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郊大礼诗

南郊大礼诗朗读

《南郊大礼诗》是宋代王禹偁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南郊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作者对礼仪和传统的崇敬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百官身着华丽的礼服,佩戴着剑,互相辉映。文物的威严归属于礼官。清晨,宿斋的钟声宣告着祖庙的开启,庄严的仪式在昊天坛上进行。旌旗飘扬,宫殿中的帷幕在黎明时分逐渐升起,星星和斗柄的图案点缀着寒冷的彩仗。作者心碎于商於左迁客的命运,他无法分享圆丘的荣耀和观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南郊大典的场景,展示了宋代社会对礼仪和传统的重视。百官们身着华丽的礼服,佩戴剑,彰显了他们的身份和威严。诗中提到的文物和礼官,强调了礼仪的重要性和其在社会中的地位。作者通过描述清晨钟声和庄严的仪式,展示了南郊大典的庄重和神圣。旌旗飘扬、彩仗寒冷的描绘,增添了场景的壮观和肃穆感。然而,诗的最后几句表达了作者的忧伤和无奈,他无法分享圆丘的荣耀,因为他被贬为左迁客,失去了权力和地位。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南郊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作者对礼仪和传统的敬重,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和忧伤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王禹偁朗读
()

猜你喜欢

愁绝诗人太瘦生,也无北食与南烹。
君看俚语亦堪笑,何日能填鼻下横。
()
云气吞江卷夕阳。
白头波上电飞忙。
奔雷惊雨溅胡床。
玉节故人同壮观,锦囊公子更平章。
()

药栏镇日抛红雨。清耿耿、翠梭鸳杵。蓦忆两凭肩,夜夜传私语。

待寻好梦郎边去。转玉绳、星低河鼓。爇罢水沉香,冷落松枝麈。

()
汉家贤相重英奇,蟠木何材也见知。
不意云霄能自致,空惊鹓鹭忽相随。
腊雪初明柏子殿,春光欲上万年枝。
独惭皇鉴明如日,未厌春光向玉墀。
()

觉时常笑梦时讹,梦觉其閒争几何。聊尔藏身大槐国,閒看明月上南柯。

()

一顾倾吴。苎萝人不见,烟杳重湖。当时事如对弈,此亦天乎。大夫仙去,笑人间、千古须臾。有倦客、扁舟夜泛,犹疑水鸟相呼。

秦山对楼自绿,怕越王故垒,时下樵苏。只今倚阑一笑,然则非欤。小丛解唱,倩松风、为我吹竽。更坐待、千岩月落,城头眇眇啼鸟。

()

高台此日眺中原,台上空惊夜色繁。人在千峰明月表,天垂列宿紫微尊。

秋衣薜荔真君计,早岁渔樵亦主恩。即拟寻仙向五岳,烽烟犹自滞江门。

()

凝云遮汉月不舒,微电时照东南隅。
风条不动柱础湿,初夜深砌吟蝼蛄。

()

此心安分即逍遥,无欲何愁外境摇。才有秋毫失中正,一杯水亦不能消。

()

孤城日落云垂幕,大地阳回雪舞花。采石江涛冰磈礧,蓬莱宫树玉横斜。

清光恍彻三千界,朔气平侵十万家。半夜兔园宾客醉,拥炉挥翰气成霞。

()

五月之初四月尾,菖蒲叶长楝花紫。
淮乡农事不胜忙,日落在田见星起。
前之不雨甫再旬,身畴已复生龟纹。

()
蕊仙群拥宸游,素肌似怯波心冷。
霜裳缟夜,冰壶凝露,红尘洗尽。
弄玉轻盈,飞琼绰约,淡妆临镜。
更多情、一片碧云不掩,笼娇面、回清影。
()

风雨满苹洲。绣阁银屏一夜秋。当日袜尘何处去,溪楼。怎对烟波不泪流。

天际目归舟。浪卷涛翻一叶浮。也似我侬魂不定,悠悠。宋玉方悲庾信愁。

()

十载三光分,号令南北阻。
四达礼义乡,限碍成蛮楚。
帝王岂无真,社稷固有主。

()
十年身与鬼为邻,曾见岩花几度春。
莫怪柴门终日闭,怕将尘事恼间人。
()
不用胭脂涴玉姿,精神偏在月明时。
凭将一盏浇妆酒,博得花阴无限诗。
()
霏霏连昼复连宵,红药苍苔也寂寥。
唯有御沟堤畔柳,拂檐遮槛不胜娇。
()
乱后交朋星散居,如君那得易亲疏。
耐多但有客满座,忙绝不令儿废书。
万里山河蓬鬓底,一春风雨杏花初。
间身共逊耽诗老,野服枯藤得自如。
()

