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刘刑部诗二首

挽刘刑部诗二首朗读

《挽刘刑部诗二首》是宋代李洪创作的诗词作品。该诗共有两首,描写了刘刑部在东海公老时的身份和地位,以及他的富贵与悲伤之情。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东海于公老,当年大里门。
身为二千石,恩及四儿孙。
富寿悬车日,悲伤易箦言。
佳城今日启,松柏閟高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刘刑部的身份和遭遇,以及对他的赞美和悼念之情。

诗的开篇写道:“东海于公老,当年大里门。”“东海”指刘刑部的官职,他在东海担任重要职务。“于公老”则表示他已经年迈。“大里门”是指官府的大门,暗示他曾在高位显贵的地方任职。

接下来的两句诗写到:“身为二千石,恩及四儿孙。”“二千石”是指刘刑部的官职级别,是一个高位。这里表达了他在官场上的地位和权势。“恩及四儿孙”则表示他的恩泽和恩典不仅仅限于他自己,还延及到他的子孙后代。

接着的两句诗写到:“富寿悬车日,悲伤易箦言。”这里描绘了刘刑部的富贵和长寿。“富寿悬车日”意味着他享受着富贵和长寿的待遇。“悲伤易箦言”则表达了他内心的悲伤和感慨之情。箦言是指抑郁的言辞,暗示他在享受富贵的同时也有着内心的苦闷和思虑。

最后两句诗写到:“佳城今日启,松柏閟高原。”“佳城”指的是刘刑部所在的城市,意味着他的地位和名声。“今日启”表示这个城市今天迎来了新的时代。“松柏閟高原”则表达了他对这座城市的美好祝愿,松柏是常青树,寓意长寿和坚贞,高原则表示高远和崇高。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示了刘刑部的身份地位、富贵和悲伤之情。通过对刘刑部的赞美和悼念,表达了对他的敬意和对他所在城市的祝福。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人生的无常和沧桑感,展示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命运变迁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洪

[约公元一一六九年前后在世]字不详,本扬州人,后寓居海盐,李正民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乾道中前后在世。工诗。历知温州、藤州。其馀事迹均不详。洪著有文集二十卷,今仅存芸庵类稿六卷,《四库总目》不及十之三四。其诗时露警秀,七律尤工。...

李洪朗读
()

猜你喜欢

高陵大老汝南翁,白发人推长者风。经术已如韩太傅,儒林还表鲁申公。

五更礼自尊河洛,十赉恩将赐华嵩。家学今看传奕世,三鳣谁敢并关中。

()

新祠香火旧庭阶,古木依然傍砌台。黄卷一生惭报称,青衿此日幸归来。

晨星落落嗟同辈,社栎萧萧叹匪才。安得两髦还似昔,夕阳相伴挟书回。

()

邂逅惊迟暮,暌违熟姓名。三场先后榜,四海弟兄情。

病阻临溪饯,愁闻触暑行。因诗叙奇事,流咏满江城。

()
何事千年遇圣君,坐令双鬓老如云。
南行更入深山浅,岐路悠悠水自分。
()
金英足可换君骨,绿醑宁当腐我肠。
空服九华无九酝,帝乡何似醉为乡。
()

连天橐笔侍天台,始见东方画隼开。
路避晚风崤外转,人瞻冬日绛中来。
笳箫后队联幽侠,璧马中军聘楚材。

()
图中想像晋桃源,问着桃源不澉言。
只道乱来无境土,谁知静里有乾坤。
年深莫辨烟霞迹,洞古犹粘苔藓痕。
吟杖懒随刘阮去,漫寻春色到柴门。
()
昔年勤细书,广博求多益。
谓经手一抄,可胜读数百。
矻矻三十年,尝废寝与食。
磨墨见砚穿,败笔如丘积。
()

月旦尝居第一评,立朝风采照公卿。
门生故吏知多少,尽向碑阴刻姓名。

()

笔阵相传自永和,右军书法更谁过。黄庭写赠清狂客,不为山阴换白鹅。

()

暖风欹绣帽,霁色称华裾。拾翠郊原遍,欣然共小车。

()

曾赴琼池会,还来泛斗槎。胸中藏海岳,壶里傲烟霞。

草木传真迹,乾坤共岁华。五云披凤幄,同醉玉皇家。

()

