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感怀

秋夜感怀朗读

《秋夜感怀》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风叶相追逐,庭响如人行。
秋夜的风吹动着树叶,宛如它们在相互追逐。庭院中的声音仿佛是有人在行走。

独宿不成寐,起坐心屏营。
孤独地独自一人住宿,无法入眠,只能起坐,心思紧闭。

哀哉齐体人,魂气今何征。
唉,可怜的齐体人(指自己),如今魂魄在何方?

曾不若陨箨,绕树犹有声。
曾经的自己不如那些凋落的竹叶,它们围绕树干时还有声音。

涕泪不能止,月落鸡号鸣。
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月亮已经落下,鸡开始啼鸣。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在秋夜中的感怀之情。他感叹自己孤独地度过这个夜晚,心思难以平静。他对自己的境遇感到悲伤,认为自己的精神已经失去了归宿。与此同时,他也对曾经的自己感到遗憾,觉得自己不如那些凋落的竹叶,它们虽然凋零,但仍然有声音存在。最后,作者的悲伤情绪无法平息,眼泪不停地流下,而月亮已经落下,鸡开始啼鸣,象征着夜晚的结束。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和表达作者内心的感受,展现了孤独、失落和无奈的情绪。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自己境遇的反思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之情。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

猜你喜欢

坡老放归舟系汴,惊听骡铎鸣北岸。文公岭外得京官,照蝎壁閒犹喜见。

我今薄宦天一角,适以平反叨使传。柳城西路忽闻蝉,驻马久之增感叹。

()
绿蜡红纱满路新,翠眉蝉鬓往来人。
榕阴门户香如雾,十二天街无此春。
()

新宫实壮哉。
云里望楼台。
迢递翔鹍仰。

()

台疆肖弯弩,千里射潮汐。鲲身劈半环,小曲百里窄。

团束内河流,明镜安台脊。少女逞狡狯,撼动天光碧。

()

风涛如此,被闲鸥诮我,君行良苦。槲叶深湾,芦窠窄港,小憩倦篙慵橹。壮年夜吹笛去,惊得鱼龙嗥舞。怅今老,但篷窗紧掩,荒凉愁愫。
别浦。云断处。低雁一绳,拦断家山路。佩玉无诗,飞霞乏序,满席快飙谁付。醉中几番重九,今度芳尊孤负。便晴否。怕明朝蝶冷,黄花秋圃。

()

秋宵苦短梦归遥,应负淮南赋隐招。笠泽鱼肥无缩项,吴江米熟有长腰。

人情多幻成豺虎,天运相驱转汐潮。赢得山行幽兴好,树阴阴下小溪桥。

()

鸳鸯飞去潦波平,曾听骊歌忆送行。南浦移舟官树绿,西亭酌酒晚风晴。

异乡春近多新梦,远使书回足旧情。欲识怀君无限意,满城芳树乱啼莺。

()

江上青山日欲晡,幽花小纸墨模糊。华清宫殿生秋草,零落滕王蛱蝶图。

()
去年八月哭微之,今年八月哭敦诗。
何堪老泪交流日,多是秋风摇落时。
泣罢几回深自念,情来一倍苦相思。
同年同病同心事,除却苏州更是谁。
()
春云堆絮,春雨散丝,华开笑口柳申眉。
翻紫燕,嚼黄鹂,声色丛中有路歧。
家风鼻孔相摩触,不独观音大士知。
()

代郡城中十万家,膏粱珠翠甚繁华。兵残火烈须臾事,女哭男啼亦可嗟。

()

女萝依附松,终已冠高枝。浮萍生托水,至死不枯萎。

伤哉抱关士,独无松与期。月色似冬草,居身苦且危。

()
松竹行才尽,香城绝世尘。
倚岩开半殿,凿石见全身。
钟鼓中天晓,烟花上界春。
出门重稽首,愿值下生辰。
()

面目森严,语言希差。

不出飞猿岭,道声蔼天下。

()

