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纪德十一首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纪德十一首朗读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纪德十一首》是宋代邓肃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纪德十一首

三吴恶少飞绿耳,
杀人如麻壅流水。
余风往往到七闽,
鱼烂鸟惊父离子。
纷然回顾作流人,
我侯正色聊一嗔。
坐使仓黄万老弱,
复歌太平养性真。
百弊纷纷俱杜绝,
四境无虞安朴拙。
方信哲夫自成城,
不须十仞坚削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述社会的现象和表达对时代风气的关切,展现了邓肃对社会道德和人伦关系的思考与呼唤。

诗的前四句描绘了社会上的丑恶现象和道德败坏的局面。"三吴"指的是吴地,"恶少飞绿耳"意指恶劣的年轻人,而"杀人如麻壅流水"则揭示了暴力行为的泛滥。

接下来的两句"余风往往到七闽,鱼烂鸟惊父离子"表达了邓肃对家庭和亲情的关切。他观察到人们的离散和家庭关系的破裂,以及这种现象对人们的精神造成的冲击。

接着,诗人回顾自己的人生,成为了一位漂泊的流浪者,他的心境变得凝重。他以"我侯"自称,表达了自己对时代风气的不满,以及对道德沦丧的担忧。

然而,邓肃并没有消极失望,而是呼唤太平盛世的到来,以实现人们的心灵安宁和道德重建。他希望通过和谐的社会环境和文明的风尚,培养人们真实的本性,使社会回归纯朴与真实。

最后两句"百弊纷纷俱杜绝,四境无虞安朴拙。方信哲夫自成城,不须十仞坚削铁"表达了邓肃对于社会百弊的根除和安宁的向往。他相信只要社会能够杜绝各种弊端,人们都能够过上简朴而真实的生活,无需高大的城墙来保护自己。

这首诗词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表达了邓肃对时代风尚和道德伦理的思考与忧虑。诗中用意象生动地描绘了社会的黑暗面,同时展现了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和呼唤。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邓肃

邓肃(1091~1132),字志宏,南剑沙县(今属福建)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六年,卒于宋高宗绍兴二年,年四十二岁。少警敏能文,善谈论。会李纲罢相,上疏争之,干执政怒,罢归居家,绍兴二年(1132年)五月,携母避寇福唐(今福清),五月初九病逝,年仅41岁,归葬于邓墩。肃著有《栟榈集》三十卷,《挥尘后录》传于世。《闽沙邓氏族谱》载:邓肃,字志宏,父祖谷,长子邓普,字寰宇,次子邓慈。...

邓肃朗读
()

猜你喜欢

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
原同一种性,只是别形躯。
苦恼从他受,肥甘为我须。
莫教阎老断,自揣应何如。
()
蒲亭一长耳,何许得歌声。
化我鸱枭类,而令哺所生。
()
萧然被褐不求知,归倚溪船理钓丝。
却笑荆山空自售,未应有智不如葵。
()

分窠能择地,识路自寻花。不候谯门鼓,群飞晚趁衙。

()
大江西来是何年,奔流直下岷山巅。
长风一万里,吹破鸿蒙天。
天开地辟万物茁,五岳四渎皆森然。
帝遣长江作南渎,直与天地相周旋。
()

伊君头戴星文冠,遨游五岳何时还。结茅却在潜山里,闭息自养丹田丹。

闻说年龄七十九,发如鸦青亦稀有。生平读尽道藏书,寓兴成诗仅千首。

()

子役劳亲念,亲遥渴子思。望云千里目,陟岵一篇诗。

碧嶂清江路,祁寒暑雨时。看图思努力,他日显扬期。

()

七十三年客,相从尚几年。
西方他日事,东鲁一经传。
渐解平生缚,初安半夜禅。

()
叔子祠荒岁已深,异时贤守重登临。
岘山岑寂瞻风概,汉水灵长想德音。
奉诏始闻新缔茸,有知那复叹湮沈。
又刊翠琰留南夏,先后功名照古今。
()

榑桑启丹景,祥光烛璇霄。肃驾朝紫皇,大罗望迢迢。

琼林郁葱茜,天香随处飘。我喜跻阳原,中心乐逍遥。

()

翠岩如画护重城,亭堠无烟久洗兵。路入临榆疑塞尽,水经孤竹觉流清。

猎鱼队小寻西堰,射虎山高问北平。风雪一鞭归未得,海天愁煞暮笳声。

()
秋暖浑如水上春,意行幽径散衣巾。
海棠突过色尤好,荷叶打空芽更新。
焉得便遭田父饮,不须真现宰官身。
今朝涉趣初悬傍,争睹何妨走四隣。
()

