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轩》是宋代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间名为野的小轩,不属于尘世的境界,
嵩山少林寺的烟云送来清新的风。
日月、岁时都已经过去,
还在哪里寻找那个壶中的仙境。
诗意:
《野轩》以一种闲适自然的心境,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超脱和追求真理的意愿。诗中的“野轩”象征着清净宁静的居所,与尘世的纷扰相隔离。嵩山和少林寺则代表了高山和寺庙的宁静与祥和,通过送来的好风传递出清新宜人的氛围。日月和岁时的过去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而“壶中”的仙境则象征着追求超越尘世的境界。
赏析:
《野轩》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超脱和追求内心宁静的渴望。诗中运用了山水意象,通过嵩山和少林寺的景象,传达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这种景象与“野轩”的名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诗人追求超脱尘世的心境。同时,诗中的日月岁时的提及,暗示了时间的无情流逝和人生的短暂,突出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最后,诗人希望能够在壶中寻找仙境,表达了对超越尘世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富有意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追求内心宁静和超越尘世的向往。通过山水意象和时间的流逝,诗人呈现出一种超越凡俗的境界,并希望能够在壶中寻找仙境,表达了对追求真理和超越尘世的渴望。这首诗词以清新淡雅的风格,将诗人的思想和情感融入其中,使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一种宁静和超然的美感。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卜居。明代。张煌言。荒洲小筑笑焚余,结构新茆再卜居。性僻故贪鸥鹭侣,地偏犹偪虎狼墟。寒芦瑟瑟秋张乐,宿火荧荧夜读书。正忆普天方左衽,此身那得混樵渔!
汉庙祈雨回阳春亭有怀。唐代。薛能。南荣轩槛接城闉,适罢祈农此访春。九九已从南至尽,芊芊初傍北篱新。池中水是前秋雨,陌上风惊自古尘。欲召罗敷倾一盏,乘闲言语不容人。
听霜钟。唐代。无名氏。寥亮来丰岭,分明辨古钟。应霜如自击,中节每相从。静听非闲扣,潜应蕴圣踪。风间时断续,云外更舂容。虚警和清籁,雄鸣隔乱峰。因之论知己,感激更难逢。
好事近。宋代。赵可。密雪听窗知,午醉晚来初觉。人与胆瓶梅蕊,共此时萧索。倚窗闲看六花飞,风轻止还作。个里有诗谁会,满疏篱寒雀。
病中书怀寄王二十六。唐代。李建勋。落叶满山州,闲眠病未瘳。窗阴连竹枕,药气染茶瓯。路匪人遮去,官须自觅休。焉宜更羸老,扶杖作公侯。
晚登望云。宋代。陆游。一出修门又十年,辈流多已珥金蝉。衰如蠹叶秋先觉,愁似鳏鱼夜不眠。辇路疏槐迎驾处,苑城残日泛湖天。君恩未报身今老,徙倚危楼一泫然。
酒。宋代。丁谓。渌蚁含柔旨,清醇泛烈芳。帝樽甘露醴,天宴碧霞浆。千酿富难敌,万钱酬亦当。宜遵三爵礼,莫羡百壶章。
和永叔郡斋闻百舌。宋代。梅尧臣。响舌能令百鸟羞,听时丹杏发山邮。春云不定雨来急,湿翅苍茫高树头。
