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十八春日寄内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十八春日寄内朗读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十八春日寄内》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到燕山冰亦消,
归骖迎日喜嫖姚。
久行胡地生华发,
初试东风脱敝貂。

插髻小幡应正尔,
点盘生菜为谁挑。
附书勤扫东园雪,
到日青梅未汉条。

译文:
春天到了燕山,冰已消融,
回程的马车欢迎朝阳,喜庆如同嫖姚之乐。
长期在胡地征战,我变得英俊挺拔,
初次感受到东风的温暖,褪去破旧的貂皮。

插在发髻上的小幡应该整理好,
为谁点缀盘中的生菜?
写附言的时候,我勤于扫雪,
直到青梅成熟,还未结成梅子。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归程的喜悦和对春天的美好感受。诗中的燕山和归骖是指北方的边塞地区,燕山象征着边塞的严寒冰雪,而归骖则代表了回归家乡的喜悦。诗人形容春天的到来使得燕山的冰雪融化,寓意着寒冷的冬季已经过去,温暖的春天来临。

诗中的“胡地”指代北方的边境地区,诗人在那里长期征战,经过岁月的洗礼,变得更加英俊挺拔。这里的“华发”可以理解为诗人的形象焕发出光彩,也可以引申为边塞的土地在春天中焕发出生机。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一些琐事,如整理头上的小幡、为谁点缀盘中的生菜、扫雪写附言等。这些细节为整首诗增添了生活情趣,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园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春天为主题,通过描绘景物和细节,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诗人对归家和新生活的期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边塞生活的领悟和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对情感世界的表达。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朗读
()

猜你喜欢

玉人为我殷勤醉。
向醉里、添姿媚。
偏著冠儿钗欲坠。
桃花气暖,露浓烟重,不自禁春意。
()

和诗火急如偿逋,窃笑不暇嗔痴孥。镫残漏尽雪屋白,有似不著窗纸糊。

岂其饥吟坐真癖,亦省僵卧诚良图。墙头前雪望后雪,闻古老语今非诬。

()

猛弃荣华儿女妻。悟玄机。腾腾兀兀任无为。做憨痴。云水不游芳草径,内行持。功成行满独何之。赴瑶池。

()
天上张公子,殷勤忽枉书。
几年怜尜倒,今日遂吹嘘。
贡喜惭何暮,冯招恐不虚。
吾生真有命,造物合何如。
()

风尘不入寺,花木自为林。赤日清凉地,青山吏隐心。

古藤垂屋角,独鹤占松阴。车马长安客,谁能向此寻。

()

嗣响何人赏爨材,谱将正气发歌来。松风一曲空坑泪,中有声声白雁哀。

()

寂寞空城在,仓皇古董迁。

头儿夸大口,面子靠中坚。

()

行药至石壁,东风变萌芽。主人门外绿,小隐湖中花。

时物堪独往,春帆宜别家。辞君向沧海,烂熳从天涯。

()

白社负幽期,青山寄空宅。
偶携林中友,重卧岩下石。
云归忽闭关,月出更留客。

()

湖上访孤山,有人卧山壑。相期云水心,飞到云间鹤。

()

横肩一楖栗,满担烟霞心。逍遥独何去,山水有知音。

()

不知何世界,有处似南朝。石路无人扫,松门被火烧。

断幡犹挂刹,故板尚支桥。数卷残经在,多年字欲销。

()

乌桕林头月上弦,黄芦矶下水平天。
十年客路多随雁,一树秋声总是蝉。
江阔乱分渔火细,滩空长漱岸沙圆。

()

象骖来自海之滨,何幸相逢孤独园。
好句不妨诗共屋,戏言敢及赋名坤。
江湖自有清风调,云月难招流俗魂。

()
耕田衣食苦不足,悠悠送子长河曲。
同行不可别未忍,日暮河边仰天哭。
男儿从军薄妻子,妇人随夫誓生死。
封侯佩印未可知,不道沙场即为鬼。
()

