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鼓吹曲 鹤楼峻

梁鼓吹曲 鹤楼峻朗读
鹤楼峻。
连翠微。
因严设险池永归
唇亡齿惧
薄言震。
耀灵威。
凶众稽颡
天不能违
金汤无所用
功烈长巍巍

《梁鼓吹曲 鹤楼峻》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首诗,作者是沈约。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鹤楼高耸,犹如峻峭的山峰,连绵的青绿色微风中摇曳。因为谨慎地设置了险峻的池塘,鹤们可以永远地归来。唇亡齿寒,这是一个薄弱的声音,却震撼人心,展现出威严的灵气。邪恶的众人战战兢兢地向他致敬,天地都不敢违背他的意愿。金汤再也没有用武之地,而伟大的功绩将永远屹立不倒。

诗意:
这首诗以鹤楼为背景,通过描绘鹤楼的高耸和优美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鹤楼的敬仰和赞美之情。鹤楼作为一个象征着威严和灵气的地方,展现了其所具有的无比的威力和影响力。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作者对邪恶势力的蔑视和对伟大功绩的赞颂。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鹤楼的壮丽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鹤楼的高大和威严。鹤楼象征着威严和灵气,作者通过描述鹤楼的景色和气势,表达了对鹤楼的仰慕和赞美之情。诗中的唇亡齿惧一句,表达了唇齿相依的意义,强调了人们对邪恶势力的担忧和对正义力量的敬畏。最后两句"天不能违,金汤无所用。功烈长巍巍"则表达了对正义势力的无比崇敬,以及对邪恶势力的无可动摇的信念。整首诗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正义和威严的追求,以及对邪恶势力的蔑视和唾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沈约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沈约朗读
()

猜你喜欢

将进酒,将进酒,酒中有毒鸩主父,言之主父伤主母。

母为妾地父妾天,仰天俯地不忍言。佯为僵踣主父前,

()

五出天然蜡缀成,诗人千载不知名。自从山谷推同姓,一日清香偏汴京。

()

日落秋空淡,烟销夜色清。书灯分近舍,官鼓起高城。

萤乱池星影,蛩和涧水声。幽人浑不寐,坐待月华生。

()
平生作意轻羊舅,岁晚何心佞羯奴。
为问荆齐是三窟,此时容有宦情无。
()
古人已去不可回,今人日夜归泉台。
浮生细看只此是,到死自苦何为哉?矜名饰诈竟一世,忍寒触热忘其骸。
不令金樽映翠杓,坐待白骨生苍苔。
清秋九月瘴如洗,白盐千仞高崔嵬。
()
羡君萧散脱尘□,别□□官自不卑。
判断湖山诗有按,追呼风月酒随司。
衙官宋玉供奔走,从事青州奉指麾。
惭我真成今俗吏,固应期会绝文移。
()

文章似锦气如虹,宜荐华簪绿殿中。

纵使凉飙生旦夕,犹堪拂拭愈头风。

()

苕溪清浅霅溪斜,碧玉光寒照万家。
谁向月明终夜听,洞庭渔笛隔芦花。

()

秋风瑟瑟夜悠悠,翠袖天寒尚写欧。忽听莺声呼可惜,镫花小烬落银钩。

()
手持竹杖访黄龙,旧穴空遗虎子踪。
云锁断岩无觅处,半山松竹撼秋风。
()

风雨高楼悄四围,残灯黏壁淡无辉,篆烟犹袅旧屏帏。

己忍寒欺罗袖薄?

()

疏树平桥还小溪,秋容古意两凄迷。坏幢老寺梁天监,高垄荒碑汉会稽。

塔屋镫寒青黯黯,径沙草软碧萋萋。前朝兴废无人语,独送残阳过水西。

()

蹭蹬年来谁寄声,静支筇竹了无营。照衣檐竹露逼冷,过耳海潮风送清。

岂有稻粱骄雀鼠,终惭醅酒费瓶罂。请缨自是男儿事,咄咄胡为过半生。

()

不向长安去,何人奏客星。物情违偃蹇,吾道寄飘零。

大泽寒收钓,高天暮放舲。羊裘谒明主,归卧万峰青。

()