七条弦上写柔情。一丝丝、弹动秋声。风拍小帘栊,花阴恰有人听。

芭蕉影、隔住红灯。分明是,流水高山绝调,戛玉敲冰。

()

天寒群壑幽,客散四壁静。跻攀肯堂馀,捕逐而翁影。

汨汨伊闽波,沿流固知迥。王明梗时福,辛劳叹脩井。

()

路绝空林无处问,幽奇山水不知名。

松门拾得一片屐,知是高人向此行。

()
上林寒早,仙仗转郊圻。
笳鼓入云悲。
逶迤辇路过西池。
楼阁锁参差。
()
索居将永矣,浩然怀故都。
故都何处所,限此江与湖。
时时起望之,风波缅前途。
独见双飞燕,连翩还我庐。
()

倏忽经狼尾,回旋过虎头。
相看逢白狗,犹自见黄牛。
()

不见同心人,相思渺云树。记得别离时,却在云飞处。

()

上客离筵未易开,请期先上假山来。林收宿雨回芳苑,水抱晴云映古台。

雅望即须归紫阁,行踪聊尔寄荒苔。舟中好著千秋鉴,一献君王万寿杯。

()

古桧崚崚映夹池,虚亭十尺锁涟漪。朝来载酒谁相过,正值扬云赋就时。

()

好穷奇绝境,特地上峰巅。瀑响三秋雨,松含六代烟。

山多皆拱寺,江远欲浮天。愁绝区中事,相留可判年。

()
阆苑红初露,瑶池碧半涵。
春生从太极,化洽本周南。
()

直合时偷暇,幽怀坐独哦。
绿苔人迹少,黄叶雨声多。
云结愁阴重,风传禁漏过。

()

城头山色翠玲珑,尚忆清狂四饮翁。铁马冰车断遗响,桃花石室自春风。

平生诗价千钧重,身后仙游一梦空。想见蓬莱水清浅,芙容城阙五云中。

()
黄帘绿幕窗垂雾。
表立如承露。
夕郎偷看御街灯。
归奔河边残点、乱如星时余在炉亭六日礼数内,同舍诱余窃出观灯,亟归。
()

蓦经过、苏台沪垒,海天容我长啸。俊驴又踏长安路,滚滚软红驰道。

高处眺。有太液蓬池,丽藻新添料。三杯软饱。笑甲第门楣,丁年冠剑,眼界一何小。

()

凄凄半月雨。做尽春愁无处诉。帘外泼寒处处。只柳眼啼烟,杏腮笼雾。

寒鸦报曙。听几声,萧瑟如许。谁知我、酒边诗里,别有咏花句。

()

露白覆棋宵,林青读易朝。道高天子问,名重四方招。

许鹤归华顶,期僧过石桥。虽然在京国,心迹自逍遥。

()

古寺寒山上,远钟扬好风。声馀月树动,响尽霜天空。

永夜一禅子,泠然心境中。

()

京国驰驱道,悠悠客子情。大风吹四野,王气隐孤城。

舍远云偏白,丛深日碍明。徘徊策羸马,愁逐畏途生。

()

波光山色两盈盈,短策青鞋信意行。
葑草烟开遥认鹭,柳条春早未藏莺。
谁家艳饮歌初歇,有客孤舟笛再横。

()

行乐非无分,依违必有因。江山能爱客,风雨故留人。

篷底茶烟湿,樽前竹叶醇。米家船似屋,到处白鸥驯。

()
早识渊源正,从师事切磨。
天姿纯不颣,世俗淡无波。
庐墓诚於孝,刑家俭以和。
自应仁者寿,命也奈之何。
()

五更钟后斗沈杓,画角三番塞角调。青草湖平无俗籁,岳阳楼迥有寒飙。

酒肠唤醒维舟静,梦眼惊回去国遥。我爱清馀起倾耳,欲吟情思已飘飘。

()
泰坛下瑞云黄,雨师洒道尘香。
便面犹承坠露,金钲半吐东墙。
()
吴楚山川隔,埙篪笑语欢。
柳迟因积雪,梅悴坐余寒。
痛饮还忧病,离愁孰可宽。
故非元与白,压倒又何难。
()