青山绵亘何盘盘,空翠杳霭连冈峦。千寻黛色云中出,万叠芙蓉天际看。

悬崖峭壁真奇绝,百尺飞泉洒晴雪。石磴高低入渺茫,岚光远近相明灭。

()
多防出多欲,欲少防自简。
君看山中人,老死竟谁谩。
渴饮吾井泉,饥食甑中饭。
何用费卒徒,取水负瓢罐。
()

纲常千古事,怜尔志如霜。首欲阶前碎,珠凭颔下藏。

有生心尽折,纵死骨犹香。不似青莲客,无端谪夜郎。

()

高岩短竹馀一尺,纤叶袅袅青鸾毛。空山无人月华冷,西风满地秋萧骚。

()

三年草草别离中,两地茫茫别绪同。城角暮云堪着地,天涯高兴忽凌空。

多情老友能相向,阅世新诗自易工。此别车尘飘十丈,磬声又隔海门东。

()

驱除睡思茶瓯外,收拾春光酒盏中。
万种穷愁浑不问,世间此乐几人同。

()

秋草连天山色青,穹庐咫尺隔蓬瀛。应随凤驾游仙阙,月下时闻玉佩声。

()

北来快顺一篙駃,南去间关百丈牵。世事从来且如许,下滩船看上滩船。

()

西过危墙复转东,浅苔荒径送微风。沿溪弱柳参差绿,夹岸夭桃深浅红。

几片白云归远岫,数家茅舍傍牛宫。春来万物皆舒郁,惟我穷途不暂通。

()
渭滨一叟发垂素,西伯与之无雅故。
幡然为舍钓鱼竿。
八极风云生指顾。
先生少与文叔游,眼看日角兴炎刘。
()

细斟秋露白,共听水村更。海雨昏仍急,湖风晓自生。

话多匡世策,诗切爱君情。我有还家兴,因之梦不成。

()

思归买得片帆轻,烟树苍茫雨后晴。路似浮名终有尽,心同流水自相生。

上书世共嗟年少,问道吾将属老成。从此蔽庐甘寂寞,野人羞作庙中牲。

()

星河犹在整朝衣,远望天门再拜归。

笑向春风初五十,敢言知命且知非。

()
古院无人僧作佛,碧潭有水鱼化龙。
当年矩诺小游戏,一石击碎成三峰。
()

天下书无数,君专治四书。
因留精舍久,遂向举场疏。
山路挑包去,秋风罢讲馀。

()

莫学区区老一经,夷门关吏旧书生。晋朝灭后无中散,

韩国亡来绝上卿。龙变洞中千谷冷,剑横天外八风清。

()

舄奕红芳续,皇皇若竞辰。尽居群卉右,独得四时春。

孤节寒方见,滂葩日又新。笑梅侵腊候,欺菊冒萧晨。

()

晴明路出山初暖,行踏春芜看茗归。

乍削柳枝聊代札,时窥云影学裁衣。

()

汉主自临河,金钱曷足数。人人皆抱薪,谁识徙薪苦。

()

妇德不外暴,惟节乃著名。懿哉陈母贤,视若毫毛轻。

垂龆侍亲疾,隐恻含至情。幼性且如此,况复罹艰贞。

()

神宫肃肃,天仪穆穆。礼献既同,膺兹厘福。我有馨明,无愧史祝。

()
天清地宁,庆袭一人。
九州四海,咸被尧仁。
熙熙然涵泳化育,犹千花万卉之逢春。
()

霁景朝来更好看,河山千里思漫漫。茅檐日色犹堪曝,应是边关地更寒。

()

绕屋青山锁白云,其人如玉已埋沈。
瘦筇未扫往来迹,遗墨半存长短吟。
有客不堪频堕捷,此生无复见知音。

()
送君忆昔入鳌山,愁折江梅踏雪还。
别后重添十年老,静中犹借半生閒。
文章千古心空在,书史三冬手自删。
岁晚山中有琪树,伤心何日得同攀。
()
未必灵于己,徒令厌我龟。
元君虚见梦,太卜不能知。
偶活因涂尾,宁饥勿朵颐。
会携渠与鹤,海上访安期。
()

