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首

又一首朗读

《又一首》是宋代邵雍所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兄既名雍弟名睦,
弟兄雍睦情何足。
居常出入留一人,
奉亲教子如其欲。
慈父享年七十九,
四人稚子常相逐。
其间同戏彩衣时,
堂上愉愉欢可掬。
慈父前年忽倾逝,
尔弟今年命还促。
独予奉母引四子,
日对几筵相向哭。
不知肠有几千尺,
不知泪有几千斛。
断尽滴尽无柰何,
向日恩光焉可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邵雍的家庭生活和亲情之深。诗中以兄弟之情为主线,表达了作者对家人的深厚感情以及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首先,诗词中提到兄弟的名字分别为雍和睦,表示兄弟关系和睦融洽。然而,作者认为这种亲情之深是无法言尽的。

接下来,诗词描绘了平日里那一位常常出入的人,指的是已故的父亲。他对父亲的尊敬和教育子女的责任都表现得恰如其分。

然后,诗中提到了父亲享年七十九,而四个孩子仍然年幼,常常相互陪伴和玩耍,家庭生活充满了欢乐和温馨。

然而,父亲在前年突然去世,而弟弟今年的命运又如此匆忙。作者独自承担起照顾母亲和四个孩子的责任,每日在家中与家人一起哭泣。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悲伤和无尽的眼泪。无论是多么伤心地流泪,都无法弥补过去的缺失,也无法挽回已逝的亲情。

整首诗以平淡的语言展现了家庭生活中的真挚情感,以及对亲人的思念和无尽的悲痛。它让读者体会到家人之间的珍贵情感,并引发对生命脆弱和亲情的深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朗读
()

猜你喜欢

宫腰袅袅翠鬟松,夜堂深处逢。无端银烛殒秋风,灵犀得暗通。

身有恨,恨无穷,星河沈晓空。陇头流水各西东,佳期如梦中。

()

乘槎千里客,一叶下鄱阳。雁起闽天迥,烟连楚水长。

江鱼投网罟,海燕逐帆樯。暮雨潇潇急,鸣桡欲断肠。

()

疏火照船衾。杜宇千山啼梦醒。百里夜潮双桨,月到越王城。

秋色动乡情。盼不了长亭短亭。木落烟寒,雁飞天远,人语楼深。

()

相知乐今夕,华月共芳筵。宁知君见爱,乃在三载前。

鸾鹤本同心,不计时后先。感君期我厚,起坐为流连。

()
长安酒楼歌管新,一曲乌栖泣鬼神。
狂客解龟同一醉,人人知是谪仙人。
()
欲望淮南更白头,杖藜萧飒倚沧洲。
可怜新月为谁好,无数晚山相对愁。
()

田在港西家港东,断桥春水步难通。
束芦挟瓮稳来去,不碍小船分钓筒。

()

应事如应敌,收功端有素。
诗乃随景迁,预计几胶柱。
鼓吹月明秋,当时亦佳句。

()

老衲筑轩湖上头,半间曾借数宵留。窗迎紫翠千峰月,帘捲玻璃万顷秋。

别浦暝时迷远树,沧洲明处见飞鸥。定回坐待波澜静,一点珠光夜不收。

()
城里哦诗枉断髭,山中物物是诗题。
欲将数句了天竺,天竺前头更有诗。
()

纹波洲上望,极目接苍茫。水落鱼矶浅,天空鸟道长。

一声歌叹乃,孤棹倚沧浪。处处吹笳起,斜晖野寺旁。

()

不是来天上,何如坼地开。掀风看浪舞,挟雨欲山摧。

古岸蛟龙徙,清时璧马灾。行河财力尽,临岸意徘徊。

()

临风洒泪唱骊歌。啼痕沁薄罗。小楼又见雁南过。

秋风秋雨多。

()
结屋依山住,幽窗与静宜。
藤花上疏竹,苔石卧荒篱。
挈榼童沽酒,敲门客送计。
老惭生计拙,役役又何为。
()

谁曾白日上青天,谁羡千钟况万钱。要入诗家须有骨,若除酒外更无仙。

三杯未必通大道,一斗真能出百篇。李杜饥寒才几日,却教富贵不论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