京华为别各蹉跎,犹幸相逢笑与歌。风雅长言先进少,游从高义故人多。

虽知尘境先忘累,尤念玄宫未处和。行欲超然无一事,便当求我向烟萝。

()
花底翩翻燕子风,杏园何止万株红。
亭轩包裹浑如锦,见说风流似禁中。
()
铁锁星桥永夜通。
万家帘幕度香风。
俊游人在笑声中。
罗绮十行眉黛绿,银花千炬簇莲红。
()
妙誉驰场屋,家风在搢绅
使华推厚德,卿月上通津。
齿德时方重,山丘迹已陈。
长年先友泪,怀感独沾巾。
()

满目江山异洛阳,北人怀土泪千行。
不如亡国中书令,归老新亭是故乡。

()

偶亭主人清且贤,弹琴问政何翩翩。黎童蛮女歌来暮,渡海孤僧逢偏早。

文章词赋日相投,一别三年长秋草。去秋又搆四雅亭,衣冠满座百壶倾。

()

伯氏颇好道,终岁事修服。道上逢异人,髭须洒林竹。

修礼重致问,德音美如玉。扣之转微茫,焦螟游广漠。

()

梦里同游过水滨,空空石窦碧苔春。自无刘阮风流债,不见桃花艳冶人。

()

白鹭江心立,乌龟水底钻。红鸡翡翠竹间攒。四件将来,锅内炼成丹。

五味调和美,重楼信任餐。充盈六腑得宁康。养就真神,跳跃入仙坛。

()
今日云霄管客,何人禹稷思。
树高堪避溺,稻尽底充饥。
苦口非吾事,衰躯异昔时。
东溟容有限,细读后山诗。
()

丹厓白云往来,绝岸流潮吞吐。
我所思兮何人,莽悠悠兮太古。

()

咫尺天颜仰照临,缉熙盛事见方今。上林花接南薰早,流水春函太液深。

寒士简编穷皓首,野人芹曝抱丹心。退朝欲草清平颂,散作成均木铎音。

()
行李放迟迟,周遭好拾诗。
归程催我急,脚力与神疲。
来往成虚费,科名未有期。
流传堪脍炙,造物不相亏。
()

客里情怀谁可表。凄凉举目知多少。强饮强歌还强笑。心悄悄。从头彻底思量了。
当日相逢非草草。果然恩爱成烦恼。稳整征鞍归去好。重厮守。相期待与同偕老。

()

羽客已登云路去,丹砂草木尽凋残。
不知千岁归何日,空使时人扫旧坛。

()
打车即是打牛是,鼻孔辽天也被穿。
已向人前输肺腑,可怜今古妄加鞭。
()

天孙黼黻文,胶轕璇玑外。
大巧本无为,女工卑组绘。
胡为小儿女,缨弁杂环佩。

()

馀杭门外叶飞秋,尚记居人挽去舟。一别临平山上塔,五年云梦泽南州。

凄凉楚些缘吾发,邂逅秦淮为子留。寄谢西湖旧风月,故应时许梦中游。

()
山自新亭走下来,化为一虎首重回。
平吞雪浪三江水,卧对雨花千丈台。
点检故城遗址在,凄凉浩叹宿云开。
六朝踪迹登临遍,底事兹游独壮哉。
()

桑田万顷平如砥,四望天光接水光。帆影乘风野里见,钟声带雨柳梢扬。

途因远涉愁萦抱,梦挟悠思句易忘。舟底赖君赓咏好,昂霄比翼在丹阳。

()

七尺一丝存,馀生半席温。浮沤仍往迹,块土认谁恩。

飞鸟消云际,幽虫蛰草根。小东皋畔客,今日暂招魂。

()
客窗凉夕,问故家、何物能慰岑寂。
都把龙涎三万斛,满贮宫池**。
玉立琼洲,雪翻花臆,梦绕春江碧。
看云失水,淋漓元气犹湿。
()

月上海云沈,鸥去吴波迥。
行过西冷有一枝,竹暗人家静。
又见水沈亭,举目悲风景。

()

点缀鹤膝枝,无谓花萼小。
亦有鼎实存,相期春事了。

()

