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觉

独觉朗读
翻译和赏析

  首联两句写景,写诗人清晨刚醒来时的所见所闻。第一句诉诸视觉,诗人略开睡眼,扫视窗外,路上别无行人,田野亦无农夫,枝头没有啼鸟。第二句诉诸听觉,窗外既空,故没有欢声笑语,也没有鸡鸣犬吠,只听得稀疏的晨雨淅淅沥沥,没完没了。这沉寂中的微弱之声,更反衬出苍茫大地的阒寂。孟浩然《春晓》有“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之句,用鸟的争鸣来渲染户外春意闹的美好景象,让人领略无边的春意,无限的春情。柳诗的这开头两句,也是选取清晨醒来时刹那间的情感片段进行描写,通过视觉、听觉和想象,向读者透露出他的心迹,却是截然不同的另一种境界,尤其一个“空”字,显示出诗人失意不平、人生无常的深切叹喟,表露了他那不安定的灵魂深处的苦闷,及其由于生命毫无意义慢慢耗蚀而产生的无穷幽怨。这样,就十分自然地把读者引向诗人此时孤独无凭、忧愤填膺的感情轨道。

  三四两句,抒发人生易老、壮志难酬的忧怨。柳宗元滞留永州十年之久,既为贬徙之客,故屡遭排挤,除了写作,未供实职。如此优游岁月,简直是赋闲。这对于素有“济世人于水火,解生民于倒悬”襟抱的政治家来说,实在是一种无情的折磨和残酷的迫害。诗人深知宇宙的永恒和生命的短暂,也深知宏图之难展和事业之艰难,所以要急于摆脱这种“良游”的困境。但到头来还是潦倒落魄,不能不倍添悲伤,未老而先衰。“迟暮”一词,叹惋时光的流逝不返和时势的难以逆转,包蕴着诗人无限哀伤。

  尽管如此,然而诗人并没有遗世独立,超然物外。民事国事纷至沓来,常常困扰于心,虽有自己的真知灼见,可叹英雄无主,欲为而不能为,心中悲伤。矛盾不断地集结,不断地激烈碰撞,使诗人忧心忡忡,寝食难安,万般无奈。一“惊”一“扰”,不知谁能领略个中滋味。

  从诗的感情流向来看,沉郁哀怨越积越多,滔滔直下,大有决堤之势。不过,“为问经世心,古人谁尽了”这结尾两句,语气顿时舒缓下来,诗人用自问自答以突出所要表达的意念:自宽自慰。但是,凡是忧伤的感情,如果用悲哀语气来表达,不一定能使人感到它的分量,而用与之正相反的豪迈旷达的口气说出来,却往往使人觉得非常沉重深刻。所以,这种自宽自慰,实则是自怨自愤,将全诗感情波涛推向了顶峰。

  诗题《独觉》,暗含着“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之深意。“谁尽了”的一声长叹,唤起了读者对千古英雄的荣辱进退的沉思,感悟出“是非成败,万事皆空”的真谛。多少显赫一时的英雄人物在人类历史的长廊上,只不过是急匆匆的过客。因此,柳宗元能乐天安命,与世无争,先后在永州、柳州辛勤耕耘十五载,最后终老南荒,至今还深受人们景仰。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

猜你喜欢

初持小惠钓声华,禄厚官高誉转加。
过客厨丰路碑炫,中朝赂重里言夸。
黄金何但买身贵,多粟尤堪作传佳。
百世倘无公论在,邪人浑指正人邪。
()

自昔殷代。
哲王迭有。
降及周成。

()

云幢烟节紫霞裾,齐御泠风集步虚。若受人间尘一点,长门又属汉相如。

()

异地还相见,平生问可知。壮年俱欲暮,往事尽堪悲。

道路频艰阻,亲朋久别离。解兵逃白刃,谒帝值明时。

()

军旅西征僻,风尘战伐多。

犹闻蜀父老,不忘舜讴歌。

()

绿树绕方塘,平桥水气凉。波明金鲤动,石净锦苔香。

把酒忘乡远,看棋爱日长。此中真自好,何必泛沧浪。

()

主人癖睡思饮茶,春雷初破黄金芽。云蒸露浥含灵气,百草群花让清味。

山翁穿入紫霞堆,采自仙人掌上来。簇簇旗枪擎数斗,高斋钻燧燃榆柳。

()

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

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苔。

()

