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吟》是宋代文学家邵雍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三百六旬有六日,
光阴过眼如奔轮。
周而复始未尝息,
安得四时长似春。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诗人用三百六旬加六日来表示一年的时间,强调了时间的有限和迅速流逝。他将光阴比作奔腾的车轮,形容时间飞逝之快。然而,时间的流转却没有停歇,不断循环往复,没有停歇的机会。诗人感慨四季易逝,希望时间可以像春天一样长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时间的无情,突显了人生的短暂性。通过将时间比作奔腾的车轮,诗人传达了时间的迅速流逝和不可逆转的特性。诗人对时间的流转感到无奈,他希望时间可以像春天一样持久,但却无法实现。这首诗词呈现了一种深沉的哲思,启示人们要珍惜时间,珍惜眼前的美好,对生命的短暂性有所思考。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望江南 其三。明代。杨慎。晴雪好,万瓦玉鳞浮。照夜不随青女去,羞明应为素娥留。只欠剡溪舟。
齐天湛碧。正新凉风露,冰壶清彻。河汉无声光练练,涌出银蟾孤绝。岩桂香飘,井梧影转,冷浸官袍洁。西厢往事,一帘轻梦凄切。肠断楚峡云归,尊前无绪,知有愁如发。此夕常娥应也恨,冷落琼楼金阙。禁漏迢迢,边鸿杳杳,幽意凭谁决。阑干星斗,落梅三弄初阕。
念奴娇(中秋呈徐叔至)。宋代。谢懋。齐天湛碧。正新凉风露,冰壶清彻。河汉无声光练练,涌出银蟾孤绝。岩桂香飘,井梧影转,冷浸官袍洁。西厢往事,一帘轻梦凄切。肠断楚峡云归,尊前无绪,知有愁如发。此夕常娥应也恨,冷落琼楼金阙。禁漏迢迢,边鸿杳杳,幽意凭谁决。阑干星斗,落梅三弄初阕。
漫天岭。宋代。张先。不独高明不可谩,仍知不似泰山安。五丁破道秦通蜀,却被行人脚下看。
闻雁有感。宋代。董嗣杲。雁声入泬寥,节节传哀音。哀音不可听,听之感中襟。客从远方来,幽忧久攒心。始为饥寒谋,今无可栖林。浮林抹电如,休计升与沉。奈此口体累,议者何铄金。为客亦良苦,愁见积叶深。壮气归消磨,羸病力不任。狂走拥虚器,空卧庐山阴。蒙头难御风,煮尽石鼎葠。何时理晴竿,把钓花溪浔。思归未可归,床蛩自纵吟。
夏日闲居。明代。王以悟。人皆病酷暑,竹下独清凉。一枕羲皇梦,频斟元亮觞。天乎未欲治,轲也亦徒伤。经世况谁事,山夫久自量。
与利州守 其二。宋代。员兴宗。剑关云栈蜀西头,公在平川最上流。五百里中为甸服,一千年里作贤侯。城乌想尔齐师遁,边马从他魏使愁。燕寝凝香无所事,姓名料想覆金瓯。
恩綍煌煌下紫宸,滥竽何幸及儒臣。回瞻东阁星辰迥,遥接南宫雨露新。
自信官阶叨此地,敢忘家学继前人。非才每庆遭逢久,犹是龙飞第一春。
十月十九日蒙恩授礼部右侍郎具疏辞以晚不及达明日陛谢又明日视事于南宫有作寄诸同年 其一。明代。倪岳。恩綍煌煌下紫宸,滥竽何幸及儒臣。回瞻东阁星辰迥,遥接南宫雨露新。自信官阶叨此地,敢忘家学继前人。非才每庆遭逢久,犹是龙飞第一春。