浴罢更昂藏,溅珠满地凉。归朝添渥泽,散步有辉光。

鼻划荷筒捲,牙垂藕笋长。遥看真可讶,修影出城墙。

()

二十始相识,西樵七十峰。峰峰挟春酒,坐听山门钟。

海日竟不上,白头还几逢。相看两不变,心与双芙蓉。

()

千载长天起大云,中唐俊伟有刘蕡。

孤鸿铩羽悲鸣镝,万马齐喑叫一声。

()

圣母勤劳秉孝诚,陵园展谒届清明。龙舆稳导出金阙,凤驾徐行自玉京。

田野耄倪均舞抃,山川草木总光荣。小臣扈跸承恩泽,愿效嵩呼播颂声。

()

一榜科名萃此门,当时盛事诧衣冠。
文章尔雅向歆上,标致风流晋流间。
泪洒铜驼已荆棘,眼看华屋又邱山。

()
名利世所重,焦烂以为期。
出处不自由,语默多因时。
陈侯有馀佞,又以传其儿。
苏秦掉颊舌,代厉俱诡随。
()

不见任安重九秋,看云长望小溪头。盆声犹寄庄生思,野兴谁同郭泰舟。

草径足音空谷断,竹床梦转下堂忧。少陵诗句能消病,老态疏狂试漫讴。

()

()
多谢诗翁肯唱予,挑灯泚笔复踟蹰。
龙文虎脊渠皆有,鹤膝蜂腰我未除。
()

今朝王母晏西池,葱蒨祥烟霭绣帷。
坐摘蟠桃华寿席,行看丹桂发孙枝。
鱼轩锦毂花千叠,鸾诰金铃络四垂。

()
梅花三十本,围以疏竹篱,入春甫十日,开遍南北枝。
少年轻节物,老大复苦衰,坐见零落尽,一杯初未持。
()
庆积家声远,材优官业长。
胡然嗇诸用,竟尔老于乡。
德与年何憾,人期后必昌。
秦原空睇望,惜此典刑亡。
()

折取茱萸当柳条,送君明日上兰桡。望乡惜别分南北,并作离魂一夕销。

()

天性怜才老未衰,爱君笔力绝新奇。
引弦连发天山箭,举手高攀月窟枝。
藻蕴科名通谱牒,旦希优劣系修为。

()

长乐花枝雨点消,江城日暮好相邀。

春楼不闭葳蕤锁,绿水回通宛转桥。

()
刺虎腾身万目前,白袍溅血尚依然。
圣时未用征辽将,虚老龙门一少年。
()

云收碧海连天水,风动红蕉滴露光。

()
秋夜静。
屋上狂风初定。
两两啼蛄相答应。
灯蛾摇烛影。
()
洞天占胜作新亭,曲槛危檐揖翠屏。
四顾风烟入怀裹,一湾溪水抱沙汀。
羽人不见论平昔,双鹤犹存有典型。
幸得官闲成吏隐,何妨续脱旧羲经。
()
景气既和畅,故园殊可依。
远山映清月,曲水涵沦漪。
寒犬吠如豹,村舂闻自机。
因思曩昔友,携手同赋诗。
()

岸转欣逢撇撇儿,蹙成千步响琉璃。没波岂但寻鱼吃,水不能濡只我知。

()

凤头交股雪花镔,剪断吴淞江水浑;
只有相思泪难剪,旧痕才断接新痕。

()
世事不关幽事,睡魔可伏诗魔。
隐几灰心南郭,无言示病维摩。
()
归自潇湘方半月,挑灯酌酒又分样。
挂帆秋晚江湖客,握手岁寒松柏心。
湓浦水流清一派,香炉峰湿翠千寻。
西风远想登临处,日日携琴日日吟。
()
过夏衣香润,迎秋簟色鲜。
斜支花石枕,卧咏蕊珠篇。
泥泞非游日,阴沉好睡天。
能来同宿否,听雨对床眠。
()
桃李六宫寂,君王在石渠。
临鸾悔梳洗,女色不如书。
()