系马酂阳岸,湍波怒奔霆。却坐南轩上,旷若耳目清。

两翁方围棋,玉石相分争。初味若恬淡,锋交渐纵横。

()
夜半霜铺瓦,浑如水泼衾。
炉红朝易起,衣重老难任。
()

此城据之屋脊坐,铁券时时书酒过。部勒群儿夙负奇,容棺之墟无稳卧。

忽然治第中都中,安车迎入朝元宫。里闬兵兴叙旧事,御膳法酒时相从。

()
长忆巴陵山水秋,老来看画欲成愁。
个中无听猿啼处,若听猿啼更注流。
()
蔼蔼复悠悠,春归十二楼。
最明云里阙,先满日边州。
色媚青门外,光摇紫陌头。
上林荣旧树,太液镜新流。
()

清香不复闻,雪英惊满地。
尚余青青叶,浓阴犹可庇。
我欲营茅屋,示此惜花意。
兹谋未易言,俗士寡清致。
()

盐商妇,
多金帛,
不事田农与蚕绩。

()

自持衡镜采幽沈,此事常闻旷古今。危叶只将终委地,

焦桐谁料却为琴。蒿莱讵报生成德,犬马空怀感恋心。

()

风云千载际会秋,堂上严君正黑头。君王一顾闻天下,春满中原四百州。

()
仙子去,眇云程,天风杳杳佩环清。
回望九州烟雾白,千山月落影纵横。
()

佛法无人说,虽慧不能了。

去却上头关,面南看经斗。

()

道德经文祇五千,当时尹喜得亲传。出关又跨青牛去,万里流沙几日旋。

()

妄想不须强灭,真如何必希求。本源自性佛齐修。迷悟岂拘先后。
悟则刹那成佛,迷则万劫沦流。若能一念契真修。灭尽恒沙罪垢。

()
禅居何所有?户牖白云分。
直待谭玄後,相随花雨纷。
()

白头无事出田园,清议犹能动至尊。乡里衣冠推世德,海滨营卫仰馀恩。

鹤归华表仙人化,树满荒山古木存。往事不须频太息,传家今已见曾孙。

()
宗周危可悯,苌叔死非难。
臣血三年碧,臣心一寸丹。
()

范家园脚步春风,皎日英标在眼中。银杏十围家庙古,玉粳千顷义庄丰。

身当文正无双士,手授中庸第一功。却走画廊看翠碣,朱弦三叹忆欧公。

()
会晤情方洽,暌违意更长。
天涯同是客,秋杪各还乡。
黄叶飞杨子,青山绕夜郎。
分襟即万里,相顾两茫茫。
()
劳顾曲。
燕贡雅羞衣绿。
鲁酒不能春味足。
小杯空荐玉。
()

早晚芝函下九天,不容瓜戍更期年。
苍生属望为霖久,肯使炎方雨露偏。

()

法章既设,初筵长舒。济济列辟,端委皇除。饮和无盈,威仪有馀。

温恭在位,敬终如初。

()

九五龙飞始建都,廷臣领命出分符。要参将相施韬略,直使山林尽兔狐。

铁骑晓腾霜气肃,玉笳夜奏月轮孤。皇仁遍布东南境,绥恤群黎萃版图。

()

清霜落堤水,知子戒归舟。
蹭蹬蛟龙雨,翻飞鸿鹄秋。
文章真自乐,得丧岂吾忧。

()

休沐欣逢一日闲,拟邀禅客共登山。
两筇未许寻萝径,孤枕应须掩竹关。
历历远峰尘土外,萧萧深屋草莱间。

()

西郊去岁揖行人,柳暗花浓又一春。坐想高风清入骨,沉吟佳句健生神。

潺湲杳霭烟波古,散诞逍遥兴趣新。应笑洛阳车马道,缁衣未免化红尘。

()

