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歌三首。宋代。白玉蟾。人来人去唱歌行,只道灯明不月明。月不如灯灯胜月,不消观月但观灯。
《山歌三首》是宋代诗人白玉蟾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人来人去唱歌行,
只道灯明不月明。
月不如灯灯胜月,
不消观月但观灯。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人们在行走的过程中所见所感,以及对月亮和灯光的观察和感受。
首先,诗人描述了人们来来往往唱歌行走的景象,人们似乎只注重道路两旁的灯火明亮,而忽略了天空中的月亮。这样的景象暗示了人们追求物质繁华和身世安逸的倾向,对于精神追求的忽视。
接着,诗人进行了对比,认为月亮不如灯光明亮,但灯光却胜过月亮。这里的"月不如灯",表达了诗人对于月亮的一种批判,也可理解为对于物质欲望的质疑。灯光胜过月亮,则是指灯光的照明效果更加强烈,充满了现实的光芒。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观点,他认为不必去欣赏月亮,只需要观赏灯光即可。这种观点暗示了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的追求,对于虚幻、理想或者超脱的追求的缺失。诗人通过这首诗词,对于人们追求物质和享乐的心态提出了一种反思。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人们行走中的景象进行描绘,以及对月亮和灯光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人们对物质追求的批评和对精神追求的呼唤。这种反思使人们思考生活的真谛和价值观的选择。
白玉蟾(1134~1229),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白玉蟾。白玉蟾(1134~1229),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金刚随机无尽颂·大乘正宗分第三。宋代。释印肃。四生空鸟迹,六道无见觅。十二假因缘,了幻元无识。
客到疑参薝卜林,此中禅悦味深深。清阴敝院重重盖,凉雨连宵滴滴金。
只许为薪烹石鼎,休教作饵点鱼砧。拈花微笑吾无隐,妙悟真堪破积沈。
丙寅秋,木犀盛开,诚斋与张功父唱和五首,鲜新帖妥,自然入格,戏用其韵,功父南湖之未逮南溪乎哉 其三。明代。王应辰。客到疑参薝卜林,此中禅悦味深深。清阴敝院重重盖,凉雨连宵滴滴金。只许为薪烹石鼎,休教作饵点鱼砧。拈花微笑吾无隐,妙悟真堪破积沈。
和东川定山庄。明代。庄昶。白云多谢此山灵,识得先生杖履情。巨梃每劳相见扣,洪钟非是敢无鸣。客留知己贫何厌,屋傍秋山破也清。自枉群仙长过我,我家何敢冒蓬瀛。
赠周散骑兴嗣诗二首 其二。南北朝。吴均。昔贤当路者,声名振华夏。朱轮玳瑁牛,紫鞚连钱马。朝花舞风去,夜月窥窗下。想君贵易朋,居然应见舍。
寄答梁鹤庄 其一。清代。缪公恩。三十年来感逝波,浮云身世变更多。故人零落青门旧,白发盈头唤奈何。
次韵和韩子华内翰於李右丞家移红薇子种学士。宋代。梅尧臣。红薇花树小扶疏,春种秋芳赏爱余。丞相旧园移带土,侍臣清署看临除。薄肤痒不胜轻爪,嫩干生宜近禁庐。此地结根千万岁,联华荣莫比茅茹。