钱谷簿书归俗吏,天人性命合时贤。世间尚有宫商在,敢道期亡便绝弦。

()

夕阳西下,正天开霁宇,星河耿耿。犹忆红桥排廿四,水部曾教管领。

帘押双丁,阑阴卐字,依样琼楼迥。尖叉正斗,云边推上金饼。

()

茫茫诵灵文,谁为抉久瞽。
不能辨三一,岂复更知五。
方迷得真指,忽悟有奇睹。

()
梳翎刷羽立高柯,不落人间小风罗。
一点通灵良不谬,檐头报我喜还多。
()

莫恨无钱对菊花,锦城不及早还家。张翰岂为鲈鱼脍,马援何惭薏苡车。

日日行人登剑阁,年年芳草遍天涯。纵然三径荒芜尽,尚有垂杨宿暮鸦。

()
务本颐生至理,迷源入死之机。
亡邪守正更何疑。
自有玄玄妙趣。
赤子嬉游阆苑,青童笑指瑶池。
()

江中春雨波浪肥,石上野花枝叶瘦。枝低波高如有情,

浪去枝留如力斗。绿刺红房战褭时,吴娃越艳醺酣后。

()

宣和内家称画竹,文苏响断谁能续。后有房山与蓟邱,笔端写尽潇湘玉。

君家此本属何人,一竿独立淇川麓。凛然节操凌冰霜,岁晚佳人在空谷。

()

石城宁足拒,金阵讵能追。楚关开六塞,吴兵入九围。

山水犹萦带,城池失是非。空馀寿宫在,日暮舞灵衣。

()

南浦多芳草,东风又落花。相思频入梦,见说欲回家。

奇字从人问,新醅为客赊。自惭羁旅者,犹滞锦江涯。

()

积尘为太山,掬水成东海。富贵有时乖,希夷无日改。

绛节出崆峒,霓衣发光彩。古者有七贤,六个今何在。

()

隐隐东南几万松,翠华如涌四时同。高标独傲冰霜表,生意都归雨露中。

()

漫郎无处觅归田,江北江南水拍天。斗搂十年尘土梦,秋风吹上钓鱼船。

()
城南平野寒多露,窗壁含风秋气度。
邻桑槭槭已欲空,悲虫啾啾促机杼。
柴门半掩扫鸟迹,独抱残编与神遇。
韩公既去岂能追,孟子有来还不拒。
()

灵岩山下石,采拾比珠玑。圜璞生难小,文楸数可围。

纷纭星并霣,黑白玉争辉。值赋神工妙,磨砻俗巧非。

()

方寻莲境去,又值竹房空。几韵飘寒玉,馀清不在风。

()
一诺千金汉重臣,平生恩力报何曾。
朱家不德人传美,殊愧张苍父事陵。
()
塞上早春时。
暖律犹微。
柳舒金线拂回堤。
料得江乡应更好,开尽梅溪。
()

自分铜虎出邦畿,江汉苍茫旧侣稀。家庆久违三釜养,朝恩犹有十年衣。

剑南烽火频传箭,河北干戈未解围。恨杀仲宣楼太迥,一回登望一思归。

()
诃诃诃,栖岩老法师,寄我牧牛颂。
我是人间百岁人,今朝却作婴儿弄。
堪笑其间有一牛,满身变白尾犹黑。
想君不是上上根,教人费尽閒心力。
()
低枝碧李压人头,过雨黄梅满道周。
红日漏云初试暑,绿阴酣露已偷秋。
()

荒榛满目故儒宫,忆昔风雩乐趣同。年代已随川上水,文光无复斗间虹。

黄埃赤日遮平地,高石层阴起半空。昨暮维舟西渡口,濯缨犹胜抗尘容。

()