青山远入避红尘,遗魄千秋此水滨。荒陇凄凉重拜日,细从诸老问前因。

()
亨涂即畏涂,暮境欲何如。
索米多贫士,钞诗欠小胥。
自缘乡梦熟,顿与世情疏。
会约逃名者,山间倒跨驴。
()
水涨鱼天拍柳桥。
云鸠拖雨过江皋。
一番春信入东郊。
闲碾凤团消短梦,静看燕子垒新巢。
()

沙碛茫茫塞草肥,桔槔峰上暮烟飞。交河北去天连海,苏武曾将汉节归。

()

君如有意耽田里,予亦无机向艺能。

心迹所便唯是直,人间闻道最先憎。

()

何处春来,惠风初自东郊至。柳条花蕊。迤逦争明媚。
造化难穷,谁晓幽微理。都来是。自然天地。一点冲和气。

()

杖屦疑师在,房关四壁蛩。贮瓶经腊水,响塔隔山钟。

乳鸽沿苔井,斋猿散雪峰。如何不见性,倚遍寺前松。

()

吾闻昔有蜀天子,化作冤禽名杜宇。一身流落怀故乡,万里逢人诉离苦。

西来纵呼巫峡间,楚台花落青春阑。台中魂梦久寂寞,行云日暮愁空山。

()
豆蔻花封小字缄,寄声千里落云帆。
一春从不寻芳去,高叠香罗旧赐衫。
()
诸侯宾客湖南盛,东海萧生汉帝知。
前后相望真一揆,流传况复有新诗。
乡来识面嗟无地,今日登门可自迟。
未信千岩趣归去,近传新把峡州麾。
()

旧传日南郡,野女出成群。
此去尚应远,东门已如云。
蚩氓托丝布,相就通殷懃。

()

但使桃花艳,得间美人簪。何须论后实,怨结子瑕心。

()

昂昂野鹤在鸡群,客里相逢又见分。酒醒玉箫江左月,梦回白马广西云。

洞庭秋水连天去,建业寒潮入夜闻。君过此时应忆我,我逢此际却思君。

()
烟波野寺经过处,水国苍茫梦想中。
云散浦间江月迥,日曛洲渚海潮通。
坐看鱼鸟沈浮远,静见楼台上下同。
闻道化城方便喻,只应从此到龙宫。
()

两车一马装亦华,后乘满载敦煌瓜。一旬戈壁苦无食,幸与瓜时适相值。

日昨长流河,今日苦水泉。不复置茗椀,惟应进瓜盘。

()

东南巨浸茫无外,吴越交争向此中。漠漠雁飞愁欲堕,冥冥帆远若乘空。

楼台倒影星河动,花木交阴岛屿通。倘沐皇恩分一曲,他年请爵太湖公。

()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

忆汝遥羁鹦鹉洲,半生寥落被羊裘。百篇投老情犹壮,三寸徒存策未收。

夜雨潇湘蝴蝶梦,秋风鸿雁稻粱谋。天边黄石何由见,脉脉慵登尺五楼。

()

桓桓邝将军,罕与污冗亲。所以奸谀夫,无所容其身。

况耳不妄听,中心明如神。谁知杀贼汉?高出知书人。

()

西溪构高堂,堂有白发亲。亲年齐寿考,子孙复诜诜。

大椿枝叶蕃,萱草颜色新。綵衣拜堂前,旨甘具晨昏。

()

借得渔乡住,清霜已著秋。丹枫如锦障,黄菊似钱流。

物理观诸妄,吾生等一沤。得閒闻健好,随寓且夷犹。

()

公生端平间,厥岁曰丙申。谁云火德衰,魁杓指朱鹑。

郁郁富田乡,紫云气氲氤。日月既合朔,其夕生伟人。

()

柳市裁春服,花郊费酒钱。家贫不事事,行乐自年年。

黄鸟催提榼,青衣佐刺船。未须投逆旅,芳草正堪眠。

()

前林开复合,远浦去还停。霭澹沙增白,霜多树减青。

举杯兼得月,拂棹乱看星。客意闲如水,沿洄白鹭汀。

()

畏垒斯民古自今,趋庭遗迹尚堪寻。舆人生我归腰堡,酋子思公却例金。

花荫碑亭风习习,月笼黉俎柏森森。遗书满壁嗟难读,对尔馀黎泪并淫。

()

羲和前珥节,云锁已先开。
仙鹤迎人至,山花拂酒来。
问奇缘石室,伐阴出层台。

()

万里覆寒云,千村飞素雪。
此时为欢愁,心如三伏热。

()