问春光,何时到也,荒凉此园圃。晓来烟雾,讶凤管将调,阳气犹冱。

绮崖绣巘云如绪。懵腾无意绪。只乱洒、绿纱窗外,帘织寒夜雨。

()
乱山苍翠霭岚光,采药幽人凤子香。
路转峰回茅舍静,好寻绝顶访僧房。
()

村北村南春雨多,千声布谷奈君何。稚子不知征战苦,把秧犹唱太平歌。

()

雀儿来逐飏风高,下视鹰鹯意气豪。

自谓能生千里翼,黄昏依旧委蓬蒿。

()

微月流西岑,初萤明青圳。夕雨一以息,樾径珠露泫。

窅尔释烦疴,泠然得静善。吾生岂不夙,物役固未浅。

()
松竹青青耐岁寒,长随初度喜相看。
操同一节冰霜劲,身直三朝柱石安。
顾问正资持从橐,佚闲坚乞领祠官。
扶危筹力知尤健,肯向风涛袖手观。
()

双鱼岁晚渡江津,笋饭犭屯羹又换春。
弃印可望天上客,射书元属海东人。
天愁夜幕铃偏急,栅暗缧藤鼠正巡。

()

建寅回北斗,看历占春风。律变沧江外,年加白发中。

春衣试稚子,寿酒劝衰翁。今日阳和发,荣枯岂不同。

()

杖锡东来意亦勤,寒岩枯木自相亲。
方惊妙论雨侵坐,忽喜新诗光照人。
物外交游清似水,梦中忧患碎如尘。

()

禁钟声尽见栖禽,关塞迢迢故国心。

无限春愁莫相问,落花流水洞房深。

()

碧池流水绿潺潺,高下楼台紫翠间。阮籍才华胜南族,谢安清致满东山。

标名花坞莺争道,集句桃符鹿守关。洒扫园丁今白发,秋翁化鹤几时还。

()

闻说高居似道林,俗流无地得相寻。菩提子落空岩静,优钵花开古径深。

身外利名忘得失,眼中乌兔任升沈。遥知一榻跏趺处,勘破西来佛祖心。

()
畲田击壤乐年丰,不与儿曹戏剧同。
问著义皇已往事,钁头倒把舞春风。
()

昨日梦君归,贱妾下鸣机。极知意气薄,不著去时衣。

故言如梦里,赖得雁书飞。

()
卢溪书院一番新,千里学子来如云。
天教书院名日起,速化先从主人始。
主人主盟为阿谁,楚汉名家今项斯。
胸中五车载书卷,笔端三峡倾冰砚。
()

赤日千里火,火中行子心。孰不苦焦灼,所行为贫侵。

山木岂无凉,猛兽蹲清阴。归人忆平坦,别路多岖嶔。

()
吴兴有君子,淡如朱丝琴。
一唱三太息,至今有遗音。
嗟余与夫子,相避如辰参。
(退翁官于蜀,余在京师,余归而退翁去。
()

樽酒送征人,踟蹰在亲宴。日暮浮云滋,握手泪如霰。

悠悠清水川,嘉鲂得所荐。而我在万里,结友不相见。

()
韵语联翩到浚旌,楚珩非重夜光轻。
吟成品物回春态,诵处东风放晓晴。
抖擞锦囊娱我老,涤除愁斛见君情。
固应诗胆骜无本,刺手霜牙摩怒鲸。
()

白屋到横金,已是蟠桃结子。更向仕途贪恋,是痴人呆虑。
水晶宫里饭莼鲈,中菰第一义。留得鬓须迟白,是本来真贵。

()
高阁何年结构成,朱帘卷处眼偏明。
阶前古木寒云色,涧底流泉碎石声。
山近烟岚浮几席,楼高星斗在檐楹。
我来三伏炎蒸候,便觉清风两腋生。
()
一挥凛凛剑锋寒,函盖乾坤绝自观。
堪笑天龙无可说,示人祗在指头端。
()

琴仙人,得仙去。万古钓龙空有处,我持曲钩思白鱼。

仙溪绿尽含空虚,天钧踪迹无遗馀。烧香寄影在岩树,

()

