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程公辟物华楼

寄题程公辟物华楼朗读

诗词:《寄题程公辟物华楼》

吴楚东南最上游,
江山多在物华楼。
遥瞻旌节临尊俎,
独卧柴荆阻献酬。
想有新诗传素壁,
怪无余墨到沧洲。
湡浯南望重重绿,
章水还能向此流。

中文译文:
吴楚地区位于东南,是最上游的地方,
江山的景色大多在物华楼。
远远眺望旌节高悬在庄严的祭坛上,
我独自躺卧在茂密的柴荆丛中,阻碍了献上我的酬谢。
我想有新的诗篇传到素壁上,
却奇怪地发现我已没有墨迹传到遥远的沧洲。
南方的湖泊波浪滔滔,绿意重重,
章水却能够从那里流淌到这里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作品,题目为《寄题程公辟物华楼》。诗人通过描绘景色和情感表达了自己的思考和感叹。

诗的前两句“吴楚东南最上游,江山多在物华楼”,表达了吴楚地区位于江南地区的最上游,这里的山水景色最为秀美,而物华楼则指代华丽壮观的楼阁,意味着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

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远远瞻仰着高悬的旌节,看到庄严的祭坛上的仪式。而他自己却独自躺卧在柴荆丛中,无法参与其中,表达了他与现实世界的隔离和无法融入的孤独感。

在下两句“想有新诗传素壁,怪无余墨到沧洲”,诗人表达了自己渴望创作新诗,但却奇怪地发现自己已没有墨迹传到遥远的沧洲。这里的沧洲可能象征远方,诗人感叹自己无法将自己的心境和作品传递到更广阔的世界。

最后两句“湡浯南望重重绿,章水还能向此流”,描绘了南方湖泊波浪滔滔、绿意浓郁的景象,而章水却能够从那里流淌到诗人所在的地方。这里的章水可能代表着诗人的心境和诗词创作,即使身处遥远的地方,仍然能够传递到诗人所在的环境中。

整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和对艺术创作的渴望。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孤独和无奈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与苦闷。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朗读
()

猜你喜欢

铁马儿

()
勋业无成照水羞,黄尘入眼见山愁。
烟中漠漠江南岸,更与家人一少留。
()

无端轻弃白云坳,似被梅花唤出郊。
岁律堂堂蛇赴壑,宦途役役燕营巢。
数更听雨情何极,忧国怀家睫不交。

()

练湖秋水霜眼碧,坐对茅盈山色青。白日散花天女降,夜深钟磬尚闻经。

()

兀兀天涯客,依依雪谷花。莫辞遮病眼,相伴送年华。

劝我三杯釂,熏心一念邪。幽香恋吟笔,半堕墨池洼。

()

桃溪一何清,想像武陵水。
所爱春风时,灼灼花数里。
渔艇日来去,无人识归止。

()
归朝鸣马贡飞黄,再抚羌夷出塞长。
才到交河诸部识,重经瀚海旧营荒。
客程春半时逢雨,虏地寒多夏亦霜。
从此番酋俱款附,不须生致左贤王。
()

风尘澒洞几时清,军旅经过阻客程。江岸落帆春浪急,野桥沽酒夕阳明。

朝廷将相非无策,田野耰锄漫作兵。回首东南天宇阔,白云飞处倍关情。

()

栉发凉天曙,含毫故国情。归心一夜极,病体九秋轻。

忽起襜褕咏,因悲络纬鸣。逢山即堪隐,何路可图荣。

()

花前彄戏巧争新,无奈些娘道便真。总为怯输浑不展,依然钩弋赵夫人。

()

()
手挼红杏醉繁香,回首春前梦一场。
便与经营百船酒,再来应是菊花黄。
()
桃李一春期,松柏千岁永。
经玄事寂寞,发白官闲冷。
草绿艾如张,波清蜮司影。
东里与无趾,渠有幸不幸。
()

声如蛾唱更悠扬,透縠穿纱喙许长。
莫倚传呼工噬啮,须知十月有清霜。
()

我作新堂,中庭萧然,
双柳寺峙。春阳既应,
千条万叶,风渥雨洗。

()
日暖寒郊不起风,使君车骑出城中。
遥知望处思兄弟,鸿雁连连下远空。
()
绿竹人家近小塘,暮秋村酿熟村场。
我行甚亟忘休歇,孤负木犀来往香。
()
潇洒陇头春。
取次一枝新。
还是东风来也,犹作未归人。
微月淡烟村。
()

睿赏叶春芳,开筵临画堂。庭梅飘早素,檐柳变初黄。

八珍罗玉俎,九酝湛金觞。筝响流飞阁,歌尘落妓行。

()