孤塔云烟外,荒蹊草莽间。
蓼花红糁碎,枫叶绛绡殷。
送客三溪远,逢僧半日閒。

()
夜饮青莲居士家,高吟大笑对梅花。
饕杯自喜更筹缓,醉墨偏随烛影斜。
()

三十年前老锦工,投梭端有运斤风。重来莫讶无人问,花样如今尽不同。

()
游客长城下,饮马长城窟。
马嘶闻水腥,为浸征人骨。
岂不是流泉,终不成潺湲。
洗尽骨上土,不洗骨中冤。
()

生死茫茫未可知,九原一去负深期。偶看书札伤前事,细读新诗感昔时。

春雨兰苕空有恨,秋风玉树不胜悲。向来哀乐真成梦,三尺空令著刻词。

()
新衔佳命上金銮,递直连初寝未安。
霜气稍依罗幕重,月华先近玉堂寒。
诏函裁罢骞灵凤,诗句书成舞瑞鸾。
学省地閒清赏隔,怀贤空向斗杓看。
()

吾宗宜硕大,分派衍梁溪。名字标黄阁,纶音降紫泥。

清才堪禁近,课士且卑栖。系马春风暖,衔杯月影低。

()
只为分明极,翻令分明极,翻令所得迟。
早知灯是,饭熟多时。
()
花间春色丽晴空,恼我狂来只绕丛。
试问妖娆谁与比,一株胜却万株红。
()

剧谈要且置,尘尾宁用长。
从来一大事,吾曹可称量。
世上有何好,投身净名坊。

()

翠烟收,珠露下,星汉共潇洒?桂影徘徊,白雪粲檐瓦。

故乡渺渺青山,茫茫绿水,又争柰、流年如泻。

()

三月秦淮上,新莺代管弦。柳春全拂水,花夜欲藏烟。

阴霁虹双挂,淋漓酒一天。风流馀此地,莫认永和前。

()

前日西行别翰林,为我开尊饮之酒。
高冠满坐皆贤豪,谈笑喧呼时各有。
自惭流落疏游陪,十载江湖成浪走。

()
年年羞插花游。
华发不禁秋。
此日遨头寻胜,消除万斛清愁。
湿云凉雨南台上,歌动玉溪流。
()

水风池馆濯明妆,两袖澄鲜伫晚香。金注月波秋未满,银开星渚夜生凉。

素怜醉客阳辞酒,才就新题略举觞。拙不可穷安用巧,听他乞得巧人忙。

()

倒泻银河事有无,掀天浊浪只须臾。

人间更有风涛险,翻说黄河是畏途。

()

洪武年初忆谢公,书堂西筑墨池东。高皇寸土烟消尽,谁保当时一亩宫。

()

人日过禅寺,言脩净业缘。鸟鸣檐树簇,云护佛灯圆。

佳节寻僧遣,新诗洗研传。往来惟寄迹,即此悟真诠。

()

陶公无宦情,饥乃驱之仕。行藏不问天,卷舒惟任己。

荣膴非所钦,薄禄非所耻。束带见督邮,不必问乡里。

()

上崖下谷鸟道中,前屩后巾鱼贯从。西山路暗光已夕,东山山头馀日红。

()

宝贤不遗俊,台阁尽鹓鸾。未若调人切,其如简帝难。

上才膺出典,中旨念分官。特以专城贵,深惟列郡安。

()

云笺半幅,墨花光璨,读罢离愁何许。扁舟此夕赴秦淮,应过了、几重烟树。

疏灯影澹,孤蓬人悄,料有唱酬新句。姮娥一昔赐天香,频嘱道、争先折取。

()

秋色满天涯,清尊对月斜。一生交有道,万里泣无家。

侠岂污能减,诗因老去赊。高城当韨隐,箕踞啸龙沙。

()

平湖一望上连天,林景千寻下洞泉。

忽惊水上光华满,疑是乘舟到日边。

()