青春作伴已还乡,赢得新诗富草堂。苏圃漫添湖水绿,柴桑难问径花黄。

荒城处处伤离黍,旧燕飞飞觅画梁。家国可堪寥落甚,怡情何地足沧浪。

()
已破谁能惜甑盆,颓然醉里得全浑。
欲求公瑾一囷米,试满庄生五石樽。
三杯卯困忘家事,万户春浓感国恩。
刺史不须邀半道,篮舆未暇走山村。
()

霭霭纷纷缘底事,故来波上罩晴沙。
莫教散入沧溟去,却恐能迷上汉槎。

()

亡命当年为报雠,自矜骁勇蓦边州。持刀白日横行市,县令低眉不敢收。

()

垆头作伴未应归,乍立轻盈怯力微。不逐襄王成短梦,空教蒙叟换轻衣。

名高花圃疑乌足,香度星垣侍紫薇。杨柳不须吹玉笛,芳华留取弄馀菲。

()

昔年盟誓告三辰,欲为生人植大伦。祭祢不从王氏腊,朝正犹用汉家春。

阡原处处关心苦,几杖年年入梦亲。一上蒋山东极目,南湖烟水自清沦。

()

菊傲霜天梅耐雪,也同松柏后凋看。始知晚节淩霜雪,莫羡春风放牡丹。

()
芳园十亩面东开,春色知从此地来。
门外风光浑未觉,堂前早已发桃梅。
()

金鞍寨下溪水流,石鼓潭边雨乍收。一叶扁舟载斜日,泽兰花发古堤秋。

()

白璧易为玷,寡居少完节。宛宛令母仪,娟娟抱幽洁。

二十失所天,中道遭卼

()
闭门潇洒入窗明,一洗浮生梦幻情。
夜月静移花下影,晓风轻度竹间声。
天空寥廓人孤坐,地耸高寒鹤不惊。
满眼青山云散尽,恍疑身世在蓬瀛。
()

远林非入山,不足以娱老。此山非远林,山灵亦不好。

远林非我来,安得少烦恼。为我山之中,多结一龛草。

()

蘼芜脉脉柳疏疏,想见文君放诞初。谁识秋风摇落后,独将一死报尚书。

()
梦里五年过,觉来双鬓苍。
还将尘土足,一步漪澜堂。
俯窥松桂影,仰见鸿鹤翔。
炯然肝肺间,已作冰玉光。
()

白云三万顷,水木共清华。衡庐不可辨,依约见仙家。

赠尔江南去,秋高八月槎。离情方浩浩,矫首雁行斜。

()
一头白发几回春,方信闲身似痴人。
直下放教平稳去,更将何法作根尘。
法无根尘,心无向背。
心无向背,道合自然。
()

卷叶寒来多少时,形言眼语亦能知。白头闻得无生事,学把胡珠唤老师。

()

昼锁重门看雨卧,雾为车马风筛簸。恰似读书山寺时,独坐空庭松数个。

()
马头曾为使君回,北望新亭道路开。
於越地形缘海尽,句吴山色过江来。
英雄有恨余湖水,天地忘怀入酒杯。
珍重谢家林下客,玉山何待倩人推?
()

诚意通群祀,朝来忽已飘。六花纷汗漫,千里入均调。

赵璧光凌日,隋珠暗掷宵。老农愁自判,稚子喜来娇。

()

翳古人之寥寥兮,夫何思之弗谖,
蹇余生之独后兮,曾不得与之周旋。
旷斯世而勿见兮,故增唏而永叹。

()

惆怅同心欲见难,丝桐一操写猗兰。尚嫌馀韵风前散,移上新图耐久看。

()
穷愁终日竟胡为?老健人间自一奇。
每驾柴车游古寺,间骑竹马伴群儿。
登临兰渚流觞地,萧散狐泉冷饼时。
綀布单衣白羽扇,路傍人总道相宜。
()
陈年古屋瓦浮虚,穿漏时将被覆书。
集谢曾陪上相后,映孙难忘秀才初。
砖花似镂多奇异,檐柱如排少阔疎。
吏卒报衙天未晓,老身牵强类冠狙。
()
西母瑶池宫殿高,夜明帘卷玉丝绦。
隔云听得东方笑,三度曾偷碧树桃。
()
羽节飘摇转,霓旌汗漫游。
红光飞赤鲤,紫气度青牛。
月上芙蓉馆,风回莲叶舟。
遥怜徐福辈,入海访瀛洲。
()