送山阴姚丞携妓之任兼寄山阴苏少府。唐代。韩翃。东风香草路,南客心容与。白皙吴王孙,青蛾柳家女。都门数骑出,河口片帆举。夜簟眠橘洲,春衫傍枫屿。山阴政简甚从容,到罢唯求物外踪。落日花边剡溪水,晴烟竹里会稽峰。才子风流苏伯玉,同官晓暮应相逐。加餐共爱鲈鱼肥,醒酒仍怜甘蔗熟。知君炼思本清新,季子如今德有邻。他日如寻始宁墅,题诗早晚寄西人。
赠文潜甥杨克一学文与可画竹求诗。宋代。晁补之。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经营似春雨,滋长地中绿。兴来雷出土,万箨起崖谷。君今似与可,神会久已熟。吾观古管葛,王霸在心曲。遭时见毫发,便可惊世俗。文章亦技尔,讵可枝叶续。穿杨有先中,未发猿拥木。词林君张舅,此理妙观烛。君从问轮扁,何用知圣读。
同友人乘舟。宋代。徐玑。泽国自秋凉,乘舟入渺茫。荷披沙渚碧,花乱暑风香。山色含疏雨,蝉声带夕阳。不知归路杳,相对有篇章。
复古诗首句云独步复静坐辄继二章·独步。宋代。司马光。踽踽出东轩,徐徐步小园。何须从吏卒,亦不引儿孙。蹑屐寻莎径,携筇拨水源。愁闻俗客到,唯说市朝喧。
赠徐瓢翁二首。元代。方回。六十年前欲冠时,江湖声价已飚驰。四灵在昔三曾识,八袠于今百可期。多滩渐惊前辈尽,老怀那许后人知。何当琴酒灯窗夜,莫说兴亡但说诗。
安老亭诗。宋代。苏轼。桥下幽亭近水寒,倩谁□字在楣端。市廛得此尤堪隐,老者於今只自安。饭後徐行扶竹杖,倦来稳坐倚蒲团。眼明能展锺王帖,绝胜前人映雪看。
上陈县尹二首。宋代。刘应李。温公宅子富公池,并入尧夫户不知。百亩但添官里赋,一编惟说橐中诗。自怜老去无能役,正恐儿成不了痴。有口尚能夸尹在,莫教白发困行移。
柳腰轻(中吕宫)。宋代。柳永。英英妙舞腰肢软。章台柳、昭阳燕。锦衣冠盖,绮堂筵会,是处千金争选。顾香砌、丝管初调,倚轻风、珮环微颤。乍入霓裳促遍。逞盈盈、渐催檀板。慢垂霞袖,急趋莲步,进退奇容千变。算何止、倾国倾城,暂回眸、万人肠断。
早起。清代。庄德芬。春庭一夜雨,瑟瑟鸣丛筱。觉来知新晴,枕上闻啼鸟。振衣启疏寮,晓日射林杪。馀霞天际垂,一抹红未了。星星泫露花,毵毵茁芽草。清气爱平旦,百虑未相扰。携书对崇兰,幽香萦缬褾。
道中病疡久不饮酒至鱼梁小酌因赋长句。宋代。陆游。我行浦城道,小疾屏杯酌。癣疥何足言,亦复妨作乐。此身会当坏,百岁均电雹。胡为过自惜,惫卧困针烙。未尝脍噞喁,况敢烹郭索。今朝寓空驿,窗户寒寂寞。悠然忽自笑,顿解贪爱缚。红烛映绿樽,奇哉万金药。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甄逢。宋代。林同。史书良为稹,褒诏却因袁。足使济不朽,何堪逢自言。
满江红 春雨。宋代。汪宗臣。检点春光,阴雨过、三分之一。从头数、元宵灯夕,都无晴日。不碍郊原肥草绿,但漫丘壑沈云黑。那东君、忒煞没纲维,春无力。燕忙甚,泥浑湿。蜂愁甚,脾无蜜。更两旬又是,梨花寒食。蔫红殷桃吾不较,岂堪浸烂东畴麦。望前村、白鹭衬霞红,探晴色。
春兴八首 其五。明代。宗臣。石门草色曳春裾,愁里春花满旧庐。计吏征求那太急,苍生憔悴竟何如。黄河北注鱼龙泣,赤壤终年稼穑虚。天上近传优恤诏,可能一夕起樵渔。
五十六岁生日三绝。近现代。陈寅恪。女痴妻病自堪怜,况更流离历岁年。愿得时清目复朗,扶携同泛峡江船。
满江红。宋代。吕胜己。惨惨枯梢,初疑似、真酥点滴。见深红蒂萼,方认早梅消息。粉艳牵连春意动,冰姿照映霜华白。伴苍松、修竹似幽人,相寻觅。香远近,枝南北。幽涧畔,疏篱侧。便佣儿贩妇,也知怜惜。渭水渔翁方入社,西湖处士成陈迹。爱平生、炯炯岁寒心,无今昔。
山中奉怀诸君十一首 其九 伦仪部穗石。明代。王渐逵。春曹富酝籍,端居事幽讨。岭表流清标,海内挹文藻。示朴非良工,韫遗岂珍宝。拟泛凌霄槎,宁恋栖霞岛。