木落女儿湖水低,雪花飞过断桥西。孤山山畔梅千树,曾见诗人一杖藜。

()
湖上波涛一剑空,冶金留取镇龙宫。
八方灵索悬坤轴,万古苍标定劫风。
不用断鳌扶四极,谁令铸鼎象群凶。
登真未了神仙事,累代方知济世功。
()
天南人去二三月,小苑花飞五六枝。
孤阁自开巢乳燕,疏帘不卷驻游丝。
园蔬未作愁中供,芳草还虚梦里诗。
最忆东邻夜吹笛,一声遥在月明时。
()

诚身古君子,耆德老先生。言行纯无玷,经书富满籯。

兰阶群玉秀,桂苑一枝荣。有后谁公比,文盟压世英。

()

卧起何须改旧诗,名园幽兴白华滋。本无轩冕萦怀抱,遥寄秋风渡马迟。

()
何处避炎威,好是幽人屋。
拂拂来清风,苍松间修竹。
坐久细哦诗,惜不疗饥腹。
念彼田舍翁。
()

黄石山原风物幽,贱子往年曾一游。旧行

()

住近韩家昼锦堂,不将牙纛诧同乡。翻嫌相国归来日,腰下犹悬太守章。

()
洛寺相従不出门,绕城空复记名园。
程文堆案晨兴早,竹箪连床夜雨喧。
归路逢僧暂容与,登山无力强扳援。
遥知别后都如梦,赖有君诗一一存。
()

胜地曾容半榻分,当时不厌往来勤。风尘尚识门前路,岁月惊看壁上文。

旧屋雕梁空燕垒,古原青草见羊群。西风不尽登楼兴,宦况萧然薄似云。

()
傍石寻幽径,穷原得梵城。
潮声四面合,山色一团清。
农合巡门劝,僧烦倒屣迎。
明年吾更健,来伴此中耕。
()

愔愔轩馆,蹙波纹、数叠湘帘垂地。庭树荫移斜照下,小立碧纱窗底。

枝簇轻红,篱扶瘦绿,秋色方清美。对花惆怅,迢遥人隔千里。

()

与谁泛吴越,知己是高僧。对卧风吹席,清谈雪冻灯。

迹閒奇易览,事胜物庸憎。拟欲邀余去,羸疴恨不能。

()

明月出东墙,万物含馀姿。孤蝉庇繁荫,众鸟栖高枝。

解衣适少事,扪腹知亡奇。朝与群动作,莫复何所为。

()
洛邑名园歌舞沈,乱鸦啼破几深林。
何人学得香山老,千载精庐有梵音。
()

钱郎毛发鬈且䰄,秀骨插鬓苍厓开。骅骝黯黯有奇气,一蹴万里空长埃。

今之画工不可数,画马无过曹韩武。吴生落魄笔有神,不求貌马求貌人。

()
□见呻吟,我砭我针。
人有此心,即观世音。
()

种得门阑五福全。常珍初喜庆华筵。王环醉拍春衫舞,今见康强九九年。神爽朗,骨清坚。壶天日月旧因缘。从今把定春风笑,且作人间长寿仙。

()
帘箔风清乳燕飞,绿阴绕殿覆铜池。
九衢达宦争驰毂,群玉诗翁独下帷。
凤饼正当分赐后,牙签又近曝书时。
管城写出琳琅句,付与神灵为护持。
()

嘉树生朝阳。凝霜封其条。
执心守时信。岁寒终不凋。
美人何其旷。灼灼在云霄。

()

平生蹇足愧蹒跚,流落荒凉强自安。
边月一声秋雁切,江风五鼓漏花寒。
青灯黄妳令人老,流水高山底处弹。

()
踏破门前苔藓斑,寻曦不值只空还。
行云过处青山湿,野水明边白鸟閒。
扪虱有人谈古道,挥蝇无路透禅关。
杖藜独背西风去,偶见苍官亦厚颜。
()

锻灶携琴性讵驯,郑虔粉绘却嫌贫。多情独有苏司业,风雨寒毡念故人。

()

琴鹤翛然雅化存,口碑舆诵满荒村。去时留得鱼悬屋,一棹清风到鹿门。

()
国初吾乡民,万户一逢掖。
盖自咸平后,俊髦始接迹。
()
芜城老藓不知春,忽有柴门月色新。
芝草琅玕无锁钥,自无超俗扣门人。
()
东风吹梦春酲恶。
琐窗淡淡花阴薄。
一夜曲池平。
小窗云样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