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罗汉洞

五百罗汉洞朗读

《五百罗汉洞》是宋代李流谦的作品。这首诗词描绘了五百个云霞侣(比喻佛陀的弟子)生活在一起的场景。诗人表达了他们不贪求尘世的享受,相互扶持,共同修行的精神。

这首诗词包含着深刻的诗意,展现了佛教的理念。五百个云霞侣象征着佛教中的众生,他们共同选择了修行佛法的道路。他们放下世俗的欲望,不追求物质享受,而是以清净的心灵追求精神上的满足。他们不贪求三昧酒,这里的三昧酒指的是尘世间的欢愉和纷扰,而是选择共同乘坐一辆车,象征着同往佛法的道路上。

诗中提到猿馈霜余果,僧烹粥后茶,这些描写表现了他们的简朴生活。佛教中,僧人过着清净的生活,不追求物质享受,而是以简单的食物为生。猿馈霜余果可以理解为大自然的馈赠,而僧烹粥后喝茶则是他们日常的饮食。这些描写体现了他们对物质的淡泊态度和对内心修行的专注。

诗人在最后两句表达了自己的心境,他来到这个五百罗汉洞并没有带上供养的物品,他所能献上的只有阅读妙莲华经典的心灵。这里的妙莲华指的是佛法的经典,通过阅读经典,诗人寻求心灵的满足和升华。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五百云霞侣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佛教的理念和修行者的精神追求。诗人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让读者感受到了佛法的力量和修行者内心的宁静和平和。这首诗词具有深远的哲理和启迪,让人思索人生的真谛和内心的净化。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流谦

[约公元一一四七午前后在世]字无变,汉州德阳人。生卒年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以文学知名。荫补将仕郎,授成都府灵泉县尉。秩满,调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抚全蜀,置之幂下,多所赞画。寻以荐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力乞补外改奉议郎,通判淹州府事。流谦著有澹齐集八十一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李流谦朗读
()

猜你喜欢

孔子生东鲁,斯文实在兹。

六经垂训法,万世共宗师。

()

年来白发欲星星,误却生涯是一经。魏阙望中何日见,

商歌奏罢复谁听。孤根独弃惭山木,弱质无成状水萍。

()

崒嵂浮图奎壁东,冷光晴挂水晶宫。擎天柱琢千寻玉,捧日轮生八面风。

宝铎有时闻斗畔,水虬和雨跃鸿濛。游人坐觉云梯迥,百二山河入梦中。

()
诞弥阳月播阳春,万寿杯余燕豆申。
殿角垂虹天意喜,壁缇交凤日华新。
星回毕雨金沙净,书发狄封玉甑陈。
何事升平楼寂寞,要将艮岳共璘珣。
()

尝闻庞德公,自守甘穷饿。旦率妻子耕,不知州牧过。

关中傕泛攻,河上表吕破。默默似无闻,但理芸锄课。

()

空尘月落夜苍苍,还见枯桐下井床。病里秋风惊已至,坐来寒漏不禁长。

疏萤时映青灯灭,短发初沾白露凉。鸿雁不知年岁恶,满天萧瑟自南翔。

()
巍巍一座大弥卢,荷负非干气力粗。
纵使不随言语会,却来当面受糊涂。
()

生事在湖水,与世了无陵。浅渚拾紫芡,深潭挦碧菱。

()
追送无从谩寄诗,道间安稳我能知。
情怀亦似居家乐,笑话依然奉母慈。
巴水柳风新霁后,钱塘花雨暮春时。
乃翁邂逅询佳况,膝上时时置坦之。
()

国香零落久,幽谷忽成丛。移向齐纨上,期君臭味同。

()

燕蹴飞红,莺迁新绿,几阵晚来风急。谢家池馆,金谷园林,还又把春虚掷。年时恨雨愁云,物换星移,有谁曾忆。把一尊试酹,落花芳草,总成尘迹。频自笑、流浪孤萍,沾泥弱絮,有底困春无力。银屏香暖,宝箪波寒,又负月明今夕。往事梦里,沈思惟有罗襟,泪痕犹湿。奈垂杨万缕,不紧西风白日。

()