不把雕刀卖,曾随夜斫营。老年犹善饭,壮日想能兵。

上马身仍健,看鸿眼更明。战多人不信,枉指箭瘢呈。

()

牢锁重关秋复秋,无端移住此峰头。一双白鸟啼红树,两角肥牛饮碧流。

叶上新诗风肆好,花间残局雨初收。乘潮莫更乘潮去,芋饭藜羹似可留。

()
办著春游费。
奈狂风吹寒,禁定满城花事。
天暝云深时度雨。
院落秦筝未试。
()

黄云水驿秋笳噎。吹人双鬓如雪。愁多无奈处,谩碎把、寒花轻撧。

红云转入香心里,夜渐深、人语初歇。此际愁更别。雁落影、西窗斜月。

()

新丛入望苑,旧干别层城。倩视今移处,何如月里生。

()

不到东园满数旬,万条烟柳翠光匀。雨中春懒莺如我,花外晚愁鹃逼人。

近有诗名真忝窃,老于世事每因循。煮芹炊黍作寒食,破甑清晨洗宿尘。

()

朝朝露布向长安,广武人从壁上观。失道昼迷三里雾,书生还说斩楼兰。

()
梁帝号用儒,顾有佞佛癖。
区区泥其粗,佛者宁汝即。
矫矫只履翁,谈妙尘可析。
冀上一言契,何意水投石。
()

出告游非远,耕锄十亩馀。承颜思问寝,食力命巾车。

陶令瓶惟粟,班生赐有书。羡君欢綵服,兰玉更谁如。

()

西门晓送舒晋陵,十里冲冲闻凿冰。邑侯生长单父邑,弹琴化行咸服膺。

民风莫讶北南异,身教始为今者称。我歌侯听意良苦,且住槽拨朱丝绳。

()
八风雷动绕炎洲,巨海波浪四畔流。
鼠向此中毛骨异,布成将旧火燃休。
鼠向此中毛骨异,紫玉黄芝瑞气浮。
圣境山林人莫讶,延年皆是众仙游。
()
玉骨冰肌比似谁。
淡妆浅笑总相宜。
一枝清绝照涟漪。
客意无聊花亦老,风烟错莫雨垂垂。
()
有弟有弟手足亲,与我鼎立成三人。
叔氏鳏居苦多病,季了宦游依旧贫。
吾兄既终弟亦逝,岁晚惸惸惟一身。
呜呼三歌兮意放,歌罢无言坐惆怅。
()

灵苗体性本清虚,风叶犹堪醉里书。危石幽阑画楼畔,撩人归思半因渠。

()
平康巷陌,岂知汝名。
大行春色,有一丈青。
()
锦屏山下有家园,每岁家园过禁烟。
早是三春天气好,那堪百里主人贤。
同於一派水边饮,醉向万株花底眠。
明日归鞍遂东指,上阳风景更暄妍。
()
玉烟浮动。
银阙三山连海冻。
翠袖阑干。
不怕楼高酒力寒。
()

汾阳旧居里,乃在华山阿。列岫疑分垒,攒峰类偃戈。

孤忠扶日月,百战奠关河。善处功名际,萋斐奈尔何。

()
岁旦值庚午,已有旱暵忧。
甲申与甲子,仍更雨不收。
岂惟主夏旱,还虑麦不收。
农占吁可畏,使我生春愁。
()

晔晔复煌煌,花中无比方。艳夭宜小院,条短称低廊。

本是山头物,今为砌下芳。千丛相向背,万朵互低昂。

()

风雨萧萧搅雪飞,一寒如此只贪诗。
酒瓢倾尽囊金少,恐被梅花笑不知。

()

泪雨琼姿娇半吐。又一夜、风摇鬟雾。绣陌啼莺,画梁归燕,莫便催春去。

脉脉柔情慵未足,叹寂寞、玉容难赋。今夜黄昏,明朝庭院,空锁重门暮。

()
阉茂之年拜伏犀,鸡豚同社记金溪。
情深缟紵论六契,义切蓬麻荷品题。
花底醉春同挈榼,云中历妙共扶藜。
岂知生死今殊路,抆泪佳城意惨凄。
()
上宰承周赗,王官抱楚才。
堂封鸾诏下,铙吹锦帆开。
海汐鱼龙夜,仙官日月台。
相如夸负弩,旌节几时回。
()

风尘惊老眼,丘壑保余生。
闭户交游绝,开园种树成。
野阴长似雨,雪意又非晴。

()

