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十八春日寄内。宋代。苏辙。春到燕山冰亦消,归骖迎日喜嫖姚。久行胡地生华发,初试东风脱敝貂。插髻小幡应正尔,点盘生菜为谁挑。附书勤扫东园雪,到日青梅未汉条。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十八春日寄内》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到燕山冰亦消,
归骖迎日喜嫖姚。
久行胡地生华发,
初试东风脱敝貂。
插髻小幡应正尔,
点盘生菜为谁挑。
附书勤扫东园雪,
到日青梅未汉条。
译文:
春天到了燕山,冰已消融,
回程的马车欢迎朝阳,喜庆如同嫖姚之乐。
长期在胡地征战,我变得英俊挺拔,
初次感受到东风的温暖,褪去破旧的貂皮。
插在发髻上的小幡应该整理好,
为谁点缀盘中的生菜?
写附言的时候,我勤于扫雪,
直到青梅成熟,还未结成梅子。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归程的喜悦和对春天的美好感受。诗中的燕山和归骖是指北方的边塞地区,燕山象征着边塞的严寒冰雪,而归骖则代表了回归家乡的喜悦。诗人形容春天的到来使得燕山的冰雪融化,寓意着寒冷的冬季已经过去,温暖的春天来临。
诗中的“胡地”指代北方的边境地区,诗人在那里长期征战,经过岁月的洗礼,变得更加英俊挺拔。这里的“华发”可以理解为诗人的形象焕发出光彩,也可以引申为边塞的土地在春天中焕发出生机。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一些琐事,如整理头上的小幡、为谁点缀盘中的生菜、扫雪写附言等。这些细节为整首诗增添了生活情趣,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园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春天为主题,通过描绘景物和细节,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诗人对归家和新生活的期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边塞生活的领悟和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对情感世界的表达。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青玉案(戏赠醉妓)。宋代。毛滂。玉人为我殷勤醉。向醉里、添姿媚。偏著冠儿钗欲坠。桃花气暖,露浓烟重,不自禁春意。绿榆阴下东行水。渐渐近、凄凉地。明月侵床愁不睡。眉儿吃皱,为谁无语,阁住阳关泪。
初四日复雪余少云以和诗来即叠韵奉答。清代。黄景仁。和诗火急如偿逋,窃笑不暇嗔痴孥。镫残漏尽雪屋白,有似不著窗纸糊。岂其饥吟坐真癖,亦省僵卧诚良图。墙头前雪望后雪,闻古老语今非诬。知君浑含有同赏,榾柮煴火围地炉。两家北上逐鸿雁,一心南飞随鹧鸪。恢疏在骨合憔悴,缓急叩门谁有无。不如放溜下直沽,舟人醉语同詀嚅。了知浮世等蓬梗,安用盛名争顾厨。泥乾相访出诗笑,我歌定与君同符。