登瓦官阁。唐代。李白。晨登瓦官阁,极眺金陵城。钟山对北户,淮水入南荣。漫漫雨花落,嘈嘈天乐鸣。两廊振法鼓,四角吟风筝。杳出霄汉上,仰攀日月行。山空霸气灭,地古寒阴生。寥廓云海晚,苍茫宫观平。门馀阊阖字,楼识凤凰名。雷作百山动,神扶万栱倾。灵光何足贵? 长此镇吴京。
龙门山二首 其一。宋代。范纯仁。云拥楼台雪拥川,亲朋行望举吟鞭。烟龛万叠凌花霰,坐见金人变玉仙。
宿车补旃木石居。清代。王元复。久从少壮号通儒,自愧明经我不如。木石有缘堪共老,胸襟无碍任安居。磻溪石上钩难曲,茂叔庭前草不除。眼底风光今老矣,青山冉冉爱吾庐。
癸亥春。宋代。张嵲。荒村渺渺不知春,三见篱边物态新。渐习鱼虾解蛮语,自疑元是魏塘人。
奉题伏生受书图。元代。杨维桢。瓜丘崩,科斗藏。《典》、《坟》孰求楚左相,金丝未坏孔子堂。济南老生教齐鲁,绵蕝礼生何足伍。挟书严禁禁未开,盘诘谁能禁齐语。百年礼乐当有兴,天子好文开太平。百篇大义喜有托,十三女口传嚘嘤。太常掌故亲往受,百篇仅遗二十九。河内女儿还自疑,老人屋中有科斗。建元博士孔襄孙,五十九篇为训文。嘉唐悼桀空有诏,孔氏全经谁与论?倪家书生能受学,一篇荐上原非朴。赏官得列中大夫,帝轨皇涂未恢扩。汉家小康黄老馀,乌用司空城旦书。盖师言治在何处?后世徒走陈农车。
宿吴江泗洲寺值主僧不在留题。元代。陈颢。客舟来泊古招提,落日吴江望欲迷。茅屋几家村远近,野桥危木水东西。茶烟暝护萝房榻,花雨香沾石磴泥。不遇高僧谁共语,新诗谩向壁间题。
熙宁中朝会三首 其三 三举酒用《灵芝》。。宋代。郊庙朝会歌辞。皇仁溥博,品物蕃滋。庆祥回复,秀发神芝。灵华双举,连叶四施。披图按牒,永享纯禧。
山居二十咏 其三 芝榭。宋代。洪适。筑榭芝山麓,仍年再产芝。欲求茹芝法,已与赤松期。
化上人持钵乞颂。宋代。释正觉。化事而今尽付君,归来还我验儿孙。诸尘正受盛於钵,一句含胡覆却盆。别处见人知雪岭,自家喫饭识云门。底心肯负檀那力,开发真机报施恩。
四月雨中即事。明代。释函是。风雨飘摇茅舍欹,日长寒灶午炊移。山中乞士方离院,江上归帆已过时。播谷预占今岁早,种瓜须记去年迟。商量浩浩成何语,羞听黄莺啼短篱。
次韵虞永康谢余过沧江。宋代。魏了翁。雨余云簇数峰奇,公子江头客款扉。白舫青帘乱平渺,黄鸡浊酒话清微。稻畦千顷睟生色,竹日一川摇静晖。坐久东山初月上,恍疑赤壁旧时矶。
五月九日。唐代。司空图。金石皆销铄,贤愚共网罗。达从诗似偈,狂觉哭胜歌。高燕凌鸿鹄,枯槎压芰荷。此中无别境,此外是闲魔。
霍州道中八首 其二。清代。缪荃孙。路半崎岖壁半斜,竹篱茅舍野人家。红红白白扶疏处,开遍空山莺粟花。
送孙纠弹归镇江。宋代。王义山。不待文公立学规,士当无愧此深衣。无人可纠孰挑达,有过一弹谁是非,不怕转喉能触讳,自言垂老盍知归。只从北固山头处,直道留为晚景辉。
故宫怀古。宋代。释斯植。暮天云尽远山空,夜夜西风入汉宫。铁笛一声千古恨,月明人在女墙中。
出赐玄奘衲、袈裟衣应制。唐代。道恭。福田资象德,圣种理幽薰。不持金作缕,还用彩成文。朱青自掩映,翠绮相氤氲。独有离离叶,恒向稻畦分。
梅花十吟 其十 惜。宋代。段克己。窈窕银屏掩画堂,为嫌玉瘦怽昏黄。落英犹可为香爇,不学翔风老退房。
郊行感怀。宋代。林季仲。一夫容易缚淮阴,辟谷留侯念已深。去伴赤松聊尔尔,后人真向海山寻。
赠曾士倬用许广文韵。宋代。李昴英。里闬如君苦绩文,几年良玉困炎昆。鹗书快甚催随计,鹤发忻然慰倚门。袍绿光华应分有,汗青久远要名存。江头目送西行棹,惊起骊龙渴睡昏。
题王丈华阴书阁。清代。屈大均。太素有元精,凝为三芙蓉。美人日揽撷,彩翠餐无穷。白发临玉颜,岂敢从飞蓬。道德为膏沐,光彩开童蒙。人伦垂胜业,含垢悲予躬。老聃效夷言,大禹裸而东。昊天徒嗟嗟,委蛇吾安终。