身在山中不识山,何人泼墨寄柴关。雪深最好无蹊径,竟入长松大壑间。

()

往事苍凉不可论,伤心絮酒拜松门。三千里外孤儿泪,二十年来国士恩。

华表日斜巢鹤返,土花春绣石麟存。殷勤幸接连枝会,漂泊天涯有弟昆。

()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阱鸡栖对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
话别无长夜,灯前闻曙鸦。
已行难避雪,何处合逢花。
野寺门多闭,羌楼酒不赊。
还须见边将,谁拟静尘沙。
()

伊昔边烽备不虞,太平移作梵王居。
而今江表全无事,借我三椽更读书。

()
石氏遗文在,凄凉见故园。
轻风思奏乐,衰草忆行轩。
舞榭苍苔掩,歌台落叶繁。
断云归旧壑,流水咽新源。
()
公表
问东风何事,断送残红,便拚归去。
牢落征途,笑行人羁旅。
一曲阳关,断云残霭,做渭城朝雨。
()

一痕飘渺,怕凌空化作,彩云飞去。蝴蝶多情先入梦,暗把香魂留住。

风击难圆,雨淋易碎,侬愿无风雨。睡乡安否,莫教迷却归路。

()

峡内岂无人,所逢非所思。门前亦有客,相对不相知。

仰望但云树,俯顾惟妻儿。寝食起居外,端然无所为。

()

暝色赴春愁,归人南渡头。渚烟空翠合,滩月碎光流。

澧浦饶芳草,沧浪有钓舟。谁知放歌客,此意正悠悠。

()

的的星河落,沾苔复洒松。湿光微泛草,石翠澹摇峰。

野观云和月,秋城漏间钟。知君亲此境,九陌少相逢。

()
苦雨侵衰骨,余寒著弊裘。
病多辞社饮,贫甚辍春游。
日日亲蔬圃,时时弄钓舟。
回头语造物,与子两无求。
()

分野条分界画斜,数行朱墨揽中华。小楼骋望巢车阵,故纸横穿凿空槎。

醉唱铙歌当伐鼓,闲拈芦管压吹笳。竹窗永夜犹焚诵,灯火青荧礼白花。

()
千寻好景群峰起,一抹寒烟半壁留。
日影渐高鱼网晒,雨声长响桔槔休。
种麻卖布皆贫妇,伐蔗炊糖无末游。
狂客寂寥贪看月,初旬已看月如钩。
()

云中江树冷萧萧,溪上僧归倚画桡。
谁为秋风乘兴去,松窗先听富阳潮。

()

风声鸟声。这番病起,不似前春。针又慵拾,睡还难著,剩个愁人。

隔帘几日浓阴。恰放出、些儿暖晴。薄命桃花,多情杨柳,依旧分明。

()
小隐在江干,茆庐亦易安。
庖厨供白小,篱落蔓黄团。
蹭蹬冯唐老,飘零范叔寒。
世情从迫隘,醉眼觉天宽。
()

暮天凉雨急霏霏,十二巫峰高复低。
醉魂不爱风飘断,只恐行云自湿衣。

()

篇篇光绝夺春华,中有纯音正灴邪。
跛鳖久惭追骏足,降旗今已怯崇牙。
清新格调空吟讽,猥冗言辞自咄嗟。

()

天际楼台挂碧空,芙蓉十里褪残红。岳王祠畔狂歌发,何限湖山夕照中。

()

蓬莱不肯著痴仙,放去湖山一任颠。
术不竞时甘敛退,僧知同趣喜留连。
春深半地雪盈尽,云破遥林月一弦。

()

寄语玉柯贤太守,万间精舍有诗盟。
迩来曾践斯言否,此事须公剧力成。

()

莲幕清曹粉署仙,福兮祸倚岂其天。座隅异物鵩来止,地底佳城马不前。

万里青云今巳矣,两枝丹桂竟徒然。阿奴莫爱声名好,碌碌持家亦自贤。

()

自从管鲍交游不再见,世人结交徒结面。南昌喻侯青云客,邂逅逢余偏恋恋。

丈夫意气凌青冥,契合宁论越与秦。弟兄异姓古来有,一呼尽出诸郎君。

()