杨柳枝 赠云中子苏铉。金朝。马钰。猛弃荣华儿女妻。悟玄机。腾腾兀兀任无为。做憨痴。云水不游芳草径,内行持。功成行满独何之。赴瑶池。
比收张伯子尚书书报诸公有相招意因赋拙句。宋代。虞俦。天上张公子,殷勤忽枉书。几年怜尜倒,今日遂吹嘘。贡喜惭何暮,冯招恐不虚。吾生真有命,造物合何如。
同吴明卿游大觉庵。明代。黎民表。风尘不入寺,花木自为林。赤日清凉地,青山吏隐心。古藤垂屋角,独鹤占松阴。车马长安客,谁能向此寻。
文信国琴。清代。陈望曾。嗣响何人赏爨材,谱将正气发歌来。松风一曲空坑泪,中有声声白雁哀。
学生和玉佛。近现代。鲁迅。寂寞空城在,仓皇古董迁。头儿夸大口,面子靠中坚。惊扰讵言妄?奔逃只自怜。所嗟非玉佛,不值一文钱。
闲斋卧病 其二。唐代。常建。行药至石壁,东风变萌芽。主人门外绿,小隐湖中花。时物堪独往,春帆宜别家。辞君向沧海,烂熳从天涯。
宿白岳社山中。唐代。潘纬。白社负幽期,青山寄空宅。偶携林中友,重卧岩下石。云归忽闭关,月出更留客。不着尘梦还,潺湲响终夕。
西湖寓次得云间张文敏墨梅册子欣然成诗十首 其一。清代。沈梧。湖上访孤山,有人卧山壑。相期云水心,飞到云间鹤。
经废寺。唐代。顾况。不知何世界,有处似南朝。石路无人扫,松门被火烧。断幡犹挂刹,故板尚支桥。数卷残经在,多年字欲销。
余干问舟。元代。艾性夫。乌桕林头月上弦,黄芦矶下水平天。十年客路多随雁,一树秋声总是蝉。江阔乱分渔火细,滩空长漱岸沙圆。丁宁说与梢人去,若过芝山且系船。
和息庵呈蒙山韵。宋代。陈著。象骖来自海之滨,何幸相逢孤独园。好句不妨诗共屋,戏言敢及赋名坤。江湖自有清风调,云月难招流俗魂。千里文章本同味,几时樽酒细重论。
农妇。宋代。张耒。耕田衣食苦不足,悠悠送子长河曲。同行不可别未忍,日暮河边仰天哭。男儿从军薄妻子,妇人随夫誓生死。封侯佩印未可知,不道沙场即为鬼。
题夏尚书横披山水。明代。杨荣。青山绵亘何盘盘,空翠杳霭连冈峦。千寻黛色云中出,万叠芙蓉天际看。悬崖峭壁真奇绝,百尺飞泉洒晴雪。石磴高低入渺茫,岚光远近相明灭。其中茅屋临水开,野桥曲涧纷萦回。抱琴客向谁家去,鼓棹人从何处来。百花烂漫争妍媚,远树参差带新霁。初疑盘谷隔风烟,忽讶桃源在尘世。人间此景那可逢,嗟哉画史何其工。摩挲展玩不忍释,为写清兴思无穷。
和子瞻调水符。宋代。苏辙。多防出多欲,欲少防自简。君看山中人,老死竟谁谩。渴饮吾井泉,饥食甑中饭。何用费卒徒,取水负瓢罐。置符未免欺,反覆虑多变。授君无忧符,阶下泉可咽。
送邹进士南皋谪戍贵阳二首 其二。明代。于慎行。纲常千古事,怜尔志如霜。首欲阶前碎,珠凭颔下藏。有生心尽折,纵死骨犹香。不似青莲客,无端谪夜郎。
游覆釜山诸诗八首乃无量主人成果地也 其七 扫阶竹。明代。顾璘。高岩短竹馀一尺,纤叶袅袅青鸾毛。空山无人月华冷,西风满地秋萧骚。
赠李定夫。明代。释今无。三年草草别离中,两地茫茫别绪同。城角暮云堪着地,天涯高兴忽凌空。多情老友能相向,阅世新诗自易工。此别车尘飘十丈,磬声又隔海门东。
春日偶题。宋代。陈东。驱除睡思茶瓯外,收拾春光酒盏中。万种穷愁浑不问,世间此乐几人同。
有怀知己。明代。郑潜。秋草连天山色青,穹庐咫尺隔蓬瀛。应随凤驾游仙阙,月下时闻玉佩声。
七月二十一日重过赣滩十绝句 其五。宋代。徐鹿卿。北来快顺一篙駃,南去间关百丈牵。世事从来且如许,下滩船看上滩船。
春日游东郊。明代。秦念桥。西过危墙复转东,浅苔荒径送微风。沿溪弱柳参差绿,夹岸夭桃深浅红。几片白云归远岫,数家茅舍傍牛宫。春来万物皆舒郁,惟我穷途不暂通。