兰凤惝恍飘清响。绿池畔、茱萸金网。翠滑宝簪松,影落湘波漾。

灵蛇髻绾随新样。恼娇慵、不寻情赏。绡帐起来寒,又怕云屏敞。

()

断云拖雨度高空,丹吐霞光剑吐虹。风定波平天宇净,分明新月在池中。

()

愁云漠漠泪沄沄,梦寐犹沾笑语温。灯下岂能重话旧,花间无复共倾尊。

论文累世空衔德,落魄浮生未报恩。有子从来称不死,伫看双凤并腾鶱。

()

虚堂爽气澄,嘉藕破炎蒸。忽听刀裁玉,翻疑夏造冰。

甘香消渴吻,皎洁辟飞蝇。为报湘流女,毋劳唱采菱。

()

曝暄理新翳,迎春射鸣雉。原田遥一色,皋陆旷千里。

遥闻咿喔声,时见双飞起。幂zx疏蒿下,毰毸深丛里。

()
点尔何如鼓瑟希,舞雩之下咏而归。
喟然不觉令吾叹,岂与其他较是非。
()

双脸,小凤战篦金飐艳,舞衣无力风敛,藕丝秋色染。

锦帐绣帏斜掩,露珠清晓簟。粉心黄蕊花靥,黛眉山两点。

()

雪山一片雪,何日落中华。皎洁无藏处,虚空自作花。

石厓穿乳窦,海岸叠潮沙。底用分荆越,诸方总是家。

()
焚膏继晷且穷年,荣悴了时却在天。
莫把光阴虚度了,吾徒耕道若耕田。
()

钵饭元无那免乞,家山既有要须还。莫愁剑水急于箭,入得飞猿总不难。

()
流浪江湖跨两年,西风犹驻木兰船。
可人方外二三子,与尔樽中十八仙。
处士妄同公子议,麴生未减索郎贤。
自怜衰病方轰饮,也在刘家幕下天。
()

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袅袅秋烟里。

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边初拂水。

()
纤云扫迹。
万顷玻璃色。
醉跨玉龙游八极。
历历天青海碧。
()

方瞳炯炯发丝丝,每日山中赋采芝。有约未成同甲会,因君无限望云思。

()
犹得十篇慰旅思,坐吟行咏只相随。
岂无一个閒宾客,便有谁来得似诗。
()

伊昔擅羽仪,待价龙门垂。优游清露点,徽穆惠风吹。

月上阴阳干,云复死生枝。公子存高尚,聊用影华池。

()

()

矫矫孤飞鸿,明时策高步。亮节难为容,浮云起中路。

层阴蔽白日,圆景忽将暮。转蓬随长风,行行践霜露。

()

滚滚势长往,泠泠味自清。拟将修水记,何况有诗情。

()

春渚连天阔,春风夹岸香。
飞花渡水急,生柳向人长。
远岫分苍紫,澄波映渺茫。

()

寂寂江城真又春,土牛何物竟无神。
试倾官酒梅花畔,不似园丁菜把新。
彩胜岂留良夜梦,纸窗静拂隔年尘。

()

春草池塘入梦频,白麟溪上忆垂纶。诸兄好似香山侣,难弟今为棘寺臣。

孝友义声闻四海,衣冠盛会袭芳尘。几时能赴怡云约,同看荆花一树春。

()

玉骢嘶过垂杨陌,停鞭却系朱楼侧。和笑出门迎,嫩霞双脸明。

粟钿金夹膝,带绾迦陵翼。灯烬琐窗寒,酒醒更漏残。

()

雨后葵花似淡金,道装宜浅不宜深。百年几度题佳句,万物同怀向日心。

真面目,寸光阴。一回头顷去来今。满墀秋色谁宾主,相伴黄冠有玉簪。

()
法身元具足,东君无私曲。
有木便开花,有笋便抽竹。
()
新阳一信并黄钟,春到分枝若木丛。
天为万人生李晟,朋来三寿颂僖公。
松林古佛烧香报,粟洞群仙注福同。
欲识东岩长寿相,只看台背更方瞳。
()

压髻慵簪双凤钗,伤心羞觑合欢鞋。折花暗卜郎音信,旋系罗裙走下阶。

()