绿树晴阴合,衡茅清昼馀。独怜杜陵客,村坞类贫居。

()
晚稻欲登,白露霄蒙。
人饮嘉平,浆酒如江。
我独何为,观成于窗。
此心了然,来无所从。
()
当阳剖破劫壶来,见彻根源眼有沙。
临际爷爷得一杓,葛藤浸烂又萌芽。
()

窗西一阵绿云浓,眼见萌芽到拂空。成实不教霜后荐,只因多雨更多风。

()
化国舒长日,林隈分外知。
年年庭荫匝,数遍鹊寻儿。
()

我行江北路漫漫,送尔江南山万盘。青天落日如相忆,更倚莲花峰上看。

()

摄山吾未到,先识白眉僧。瓶汲千江水,堂开七祖灯。

饮泉君早悟,住岳我偏能。幸寄东林疏,抠衣叩上乘。

()

一湾流水碧,荒雪下祠门。不见王孙钓,空传漂母恩。

蒯通亦徒耳,相国更何言。未爽千金约,黥彭莫并论。

()

讲余精小笔,深院竹脩脩。
试墨因磨雨,思山忽写秋。
静曾穷鹤趣,高亦近诗流。

()
因请休兵谏不行,首阳遁迹似沽名。
既言不食周家粟,薇蕨谁家土上生。
()

候馆逢霜落叶深,更堪憔悴对青衿。荒村野水残阳路,远树孤云故国心。

绝地也怜频送酒,情多谁忍更分襟。惠连群从皆清俊,别后相思总解吟。

()
江皋春气足,佳杞蕃新苗。
老枿饱霜露,余滋发柯条。
青青被修冈,若若缘空壕。
僮归必盈筐,一杯劝尔劳。
()
七树怀郑薰,千尺羡晋峤。
弘景招不来,俯仰但长啸。
()

爱此亭亭竹,清节不随时。借问赏音人,何如王徽之。

()

幽姿欲舞。见棱棱几叶,空际微吐。半枕游仙,飞作轻云,不怕满城风雨。

琉璃屏上秋多少,也澹到、痕无描处。记昨宵、洒背新霜,翠袖灯剪窗户。

()

叶细浑疑竹,丛轻却象花。果然能辟谷,谁不护萌芽。

()
严妆列卫启宸居,百辟滔滔若贯鱼。
后幄宰臣先奏事,犹随郎从立前除。
()

三月西城风日好,短筇随意踏晴沙。王孙不识蘼芜草,童子来寻枸杞芽。

白发有人中卯酒,清泉无火煮春茶。山扉寂寂僧归晚,落尽辛夷一树花。

()

才闻太昊行新令,更祝元君望景与。
白玉龟台资寿历,千春鸿福此春初。

()

北林鹊夜飞,南轩月初进。调弦发清徵,荡心祛褊吝。

变作离鸿声,还入思归引。长叹未终极,秋风飘素鬓。

()

万里岐路多,一身天地窄。
(见张为《主客图》)
()
有客远方来,酌我一杯茗。
我醉方不啜,强啜忽复醒。
既凿浑沌氏,遂远华胥境。
操戈逐儒生,举觞还酩酊。
()

威远台前春草萋,望夫冈畔夜乌啼。九枝白日扶桑上,万叠苍山大海西。

国是秪凭三寸舌,老谋终惜一丸泥。愁心欲共秦贞女,目断天涯路转迷。

()

氈城寓里风雪寒,妾行虽危汉室安。
汉室已安妾终老,妾颜穹庐岂长好。
汉家将相多良策,更选婵娟满宫掖。

()
天将绝境付奇才,万里飘零莫自哀。
不尔如何吾幼度,郁孤台又粤王台。
()
独擅春花掩众芳,蔷薇水洗内家妆。
可怜清气无收拾,若得閒人衣袖香。
()

云变危峰万里横,簟铺湘水一床平。
红兰受露消晨渴,绿蕙翻风析夜酲。
逸少偶书葵扇贵,羊欣閒卧練裙轻。

()
春意态。
闲却远山横黛。
香径莓苔嗟粉坏。
凤靴双斗彩。
()

古人所愿为,莫若言事官。
前后五百辈,风节何索然。
士所甚荣者,草诏登金銮。

()
回肠无奈别愁煎,待得鸾胶续断弦。
最忆钱塘风物苦,西湖月落采菱船。
()
昔闻马粪巷,今涉牛矢岭。
无牛亦无矢,步步入佳境。
望我端人居,时焉一引领。
亦如马粪边,王谢芳更永。
()
自顾颓龄七十馀,久惭顽钝费洪炉。
归逢大老耆年会,衰朽形骸愧画图。
()
两堂俱是杜禅和,拨动烟尘不奈何。
赖得南泉能举令,一刀两段任偏颇。
()