泰娘家本阊门西,门前绿水环金堤。有时妆成好天气,

走上皋桥折花戏。风流太守韦尚书,路傍忽见停隼旟。

()

松风相对揜重关,何止浮生半日闲。
此是仙家真境界,蓬莱犹在有无间。

()
横林吹叶水生洲,身落穷山古睦州。
到枕雨声酣旅梦,背窗灯影动清愁。
气冲星斗有孤剑,力挽栋梁无万牛。
未灭匈奴身已老,此生虚负幄中筹。
()

艺苑相闻十载馀,应知名下定无虚。不拘世路寻常礼,还赠人间未有书。

草泽敢当高士榻,蓬门终碍使君车。自惭巴曲非同调,空枉干旄问索居。

()

曲江看花三百俱,谁其厚者吴与徐。岂惟乡邦语音合,亦似道义心情孚。

流光转盼一十九,反覆中间无不有。京师再到是姻家,岭峤同行作寮友。

()

一雨草木润,新晴天地明。
山川未改色,鸟雀已欢声。
客子喜相语,田家尤未平。

()

郊宴分行仰圣颜,暖风韶乐五云间。贤豪屡见新前席,蹇劣宜归旧从班。

觞饮帝教沾醉出,簪花人羡戴春还。常饕尚食曾何益,驽马空陪十二闲。

()
数帖凡经几世藏,字漫黑暗欠装潢。
熟贤执否人千载,遗臭遗芳纸半张。
愤世疾邪成怒骂,怀忠爱直转凄凉。
吾曹留面要相见,莫使人能议短长。
()
溪浅复通桥,过者犹恨懒。
赖有沙上鸥,常为独游伴。
()
常暘为虐势流金,稽首长松幸屈临。
一佛等慈清苦海,众生度厄浴甘霖。
沛然而下期中熟,可以无饥免大祲。
好雨后人愁抱释,退思畴昔尚熏心。
()
武帐宵寒漏箭传,元戎威望响秦川。
机筹整暇一横槊,寒澁何能强比肩。
()

秋晚江湖渐落槽,两涯曾架逐场高。低田水泛常艰食,鲜食堪求若惮劳。

()

皋桥在何许,往者郊送翱。我行姑苏城,半日空周遭。

惟君昔我契,义不减同袍。珠林一杯酒,明朝隔江涛。

()

忆昔登临日,披云谒上方。楼台通海气,花木近天香。

佛骨陈千古,禅心眇八荒。重来深有兴,准拟在秋凉。

()

烟波深处卧孤篷,宿酒醒时闻断鸿。最是平生会心事,芦花千顷月明中。

()

拍碎红牙,一声上、梁尘暗落。纨扇掩、雏莺叶下,巧呈绰约。字字只愁郎幸浅,声声似怨年华薄。坐中人、相顾感幽怀,添萧索。

歌暂阕,杯交错。人又去,情怀沪。那堪听风雨,渭城吹角。去去已离闽岭路,行行渐近滕王阁。便无情、山海曾相逢,坚心著。

()

清曹元自少拘牵,静掩重扉检故编。夜永短檠销烛泪,日高新火动榆烟。

春连四际江山好,人共一轩花鸟便。芹曝何曾裨尺寸,只将丰稔祝尧天。

()

芳草思南浦,
行云梦楚阳,
流水恨潇湘。

()

日予别诸君,杖节淮南天。羽声浮云立,四座俱茫然。

挂帆沛流歌大风,调笑当时隆准公。淮阴祠前双眼白,嚄唶竖子非英雄。

()

贵妃明慧独承恩,宜笑宜愁慰至尊。皓齿不呈微素问,蛾眉欲蹙又温存。

()
金槌影动,宝剑光寒。
百万之众,齐著眼看。
()
王家二环芙蕖妖,张家阿倩海棠魄。
露香亭前占秋光,红云岛边弄春色。
满城钱痴买娉婷,风卷画楼丝竹声。
谁似两家喜看客,新翻歌舞劝飞觥。
()