何处难忘酒,舟行不进时。
漫流迷縴道,数日诮篙师。
近树久犹见,远山都未移。

()
雅歌字字巧安排,争颂君王治道谐。
好把抉猊奔骥手,大书深刻著悬崖。
()

侵晨发城隈,篮舆陟曾阜。朝曦散乌雀,澹霞薄林薮。

依冈一再成,俯池六九亩。密林映石发,澌流涩溪口。

()

闲步西园里,春风明媚天。
蝶疑庄叟梦,絮忆谢娘联。
踏草青茵软,看花红锦鲜。

()

襄阳有高节,涑水更清修。愈病思良药,劳生遂远猷。

匏瓜缘筱架,橄榄共茶瓯。见说斋中叟,年来蔗境游。

()

雨淋麟阁名臣画,雪卧龙庭猛将碑。

不用黄金铸侯印,尽输公子买蛾眉。

()

青山临黄河,下有长安道。世上名利人,相逢不知老。

()
道德吾何敢,功名代有人。
仓黄恒畏咎,班白总忧贫。
细字书全废,深杯酒勿亲。
静言空自爱,万古亦泯泯。
()

丹青未合便回头,见尽人间事始休。只有百神朝宝镜,

永无纤浪犯虚舟。曾临铁瓮虽分职,近得金陵亦偶游。

()

不逐游閒抱隐囊,翩翩结束事戎行。闺中秋夜长如许,莫遣音书断白狼。

()
道上东风掠面轻,一犁雨足得新晴。
草头蛱蝶自由舞,林下鶌鵃相对鸣。
()
吴王出游观震湖。
龙威丈人名隐居。
北上包山入灵墟。
乃造洞庭窃禹书。
()

杖屦从风入帝关,坐令爽气满西山。
身随清跸云烟上,心在华阳晻霭间。

()

老来无事干怀抱,竹榻高眠石枕斜。梦里不知谁是我,觉来新月到梅花。

()

蓬莱山上白云宫,彷佛仙家遇赤松。岁改不妨瑶草绿,春来又见小桃红。

丹砂曾问容成子,玉液真传白兔翁。欲把青囊与君说,年来万虑巳成空。

()
一种清香属当家,将黄对白本非羞。
胡床十日花前坐,看得楼成管物华。
()

今夕复何夕,千门候月明。浮云生汉苑,积雪霁秦京。

漏下车尘暗,宫中火树晴。美人一水隔,伫望泪盈盈。

()

庙枕清泉不记秋,当年灵气一时收。谁人更识为霖意,门掩松杉落日愁。

()

七孔穿针可得过,冰蚕映日吐寒波。
练飞空咏徐凝水,带断疑分汉帝河。
川后不愁微步袜,鲛人暗动卷绡梭。

()
芹泮清灯夜,山亭皂盖春。
重更双使节,总为两淮民。
德意人人浃,工夫事事新。
帝城车马外,才此寄经论。
()

()

绢帕麻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

秋绚登临目,萧萧万叶红。青禽平远黛,白塔入遥空。

往替浑无据,萦怀各不同。何当夕阳里,高蹈一天风。

()

帘栊分晓色,远树子规啼。
浓露侵衣冷,晴烟压水低。
神游灵境健,身人画图迷。

()
老胡教网漫天阔,当甚多年椀脱丘。
勘破转关千圣外,别行条贯结冤雠。
()

青云将画舫,步步可怜春。
野草风吹绿,山峰雨洗新。
花枝初缀蝶,燕语故招人。

()

水光山色映楼台,浓绿园林绝点埃。我有浮瓜沉李约,隔江人泛酒船来。

()
倚风含露,似轻颦微笑,盈盈脉脉。
染素匀红,知费尽,多少东君心力。
国艳酣晴,天香融暖,画手争传得。
绿窗朱户,晓妆谁见凝寂。
()

长门柳丝千万结,风起花如雪。离别复离别,攀折更攀折,苦无多旧时枝叶也。

长门柳丝千万缕,总是伤心树。行人折嫩条,燕子衔轻絮,都不由凤城春做主。

()
午行清湘县,妍暖春事嘉。
柴荆闹桃李,冥冥一川花。
故园岂少此,愈此百倍加。
我宁不念归,顾作失木鸦。
()