一夕元戎扫地回,遗民已抱左衽哀。如何寸纸中宵下,竟折长城万里材。

本意鸣銮向河洛,自甘浮海过温台。英祠千古犹生气,并入胥江作怒雷。

()
姑苏台上月,倒景浮生河。
石梁卧长洲,垂虹跃金波。
丛薄散兰麝,水底流笙歌。
歌声示断樽前舞,越兵夜入三江浦。
()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

夜宿下杯馆,朝鸣一棹东。
湖平天尽落,峡断海横通。
冉冉云随舸,茫茫鸟遡风。

()

并命登仙阁,分曹直礼闱。大官供宿膳,侍史护朝衣。

卷幔天河入,开窗月露微。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

春雨霏霏为洗妆,玉妃何事逐风狂。岂怜旅邸寒窗寂,故遣清芬扑酒忙。

()

人言折柳愁,我言折柳好。倘向柳边行,织君去时道。

()

花围竹护锦成林,檐压红云绕砌深。燕子来时寒未了,莫教帘幕带春阴。

()
钟陵距池阳,相望千里内。
江神欺我贫,屡作风雨碍。
欲投皖公宿,三日逢一噫。
孤篷面空山,朝食淡无菜。
()

因缘刘表驻经行,又听西风堕叶声。鹤发不堪言此世,

峨嵋空约在他生。已从禅祖参真性,敢向诗家认好名。

()
马头搀岸斗,燕尾泊船齐。
风送寒潮急,云藏晚日低。
逢人多楚语,问客煮吴鸡。
难觅枚皋宅,苍葭处处迷。
()

齐纨既逐箧,赵舞即凌人。履迹随恩故,阶苔逐恨新。

独卧销香炷,长啼费锦巾。庭草何聊赖,也持秋当春。

()
平生为人谋,必以下学进。
必以直道行,闻者或相靳。
子以正教我,而子坐排摈。
跕鸢伴羁酸,再见渠阳闰。
()

旧笑桓司马,今师郑大夫。不知徂岁月,空觉老楸梧。

祭礼传家法,阡名载版图。会看千字诔,木杪见龟趺。

()

尝闻至德还其朔,缘饰雕几皆铲斲。忘情世患了不惊,绝胜爰居避灾飑。

先生㝛有超世量,刮摩无功完太璞。出受使命宁热内,善诱诸生忘苦卓。

()

堂中了了见文殊,道人心似秋潭虚。不求五欲以自恣,以法为乐喜有余。

青山白云远萦带,碧梧翠竹交扶疏。乞食一钵万事了,洗钵宴坐忘朝晡。

()
凄凉遗迹洛川东,浮世荣枯万古同。
桃李香销金谷在,绮罗魂断玉楼空。
往年人事伤心外,今日风光属梦中。
□□□□□□□,□□□□□□□。
()

万里西征一叶舟,谁怜天地此生浮。
初征秋浦雁飞处,又泊江南相叶洲。
贫困尽从归后见,雄豪半为病来休。

()

楚水枫林带晚霞,谁怜为客近长沙?峰前雁阵三秋断,天上鹓行万里赊。

愁绝懒调湘女瑟,梦回犹听蓟门笳。思君更忆同游地,为问玄都几度花。

()

有客曳长裾,袖刺谒高闳。低头拜阍者,始得通姓名。

主人果厚眷,开宴海陆并。顾必承彼颜,语必顺彼情。

()

宜春苑里日初斜,三百妖童校丽华。韎韐戎衣朱鬣马,不知若个是官家。

()
明当是重九,黄菊还开不。
先将掇其英,秋迳未能有。
颓龄无以制,但不负此酒。
红颊谁使歌,公怜牛马走。
()

冷云堆里散人家,鹿帻羊裘不衣麻。门外树身无岁月,山中人语带烟霞。

云侵坏衲长生菌,风断游丝半度花。采蕺林深人不见,连筒引水自煎茶。

()

百尺高台傍水浔,东来先拟一登临。行舟已过空回首,不尽平生仰止心。

()

临别河桥上,扶桑日正暾。披襟频握手,岐袂欲消魂。

浊酒留征骑,清风促去辕。今宵何处宿,曾否忆家园。

()
夭桃无力卧溪沙,杨柳阴阴胜士家。
下马欲知留客意,棠梨故作后开花。
()

烟霭晚将合,湖山景致嘉。
谁为千里别,客负一年花。
心事违春事,年华上鬓华。

()
梦中相见慰相思,玉立长身漆默髭。
不遣紫宸朝补衮,却教雪屋夜哦诗。
()