题严子陵钓台。宋代。陈鉴之。渭滨一叟发垂素,西伯与之无雅故。幡然为舍钓鱼竿。八极风云生指顾。先生少与文叔游,眼看日角兴炎刘。胡为掉头不肯住,垂纶依旧披羊裘。周文虚已师贤哲,光武规模欠宏阔。三公清坐台阁尊,先生回首桐江月。桐江月色无古今,白波苍嶂幽人心。
淮河雨夜崦西同饮次韵。明代。谢廷柱。细斟秋露白,共听水村更。海雨昏仍急,湖风晓自生。话多匡世策,诗切爱君情。我有还家兴,因之梦不成。
江上送汪鐏石。明代。何巩道。思归买得片帆轻,烟树苍茫雨后晴。路似浮名终有尽,心同流水自相生。上书世共嗟年少,问道吾将属老成。从此蔽庐甘寂寞,野人羞作庙中牲。
岁旦朝回口号。唐代。杜牧。星河犹在整朝衣,远望天门再拜归。笑向春风初五十,敢言知命且知非。
别宋斌文叔。宋代。刘克庄。天下书无数,君专治四书。因留精舍久,遂向举场疏。山路挑包去,秋风罢讲馀。故园荒草合,似欠一番锄。
约张处士游梁。五代。谭用之。莫学区区老一经,夷门关吏旧书生。晋朝灭后无中散,韩国亡来绝上卿。龙变洞中千谷冷,剑横天外八风清。好携长策干时去,免逐渔樵度太平。
和石丈职方长春花。宋代。韦骧。舄奕红芳续,皇皇若竞辰。尽居群卉右,独得四时春。孤节寒方见,滂葩日又新。笑梅侵腊候,欺菊冒萧晨。值赋知均被,生成此特频。咨咨偏惠意,天听杳难尘。
山居示灵澈上人。唐代。皎然。晴明路出山初暖,行踏春芜看茗归。乍削柳枝聊代札,时窥云影学裁衣。身闲始觉隳名是,心了方知苦行非。外物寂中谁似我,松声草色共无机。
全懿 其一。明代。钟芳。妇德不外暴,惟节乃著名。懿哉陈母贤,视若毫毛轻。垂龆侍亲疾,隐恻含至情。幼性且如此,况复罹艰贞。艰贞求自保,精诚动穹昊。祥光霭兰庭,灵函发幽眇。
偈颂七十六首。宋代。释师范。天清地宁,庆袭一人。九州四海,咸被尧仁。熙熙然涵泳化育,犹千花万卉之逢春。
雪望四首 其三。明代。王守仁。霁景朝来更好看,河山千里思漫漫。茅檐日色犹堪曝,应是边关地更寒。
追念鳙谿老人。宋代。王炎。绕屋青山锁白云,其人如玉已埋沈。瘦筇未扫往来迹,遗墨半存长短吟。有客不堪频堕捷,此生无复见知音。天寒日短凄凉甚,老眼皇天照此心。
寄陈彦山。宋代。王铚。送君忆昔入鳌山,愁折江梅踏雪还。别后重添十年老,静中犹借半生閒。文章千古心空在,书史三冬手自删。岁晚山中有琪树,伤心何日得同攀。
诘旦思之世岂有不押之韵辄和北山十首。宋代。刘克庄。未必灵于己,徒令厌我龟。元君虚见梦,太卜不能知。偶活因涂尾,宁饥勿朵颐。会携渠与鹤,海上访安期。
酂阳观棋。宋代。孔平仲。系马酂阳岸,湍波怒奔霆。却坐南轩上,旷若耳目清。两翁方围棋,玉石相分争。初味若恬淡,锋交渐纵横。攻南意窥北,翻复乃人情。计虑临危出,或从死中生。勇者喜见色,怯者噤无声。谁云一枰小,斗智亦已精。昔有烂柯者,弃俗游峥嵘。彼实方外人,岁月固可轻。我今则异此,久为世网婴。一官犹坎轲,三径尚未耕。妻子寄异县,飘飘望东京。寸晷尤可惜,客子当念程。饮水上马去,两翁任输赢。
东瓯王汤和。清代。严遂成。此城据之屋脊坐,铁券时时书酒过。部勒群儿夙负奇,容棺之墟无稳卧。忽然治第中都中,安车迎入朝元宫。里闬兵兴叙旧事,御膳法酒时相从。是时元臣率丽法,若胡为者封瓯东。妾媵资遣日卧疾,失音之老其途穷。乃知韩彭菹醢坐少壮,从赤松游庶无恙。不然吏事既以责三公,兵权不释酒杯中,安得人人寿以终。
岳阳夜泊图。元代。宋无。长忆巴陵山水秋,老来看画欲成愁。个中无听猿啼处,若听猿啼更注流。