送族侄赴任(一作之郡)。唐代。钱起。林下不成兴,仲容微禄牵。客程千里远,别念一帆悬。欲叹卑栖去,其如胜趣偏。云山深郡郭,花木净潮田。坐啸帷应下,离居月复圆。此时知小阮,相忆绿尊前。
定风波。宋代。欧阳修。过尽韶华不可添。小楼红日下层檐。春睡觉来情绪恶。寂寞。杨花缭乱拂珠帘。早是闲愁依旧在。无奈。那堪更被宿酲兼。把酒送春惆怅甚。长恁。年年三月病厌厌。
武康县。明代。夏原吉。湖州武康县,僻在群山中。人稀官事少,土沃禾稼丰。蚕时户户箔,鸡晓家家舂。鲜菱采秋夏,嫩笋庖春冬。廛幽商寡集,溪曲舟难通。儿童拙市语,父老高村容。淳淳良可尚,扰扰希能同。愧无召杜吏,重造朱陈风。作诗慰我民,政俗宜自隆。
南乡子。宋代。朱敦儒。宫样细腰身。玉带罗衫稳试新。小底走来宣对御,催频。曲殿西厢小苑门。歌舞斗轻盈。不许杨花上锦茵。劝得君王真个醉,承恩。金凤红袍印粉痕。
送舒州宿松县傅少府(一题作送宿松傅少府)。唐代。罗隐。江蓠漠漠树重重,东过清淮到宿松。县好也知临浣水,官闲应得看灊峰。春生绿野吴歌怨,雪霁平郊楚酒浓。留取馀杯待张翰,明年归棹一从容。
莱州道中与汝思望海有作。明代。王世贞。携君跃马最高峰,海色苍然尽汉封。落日层波明玳瑁,青天孤屿削芙蓉。洲边大核仙人种,浦外灵槎使者逢。指看白云殊夭矫,不知何事但从龙。
谢微之送鸭脚。宋代。韩维。拔尔蒿莱际,微根仅自支。劳心勤一溉,拭目待三移。浓李惭同列,芳橙合并枝。绛囊如有惠,莫忘赠君时。
寿陈左相。宋代。李商叟。愚生自幼感磨镌,才拙惭非宅相贤。甘遁山村承素萼,滥随轩冕厕官联。困鱼止箔今谁念,倦鹊依巢只自怜。拜寿不辞千里远,欲陪珠履侍陶甄。
悲歌六章 其四。清代。郁植。脱身从军向绝域,大食乌号悬两腋。部中不满五千骑,百战沙场尽辟易。尉佗系组明光宫,楼兰悬首长安陌。凯歌入关报天子,始信书生万人敌。一朝坐失幕府欢,缚下都船对刀笔。卫青天幸辄有功,李广数奇竟何益。
桐柏观。宋代。李昉。子晋栖霞境,高高出世埃。直疑天上去,归认下云来。银汉星辰近,金庭洞府开。迟明欲回首,更上降真台。
生查子。宋代。洪适。四月到盘洲,长是黄梅雨。屐齿满莓苔,避湿开新路。极望绿阴成,不见乌飞处。云采列奇峰,绝胜看庐阜。
夏夕得易岛庵浙江书。清代。允禧。我意类焦土,故人如甘霖。相思隔万里,何能润寸心。想思燕山峻,相思越水深。燕山越水间,中有明月临。不照合欢被,独照孤桐琴。盘中双鲤鱼,袖里双南金。清泪掩离绪,悲喜交中襟。书中多箴规,古道良足钦。花前一展读,空阶凝碧云。
偈颂二百零五首。宋代。释正觉。只个家风,八面玲珑。斗柄横而河淡,梦鹤起而巢空。功中退步就位,位里移身借功。灵灵了了处同中有异,湛湛澄澄处异中有同。随宜也机轮宛转,妙应也关捩虚通。佛子住此地,即是佛受用。经行及坐卧,常在於其中。
送胡伯珩都宪入贺尊号礼成。明代。罗钦顺。刚拂行尘又送行,蝉鸣高树已秋声。使华尽仰中丞贵,嘉会欣逢大礼成。喜动天颜荣昼接,养隆慈极副葵倾。晚风凉月过从地,尊酒从容话两京。
凄凉犯。清代。屈大均。马嘶不出。边风起、声含一片悲篥。白榆叶尽,黄榆又落,总成萧瑟。长城已失。但千里、龙沙没膝。苦无人、绵羊空白,烧取作朝食。来往阴山下,笑接阏氏,醉听兜勒。蔡姬在否,剩胡笳、曲传多拍。暂返云中,待祠天、还来作客。恨边长,出塞入塞少羽翼。
送黄若木还莆。明代。徐熥。执手向城隅,送君归鲤湖。风涛危渡峡,雨雪倦登途。遣日携书卷,消寒问酒垆。不须嗟伏枥,千里待名驹。
遣兴。宋代。王松。东南半壁绝通津,那有桃源可避秦!厌世几如都散汉,忧时曾作太平民!干戈劫外清修验,石火光中往迹陈。极目山形犹拱北,且收忠骨满江滨。
题雪窦飞雪亭。宋代。史浩。苍岷万仞起岩峦,悬瀑霏霏六月寒。波及下方俱润泽,人间须作六花看。