小槽春酿香红。良辰飞盖相从。主人着意在金钟。茗碗作先容。
欲到醉乡深处,应须仗、两腋香风。献酬高兴渺无穷。归骑莫匆匆。

()
()

日照溪山生翠光,春深花草杂幽香。
登临谁会迟留意,门外尘埃去路长。

()
()

太乙瑶坛接露台,龙旌遥拂翠华来。仙韶细度云门奏,玉殿初明泰畤开。

千尺炉烟天外转,九重黻佩月中回。祠官解有登封意,独向《甘泉》拥赋才。

()

蚕丝自缠缚,蛛网费经营。智巧同役役,得丧何不平。

益人者损己,害物乃利生。一抱仰天愧,一甘就镬烹。

()

并溪取次得奇观,更舞新甍翠木端。
政喜閒身时可到,忽惊醉眼晚来宽。
故添山色浮岚润,不逐湍流独月寒。

()

公诗妙巧过般输,蚓窍何堪和大儒。
岂敢分庭掣鲸海,颇思越邑会鹅湖。
薰莸年老迷香臭,酒脯涎垂向市沽。

()
莫笑杭州别驾村,昔曾柱下数承恩。
而今虽是江湖吏,犹有当时七字尊。
()

一夕秋风雁过声,铁衣辛苦向边城。将军不用和戎计,双杵休辞月下鸣。

()

江海相逢少,东南别处长。独行风袅袅,相去水茫茫。

白首辞同舍,青山背故乡。离心与潮信,每日到浔阳。

()

赤日黄埃,梦不到、清溪翠麓。空健羡、君家别墅,几株幽独。

骨冷肌清偏要月,天寒日暮尤宜竹。想主人、杖履绕千回,山南北。

()

小山戢戢盆池浅。芳树阴阴转。红阑干上刺蔷薇。蝴蝶飞来飞去、两三枝。绣裙斜立腰肢困。翠黛萦新恨。风流踪迹使人猜。过了斗鸡时节、合归来。

()
剡曲一篷月,乘兴到人间。
蓬莱山在何处,鹤骨不禁寒。
胸有云门禹穴,笔有禊亭晋帖,风露洗脾肝。
秋入紫宸殿,磨玉写琅玕。
()

()

郁郁贞松树,阴阴在紫宸。葱茏偏近日,青翠更宜春。

雅韵风来起,轻烟霁后新。叶深栖语鹤,枝亚拂朝臣。

()

人定端能坐胜天,刀圭有力制颓年。道非出世头头是,丹不遗经口口传。

阴魄沉迷终鬼录,阳精飞鍊即神全。三山缥缈谁能到,目下身安亦是仙。

()

弱植慕端操,窘步惧先迷。寡立非择方,刻意藉穷栖。

伊昔遘多幸,秉笔侍两闺。虽惭丹雘施,未谓玄素睽。

()
路人笑我此何观,风飐渠江万顷寒。
历历圣贤心事在,从渠把画图看。
()

老泉仙翁骑列星,文采风流属此甥。凤阁初传舍人样,帝城新有能诗声。

青萍出匣蛟兕吼,赤手捕蛇狐兔惊。愿扣洪钟识音响,暮年聊欲听铿鍧。

()

阅世波流险未涯,爱君悃愊静无华。高门自惜联三戟,飞佩何当乞九霞。

乔木世臣馀故国,采蘋齐女甚宜家。君王早晚思前席,会有徵书访贾嘉。

()

田夫辍耒耜,红女停机梭。士人废简编,官吏罢征科。

商贾离廛肆,渔家收钓罗。余独何人者,峻岭与危坡。

()
寺久荒寂无足往,念有子厚弥陀碑。
独趋一里转岩腹,剥粉败赤逢门楣。
亭亭故碑亡旧主,覆以老屋疏且欹。
常嗟古人不可见,尚喜书志存於斯。
()
漠漠江湖自在飞,一身到处沾渔矶。
稻田水浅鱼能几,莫被泥沙汙雪衣。
()

江南谢老独风流,爱写晴云竹树幽。绝似玉堂残月夜,数枝晴雪映高秋。

()

八载交盟尚未寒,相逢何处再开颜。

互随宦牒往来次,俱在梅头南北间。

()