重游南岳。宋代。范成大。舍舟得马如驭气,步入青松三十里。我从蛮岭瘴烟来,不怕雨云进岳趾。忆昔南征款庙庭,往来无恙神所祉。当时已有归田愿,帝临此习如白水。煌煌南正馆于东,手握八觚温玉玺。骏奔灊霍左右辅,好生不杀扶炎纪。崇禋竣事晓坛空,跻攀小试青鞋底。不知云磴几千丈,但见漫山白龙尾。石头招我上南台,瑞应阑干天半倚。福严钟声过桥来,彷佛三生如梦里。堂中尊者已先去,苔锁岩扉何日启?竹嫌硗确老逾瘦,松畏高寒蟠不起。臞儒尚病怕深登,幽讨未穷行且止。我评七十二高峰,郁律穹窿少观美。俨然可瞻不可玩,往往雄争如负扆。乃知岳镇盖深厚,不与他山争秀伟。区区献状眩儿童,乳洞淡岩真戏耳。
登栖云岩,偶晤家琴樵。清代。林占梅。舣棹寻幽到上方,故人邂逅永公房。蝉声时趁钟声远,书味应兼道味长。四壁风骚留草字,一区水石佔梅香。评茶坐话苔矶久,岩畔归云已夕阳。
大醉梅花下走笔赋此。宋代。陆游。闭门坐叹息,不饮辄千日。忽然酒兴生,一醉须一石。檐头花易老,旗亭酒常窄。出郊索一笑,放浪谢形役。把酒梅花下,不觉日既夕。花香袭襟袂,歌声上空碧。我亦落乌巾,倚树吹玉笛。人间奇事少,颇谓三勍敌。酒阑江月上,珠树挂寒璧。便疑从此僊,朝市长扫迹。醉归乱一水,顿与异境隔。终当骑梅龙,海上看春色。
题菜赠杨翁普能时年七十三断肉六十年矣。明代。顾清。上沃泉甘野水边,乌菘紫芥各纷然。主人为尔都忘味,更伴清斋六十年。
游七星岩 其一。明代。郭棐。仙岩标胜概,瑰特记曾游。斗阁擎天出,风潭傍日浮。振衣扳绝顶,漱石枕寒流。笑问岩前鹤,修翎可自由。
苏门观泉源。明代。陈吾德。苏门形胜太行来,千里河源一鉴开。星宿乍疑浮瀚海,蛟龙时见起春雷。转输东北天津会,襟带西南地轴回。十载卫城曾驻马,独怜华发始登台。
开新社。明代。刘麟。摇曳舟车上国来,欢游不许鬓丝催。湖心夜月思君并,岩畔春花逐我回。醉有狂歌书草木,閒寻往事扫莓苔。江城别社收耆旧,转眼湖南有弃才。
香菱咏月·其二。清代。曹雪芹。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
送宜川。宋代。释慧空。一气万化之所种,眼处不透花重重。达人于中有大观,得处何止如鸡虫。倒尔鼻息作雷吼,佛祖望之犹缩手。抬头三世才晓昏,过眼千差孰妍丑。孤云为伴鸟助歌,沙鸥起舞鱼吹波。世间忧乐如我何,病夫聊示见其多。
补蜀汉铙歌十二首 其五 定两川。明代。胡应麟。定两川,皇图赫赫帝业安。成都破竹万姓欢。壶浆夹道食以箪。西指定军夺前山。夏侯来争馘斩渊。馘斩渊,众大崩,合也弃马亡心魂。操慑首鼠抱头奔。抱头奔,两川一顺,天应人即。皇帝位新万国。
郊庙歌辞·享惠昭太子庙乐章·送文舞出迎武舞入。唐代。孟简。喧喧金石容既缺,肃肃羽驾就行列。缑山遗响昔所闻,庙庭进旅今攸设。
新晴。宋代。宋庠。夕雾休残雨,霏霞侧半轮。溪河虽早夏,陇麦尚馀春。灰月收全晕,泥龙落故鳞。高花树端湿,芳篠箨梢新。雷去壶犹电,风来扇未尘。横琴聊坐啸,何必垫游巾。
寄平远台僧百鍊。明代。林廷模。京国驱驰十丈埃,野心常忆远公台。烟销竹外茶初熟,月满庭前鹤未回。半榻白云垂纸帐,一帘香雪落岩梅。重逢遥在秋深处,篱菊须留霜后开。
经废寺。明代。徐熥。宝殿莽萧萧,残僧宿敝寮。壁馀昏后画,树绝挂时瓢。碑毁龟趺损,梁荒鼠族骄。听经知识少,驯虎度危桥。
烈日。清代。陈忠平。树欲生凉尔何烈。劳民困顿无可歇。日下偏有阴潮处,繁衍蚊蝇吮人血。
石宝寨。清代。冯誉骢。破碎河山独力撑,隐然西蜀一长城。彤廷召对三杯酒,白梃森严万帐兵。别鹄惨闻贞女调,图麟先记美人名。笑他专阃如杨左,徒抱须眉愧此生。
百花原(一作王昌龄《出塞行》)。唐代。李颀。百花原头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已时。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
泉州贡院举梁八咏 其二。宋代。真德秀。云斤初运日逢甲,虹影乍横星值奎。天相斯文兆先见,不须佳谶指金鸡。