砚生太史将入都同人于重阳于三日就菊设饯以屋小于舟人澹如菊分韵得屋字。清代。慧霖。桂石已无山,松云尚有屋。君还玉照堂,不羡王官谷。索笑春寻梅,撷芳秋摘菊。离怀托篇什,共向篱根读。送酒劳白衣,敲诗剪红烛。更偷半日閒,相劝一杯足。公等文字豪,我惭笔花秃。愿随江月行,扣舷和清曲。
林庇民保以诗见赠次韵奉答。宋代。顾禧。萧萧竹影閒桐阴,有客携琴慰素心。秋老登楼频作赋,愁深抱膝共高吟。招寻丛桂香初散,快读残书酒满斟。莫恨龙门策未报,十年声价重南金。
通慧寺。清代。吴俊升。苍凉平野望招提,岸蓼汀凫水四围。石径行来红叶满,钟声断处白云飞。厨寒芋火僧慵惯,户罥蛛丝客到稀。剩有一湾明月在,殷勤相逐送余归。
奇仲德华第二转语皆有旨趣致中乃谓仆操两可。宋代。刘子翚。不可无诗绝盍簪,杂然嘲玩寄嘉首,唯阿似是摸棱手,虚静初无照物心。莲荡远阴波面合,堇峰横翠雨中深。颇能逐胜此来否,一笑又成染甫吟。
糖多令。宋代。刘辰翁。寒雁下荒洲。寒声带影流。便寄书、不到红楼。如此月明如此酒,无一事、但悲秋。万弩落潮头。灵胥还怒不。满湖山、犹是春愁。欲向涌金门外去,烟共草、不堪游。
郭某部翁妪两寿。明代。徐渭。峨眉西去倚天长,引瑞流虹聚一堂。庞氏鹿门同日隐,窦家桂树接枝芳。酒卮共把双鹦鹉,箫侣同骑两凤凰。自古陈家擅西蜀,何如今日郭汾阳。
次韵宿西山。元代。戴良。旦棹东湖澨,暝策西山麓。林光漏月清,水影漾天绿。初风革故和,穷律转新肃。悲来攒人怀,山房不成宿。
谢蜀府赐口衲歌。明代。张宇初。岷峨高峰几千丈,西蜀雄藩势尤壮。贤王久著忠孝名,巫峡川流屹相向。始当茅土立,儒玄沐恩庥。解衣每下士,道义非尘侔。嗟予疏野曷侍游,渺漠万里何乃远惠五彩之重裘。京华拜领增拾袭,片片云霞相荡浮。自惭樗散为时弃,久托林泉卧榛翳。五铢不啻芰荷轻,王门敢儗长裾曳。盛服俄惊降大庭,鹤禁封题远缄至。凝寒陋质变春和,冱冻空山消颢气。华阳之仙人,文德并前烈。拯济群黎冻馁除,国社安隆仰明哲。遂令眷渥及山人,亦被辉光起迂劣。晏婴衣被十载忘,范叔号寒一朝撒。儗营大药窥洪厖,正尔宜撷雪羽云姿裳。行穿藓涧堕晴雪,坐倚林籁鸣秋霜。千金裘,世稀有,宫锦袍,仰君寿。李白狂歌诗百篇,应悦丹砂驻衰朽。萧条山谷绝世期,缅想青城劳梦思。扁舟倘遂涓滴报,拭目相从天一涯。
辱井栏。元代。张翥。好事能收断石存,摩挲堪忆古云根。楼空野燹钟何在,宫没寒芜井已眢。古篆半留栏上字,妖姬犹有墓中魂。试扪凹处殷红湿,不是胭脂是血痕。
日赋附歌。唐代。李邕。披云睹日兮日则明,就日瞻云兮心若惊。日尔一日兮何道,时哉几时兮此生。
惜双双(中吕宫)。宋代。张先。城上层楼天边路。残照里、平芜绿树。伤远更惜春暮。有人还在高高处。断梦归云经日去。无计使、哀弦寄语。相望恨不相遇。倚桥临水谁家住。
和浙东童仓使建昌家圃梅花玉雪亭诗三首。宋代。宋伯仁。云绕疏篱水绕亭,主人清处着梅清。虽然借得坡翁意,人与梅花更有情。
留真人东山还诗。南北朝。沈约。连峯竟无已。积翠远微微。寥戾野风急。芸黄秋草腓。我来岁云暮。于此怅怀归。霜雪方共下。宁止露沾衣。待余两岐秀。去去掩柴扉。
霾风。宋代。王安石。霾风携万物,暴雨膏九州。卉花何其多,天阙亦已稠。白日不照见,乾坤莽悲愁。时也独奈何,我歌无有求。
鹊菅巢既成为鸠所据。宋代。杨万里。乾鹊平生浪苦辛,一年卜筑一番新。如何月下空三匝,宅子还将住别人。
赠谈命江文魁。宋代。翁溪园。四十头颅昨自知,行年懒问斗牛箕。才如昭纬甘居下,命若夏侯徒抵疑。蟠屈尚怀云雨志,坚刚犹励雪霜姿。阶前松已围三尺,一笑仍烦季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