春色满皇州(一作滕迈诗)。唐代。薛能。蔼蔼复悠悠,春归十二楼。最明云里阙,先满日边州。色媚青门外,光摇紫陌头。上林荣旧树,太液镜新流。暖带祥烟起,清添瑞景浮。阳和如启蛰,从此事芳游。
桂。宋代。张九成。清香不复闻,雪英惊满地。尚余青青叶,浓阴犹可庇。我欲营茅屋,示此惜花意。兹谋未易言,俗士寡清致。
盐商妇。唐代。白居易。盐商妇,多金帛,不事田农与蚕绩。南北东西不失家,风水为乡船作宅。本是扬州小家女,嫁得西江大商客。绿鬟富去金钗多,皓腕肥来银钏窄。前呼苍头后叱婢,问尔因何得如此?婿作盐商十五年,不属州县属天子。每年盐利入官时,少入官家多入私。官家利薄私家厚,盐铁尚书远不知。何况江头鱼米贱,红脍黄橙香稻饭。饱食浓妆倚柁楼,两朵红腮花欲绽。盐商妇,有幸嫁盐商。终朝美饭食,终岁好衣裳。好衣美食有来处,亦须惭愧桑弘羊。桑弘羊,死已久,不独汉时今亦有。
将归蜀留献恩地仆射二首。唐代。姚鹄。自持衡镜采幽沈,此事常闻旷古今。危叶只将终委地,焦桐谁料却为琴。蒿莱讵报生成德,犬马空怀感恋心。明日还家盈眼血,定应回首即沾襟。江上长思狎钓翁,此心难与昨心同。自承丘壑新恩重,已分烟霞旧隐空。龙变偶因资巨浪,鸟飞谁肯借高风。应怜死节无门效,永叹潜怀似转蓬。
仰祝尊大人领省寿三首 其二。宋代。耶律铸。风云千载际会秋,堂上严君正黑头。君王一顾闻天下,春满中原四百州。
华阳洞辞。宋代。游九言。仙子去,眇云程,天风杳杳佩环清。回望九州烟雾白,千山月落影纵横。
老子出关图为松江陈宗仁赋。明代。陈琏。道德经文祇五千,当时尹喜得亲传。出关又跨青牛去,万里流沙几日旋。
西江月(十二首)。宋代。张伯端。妄想不须强灭,真如何必希求。本源自性佛齐修。迷悟岂拘先后。悟则刹那成佛,迷则万劫沦流。若能一念契真修。灭尽恒沙罪垢。
追挽刘世亨父。明代。张宁。白头无事出田园,清议犹能动至尊。乡里衣冠推世德,海滨营卫仰馀恩。鹤归华表仙人化,树满荒山古木存。往事不须频太息,传家今已见曾孙。
谒范文正公祠二首 其二。明代。程敏政。范家园脚步春风,皎日英标在眼中。银杏十围家庙古,玉粳千顷义庄丰。身当文正无双士,手授中庸第一功。却走画廊看翠碣,朱弦三叹忆欧公。
送人还广陵。明代。施敬。会晤情方洽,暌违意更长。天涯同是客,秋杪各还乡。黄叶飞杨子,青山绕夜郎。分襟即万里,相顾两茫茫。
谒金门。宋代。赵彦端。劳顾曲。燕贡雅羞衣绿。鲁酒不能春味足。小杯空荐玉。只愿此欢常续。莫序水边丝竹。明日朝参同趁六。犹期归骑逐。
送外兄方卿公美赴广东宪十绝。宋代。黄公度。早晚芝函下九天,不容瓜戍更期年。苍生属望为霖久,肯使炎方雨露偏。
宋四厢乐歌廿首 其三。南北朝。王韶之。法章既设,初筵长舒。济济列辟,端委皇除。饮和无盈,威仪有馀。温恭在位,敬终如初。
送夏允中总制浙东兼巡抚。明代。陶安。九五龙飞始建都,廷臣领命出分符。要参将相施韬略,直使山林尽兔狐。铁骑晓腾霜气肃,玉笳夜奏月轮孤。皇仁遍布东南境,绥恤群黎萃版图。
答和叔见寄。宋代。韩维。清霜落堤水,知子戒归舟。蹭蹬蛟龙雨,翻飞鸿鹄秋。文章真自乐,得丧岂吾忧。南国江山好,裁诗寄少游。
休沐日期衍公游北山不果独卧斋中。明代。高启。休沐欣逢一日闲,拟邀禅客共登山。两筇未许寻萝径,孤枕应须掩竹关。历历远峰尘土外,萧萧深屋草莱间。安眠却胜清游乐,觉看斜阳燕子还。
和伯常自郢州见寄。宋代。司马光。西郊去岁揖行人,柳暗花浓又一春。坐想高风清入骨,沉吟佳句健生神。潺湲杳霭烟波古,散诞逍遥兴趣新。应笑洛阳车马道,缁衣未免化红尘。
和杨兄两诗。宋代。杜范。鲁教寂寥邹辨已,异端塞路日殷繁。宝丝远缉千年绪,古鉴新磨一世昏。正道以身为屏翰,真儒於此见渊源。缄来遗像知君意,百世师模俨若存。