当日雄谈四座欢,只今独对一镫寒。可怜十六年中事,尽作流云逝水看。

()

十月气候变,独怀霜露悽。僧庐寄楸槚,馈奠失兹时。

竹柏翳阴冈,华林敞神扉。汛扫托群隶,瞻护烦名缁。

()

荡漾湖光山色。风景早如江北。荻笋芦芽春正嫩,岸柳丝丝如织。

一片好汀洲,剩有野凫千百。

()
臞儒花裓戒,畴昔井眉箴。
危绿擅丘壑,攒丛芗弁簪。
殷勤莳芳墢,浪莽纵疏森。
迥映晴空馥,乘凌阴霰任。
()

心逐南云逝,
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

()

秋水无痕清见底。蓼花汀上西风起,一叶小舟烟雾里。兰棹舣,柳条带雨穿双鲤。
自叹直钩无处使。笛声吹彻云山翠,鲙落霜刀红缕细,新酒美。醉来独枕莎衣睡。

()

浮云蔽白日,风雨近秋天。车马欲安适,户庭方阒然。

世涂高枕外,身事曲肱前。似觉松生腹,迢遥不记年。

()

万树垂杨送客行,春风三月未闻莺。上林此日方千啭,不向归人唤一声。

()

端午凄凉雨压城,忽然端六报新晴。
素衣尘暗行人老,绿树阴浓曙日明。
倦眼冥冥浑似雾,忧心悄悄只如酲。

()
略彴方塘北,篔簹小堑东。
荷盘倾夕露,芡觜坼秋风。
磔磔禽移树,芒芒月堕空。
诗材随处足,尽付苦吟中。
()

空谷逢君酒屡传,骊驹声起促离筵。西山柳色沾寒雨,南浦花容倚暮烟。

塞雁影高山带月,江鱼书远海连天。不堪独上兰舟去,閒听渔歌益悄然。

()

宝月天边光未缺。昨宵才过中秋节。大官酒馔年年设。

今年别。寿筵开处依林樾。

()
从来饶信吏,爱宝袭侈越。
莫买冰玉盘,苍山斲明月。
明月有时生,穷岩有时竭。
君常抱清节,历职老无阙。
()

自缘迟暮忆沧洲,翻爱南河浊水流。初过重阳惜残菊,

行看旧浦识群鸥。朝霞映日同归处,暝柳摇风欲别秋。

()

露叶披残露颗传。明星著地月流天。不辞独赏穷今夜,应为相逢忆去年。
辜窈窕,负婵娟。谁知两处照孤眠。姮娥不怕离人怨,有甚心情独自圆。

()
曾向钱唐住,闻鹃忆蜀乡。
不知今夕梦,到蜀到钱唐。
()
有伴即来,地闢天开。
冷光重出匣,古路绝纤埃。
万象森罗齐合掌,须弥岌崿舞三台。
()

喜春来,愁客去。画舫系南浦。身覆藏钩,忍泪强欢聚。

泥他指上鹍弦,离情不管,惯弹到、最消魂处。

()
自入台来见面稀,班中遥得揖容辉。
早知相忆来相访,悔待江头明月归。
()

众星环斗极,万国拱京华。文物流殊俗,车书正一家。

马放白登闲汉戌,笳沉青海靖胡沙。胡沙汉戍临荒服,尧封禹甸绵周箓。

()

乘兴谁知是子猷,过存意气忽千秋。边歌雪后空芦管,客计春深尚蒯缑。

何事乾坤多感慨,自堪闾里共沈浮。酒泉不似佣书日,莫向班生论拜侯。

()

俄见天边字,徒销客里魂。一书言不尽,为我叙寒温。

()

秋江有芙蓉,颜色好鲜洁。褰裳欲采折,水深不可涉。

严风下飞霜,芳艳空凋歇。怅望一长叹,临川无桂楫。

()

城中有四灵,麟凤神龙龟。
凤翔兮千仞,麟兮不可羁。
天用莫如龙,在在风云随。

()