鹊桥仙 其二 佳人。清代。尤侗。月眉星眼,烟鬟雾髻,浑是一天妆束。尤云殢雨更风流,甘折却、人间庸福。莺莺燕燕,红红翠翠,删尽侍儿名录。鸳鸯谱样总平常,新翻出、怜欢题目。
再见王进之于潭王即有岳鄂之行赠之四首。宋代。赵蕃。君发未可白,亲颜元自红。旨甘知有子,婚嫁趣成翁。世岂无高义,途宁叹久穷。但当言计拙,不可怨诗工。
题桃花菊。宋代。黄裳。人面亦相映,龙山应独赏。却因清淡中,艳异尤堪尚。靖节篱下吟,幽怀忽驰想。武林溪上游,芳容若迎望。妙本自无二,佳名谁有两。辨事惟赖香,根蒂岂容妄。
送赵子隆下第南归。明代。宗臣。阊阖天高急暮笳,一尊芳草又天涯。短衣孤剑且辞国,驻马听鸿日忆家。淮浦当年曾桂树,楚江三月正桃花。君归好拟长杨赋,岂向西风问钓槎。
晚起。唐代。白居易。卧听鼕鼕衙鼓声,起迟睡足长心情。华簪脱后头虽白,堆案抛来眼校明。闲上篮舆乘兴出,醉回花舫信风行。明朝更濯尘缨去,闻道松江水最清。
感遇二十五首 其七。宋代。张耒。太冬积严杀,布令兆微霜。凄凄中园木,华采欻摧藏。岂无孤芳者,佳菊独煌煌。后彫虽尔德,曷补蕙兰伤。
被旨趣行和计院兄韵。宋代。刘克庄。耄耋即今同队少,宗盟于我数年加。陈根尚□□□□,新咏真堪续棣华。狂老监犹能嗜酒,□□□□□生花。何时手板抽还了,杖履追随莫去家。
诗 其二十四。唐代。拾得。一入双溪不计春,鍊暴黄精几许斤。炉灶石锅频煮沸,土甑久烝气味珍。谁来幽谷餐仙食,独向云泉更勿人。延龄寿尽招手石,此栖终不出山门。
鹅湖道中二首。宋代。赵蕃。人间那有万株松,莫道名山都未逢。自拄枯藜行不倦,更听斋后几声钟。
挽京口使君丰郎中十首。宋代。刘宰。再向江淮把一麾,民情可但不能欺。来时叔度嗟何暮,去日何公苦见思。
送澄上人南游。元代。徐贲。云水三千里,江湖二十年。春风投海国,落日上吴船。木钵家家饭,蒲团处处禅。石桥元有路,只在暮钟边。
谪居海上。唐代。熊皦。 家临泾水隔秦川,来往关河路八千。堪恨此身何处老,始皇桥畔又经年。
怀五岳五首 其三 华岳。明代。黄省曾。翠壁五千仞,山经昔所论。不愁攀铁锁,深欲倚云门。日月双崖照,星辰万壑翻。修羊悬石榻,时啸洗头盆。
三骏图。明代。陈琏。王孙画马师韩干,此疋权奇见应罕。疑是长杨较獦回,五老满身流赭汗。近时作者任月山,真迹往往传人间。骊黄青骢凡二疋,苑内呈来初卸鞍。吁嗟三骏非凡质,当时曾荷孙阳识。自入天闲沐主恩,煌煌天驷联奎壁。
饯陈签省行台西夏。元代。王恽。汉家威德际髦蛮,牙孽其中虑阻艰。金节远开丞相府,春光先渡玉门关。正烦烟火通青海,未用梯航致白环。银字诏还知不远,好来弹压紫宸班。
贽管文秀博士。宋代。朱晞颜。簪裙缓引步龙楼,每得鸣珂侍宴游。银笔从横裨献纳,玉堂清近接风流。昼帘花静琴心远,午枕香残草梦幽。盛业只今烦润色,先声已到凤池头。
清明天气,永日愁如醉。台榭绿阴浓,薰风细。燕子巢方就,盆池小,新荷蔽。恰是逍遥际。单夹衣裳,半笼软玉肌体。
石榴美艳,一撮红绡比。窗外数修篁,寒相倚。有个关心处,难相见,空凝睇。行坐深闺里,懒更妆梳,自知新来憔悴。
鹤冲天·清明天气。宋代。杜安世。清明天气,永日愁如醉。台榭绿阴浓,薰风细。燕子巢方就,盆池小,新荷蔽。恰是逍遥际。单夹衣裳,半笼软玉肌体。石榴美艳,一撮红绡比。窗外数修篁,寒相倚。有个关心处,难相见,空凝睇。行坐深闺里,懒更妆梳,自知新来憔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