长安太液赋牵牛,底事于今二十秋。溪桥也是天河水,不信牛郎有白头。

()

胜赏不在远,怃然念玄搜。兹亭有殊致,经始富人侯。

澄澹分沼沚,萦回间林丘。荷香夺芳麝,石溜当鸣球。

()

沙碛茫茫塞草平,沙泉下马满囊盛。曾于王会图中见,真向天山雪外行。

圣德只今包宇宙,边庭随处乐农耕。生绡半幅唐人笔,留与君王驻远情。

()

羽衣摇曳百花旁,自写春山作淡妆。尽洗铅华随虢国,懒持螺黛向张郎。

应怜点额梅花小,颇妒横波柳叶长。自是啼春情太苦,双蛾先带九秋霜。

()

九皋鹤警露,九尾鸧警霜。微禽能变化,出群名故扬。

饬躬古修士,守道如金汤。读书拔陈根,犹力耕我疆。

()

石榴有子兆开先,况复来从雨露边。一座惊看无似者,诸公持赠不徒然。

家如王祐多阴德,齿及商瞿未暮年。见说近来兰入梦,试看明月掌珠圆。

()
对琴不见琴,忘琴听琴响。
坐久听亦无,云飞树尖上。
()

边城草木枯,散漫惟蜡梅。
花蜂不成蜜,深黄吐春回。
如行沙砾中,眼明见琼瑰。

()
画舸停桡,槿花篱外竹横桥。
水上游人沙上女,回顾,笑指芭蕉林里住。
()

潜鳞故故上钩迟,翠袖凭栏自一奇。半夜醉归闲有趣,一年春尽事如宜。

盍簪何惮再三渎,览镜堪嗟六十痴。已办寻盟临斫鲙,不将可否问蓍龟。

()
浮世若浮云,千回故复新。
旋添青草冢,更有白头人。
岁暮容将老,雪晴山欲春。
行行车与马,不尽洛阳尘。
()

笑语无踪莫更寻,每怀平昔恨犹深。
况看满幅相思字,曾诉幽闺独自心。
因想音容如在目,不知涕泪已盈襟。

()

华阳之天诸洞府,阿穴便门迷处所。三君谒帝不知还,帐冷祠空遗鹤羽。

玉津宝气久成腴,灵朮神芝时出土。日精潜烛山自明,人力穷搜神不与。

()

高鸿方冥飞,万里不回首。况当移杪时,霜露湿星斗。

鼓翼无何乡,永避网罗咎。君子重出处,此义安可负。

()

华缨下玉除,天子宠匈奴。
虽复夷风陋,犹知汉使殊。
夜烽沉不举,秋柝寂无虞。

()

锦水绿未波,摩诃柳初碧。东风昨更寒,为送将归客。

兰陵归客感年新,不待莺啼早惜春。二月云山三峡树,五湖烟水一家人。

()

短日驱驰驹一罅,百刻六旬分卜夜。残年馀力秉烛吟,所冀二中并四下。

敢多奇疾希卢扁,祇是寒温随补泻。转庵著眼从昔高,伯仲古人相匹亚。

()

  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纳于大庙,非礼也。

  臧哀伯谏曰:“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犹惧或失之,故昭令德以示子孙。是以清庙茅屋,大路越席,大羹不致,粢食不凿,昭其俭也;衮冕黻珽,带裳幅舄,衡紞纮綖,昭其度也;藻率鞞鞛,鞶厉游缨,昭其数也;火龙黼黻,昭其文也;五色比象,昭其物也;钖鸾和铃,昭其声也;三辰旂旗,昭其明也。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今灭德立违,而置其赂器于大庙,以明示百官。百官象之,其又何诛焉?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郜鼎在庙,章孰甚焉?武王克商,迁九鼎于雒邑,义士犹或非之,而况将昭违乱之赂器于大庙。其若之何?”公不听。

()
星尽四方高,万物知天曙。
己生须己养,荷担出门去。
君平久不返,康伯遁国路。
晓思何譊譊,阛阓千人语。
()
垅上弓旌降鹤书,戋戋璧帛贲乡闾。
汉宫入奏贤臣颂,蜀道荣观驷马车。
谁谓诸侯老宾客,归来华发伴樵渔。
泮宫陈迹神游否,绛帐门生多石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