怀斯远。宋代。韩淲。晴光杂空云,青春转寒谷。眇眇兮章丘,所见惟我独。洒然天地间,岂为万事足。晓风吹诗来,梅枝粲群玉。
好事近。唐代。无名氏。王母庆生辰,方过中秋五日。子舍文场鏖战,想功名来逼。看看喜德捷音传,果信名登桂籍。行拜君恩爵赏,寿萱堂永锡。
君如买宅皋亭住,须种梅花三百树。树里茅堂树外桥,杖策寒香袭衣屦。
春残叶大转阴浓,雨过苔黏更盘互。邻叟来传补竹方,幽禽唤与寻山路。
胡三应瑞爱皋亭山水有结庐之原诗以坚之 其一。清代。杭世骏。君如买宅皋亭住,须种梅花三百树。树里茅堂树外桥,杖策寒香袭衣屦。春残叶大转阴浓,雨过苔黏更盘互。邻叟来传补竹方,幽禽唤与寻山路。烟钟际暝答村春,渔火沿流破溪雾。眼前好景画难真,身外良图计非误。瓜皮艇小载琴来,相访柴门月初吐。
政胡尘满野,问谁与、作坚城。有老子行年,平头六十,无限声名。向来试陈大略,便群儿、啁哳耳边鸣。争识规模先定,破羌终属营平。吾心惟有忠城。羞媚妩,做逢迎。谓干戈锋镝,动关民命,此不宜轻。听渠自分勇怯,奈何他、天理若持衡。只把从前不杀,也应换得长生。
木兰花慢·政胡尘满野。宋代。黄机。政胡尘满野,问谁与、作坚城。有老子行年,平头六十,无限声名。向来试陈大略,便群儿、啁哳耳边鸣。争识规模先定,破羌终属营平。吾心惟有忠城。羞媚妩,做逢迎。谓干戈锋镝,动关民命,此不宜轻。听渠自分勇怯,奈何他、天理若持衡。只把从前不杀,也应换得长生。
南归醉题家圃二首。宋代。邓肃。填海我如精卫,当车人笑螳螂。六合群黎有补,一身万段何妨。
东西山二首。宋代。洪咨夔。折屐碁边情易矫,捋须筝畔泪难禁。何如拍手招元放,玉室金堂深更深。
越溪村居。唐代。戴叔伦。年来桡客寄禅扉,多话贫居在翠微。黄雀数声催柳变,清溪一路踏花归。空林野寺经过少,落日深山伴侣稀。负米到家春未尽,风萝闲扫钓鱼矶。
雨中发洪都。明代。李昌祺。豫章城下水如苔,风雨官河一棹开。山色遥连萧寺暝,雁声遥度楚云哀。霜凋远树寒灯见,鸟背孤帆极浦回。画栋朱帘遗阁废,荒基岁岁长蒿莱。
游蒲涧呈周帅蔡漕张舶。宋代。杨万里。胜日从公蒲涧游,万壑声满千崖秋。一径如蛇三百曲,绕尽山腹到山头。穹岩千仞欹欲裂,仰看飞泉泻云窟。锵成环佩奏成琴,溅作珠玑霏作雪。步穿危磴攀苍藤,忽上穹岩顶上行。人在半天泉在井,不敢下瞰惟闻声。只怪前驱深不见,须臾却向前山转。海风吹袖万丈长,海水去人一弓远。老僧云卧晏未兴,先遣长松夹道迎。小参古殿黄面老,不见旧日安期生。景泰上方半堵壁,城中望之雪山白。却从景泰望城中,晓日楼台焕金碧。君不见中流千金博一壶,不如游山饥时粥一盂。金印系肘大如斗,不如游山倦时一杯酒。安期飞升今几年,祖龙不是不求仙。至今年年七月二十五,倾城游人来访古。
长沙行送胡子。明代。皇甫汸。贾生昔被长沙谪,湘水千年动颜色。吊古空劳忆芷兰,世途久已生荆棘。当今天子称圣君,论恩岂复如汉文。垂裳穆穆日南向,锐情稽古非谦让。直气常悬青琐间,愁云更郁乌台上。胡郎胸中书万言,夕方拜官朝叩阍。刘向况有五行传,挺身悟主争绳愆。即今亦有长沙行,此去应知圣主情。早晚定膺宣室召,肯使人徒说贾生。
送陆三出尉。唐代。钱起。春草晚来色,东门愁送君。盛才仍下位,明代负奇文。且乐神仙道,终随鸳鹭群。梅生寄黄绶,不日在青云。
范至能游灵石录示诗仙留题云。宋代。李洪。胜概风生步武,山灵景从归云。尘世欲寻飚驭,藤阴万个苍筠。
谒蒋帝祠过钟山下二首。宋代。张耒。野塘春水绿迢迢,上有东风弄柳条。晓日已穿东岭出,轻寒犹欲战驼毛。
拟归田园。宋代。张九成。所居极幽深,事简人迹稀。乘兴或登山,兴尽辄复归。芝朮足吾粮,薜萝富吾衣。一生澹无营,百事不我违。
送柯伯东省试。宋代。袁说友。道义如君只几人,相从了不见尘侵。一樽但觉论文细,三画从知得意深。自是强年应折桂,不妨朞月早传音。我今已办如椽笔,拟称琼林最后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