宝鸡县。清代。蹇谔。到此平原尽,峰回径欲迷。岩疆连陇蜀,古道达羌氐。石与人争路,云随马渡溪。风尘何日谢,惆怅散关西。
鹊踏枝。五代。冯延巳。秋入蛮蕉风半裂,狼籍池塘,雨打疏荷折。绕砌□声芳草歇,愁肠学尽丁香结。回首西南看晚月,孤雁来时,塞管声呜咽。历历前欢无处说,关山何日休离别。
园林好。明代。唐寅。想玉人花容柳眉,不由人不如呆似痴。无奈云山遮蔽,生隔断路东西,生隔断路东西。
故成都尹陆介夫挽词。宋代。苏辙。拥节西来未一年,凄凉道路泣东辕。蜀都富乐真当惜,民事艰难谁复论。白马何人趋远日,青刍盈束更无言。异时归去逢遗老,空听咨嗟述旧恩。
次韵赵克勤吏部六首。宋代。刘克庄。甫里薄田汾曲庐,儿曹堪垦亦堪居。惟应水竹并风月,尚属先生未属渠。
寓居娄氏楼居。宋代。周行己。楼高云隐户,秋静月侵帏。旷宇涵天界,连山轴地机。宿鸦风叶乱,归牧笛声稀。身世浮云外,人生何所依。
春秋战国门·百里奚。唐代。周昙。船骥由来是股肱,在虞虞灭在秦兴。裁量何异刀将尺,只系用之能不能。
清夜。明代。黄渊耀。微月过竹里,虚窗夜亦深。此时清且寂,爽气入幽襟。独悟有所念,悠然如会心。灯寒清焰小,相与发孤吟。
绘空轩。明代。屈修。绘出虚空手,谁能会此心。开琴理中夜,明月为知音。梵语落天半,松涛生院深。披衣向何年,行处自沉吟。
雪。明代。欧大任。朔雪凭陵旅雁哀,閟寒今见六花开。所思琼树移江苑,忽漫瑶华送粤台。梁客应推能赋入,郢人还更和歌来。此时藜杖临丹壑,岂少梅花水部才。
赠北极阁醉琴道上。清代。麟庆。久事元君泰岳巅,漫来此地奉金仙。曲中山水参琴趣,壶里乾坤得醉禅。十里明湖澄槛外,万峰秋色落尊前。道心岑寂尘心定,话别长生一冁然。
邓纯彦家兰盛开见借一本 其四。宋代。李纲。纤纤碧叶浅黄花,暗淡香飘物外家。培壅莫教摧露下,春风岁岁长灵芽。
东亭柳。唐代。赵嘏。拂水斜烟一万条,几随春色倚河桥。不知别后谁攀折,犹自风流胜舞腰。
感怀。宋代。方岳。非干宠辱不能惊,一付之天莫我撄。举世忙时赢得懒,是人爱处放教轻。生为柱国身何在,死象祁连冢亦平。千古在前儿戏耳,且容高枕听秋声。
冷泉待月 其三。宋代。释居简。眩转金波凝不阑,特寻佳处阁团团。南飞乌鹊噇眠去,独与飞来小朵看。
连理枝。清代。冒禹书。竟日重门闭。多是无聊地。挨过黄昏,半窗明月,心烦欲碎。想当初往事、总荒唐,点点难忘记。颠倒真儿戏。一任天公置。只这些时,终朝中酒,除此无计。空临风几度、独悲歌,旧泪何曾替。
九日留都瀛洲会集呈诸馆丈。明代。于慎行。石渠仙署接朝阳,绮席秋开白玉堂。九日风烟吴禁苑,两都宾主汉词章。城依双阙盘龙虎,池绕高台集凤凰。馆阁先朝多故事,群公勋业踵三杨。
晚憩王少府东阁。唐代。张九龄。披轩肆流览,云壑见深重。空水秋弥净,林烟晚更浓。坐隅分洞府,檐际列群峰。窈窕生幽意,参差多异容。还惭大隐迹,空想列仙踪。赖此升攀处,萧条得所从。
伊昔四首。宋代。于石。伊昔西湖里,娉婷十里莲。香凝花上露,影落镜中天。枕簟水亭雨,笙歌月夜船。双鸳不解事,常傍翠阴眠。
兵事十首 其九 传烽。明代。郭之奇。极目平安火,乡云白似红。朔风悲立马,南雪滞征鸿。燐野荒寒日,腥川恣渴虹。天涯微宦客,愁坐似羁笼。
渔。清代。马朴臣。自把长竿后,生涯逐水涯。尺鳞堪易酒,一叶便为家。晒网炊烟起,停舟月影斜。不争鱼得失,只爱傍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