江户东趋揭日光,泉飞枫醉及重阳。正从云裹窥山态,却向峰头得水乡。

洛下故人殊缱绻,雨中吟思极苍茫。登高莫动将归感,聊借深杯作道场。

()

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

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

()

乡关迢递隔江南,雁足聊传书一缄。宠渥已从今日得,庭闱未料几时参。

梦回五夜生乡思,目断二茅霭翠岚。说与亲□莫遥念,年来布褐换朝衫。

()
这尊慈,无措索,忽地喜,忽地恶。
喜也,和气和春百华开萼,怒也,雷电风云一时俱作。
似恁麽做处,若非阿修罗王,即是金仟大觉。
唐道人,贤收却。
()

才俊一门绝辈流,父兄作述自千秋。男儿别有出奇法,手取人间万户侯。

()

今年冬雨不作雪,屋头鸟声浑似春。绝怜草色绿铺地,可爱梅花白照人。

时物巳迎新岁换,交情空向异乡亲。忽思昨夜残灯里,错认还家梦是真。

()

东风到咸阳,吹起原上草。
偶然出门去,迷却平陵道。
此处断人肠,得似江南好。

()

古塔已千载,白骨为黄金。寒灯耿不灭,照见西来心。

()

庄南纵步游荒野,独鸟寒烟轻惹惹。傍山疏雨湿秋花,

僻路浅泉浮败果。樵人相见指惊麏,牧童四散收嘶马。

()
世上多虚饰,方知一切心。
不群终是异,僻学古同今。
逸士宽怀释,为官理道深。
移时非独见,今我思沈吟。
()

往事何时不系肠,更堪凝睇白云乡。楚王城垒空秋色,

羊祜江山只暝光。林下远分南去马,渡头偏认北归航。

()
水头宿兮草头坐,风吹汉地衣裳破。
羊脂沐发长不梳,羔子皮裘领仍左。
狐襟貉袖腥复膻,昼披行兮夜披卧。
毡帐时移无定居,日月长兮不可过。
()
万里岷峨入贡琛,怒风抟上九霄鹏。
人才於国犹元气,天步如今甚薄冰。
家父忧心宜有诵,嗣王求助可无惩。
男儿不朽须名节,共同木之湾又一灯。
()
青灯相对许儒酸,老去羁游自鲜欢。
昨夜榕溪三寸雨,今朝桂岭十分寒。
知心海内向来少,解手天涯良独难。
一笑不须论聚散,少焉吾亦跨归鞍。
()

薄暮一凝伫,归鸿千有馀。倚松吟半饷,月影泻庭除。

()
梦里常方梦,谁知觉后思。
不知今亦梦,更说梦中时。
()

谓吾多可失之杂,与人连甍或莫识。

谓吾寡合失之孤,与人倾盖或莫逆。

()
塔上犀牛谁捉得,人中龙种偶相逢。
寂寥千载传心印,雁塔光明閟旧踪。
()

青梅雨中熟,樯倚酒旗边。故国残春梦,孤舟一褐眠。

摇摇远堤柳,暗暗十程烟。南奏钟陵道,无因似昔年。

()
汉兵出顿金微,照日光明铁衣。
百里火幡焰焰,千行云骑霏霏。
蹙踏辽河自竭,鼓噪燕山可飞。
正属四方朝贺,端知万舞皇威。
()
老子浮沉田里间,犊车辕许野人攀。
饮中仙去东西玉,行处不传大小山。
天且莫教三月尽,我今无负一生閒。
春寒正惬牛衣暖,富贵从渠昼锦还。
()

秋山对疏牖,羁客倦登临。雨后岚光活,晴初落照深。

素波明别浦,赤叶照衰林。伫目寂无语,何人知此心。

()

四牛欲斗不肯合,空雷密云风飒飒。蔚蓝高高不敢扪,龙骨踏翻腰胫摺。

斋蔬半月心如熏,垂杨左肘肤苦噆。乘轩无功鹤自愁,堰水将枯鱼可罨。

()

英豪献策广庭中,问辨纷纷似叩钟。名奏九重书密上,士欣千载运亲逢。

莺鸣定获乔林乐,凤举应容众羽从。盛世文章由此变,坐看风俗反醇浓。

()

采蕨西山下,扳援陟崔嵬。游子望乡国,泪下心如摧。

浮云塞长空,颓阳不可回。南归断舟楫,北望多风埃。

()