荷衣说艺斗心兵,前辈须眉照座清。
收拾遗闻归一派,百年终恃小门生。

()
百幅敲冰密属连,寝甘谁复诮便便。
心间好隐忘言几,官冷宜铺坐客毡。
乌布任宽忘道韵,绛纱徒侈怯霜天。
休嗟抛掷缣绫贵,据榻犹胜枕杫眠。
()
窃不见踪,改不见赃。
是真白拈,其谁与当。
()
竹屋茆檐烟火微,长歌相应负禾归。
穷居幸可支朝夕,世事何曾有是非。
新茁畦蔬经宿雨,半开篱槿弄斜晖。
老翁略与吾年等,眷眷遮留莫苦违。
()

夕阳西下月东升,叶落空斋草又生。寒暑自更人自老,牛山何必动深情。

()
释迦不是佛,达磨不是祖。
佛法满天下,诸人还知否。
青草池头处处蛙,黄梅时节家家雨。
()

碧桃红杏,迟日媚笼光影。彩霞深,香暖熏莺语,

风清引鹤音¤

()
独上台城望远空,当年遗迹动悲风。
怀春罗绮旗亭外,向夕牛羊辇路中。
几寺残碑深野草,故宫眢井落梧桐。
只今多少兴亡感,湖水苍茫背郭东。
()
为吏受赇婴木索,汉相忽遭东市斮。
不如估客取邪赢,居货罔人人不觉。
布素寒儒守乡学,夜夜孤灯同寂寞。
不如估客醉名倡,百万呼卢投六博。
()

鹤书犹未至,那出白云来。旧路经年别,寒潮每日回。

家空归海燕,人老发江梅。最忆门前柳,闲居手自栽。

()

闻钟苦夜长,形影自凄凉。忏悔除前障,呻吟检古方。

坐非同面壁,卧岂倦津梁。气运有时尽,千花塔里藏。

()

中岁厌凡子,结交惟道人。况此丧乱中,益信空门真。

老深龙岫来,意恐非常鳞。与语果英特,掣电翻机轮。

()
霜重江水缩,舣舟江之湄。
子今戒行色,予亦数归期。
已迫葵丘戍,何求买山资。
酌别苦无酒,秉粟供妻儿。
()
晋宋齐梁几帝陵,土堆谁解有英灵。
三台五省纷纷改,惟有钟山只麽青。
()

奚官牵出莫归迟,丰草甘泉御苑西。记得晓趋金殿直,百花深处听骄嘶。

()

屋里迷家张处士,上门指路上人谦。
如今线索都齐露,拍手呵呵未是忺。

()
脱落皮毛尽,而今肠亦无。
泣非缘楚玉,声不叶齐竽。
举目云天迥,论心水月孤。
只应饮美酒,跳入费公壶。
()

久雨曾无度,阳和渐向阑。
杂香生众木,浓翠入孤峦。
漏缓宵仍静,灯微晓更寒。

()

毡帐雪花寒,单于夜不还。分弓传令肃,明日猎天山。

()

鸠宅吾巢已可怜,一朝仰面见青天。六龙驾上春如海,喜沐恩波到百年。

()

一从露冕晋安城,共羡雄才出楚荆。下凤已徵循吏绩,悬鱼不减古人清。

双龙入夜星争丽,五马行春雪有声。愧我老非徐孺子,豫章一榻独含情。

()

茅檐竹落野人家,只么悠悠阅岁华。田父把犁寒雨足,牧儿吹笛晚风斜。

()

昆明池水三百里,汀花海藻十洲连。使者乘槎曾不到,空劳武帝御楼船。

()

空庭待月月来迟,把酒青天试问之。丹桂不愁持斧客,素娥应怯促妆诗。

九旬秋色平分处,一夜清光未满时。城里花阴城外树,南飞乌鹊欲参差。

()

芳草比君子,诗人情有由。只应怜雅态,未必解忘忧。

积雨莎庭小,微风藓砌幽。莫言开太晚,犹胜菊花秋。

()

归恨逐春深,迟休欲缩程。
远山何处碧,落日故乡明。
路改柴门僻,村空石硙鸣。

()

环碧亭前碧玉枝,森森连璧揖多姿。
节涵宿雨苍龙并,梢舞晴云翠凤差。
架雪凌霜俱有志,怀仁抱义本同时。

()

和靖书堂八面开,新分半席在山隈。
若无人听都归去,传语生公借石来。

()
梅花好,千万君须爱。
比杏兼桃犹百倍。
分明学得嫦娥样,不施朱粉天然态。
蟾宫里,银河畔,风霜耐。
()
迢迢故国三千里,忽忆萓堂送别时。
拄杖生风兴何极,楚天辽邈远山低。
()