江云滉滉阴晴半,沙雪离离点江岸。
画中不信有天机,细向树林枯处看。
渔浦移家愧未能,扁舟萧散亦何曾?白头岁月黄尘底,笑杀高人王右丞。

()
田间四五月,此景看来稀。
翼翼青苗上,双双白鸟飞。
茅茨林下住,簑笠雨中归。
拍岸瓜藤水,不须忧岁饥。
()

宝玺瑶册,既祗既承。绣裀藻席,载跻载升。柔仪肃穆,瑞命端凝。

永膺多福,如川方增。

()

春来有幸却承恩,花里含啼入殿门。残妆不用添红粉,且待君王见泪痕。

()
画毂雕鞍狭路逢,一声肠断绣帘中。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金作屋,玉为笼,车如流水马如龙。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
()
高情不奈簿书图,行揖青山肯见随。
绿野逢花将尽日,清樽迨我正闲时,檐间双燕欲生子,叶底新梅初满枝,笑杀华阳穷县令,床头酒尽只嚬眉。
()

李郎好情致,都不关山水。虽尔负才多,渊静无自喜。

两人称淡交,政此元味尔。许日不见时,辄欲生吝鄙。

()
玉殿金扉百道光,回旋隐密对朝阳。
世人不悟幽深理,却说浮生事久长。
()

叠石为山暮景寒,扶疏绕径此凭阑。百年月在尊前出,千里人来雨后看。

手泽不忘桑梓敬,鼻观岂受木樨谩。拂衣早遂初年志,难种江皋续蕙兰。

()

荒径入林微,蓬庐客到稀。

苔痕侵药裹,山色冷吟衣。

()

江天梅雨昼萧萧,送别愁吟白纻谣。处士才高融未荐,骚人魂断玉方招。

自伤枥骥心千里,空羡冥鹏志九霄。酒罢征鞍迢递去,不堪回首木兰桡。

()

四野霜晴海气收,高城啸侣共登楼。
旌旗杂沓连三郡,锁钥矜严重一州。
西望云山成间阻,南飞鸟鹊尚淹留。

()

弑君杀父乱纲常,弟戮其兄促灭亡。
上下交片仁义绝,背违天理应难昌。

()

大道难将万物齐,先登犹自涉阶梯。

翻身直透青霄外,回首方知宇宙低。

()
读书虽不恶,不读亦自好。
根牙就区别,花实随时老。
耘锄不可无,雨露勿忧少。
我钓不在鱼,一竿寄洲岛。
()
谁报江神我欲西,怕传新句落檀溪。
江头一雨泥三尺,车没双论马没蹄。
()

玉函瑶检下台司,记得当时捧领时。半壁龙蛇蟠造化,

满筐山岳动神祇.疲牛舐犊心犹切,阴鹤鸣雏力已衰。

()
攀石扪萝到更幽,玲珑咫尺嬾穷搜。
旁人不会当时意,为欠门生作伴游。
()

世乱英雄百战余,孔明方此乐耕锄。
蜀王不自垂三顾,争得先生出旧庐?

()

记得鹊桥时候,小饮绿窗红瘦。旧约忽蹉跎,泪痕多。

三十六陂秋色,何处问他消息。两地好相思,没人知。

()

故国金戈铁马,衰年退笔残书。
心情浑似欲栖乌,偏惹连天丝雨。
风掣红旗纵猎,雨昏银烛呼卢。
此声记得不曾无,那便凄凉如许。
()

游魂如可见,况复雨霏霏。
隔水栖无地,经春叫不归。
影随芳树没,声入野花飞。

()

酒入愁肠恰半升,东郊林下杖枯藤。心随夜半移枝鹊,身似门前饭粥僧。

绿树饱酣山径雨,东风初泮大河冰。独怜亭尉今皆醉,不敢寻春过灞陵。

()
顽处非常放软顽,偏能陆地要撑船。
蓦然撑向龙门去,踪迹不知往那边。
几多望断空惆怅,亦复嗟叹泪潸然,巡得鸾胶续断弦。
()

稻花二顷小亭孤,亭后亭前尽荔奴。恰好篝车声里熟,课农兼得擘骊珠。

()