莽莽原野迥,练练沙水清。径封面苔滑,树陨风箨鸣。

小立听鸟语,深寻见鱼行。夕阳红未敛,彷佛见参横。

()

飞亭冠城隅,空豁延四望。
夙昔两文雄,故床此相向。
山川气候美,诗酒风神王。

()

壮夫自擅雕虫技,老学真能辨鹤声。市石察书皆不恶,居然纸贵洛阳城。

()

岳镇古所录,兹山谅其遗。
忆从西江来,恍惚欣见之。
初疑春雨晴,云物出怪奇。

()

遍游雁荡与天台,少室灵岩到五台。自是此身无系著,信于何处见如来。

高閒作字元非幻,灵彻题诗漫倚才。惭愧韩公长扰扰,穷年学道只空回。

()
地炉无火客囊空,雪似杨花落岁穷。
拾得断麻穿坏衲,不知身在寂寥中。
()

君如九酝台黏盏。我似茅柴风味短。几时秋水美人来,长恐扁舟乘兴懒。
高怀自饮无人劝。马有青刍奴白饭。向来珠履玉簪人,颇觉斗量车载满。

()
消磨甲子门前柳,傲睨羲皇膝上桐。
晋宋一杯无认处,先生万古此山中。
()
轻雾欲笼藏暮碧,断霞初怨误朝红。
即时苦待千枝烂,计日先愁一树空。
外客定闻琼宴赏,护春长把锦帷蒙。
()

来自芝田远,飞渡武溪深。振迅依吴市,差池逐晋琴。

奇声传迥涧,动翅拂花林。欲知情外物,伊洛有清浔。

()

江头彩鹢应潮开,犹记龙津月下台。桂树有丛淹作赋,菊花留径狎传杯。

中朝事业推耆旧,末路蹉跎愧不才。孤剑斗光明灭半,五云何日傍三台。

()

秋野日疏芜,寒江动碧虚。系舟蛮井络,卜宅楚村墟。

枣熟从人打,葵荒欲自锄。盘餐老夫食,分减及溪鱼。

()

倚山为宅似城闉,耕凿悬知可疗贫。政想绿阴当瓮牖,但愁翠雨湿纶巾。

投林鼠雀终无角,出谷峰峦半似人。浊世无忧惟隐者,愿分藜藿老天民。

()

楼殿浑疑岛外悬,元崖峭立接诸天。凿开碧汉千寻翠,束尽洪流万顷川。

日暖鼋鼍游古洞,雨深猿狖啸寒烟。不知今古钟声里,送尽江边几客船。

()

昨夜重思太古音,确然独抱一张琴。因何不听吾夫子,枉被雕虫累到今。

()

东园忆初购,粪壤频扫除。
墙下古槐树,憔悴色不舒。
况遭众攀折,高枝且无余。

()

记烧烛、雁门高处。积雪封城,冻云迷路。添尽香煤,紫貂相拥夜深语。苦寒如许。难和尔、凄凉句。一片望乡愁,饮不醉、垆头驼乳。

无处,问长城旧主,但见武灵遗墓。沙飞似箭,乱穿向、草中狐兔。那能使、口北关南,更重作、并州门户。且莫吊沙场,收拾秦弓归去。

()

蒿里曲,春草绿,人生百年如转烛。石家美人双翠蛾,尊前妙舞扬清歌。

一朝艳骨化黄土,富贵浮云可奈何。

()

楼上春寒山四面,桃李不须夸烂漫,已输了春风一半。

()

江南忆,最忆试归帆。锦字香初盈素袖,酒痕红未减轻衫。

能不忆江南。

()
梅树与山木,俱应摇落初。
柴门掩寒雨,虫响出秋蔬。
枯槁彰清镜,孱愚友道书。
刊文非不朽,君子自相于。
()

片墨图枝布谷栖,停毫觅句意何迟。为惊转眼流光速,又是农蓑细雨时。

()

阳关何处草烟平,不识阳关空记名。
古人驱车欲西过,吟成缮写离群情。
天涯此去故人绝,虽有樽酒同谁倾。

()

北风日以劲,古道无人行。阳坡树已黄,阴崖草犹青。

四时相代谢,谁为此枯荣。揽衣坐幽磴,下有流泉声。

()

举袖翩翩调鹤,临池策策呼鱼。回忆天街跃马,当年心事何如。

()
紫皇宫殿重重开,夫人飞入琼瑶台。
绿香绣帐何时歇,青云无光宫水咽。
翩联桂花坠秋月,孤鸾惊啼商丝发。
红壁阑珊悬珮珰,歌台小妓遥相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