乘风曾到水晶宫,春色椎轮日力中。几处梅花傲残雪,不随桃李事轻红。

()

迢迢透长源,滔滔流昼夜。几曾瞑目听,应悟安行者。

()

尚识历阳道,依然西照间。
风烟石碛戍,林麓楚王山。
隔水一凝伫,当年百往还。

()
招提未到只闻名,乘兴来游意最真。
出郭都无三十里,同行恰有两三人。
入门竹迳能明眼,随处禅房可着身。
莫怪山僧拙言语,十年已不踏红尘。
()

江曲柴门日自关,夕阳舟楫断萍间。寒流远近长如玉,流过渔矶便不閒。

()
舐犊酸辛入客怀,何堪婪尾更传杯。
却思拈拂谈名理,肯惮携筇数往来。
()
雨花台下百花香,驻马坡前百草长。
若还谷熟人民乐,依旧风流好建康。
()

野居宁免惧,所恨乏兼赀。鸡犬偶不宁,儿女成悲啼。

青毡有旧物,绿林多健儿。昨闻东西陌,颇受狐鼠欺。

()
山寒猨梦断,地远雁魂归。
猎火云中树,渔榔月下矶。
官梅撩枝痒,池草见天机。
百岁风前烛,收心坐翠微。
()

因风整帽,借柳维舟,休登故苑荒台。去岁何年,游处半入苍苔。白鸥旧盟未冷,但寒沙、空与愁堆。谩叹息,问西门洒泪,不忍徘徊。
眼底江山犹在,把冰弦弹断,苦忆颜回。一点归心,分付布袜青鞋。相寻已期到老,那知人、如此情怀。怅望久,海棠开、依旧燕来。

()

客里深秋意,芸阁病周郎。魔障重难透,心兵躁未降。

幽期即中夜,故好隔兰房。春卉留蝴蝶,晓雨殢高唐。

()
数家茅屋闲临水。
单衫短帽垂杨里。
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
梢梢新月偃。
()

海藏龙宫五千卷,口角流涎方诵遍。不如烦此六丁神,一日与君推百转。

()

大野连山沙作堆,白沙平处见楼台。行人禁地避芳草,尽向曲阑斜路来。

()
一陂潭水绕花身,渌净分明照得人。
最忆蒋陵西曲路,春风相伴两乌巾。
()

富贵本无根,
尽从勤里得。
请观懒惰者,

()

世路纷纷似奕棋,么么侧目未堪悲。局中巧拙谁能识,眼底纵横只自知。

横扫千军谁与敌,先争一著莫怀疑。谢安镇静无秦日,不在持书过户时。

()

平生远尘事,畏触忧患端。矧兹值多故,而敢怀自安。

寄身涂旅中,戚戚苦饥寒。为生耻无庸,缉遗守微官。

()
老马虺隤不服骖,累然病起泛溪南。
失侯我尚堪耘豆,出牧公方自种酣。
畏垒屡丰愧桑楚,汉喜虽小屈岑参。
新年闻说茅柴贱,陌上逢人各半酣。
()

晓镜当窗花照影。燕子飞来醉帘影。凭高一望渺长空,孤鸿影。

疏林影。天外轻帆楼外影。

()
栖迟九月锦水行,独过草堂西出城。
村树苒苒秋照白,水花漪漪江水明。
溪边三重结茅屋,松萝翳羽晚雨清。
往来沽酒且有客,胡为奔走不地停。
()

喧喧人世事何穷,燕坐深斋孰与同。道义优游言象外,利名分付是非中。

红尘无路到真境,幽鸟有时啼晚风。此意只应陶令会,北窗琴在七弦空。

()

弭楫秦淮尾,登临殊兴回。
难销蔬饭饱,更过草堂来。
日转岩扉暝,风披蕙帐开。

()

共醉芳园倒接䍦,古来词客几心知。黄尘满眼吾惆怅,白发交情此别离。

蟋蟀夜寒扬子宅,芙蓉秋老习家池。玉衡西转燕歌罢,犹自持觞问后期。

()

梦作公侯醒作仙,人间愿欲那能全。从知秦汉真天子,不及卢生一饷眠。

()
南渡洛阳津,西望十二楼。
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诸侯。
清乐动千门,皇风被九州。
庆云从东来,泱漭抱日流。
()

漭漭愁云吊媚川,蚌胎光彩夜连天。
幽魂水底犹相泣,恨不生逢开宝年。

()