削玉森森幽思清,院家高兴尚分明。卷帘阴薄漏山色,

欹枕韵寒宜雨声。斜对酒缸偏觉好,静笼棋局最多情。

()

文溪祠下水如天,四面波光照几筵。屹立中流成砥柱,遗风千载肃官联。

萍蘩不尽英贤泪,献纳犹存琬琰编。出处如公谁得似,莫邪干将事空传。

()

越中山水称雄秀,越中胡家称孝友。父母怡愉在一堂,六十齐年健相守。

人言积善深且长,早有令子登贤良。今年徵召入朝省,白衣超拜尚书郎。

()
落日官军举号齐,雕戈画盾障山蹊。
不嫌铜斗通宵击,却厌斑鸡半岭啼。
()

名家旧出紫云溪,卜筑金陵汉水西。不比乌衣王谢宅,堂开贻谷燕长栖。

()
槁木忘荣谢,闲云任卷舒。
慵为绕枝鹊,宁作蠹书鱼。
羁旅心常折,亲朋梦亦疏。
溪头钓船在,恐负此心初。
()

断碣没荒丘,碑开鼎石修。德从三世种,泽自万年流。

日月光新冢,风云会古楸。枝条春意满,青翠暮烟浮。

()

清和时节属朱明,况复南郊礼载迎。花气满庭晴雾合,槐阴匝地午风清。

池亭引水新泉出,石鼎烹茶活火鸣。更喜夜来龙试雨,入帘草色翠盈盈。

()

园菜何青青,春风蔼生意。茂叶已充庖,灵根复萌肄。

伟哉君子心,于兹识真味。荐之罗绮筵,令人薄珍异。

()

懊恼平生,奈天赋、恩情太薄。二三岁、看伊受尽,眼尖眉角。记得当初低耳畔,是谁先有于飞约。惟到今、划地误盟言,还先恶。天眼见,人难度。天易感,人难托。人心险,天又怎生捉摸。莫问傍人非与是,手儿但把心儿托。便不成、厮守许多时,乾休却。

()
荡荡困决,气清泬寥。
彷佛象兴,丽于穹霄。
蹇其来下,肃然风票。
神乎安留,于焉消摇。
()
黄花犹未拆霜枝。
今年秋较迟。
六么催泛玉东西。
登高庆诞时。
()

赤符曾破敌,紫气复临关。千古兴亡地,中原指顾间。

浮云随马策,落日照刀环。远愧轻裘者,铭功上岘山。

()
都无一物作生涯,坊巷萧条有几家。
料得寒梅应怅恨,满城开作寂寥花。
()
士生樗散甘嘉遯,頫首衡敢尤怨。
良朋益友肯顾临,讲贯渐摩笃辨。
年来瘖哑瓶守口,俗子污人如避箭。
论交谩说笑金兰,厚貌深情半识讪。
()

九疑第二峰,其上有仙坛。杉松映飞泉,苍苍在云端。

何人居此处,云是鲁女冠。不知几百岁,燕坐饵金丹。

()
已邀入真率会,更约过天津桥。
从此年年岁岁,莫负月夕花朝。
()

昔以医名著,今兹祖意传。
众生如不病,大士自安禅。
貌等涧松古,性同山月圆。

()
有个安心法,无时不可行。
只将今日事,随分了今生。
()
做就圈模,且休盖椽。
诸公怎晓余方便。
水符不向此中行,因缘已至文登县。
各谨持修,速归锻练。
()

孤鹤归飞,再过辽天,换尽旧人。念累累枯冢,茫茫梦境,王侯蝼蚁,毕竟成尘。载酒园林,寻花巷陌,当日何曾轻负春。流年改,叹围腰带剩,点鬓霜新。

交亲零落如云,又岂料如今馀此身。幸眼明身健,茶甘饭软,非惟我老,更有人贫。躲尽危机,消残壮志,短艇湖中闲采莼。吾何恨,有渔翁共醉,溪友为邻。

()
背山面水竹周遭,虽乏楼台气已豪。
更得好花千百本,中间容我诵庄骚。
()

宣武门边尘十丈,御河六月观洗象。长槐高柳碧森森,駊騀如山屹相向。

传闻贡自西南夷,横纹皴扫苍藓皮。庞躯巨颡秀眉目,银钩才出收疮痍。

()