四元遇。过华山、共临秦地,咏歌谈笑,暗阐重阳佳趣。无为自令人化,有幸天使,官磨相间阻。东连海上,奋三公高义,大开门户。教行普。叹我离群,忘形慵举。内省无惧,外患何忧何惧。三光盛衰,交变万化,恩害相生天地数。留身且住。待青霄得志,坦然行步。

()

濯缨亭下水如罗,二十年前倚槛歌。春服久荒沂上路,荷花仍发镜川波。

飞觞自笑成孤坐,放棹谁能许再过。见说华峰红十丈,有人携酒候烟萝。

()

胜地由来妙迹垂,何年寺渺仅留基。閒寻夕照荒榛裹,太息横陈耐辱碑。

()

江南有小鸟,群飞上天入天杪。黄茆岭头拾虫蚁,声声告天鸣不了。

山前山后春雨晴,啾啾千声连万声。瞥然飞出不可见,失势一落犹哀鸣。

()
元宵佳节同欢乐,处处感然无尽灯。
火光烁破胜热面,夜神忽患冷头疼。
()

飘然世外孤踪。茫茫万事皆慵。自掩柴扉久卧。长吟寡和。

寒声赖有幽蛩。

()
虎踞已知王气尽,鹃啼谁感帝魂哀。
怪渠册后诗情苦,曾到留都丰镐来。
()
仁政如慈父,蒲人得所依。
教条前后接,风亦古今稀。
试郡缠书最,还朝必奋飞。
西台旧班列,犹望绣衣归。
()
江梅占尽江头雪。
忍寒玉骨夸清绝。
不似杜秋娘。
婆娑秋水傍。
()
桂华已出海边山,雨叶翻光作夜寒。
陶令骨清无鼻息,苦吟休倦倚阑干。
()

平生宦海,是几番风雨,几番霜雪。绿野来归身强健,镜里微添华发。剑束床头,书寻架上,富贵轻于叶。南坡石竹,年来尤更清绝。
好是梅坞松关,对湘溪一曲,翠屏千叠。柱杖蓝舆诗卷里,尚小东山勋业。只恐鸥盟,难忘鹤怨,未是闲时节。片云收却,照人依旧明月。

()

雨窗舞晦明,风竹作骚屑。
断无思归梦,人境两清绝。
道人气金玉,妙论挟冰雪。

()

卧病空山秋草深,愁闻京兆谢朝簪。吾民薄分去慈母,野老独吟伤寸心。

茂树清流从所好,朱弦瑶瑟有遗音。扁舟东下三江水,极目浮云白日阴。

()

月色满虚庭,皎然如秉烛。鸣蝉咽无声,巢鸟惊还宿。

忽忆卧岩人,怅然乱心曲。烟树千万重,苕溪如在目。

()
五年坎壈哀南方,江湖魏阙两相忘。
洞萝岩桂搴孤芳,月潭风渚俦渔郎。
单阏孟夏草木长,望都楼观郁苍苍。
谁令焚芰辞楚狂,复来上君白玉堂。
()
天宫宝器隋朝物,锁在金函比金骨。
开函捧之光乃发,阿修罗王掌中月。
五云如拳轻复浓,昔曾噀酒今藏龙。
规形环影相透彻,乱雪繁花千万重。
()
广寒宫裹自无伦,不祗尘中第一人。
绝态乍辞天上书,清香更占世间新。
烟愁月恨迎加腊,日暖风迟俗却春。
且对流年觅新意,横斜疏影句皆陈。
()

划破寒云漳水流,残星画角动谁楼。孤城旭日牛羊出,万里新霜草木秋。

铜雀荒凉遗瓦在,西陵风雨石人愁。分香一夕雄心尽,碑板仍题汉彻侯。

()
金塔青冥上,孤城苍莽中。
浅山寒带水,旱日白吹风。
人事剧翻手,生涯真转蓬。
高眠待春涨,鲑菜伴南公。
()

鱼龙何事破工夫,万里送愁来。到此划然此去,海雪涌千堆。

绝不惊心佛鼓,被风涛赚得也成雷。指江山金粉楼台。

()

不尽平生山水兴,劳君健笔写清幽。流云欲送千峰雨,飞瀑深涵五月秋。

玉笋匡庐浑在目,天台秦望亦忘忧。白头经济曾何补,只好投簪约共游。

()
宿雨频飘洒。
欢喜西畴耕者。
终朝连夜。
有珠玑鸣瓦。
()