韦叟识前载。
博物备戎华。
税骖止营校。

()
机锋不契更何图,便合浮杯出上都。
此去定须安短褐,平生那肯曳长裾。
回天傥是奇男子,绾印原非大丈夫。
挥手出门殊不恶,一帆秋水及鲈鱼。
()

云已出山难入岫,况更初服说深林。先生所愿先输我,松底撚须晚始吟。

()
八月川原旱欲然,季秋连雨顿澄鲜。
明朝领客成无暇,七日登高不厌前。
菡萏扫除如暑净,芙蓉绰约作春妍。
佳人得得同来看,萸菊年年却懒搴。
()
苦寒不解岁峥嵘,病守兀坐忧疲氓。
天风谁遣撼斗柄,便觉春色来江城。
北山赛庙见残雪,东津送客闻新莺。
衣裘渐减体殊健,帘幕乍卷眼为明。
()
陶翁归计已成迟,未折腰前好赋诗。
到底尚称千载士,高人拈向此中题。
()

高士休官处,孤僧羁旅初。江山逢上巳,风雨望匡庐。

炊黍折残荻,长吟寄老渔。此时山际寺,谁拟赋閒居。

()
达道真人见者稀,岂教容易等闲知。
阴阳造化无非实,天地元精动合宜。
功行三千须及物,还丹九转上升时。
忙中岁月忙中遣,我本愚来性不移。
()

舟到西山岸,寻幽迤逦斜。居然六七里,无境不烟霞。

遂发石公寺,定过神女家。云和风静里,已度万梅花。

()

梅萼送春来,春来我愈衰。我衰何可惜,应惜一枝梅。

()

修竹林边烟过迟,幅巾藜杖立疏篱。
恨无顾陆同携手,写取孙郎觅句诗。

()

闽山十日总无奇,偶破尘情赖有诗。每爱谢陶能作我,独推李杜不相师。

风云句老成残蜕,花月题删减旧痴。韵语今宵休读尽,几多无字道旁碑。

()
剪剪黄花秋后春,霜皮露叶护长身。
生来笼统君休笑,腹裹能容数百人。
()

湖南寒食又今年,宿雨连朝洗旧烟。竹叶酒边閒凿落,杏梢墙畔出秋千。

游欢殆类前生事,老态惟思白昼眠。明日水边晴更好,只愁归思渺秦川。

()
心为形之君,所主一身政。
持养常清明,百体皆顺令。
()
柳梢庭院杏花墙,尚记春风绕画梁。
二十四番花信尽,只余箫鼓卖餳香。
()

君家伯仲最贤良,并立还胜五桂芳。共喜枝柯承雨露,更同节操老冰霜。

蟾宫接武青云近,仙籍联名白日光。弈叶信知流庆远,年年花里掇秋香。

()
带浅人家隐树深,嫩晴天色弄云阴。
好风袅袅穿林去,吹散松黄似郁金。
()

依旧当年一笛吹,山寒云破月光迟。满堂宾客今谁在,无限伤心只自知。

()

碧眸冰齿寿眉厖,谁识前朝老雪江。
指下七弦今第一,豪端行法更难双。
向来屡获观诗卷,恨不相从倒酒缸。

()

江湖霜雪绝飞鸿,迢递乡书杳未通。万里授衣思履袜,十年羸马叹西东。

闭关行旅萧条后,吹律回春想望中。谁道省方当息驾,君王元只在深宫。

()

圣主求贤辅治平,我公经济占时名。云间玉垒孤峰出,天上银河一派清。

惠泽已能苏近甸,恩威又喜布边城。吾侪不用伤离别,有脚阳春到处行。

()

坐听檐雨快高吟,酒到从斟不厌深。
酣战遂符占蚁信,郁兴良慰望霓儿。
一时与被尧天泽,四海同苏傅野霖。

()

割来罗浮石,洗以泗滨水。清冷击云根,飘萧拂尘耳。

翻经猿鸟集,演法人天喜。勿言音韵微,更探无声始。

()

甘露从天降,由来集帝垣。霏微先禁苑,散漫遍郊园。

乳结虬枝重,膏凝翠叶繁。泬寥澄夜气,璀璨耀晨暾。

()

故侯遗泽远,兰畹挺芳枝。早具胜流格,兼工幼妇辞。

大巫擅绝艺,小阮弄清姿。少长兰亭叙,飞觞正及时。

()

()

袁江猿鸟清,曾向此中行。才子登科去,诸侯扫榻迎。

山藏明月浦,树绕白云城。远想安亲后,秋风梦不惊。

()

忽闻射猎出军城,人著戎衣马带缨。

倒把角弓呈一箭,满川狐兔当头行。

()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