徘徊崚极寺,清意满烟霞。
好风從天来,吹落桂树花。
高高人物外,犹属梵王家。

()
生来在田野,少小学耕锄。
敢望多名誉,随人角挂书。
()

玄晏先生已白头,不随鹓鹭狎群鸥。元卿谢免开三径,

平仲朝归卧一裘。醉后独知殷甲子,病来犹作晋春秋。

()
垂白东西几田父,林间偶坐忘巾履。
共说乾餱付远人,六月长丁犹筑戍。
()

满眼云水色,月明楼上人。旅愁春入越,乡梦夜归秦。

道路通荒服,田园隔虏尘。悠悠沧海畔,十载避黄巾。

()

郊园落日怅西风,荒草芊绵曲径通。一瓣禅龛何处所,上方清磬一灯红。

()

锦凫一夕识秋来,争逐潮回了不猜。挟弹有人窥陌上,护防无计我生哀。

()

涨西湖、半篙新雨,麯尘波外风软。兰舟同上鸳鸯浦,天气嫩寒轻暖。帘半卷,度一缕、歌云不碍桃花扇。莺娇燕婉。任狂客无肠,王孙有恨,莫放酒杯浅。

垂杨岸、何处红亭翠馆?如今游兴全懒。山容水态依然好,惟有绮罗云散。君不见,歌舞地,青芜满目成秋苑。斜阳又晚,正落絮飞花,将春欲去,目断水天远。

()
谁谓曹瞒智,回头玉座空。
向来台上妓,尽入洛阳宫。
()

藩城富池塘,所向辄荆棘。天风初转西,朋簪共来北。

暑清随处幽,莲高向人默。群鸥安在哉,我今均尔得。

()
把酒春如许,论诗夜未央。
相逢便金石,何必试冰霜。
离合知难免,愁思自不忘。
他年一茅屋,公肯访荒凉?
()

充位无功得放归,渊明若在耻吾师。旧交动色知毛檄,故里分甘到董帷。

顾我已沦诃谴域,如君合建太平基。竞传报政趋严召,远业真堪济此时。

()
一官又寄汝江头,落魄文园故倦游。
榻上铎声悲破梦,檐边桐叶冷生秋。
暮年作吏宁长策,薄禄縻人尚小留。
晨起凭栏叹衰甚,接篱纱薄发飕飕。
()

二月足春光,斑斑雉子翔。群依麦垄秀,亦恋柏台苍。

雊似升商鼎,来如暮越裳。孤骞怜羽翼,五色见文章。

()

短篱黄菊正苍苍,客路西风两鬓霜。谁信义熙年后笔,独能千古吊馀芳。

()
出头天外便纵横,谁信心无心个样生。
捩调不从龙驾御,要渠西去却东行。
()
酒渌孤灯夜,梅黄细雨天。
聊成顾影醉,复作曲肱眠。
腰下苏秦印,囊中赵壹钱。
丈夫随所遇,底处不陶然?
()

书名唐世凡几人,鲁公运笔独有神。
当年一字百金直,异代傥获宜尔珍。
公尝道直不容内,江湖出走刺史轮。

()

得路逢津更俊才,可怜鞍马照春来。残花几日小斋闭,

大笑一声幽抱开。袖拂碧溪寒缭绕,冠欹红树晚徘徊。

()

彼美亭亭立上方,荷衣蕙带紫霞裳。飘摇两袖春风细,惹得岩花百和香。

()

石门酒薄客愁宽,谁念霜溪晓被寒。
偶见邻舟说红叶,五更疏雨梦长干。

()

乡国相忘己岁年,忽惊苍白与华颠。长才再振冲天翼,急景重催下濑船。

一种肝肠悬日月,百年文字愧山川。鸡声剑履趋陪地,薄记林翁放脚眠。

()

母死国复破,此愤可杀身。杀身未得所,忍死犹烦冤。

先生古烈士,劲气苦难吞。言官虽其职,一言遂去官。

()