已去取温金鳌酒,还来请煮玉蝉羹。未妨门外令三老,长是帘前报五更。

()

堂堂郑使君,美誉粲星文。不羡草头露,愿栖山上云。

罄躬事女冠,无乃承异闻。贱子抱负浅,仙凡未能分。

()
萧飒清风至,悠然发思端。
入林翻别叶,绕树败红兰。
晓拂轻霜度,宵分远籁攒。
稍依帘隙静,遍觉座隅寒。
()

吾尝奇华佗,肠胃真割剖。
神膏既傅之,顷刻活残朽。
昔闻今则信,绝伎世尝有。

()

先生元丰后,笔法陵晋汉。摹拟遍天下,真伪纷相半。

尝经石钟山,作记濡柔翰。流落百年间,水渍颇坏烂。

()
腊月海风急,雪吹岩下窗。
轻舟不畏浪,昨日过寒江。
渡口复夕兴,区中无与双。
忽牵儿女恋,空听远钟撞。
()
错认苍姬六典书,中原从此变萧疏。
幅巾投老钟山日,辛苦区区活数鱼。
()

一即一,二即二,嗅著直是无香气。
识得山僧榔栗条,莫向南山寻鳖鼻。

()

沉沉色与露滴,泥泥香随日烘。
满眼艳妆红袖,紫绡终是仙风。

()

几夜锁窗揭。素蟾光似雪。恰恨照人欹枕,纱橱爽、簟纹滑。迤逦篆香裛。好坏谁共说。若是知人风味,来分取、半床月。

()

蛮触纷拿室未虚,心知惩忿欠工夫。腹须空洞方容物,事过清凉已丧吾。

万仞我山高不极,一团心火蔓难图。从今立示寒灰观,笑看苍黄走郑巫。

()

乱山深处过中秋,客里今年分外愁。
坐想鴒原挥兔翰,遥知鹤发念貂裘。
一身四处为肝胆,有月无人与献酬。

()

南建旬宣最有声,尊开江阁志澄清。民情不啻碑羊叔,宦况何如传贾生。

自古随珠曾按剑,于今郑谷且逃名。感君世事堪惆怅,肯为清流便濯缨。

()

手敛姜芽,岂有霜毫,驱驰百灵。算鸣机组织,佳人暗解,投壶揖让,君子闲争。

笑绝冠缨,悲横蜡泪,悱恻缠绵共此情。谁堪语、只寒山拾得,可话无生。

()

誇独秀。动把春光泄漏。谁道江南无所有。一枝先入手。

须是日将月就。那在风飘雨骤。直待豆秸灰落后。初尝山店酒。

()

见疾多朝士,争名卒未休。急流须退勇,焉可又随流。

()

一尘都不染,能事是昌黎。古道人谁到,名山君所跻。

烽烟今日息,花鸟仲春齐。何幸高凉地,连年驻马蹄。

()
云横平野近人低,似縠如纱只隔溪。
行到溪东元不见,回头却复在溪西。
()
东山十里复溪流,远客时时骋望愁。
泉近榴花深洞口,亭开狮子旧峰头。
一州旂色天边出,三馆芸香海上留。
南北共歌公所憩,独嗟无计共英游。
()
红苋如丹照眼明,卧开石竹乱纵横。
骚人见处终然别,只说清秋采落英。
()

细雨扑南窗,孤鸿愁北渚。寒夜角音阑,空阶木叶聚。

于以临高秋,忽焉怀古处。巢许已成名,唐虞亦徒苦。

()

此地曾开细柳营,荒台空见草青青。祇疑一片城边石,犹有当年旧勒铭。

()

棋枰不是人间世,杯酒宁论身后名。醉眼昏花君莫笑,临场算道益分明。

()

顺风催浪片帆轻,顷刻奔驰十数程。舵尾炊烟犹未熟,船头已见汴梁城。

()
山水胡为仁智好,正缘真味少人知。
曲肱饮水忘言处,更着胸中此段奇。
()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身后意 一作:身后事)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