鲁教寂寥邹辨已,异端塞路日殷繁。
宝丝远缉千年绪,古鉴新磨一世昏。
正道以身为屏翰,真儒於此见渊源。

()

到此平原尽,峰回径欲迷。岩疆连陇蜀,古道达羌氐。

石与人争路,云随马渡溪。风尘何日谢,惆怅散关西。

()
秋入蛮蕉风半裂,狼籍池塘,雨打疏荷折。
绕砌□声芳草歇,愁肠学尽丁香结。
回首西南看晚月,孤雁来时,塞管声呜咽。
历历前欢无处说,关山何日休离别。
()

想玉人花容柳眉,不由人不如呆似痴。
无奈云山遮蔽,生隔断路东西,生隔断路东西。

()
拥节西来未一年,凄凉道路泣东辕。
蜀都富乐真当惜,民事艰难谁复论。
白马何人趋远日,青刍盈束更无言。
异时归去逢遗老,空听咨嗟述旧恩。
()
甫里薄田汾曲庐,儿曹堪垦亦堪居。
惟应水竹并风月,尚属先生未属渠。
()

楼高云隐户,秋静月侵帏。旷宇涵天界,连山轴地机。

宿鸦风叶乱,归牧笛声稀。身世浮云外,人生何所依。

()
船骥由来是股肱,在虞虞灭在秦兴。
裁量何异刀将尺,只系用之能不能。
()

微月过竹里,虚窗夜亦深。此时清且寂,爽气入幽襟。

独悟有所念,悠然如会心。灯寒清焰小,相与发孤吟。

()

绘出虚空手,谁能会此心。开琴理中夜,明月为知音。

梵语落天半,松涛生院深。披衣向何年,行处自沉吟。

()

朔雪凭陵旅雁哀,閟寒今见六花开。所思琼树移江苑,忽漫瑶华送粤台。

梁客应推能赋入,郢人还更和歌来。此时藜杖临丹壑,岂少梅花水部才。

()

久事元君泰岳巅,漫来此地奉金仙。曲中山水参琴趣,壶里乾坤得醉禅。

十里明湖澄槛外,万峰秋色落尊前。道心岑寂尘心定,话别长生一冁然。

()
山禽劝我不如归,知我西游有定期。
若使藜羹足供给,衡门之乐肯轻辞。
()

纤纤碧叶浅黄花,暗淡香飘物外家。培壅莫教摧露下,春风岁岁长灵芽。

()

拂水斜烟一万条,几随春色倚河桥。

不知别后谁攀折,犹自风流胜舞腰。

()
非干宠辱不能惊,一付之天莫我撄。
举世忙时赢得懒,是人爱处放教轻。
生为柱国身何在,死象祁连冢亦平。
千古在前儿戏耳,且容高枕听秋声。
()

眩转金波凝不阑,特寻佳处阁团团。南飞乌鹊噇眠去,独与飞来小朵看。

()

竟日重门闭。多是无聊地。挨过黄昏,半窗明月,心烦欲碎。

想当初往事、总荒唐,点点难忘记。

()

石渠仙署接朝阳,绮席秋开白玉堂。九日风烟吴禁苑,两都宾主汉词章。

城依双阙盘龙虎,池绕高台集凤凰。馆阁先朝多故事,群公勋业踵三杨。

()

披轩肆流览,云壑见深重。空水秋弥净,林烟晚更浓。

坐隅分洞府,檐际列群峰。窈窕生幽意,参差多异容。

()
伊昔西湖里,娉婷十里莲。
香凝花上露,影落镜中天。
枕簟水亭雨,笙歌月夜船。
双鸳不解事,常傍翠阴眠。
()

极目平安火,乡云白似红。朔风悲立马,南雪滞征鸿。

燐野荒寒日,腥川恣渴虹。天涯微宦客,愁坐似羁笼。

()

自把长竿后,生涯逐水涯。尺鳞堪易酒,一叶便为家。

晒网炊烟起,停舟月影斜。不争鱼得失,只爱傍桃花。

()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