拄笏高人塘外居,作诗直与古人如。偶从荷芰香边得,閒向筼筜节上书。

白露湿阶凉气早,青灯照壁雨声疏。晓来不署金吾事,带剑承明去直庐。

()

雪花来无时,入春遂三作。冰柱冻不解,去地才一握。

东风畏奇寒,未敢破梅萼。已僵员峤蚕,那问纥干雀。

()
男儿徇大义,立节不沽名。
腰间悬陆离,大歌胡无行。
不读战国书,不览黄石经。
醉卧咸阳楼,梦入受降城。
()

清风收雨,轻云漏月,凉气入幽窗。乱叶吟朝,饥虫啼夜,各自奏新腔。

孤鸿又向天边落,归梦阻苍江。百结愁肠,两行丝鬓,寂寞对清缸。

()

苍山寂已暮,翠观黯将沉。终南晨豹隐,巫峡夜猿吟。

天寒气不歇,景晦色方深。待访公超市,将予赴华阴。

()

听雨不出户,不知春已深。绿水涨洄塘,翠气明遥岑。

我家树绕屋,庶蕃来时禽。观其引吭鸣,何如结舌瘖。

()

前贤眼力到,占得此名区。
荒径百年树,虚堂三面湖。
檐阴来钓艇,花外起晴凫。

()

离骚经里见文章,水绿山青是楚乡。往事一场巫峡梦,秋风摇落在东墙。

()

每育之,自可想见屯落秋深景物。

近见吴野舟诵,而涵咏不已,有当予心,故述即景,且期后约。

()

频年罢酿老爱酒,客至无钱强出赊。
落尽庭梅三日雨,香风闲对一瓯茶。

()

亭亭百尺松,先世栽培厚。阅历已百年,直干大如斗。

翠色干九霄,清阴连数亩。风声响波涛,露气袭窗牖。

()

北峰云接南峰雨。冷泉亭畔幽人语。远火动疑灯,松桥度夜僧。

石根喧暗瀑。似隔濛濛竹。莫道古潭空。深藏摩顶龙。

()
客有忘机者,开轩命白鸥。
同心如此水,有约共沧洲。
尔性何其静,吾生亦若浮。
自今期岁晚,风雨亦相求。
()

国士清时问薜萝,中原无事海无波。天游倚剑闻长笑,日醉投壶听雅歌。

白发穷交陈榻少,黄金世态翟门多。相思双眼天南北,采采芙蓉柰尔何。

()

晋兴由帅让,楚败以师喧。

()

人生苦炎歊,我所得萧爽。
乔林无纤穿,好鸟不停响。
冯轩纵遐瞩,万象归一掌。

()

一榻幽然乐事多,四时风景复如何?绕溪水色清流玉,排闼山光翠拥螺。

静里研朱将易点,醉中邀月鼓琴歌。知君所好无尘趣,肯许吾侪见访过。

()

孤高出世学,豪迈谪仙人。
早岁犹和俗,中年自识真。
定余时发照,尘尽四无邻。

()

通家人物旧知名,十载相看倍眼明。捧檄君方感毛义,思贤我复到颠闳。

青云未觉流芳远,白发多应别路生。无限羁愁与乡思,并先秋雁过吴城。

()

侬家生长在河干,夫婿如鱼不去滩。
冬夜趁霜春趁水,芦花被底一生寒。

()

帘前竹外。明月光相碍。檐影照,霜横带。不知青岁减,只说朱颜改。

君不见,河山几叠谁为买。

()

朔风正峭。又一篷夜雪,江空人杳。几片冻鸥,不管残寒下云表。

休讶潘郎鬓点,算愁外、青山俱老。望万里、湿粉乾坤,疑是素蟾照。

()

我来重值桂花期,白发青山载酒卮。物候荣华谁作使?人生天地偶栖迟。

旧游行辈成千古,问讯知交又一时。早识今宵亦陈迹,当筵笑口合题诗。

()