子昔送我日,出岫云无心。今我舍子行,穷猿瞑投林。

勿歌行路难,勿效儿女泣。处处得逢渠,千江共一月。

()

今岁今时春早回,绝怜晴日净纤埃。遥青欲起梁王苑,古寺争驰阏伯台。

茗碗空郊开士灶,梅花小榻故人杯。还看淑气深相引,次第群芳杖底催。

()

秋入瑶台玉簟凉。藕花香暗度、紫荷乡。软□罗扇动清商。霜渐老,庭外菊初黄。眉月画应慵瘦*□对镜、怨容光泪痕寒染翠绡裳。梧叶尽,

()

年行五十鬓犹青,浪许前身是岁星。三刖尚存和氏璧,一区初筑子云亭。

人间好景中秋月,世上浮名五夜萤。偏爱江山围故国,欲将非是问苍冥。

()
霹雳未收声,闪电不留影。
三更月到窗,半夜驴觑井。
快骑骏马骤高楼,一尘不动须弥顶。
()

旃檀佛像身丈六,三十二相俱完全。流传释家亲受记,止于大国来西天。

()

天匠铸山骨,如龙蜿蜒附。群峰触类长,屈指难悉数。

四围作屏翰,一线斜通路。蹑磴上烟丛,林莽曲回互。

()

长堤几百里,两岸夹重湖。白水映城郭,青天隐舳舻。

()
阁中芸冷,观中桃谢,谁问贞元朝士。
吾宗一句好书绅,但记取、毋污青史知几告张说语。
不交平勃,不游田窦,也不朋他牛李。
平章此去似何人,似洛社、戴花舞底。
()
庭竹骄阳下,清风偶过之。
此时合眼听,瑟瑟足秋思。
()
闻道清时有窦申,荣途送喜故能频。
如何只在萧墙外,不遇雕陵挟弹人。
()

住世不必丹砂床,清心寡欲岁月长。应世不必风云会,功成名遂身须退。

遁世不必颍水滨,良田方寸无嚣尘。君不见墩山之下孔巢父,远溯尼山称鼻祖。

()

平峦绝顶路逶迤,飞盖青霄引画旗。只恐人从千里见,误传旌节降云师。

()
浮桥翠盖拥。
平旦雍门开。
石崇迎客至。
山涛载妓来。
()

桃源自有长生路,却是秦皇不得知。

()

汴上相逢俱白头,秦中却忆少时游。烟花楼阁春风日,锦绣山河百二州。

未论听莺穿细柳,实因走马出长楸。金尊邂逅今宵月,明发仍悬两地愁。

()

栏干六曲天围碧。松风亭下梅初白。腊尽见春回。寒梢花又开。
曲琼闲不卷。沈燎看星转。凝伫小徘徊。云间征雁来。

()

龙鸾骞舞写宸章,秘阁交辉白玉堂。格是帝中称第一,不交合作羡钟王。

()

行杯且待怨歌终,多病怜君事事同。衰鬓别来光景里,

故乡归去乱罹中。乾坤垫裂三分在,井邑摧残一半空。

()
阆州城南海棠溪,客子不可无新诗。
正嫌风搅浪花碎,更被雨冲云叶垂。
野鸥出没底心性,山禽飞舞犹威仪。
江南或问阆州景,锦屏山水天下奇。
()

昭亭潭上水,下与九江通。
去客解轻舸,落潮乘顺风。
回头迷远树,没背见飞鸿。

()
吴越为君土,崤函是我家。
濯缨从吏事,倾盖聚京会。
奕世交朋重,同僚分谊加。
声光尝耳剽,臭味辱肩差。
()

柳花巷陌,悄不见铜驼,采香芳侣。

昼楼在否。

()

故居抛水石,客路厌风霜。

衰鬓从教短,余生不愿长。

()
平生学弄蛇,是蛇皆可弄。
唯有遮一条,咬人不可动。
轻轻动便觉,和身入草蓬。
草蓬深,无处寻,不用寻。
()

停君汉水浮鸭之翠杓,听我峄山栖鸾之绿桐。男儿拂衣出门去,龙泉三尺光如虹。

君不见磻溪鹤发钓鱼者,偶掷渔竿来牧野。白旄麾开炮烙烟,桓圭朱芾侯青社。

()

德星摇此夜,珥耳满重城。杳霭烟氛色,飘飖砧杵声。

令行秋气爽,乐感素风轻。共赏千年圣,长歌四海清。

()