永辞寒涧密,来作宝坊幽。著脚非危石,退身曾急流。

江芦强刚愎,野蔓太优柔。会有仙人食,王公未敢羞。

()
乡村年久竞农务,秋歛春耕恐失时。
我老元无夙兴事,嬾鸡啼晓恰相宜。
()
玉不自珍人与珍,人珍何谢玉之纯。
然后粹美始终一,更看清光表里真。
韬韫有名初在石,琢磨成器却须人。
古人已死不复见,被褐之言不谬云。
()

颍川家世少游车,大府从容赞画馀。泛水依莲饶胜赏,饮冰啖蘖富清誉。

高谈宾幕风生席,退食公庭月照闾。最爱小胥勤吏牍,更逢太守重诗书。

()

我祖别行最上机,纵横生杀绝猜疑。
虽然塞断群狐路,返掷须不师子儿。
()
碧落当年堕酒星,醉中万事一浮萍。
亦知人世无穷事,一醉松根不肯醒。
()

体直响正。源深流清。

()
晓出看花到夕阳,归来犹带碧桃香。
王孙不识春光好,夜夜鸣丝向曲房。
()
郡斋秋尽一江横,频命郎官地更清。
星月去随新诏动,旌旗遥映故山明。
诗寻片石依依晚,帆挂孤云杳杳轻。
想到钓台逢竹马,只应歌咏伴猿声。
()

室女环垂额,蕃儿布缠头。

闠门罗姥妇,游艇售娼优。

()

僧家亦有芳春兴,自是禅心无滞境。

君看池水湛然时,何曾不受花枝影。

()

柳江在城南,清接黔中水。瓯骆一都会,诸蛮所纲纪。

太守汝多才,文武为张弛。吁嗟喋血馀,未忍事鞭箠。

()

晓枕心气清,奇泪忽盈把。少年爱恻悱,芳意嫭幽雅。

黄尘澒洞中,古袌不可写。万言摧烧之,奇气又瘖哑。

()

藜藿怕饥者,污抔照此心。不冠常对客,扫月自鸣琴。

闭户绝尘鞅,开关延道林。春风飘楚曲,湘水送清音。

()

吾今为奉职,子莫怨鸾孤。

()

南来无复帝王州,航海频年事已休。铁马扬尘纷羯鼓,江豚吹浪覆龙舟。

三人尚殚回天力,一旅焉能为国谋。寂寞厓山终古恨,断烟衰草至今愁。

()

西山属黄冈,相错宛如绣。倚杖立幽亭,归鸿没烟岫。

()

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黄屋非尧意,瑶台安可论。

吾闻西方化,清净道弥敦。奈何穷金玉,雕刻以为尊。

()

炎方橄榄佳,馀柑岂苗裔。风姿虽小殊,气韵乃酷似。

骍颜涩吻馀,彷佛清甘至。侯门收寸长,粉骨成珍剂。

()
道用元未是,再至却须成。
但看西行日,归来一饷荣。
()

海上三山拥翠鬟,天宫遥在碧云端。古来漫说瑶台迥,人世宁知玉宇寒。

落日芙蓉烟袅袅,秋风桂树露团团。胜游寂寞前朝事,谁见吹箫驾綵鸾。

()

水叠鸣珂树如帐,长杨春殿九门珂。

我来惆怅不自决,欲去欲住终如何。

()

卜行君有日,七月暑初平。断续千山远,飘零一笠轻。

从今鸥鹭侣,任呼马牛名。十载空成梦,不如学耦耕。

()
经世才难就,田园路欲迷。
殷懃将白发,下马照青溪。
()

贡余自合到侯王,谁遗甘芳入苋肠。
野客惊看龙凤銙,家人学试蟹鱼汤。
题来谏议三封印,分到尚书八饼纲。

()

翛翛江上林,白日暗风雨。下有万玉虬,三冬卧寒土。

()