冥鸿万里知何处,乱蝉白日鸣高树。缥缈江头一片云,朝来散作千山雨。

()

海公知道者,闲雅好威仪。饷客云千斛,论心棒一枝。

岂无真法友,毕竟所依谁。余亦贪佛去,因君乞圣师。

()
朦胧花影月黄昏,著意春风入酒痕。
知是江梅喜佳客,倒垂花蕊照清樽。
()

五岳真游远,三山胜景赊。何如赤县里,自作野人家。

大隐齐东鲁,閒居类浣花。雪中丹凤阙,舍外白鸥沙。

()
在昔有袁村,今到袁村路。
峰傍呼父老,同姓亦三数。
贵贱本无种,苗裔有疏附。
我家建家派,一经立门户。
()

北极光芒万里回,粤王朝汉峙层台。江山环拥金汤壮,栋宇新悬日月开。

回首漫誇强霸略,登高争羡大夫才。夷犹徙倚朱阑外,彷佛人从天际来。

()

桥跨平湖一境开,群鸥欲下正徘徊。萧萧芦苇层冰上,犹有樵人踏雪来。

()

草色如波照碧空,新开一朵玉芙蓉。雄风吹断襄王梦,高捲巫山十二峰。

()

春溪革湖漱山瓢,归卧藤阴藓迳遥。
云气酿成巫峡雨,松声寒似浙江潮。
书生与世例迂阔,山意向人殊寂寥。

()

霸越勋名间世才,五湖烟浪一帆开。
犹防乌喙伤同辈,此地复招文种回。

()
冠一免不可以复冠,门一杜不可以复开。
山林兀兀但俟死,台省衮衮吁可哀!巨材倒壑亦已矣,万牛欲挽真难哉!阿房铜人其重各千石,回首变化为风埃。
吾曹浮脆不自悟,乃欲冠剑常催嵬。
劝君饮勿用杯酌,但当手提北斗魁,挹乾东海见蓬莱,安用俛首为低摧!
()
秀色郁磷磷,诸峰合遝陈。
云流飞壁冷,花补断桥春。
竹意留行客,山灵惬隐人。
如云容驻锡,终托百年身。
()

来日流莺至,去日落花深。青春自来去,莺花伤客心。

()

至化无私被远方,渔樵谁不似颠狂。得钱沽酒争酬酢,执手高歌入醉乡。

()

万里山河拱旧京,楚囚西去泪如倾。斜风衰柳丹阳郭,细雨孤帆白下城。

残梦忽惊三殿报,新愁翻觉一身轻。从军未遂平生志,遗恨千秋愧请缨。

()

帆影落波光,迢迢水一方。潮声飞雨白,风色挟沙黄。

海月生蓬岛,江蓠裛楚裳。骚人无限意,高咏独苍茫。

()
白莲远公社,不能致渊明。
雷峰峰下庵,乃复浪此名。
野客当暑来,喜甚荷风生。
柳渚睇窈窕,竹房步纡萦。
()
西邻已富忧不足,东老虽贫乐有馀。
白酒酿来缘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
()
花间预想到家时,笋蕨堆盘荐酒卮。
点检儿童参小学,招呼朋友说新诗。
()

稽首玄真像,当年助我军。
龟蛇裨圣武,龙凤焕奎文。
剑耸烧空焰,旗翻渡海云。

()

业重关西继大名,恩深阙下遂高情。祥鳣降伴趋庭鲤,

贺燕飞和出谷莺。范蠡舟中无子弟,疏家席上欠门生。

()

走却坐禅客,移将不动尊。世间颠倒事,八万四千门。

()

莫把琼花比澹妆,谁似白霓裳。别样清幽,自然标格,莫近东墙。

冰肌玉骨天分付,兼付与凄凉。可怜遥夜,冷烟和月,疏影横窗。

()
仲氏既不能定其名,经行又不能指其地。
睹奇逸于笔势,想溪山于诗意,瞭然景物之皆备,又何必吾身之亲至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