山之高,月初小。
月之小,何皎皎。
我有所思在远道,一日不见兮。

()
演漾弄晴晖,江山秋敛霏。
我吟康乐句,日暮澹忘归。
()

我往化胡时,头载通天威。金紫照虚空,燄燄有光晖。

胡王心懭戾,不尊我为师。吾作变通力,要之出神威。

()
昔日登临不用扶,於今白首见麻姑。
此邦泉石何萧爽,异代神仙知有无。
七月山田红稻熟,去年尘海碧莲枯。
信知冠盖追游地,羽客相逢到日晡。
()

斡旋造化妙神功,雨泽随祈即感通。默相丰年多稌黍,黎民报祠永无穷。

()

仙居直接天台路,无数青山与云树。行人已在画图中,又复携图入山去。

()
跨海仙人安在哉,幽寻款款不须催。
云萝有约遽相失,杖屨几时能独来。
半日清谈容易废,百年幽抱若为开。
新诗小慰参差恨,快读聊将劝一杯。
()

秋色将残树影稀,故人西去雁南飞。满林枫叶栟榈寺,两岸芦花铁石矶。

霜冷戍楼喧暮柝,月明村舍捣寒衣。九龙溪上滩声急,千里羁魂一夜归。

()

汉家飞将李将军,三十承恩靖虏氛。马蹀金微横朔气,箭传青海动燕云。

阴风漫捲贤王阵,大雪长躯突厥群。未信封头县鹊印,已颁新使焕龙文。

()

行李溪头,有钓车茶具,曲几团蒲。儿童认得,前度过者篮舆。时时照影,甚此身、遍满江湖。怅野老,行歌不住,定堪与语难呼。
一自东篱摇落,问渊明岁晚,心赏何如。梅花正自不恶,曾有诗无。知翁止酒,待重教、莲社人沽。空怅望,风流已矣,江山特地愁予。

()
明明天子,股肱一体。
于蕃于宣,邦人咸喜。
主芣之山,浚冀之渠,弗童而材,弗竭而渔。
皇惠斯人,俾公焉依。
()
楝花角黍五色缕,一吊湘累作端午。
越人哀君楫迎汝,呼声动地汗流雨。
鱼暇走避无处所,小试勒兵吾有取。
楼船将军下潢浦,佽飞射士彍弩。
()

雨后山川光正发,云端花柳意无穷。

()

青春还又暮,草树各相高。

细雨啼姑恶,微风飞伯劳。

()

潼关城下月如水,潼关城上鼓声死。司马北望拜神京,臣报国恩毕于此。

万群寇马踏沙黄,长戈大戟飞寒铓。弯弧旧将婴城斗,断甲材官泣战场。

()

葵花半红山雨来,不辞沾湿看花开。主人莫扫花前径,恐破青阴与绿苔。

()

从来乐道不忧贫,天问终难测盖浑。昨夜微霜催客子,明年春草忆王孙。

飘萍聚散真无定,蟠木轮囷自有根。梦里东华风景异,铜驼应感止车门。

()

忆昔沧江上,烟雨时冥冥。遥隐江波白,复含江树青。

凫鹥近屡见,渔歌清可听。何必抚图画,然后怡性灵。

()

雨过西风晚,阴晴向此分。溪山净如染,犹有未归云。

()
[大吕角]于穆孝思,嘉主维时。
诚通兹格,咸来燕娭。
神之听之,申锡蕃釐。
于万斯年,永保丕基。
()
君渴未尝饮鸩羽,君饥未尝食乌喙。
惟其知之审,取舍不待议。
有眼看青天,对客实少味;有口啖松柏,火食太多事。
作官蓄妻孥。
()

银灯剔尽梦中残,帘外花枝月影寒。知是玉堂非社席,恼人何事倚栏杆。

()
荷浦张弓射鸭,柳塘持烛叉鱼。
天随子宅同里,陶朱公祠近居。
()
休致归来与世违,平生所有未全施。
胸中经纬天人识,舌底风雷宰相知。
论道端然见周召,得时元不下皋夔。
南金东箭谁堪拟?绿水青山尽可悲。
()

逶迤溪南路,窈窕招仙谷。
空堂两道人,残棋映深竹。
一叶响疏篱,双鸦啼高屋。

()

曾授茅山记。共当年、二百七十,又三甲子。昨上云台占云物,占得景风南至。又恰是、封侯千岁。行遍神州河洛外,早归来、庭下槐阴翠。春万户,共生意。
溪翁图是参同契。想金丹、圆成功行,活人相似。顾我尊前歌赤壁,生子当如此耳。笑华发、东坡年几。弟不如人今老矣,看龙头、霄汉雌龙尾。呼白石,为公起。

()
窗隙针来大,霜风圣得知。
耳边如箭急,直把菊花吹。
()

南北东西去,茫茫万古尘。关河无尽处,风雪有行人。

险极山通蜀,平多地入秦。营营名利者,来往岂辞频。

()
南云走冷圭,北籁号空木。
年年任霜霰,不减筼筜绿。
()
不杂东华一点尘,桑麻满眼土风淳。
如何林下无嘉客,却有西湖浩荡春。
()
夜寒江净山含斗。
起来搔首。
梅影横窗瘦。
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
()
江水舍西东,邻家是钓翁。
路痕深草没,井脉暗潮通。
篱隔蔬边雨,门开竹下风。
不因时卖畚,何事入城中。
()
合水和泥,打成一片。
脱却胚腪,重加煅炼。
渗漏全无盖覆人,平地升高乘快便。
若非众手力扶持,心印蒙尘,光难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