命赋长短句,乃得天仙子,写呈两公,末章并发一笑
楼外轻阴春淡伫。数点杏梢寒食雨。少年油壁记寻芳,梁苑路。今何处。千树红云空梦去。
惊见此花须折取。明日满城传侍女。情知醉里惜花深,留春住。听莺语。一段风流天赋与。

()

笔端吐阳春,胸次著云梦。
袖中匠石斤,规矩随意中。
君侯道艺乐,不许俗子共。

()

福山仁寿堪予羡。各各施方便。感得天公垂照管。迁恩布德,灭衍消过,福禄随年转。搜真去假心无变。渐渐通修炼。俱得拿云亲手段。先亡往逝,尽令超度,满却平生愿。

()

送君江上日西斜,泣向江边满树花。

若见青云旧相识,为言流落在天涯。

()

十二阑干照碧梧,郁葱台馆傍洪都。閒将太乙青藜杖,暂憩东方白玉壶。

大泽未应龙卧稳,高岗宁许凤鸣孤。蓬莱五色天光近,屈指黄麻到画图。

()

金陵回首事成空,禾黍凄凉满故宫。万里关山听暮角,百年风雨感飘蓬。

荷衣制就徒怀屈,麦饭炊来却忆冯。我亦艰难同此日,南宫烟树思何穷。

()

置酒宴友生,高会临疏棂。芳俎列嘉肴,山罍满春青。

广乐充堂宇,丝竹横两楹。邯郸有名倡,承间奏新声。

()

幽园选胜得篁塘,湘竹来风拂药房。百尺红楼烟里出,望中黄鹄入苍苍。

()

骇浪蹴日回,惊涛激云上。我舟一叶轻,势与水天抗。

回头阊阖生遥慨,目中久已无瀛海。瀛海遥环九九州,苍茫宇宙皆浮沤。

()
金谷繁华四散空,但闻啼鸟怨东风。
楼台基坏丛生棘,花木根虚久穴虫。
蝶使几番飞不断,蚁宫何日战方终。
十年孤负春光好,叹息园林旧主翁。
()

青楼谁家女,开窗弄碧弦。貌同朝日丽,装竞午花然。

一弹哀塞雁,再抚哭春鹃。此情人不会,东风千里传。

()

文思天子搜遗书,子以文名领石渠。士安不用借五车,嫏嬛福地张华居。

忆昔蛩蛩附蚷虚,两家简牒争搜储,爱而不见心瞿瞿。

()
小槛移秀色,端来媚禅房。
道人不解饮,醺然醉天香。
()
山郡寒仍少,江村晚易昏。
梅共浑雪色,树影半云根,远役竟何事,壮怀谁与论。
布帆无恙在,长啸下荆门。
()

秋容眼界。随寓浑堪爱。远岫连天横淡霭。望断孤鸿飞外。夕阳红树林坰。重重锦障横陈。一段江南景色,倩谁为下丹青。

()

才题菊便说渊明,风韵陶家未便争。何似凯亭多高致,自将晚节谱秋英。

()

春草年年绿,烟波处处愁。所嗟人异雁,犹隔洞庭秋。

()

歌姬赵氏,常为友人贾子正所亲,携之江上,有数月留。后予过邓,往来侑觞。感而赋此,俾即席歌之。

()

精蓝创何朝,规制极殊胜。阎浮罹劫火,无复庄严盛。

惟馀白足僧,短褐露两胫。我于大雪中,独立偶乘兴。

()

穹庐架屋石崚嶒,香火西风只一僧。
日晚课经犹未了,闭门先点佛前灯。

()

可食不必驼峰肉,可居不必鸱尾屋。
竹璃菜羹人得知,此中有士定不俗。
东里先生癯似鹤,閒门不受童蒙渎。

()

异国春归客感深,烽烟满目罢登临。茂宏到处能胡语,庄舄无人和越吟。

四海仓黄留此日,十年闲散负初心。草驴秃尾天街侧,吹笛纤儿莫见侵。

()

嗷嗷空城雀,身计何戚促。

本与鹪鹩群,不随凤凰族。

()
喜见家山喜见晴,乾坤都属舞雩春。
家山自是山无数,认得春风定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