凉满蒲萄磊落枝,倦游来此亦忘归。
沟渠水活龙蛇动,树木月明乌鹊飞。
欣减黄粱新米价,愁生白苎旧征衣。

()
凄清临晚景。
疎索望寒阶。
湿庭凝坠露。
抟风卷落槐。
()

卓锡何年至,泉流雪乳寒。群飞天外羽,几就洞中丹。

花雨兴龙窟,慈云覆绮阑。酌来应觉爽,沆瀣不须餐。

()

欣莫欣兮春日,悲莫悲兮秋夜。伊秋夜之可悲,增沉怀于远情。

叹授衣之豳诗,感萧瑟于宋生。天寥廓兮高褰,气凄肃兮厉清。

()

舍锻来为吏,嵇康也未慵。带犹悬素銙,衔得比青松。

案牍心先碎,疏题手自封。何年桂神武,买断紫芝峰。

()
溪边遵微径,林下陟荒级。
逢僧衣蓝缕,对面日曛黑。
堂空若无人,岩浅仅容席。
流传昔闻诗,求访今罔获。
()

一室无心事扫除,蓬蒿没膝绕吾庐。何人解有陈蕃志,过客休疑仲蔚居。

()

我本钓鱼船上客,偶随鸥鹭下南塘。长空放鹤不留影,野水侵花长带香。

屈子牢骚庄旷达,稽生懒惰阮猖狂。相逢大笑各归去,明日抱琴来此堂。

()
烂熳花阴覆短墙,花开时候日偏长。
道人不被春勾引,到处惟闻檐蔔香。
()
入国洋洋颂借留,二年高廪真时收。
可能万物尽吐气,邦伯人人元道州。
()

三珠并一珠,驴马没人驱。岁月甲庚午,中兴戊己土。

()

夜凉河汉白,卷箔出南轩。过月鸿争远,辞枝叶暗翻。

独谣闻丽曲,缓步接清言。宣室思前席,行看拜主恩。

()

香雪一林初著子,和枝分饷不吾悭。含酸但止文园渴,青琐无人蹙远山。

()
庄周梦为胡蝶,胡蝶不知庄周。
当处出生随意,急流水上不流。
()

平生几度怨长亭。不似这番深。霜收水瘦,风流帆饱,怎忍轻分。

栏干倚遍慵归去,独自个黄昏。荷横钗股,柳垂裙带,总是销魂。

()

银台南畔晓云飞,路入丹霄上紫薇。共看客星朝帝座,敢将汗脚踏天扉。

遥瞻凤翼差池似,近对龙颜咫尺威。自愧衣袍正蓝缕,晚来忽带御香归。

()
贪诗闲费珠生心,水际云崖到处寻。
可惜春花吾老矣,海棠烟雨闭门深。
()
{上艹下含}头元不是花房,融蜡熬酥戏滴将。
忽见微舒金爪甲,不知中有紫香囊。
()

名园民喜及时开,聊慰群心共一杯。美酒众忘深巷陌,好花生值恶风埃。

游人尽陟春台去,尺雨宜苏旱岁来。病守当筵谁会得,不听钟鼓只听雷。

()

旷志高云上,浮荣逝水东。狂歌随楚老,力稼习豳风。

道盛宾长满,心清室屡空。挥毫多妙墨,谁谓晚疏慵。

()

汉家宫阙五云閒,不似当时梦一般。金殿夜延萤烛暗,翠帘风窣月钩閒。

笙歌竟逐人消息,楼观空馀燕往还。斜日亭亭淡无语,为谁空下九嵏山。

()

恶声传送耳边来,尚冀流言辍我哀。浮世百年真是梦,壮心今日已成灰。

流溪有恨同呜咽,造化无情故迫催。满目云山总愁思,好怀从此向谁开。

()

诏从冠冕际南天,君去湖波正淼然。此日包茅供岁朔,异时琼树怅风烟。

张筵乐奏鱼龙曲,对客文成鹦鹉篇。归郡前驱逢负弩,青云初过陆机年。

()

()
小山桂枝今所无,一生到处问樵夫。
细思不独人间少,月里何曾有两株。
()

父族本南山,母家在湘水。生儿有重质,清风满人耳。

共言弗箫韶,终当柱下史。

()

情似游丝,人如飞絮。泪珠阁定空相觑。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

雁过斜阳,草迷烟渚。如今已是愁无数。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