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潘经略广州峡山五首

和潘经略广州峡山五首朗读

诗词的中文译文:
《和潘经略广州峡山五首》

云山最佳处,
猿鸟无缺供。
人影堕清镜,
花气来晴峰。
苔藓上佛壁,
兔丝蔓寒松。
何年发天阙,
当在浩劫中。

诗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宝昙写给潘经略的五首诗。诗中描述了广州峡山的景色,表现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的和谐与美丽。诗人认为峡山是最美的地方,山上的猿猴和鸟类没有缺少供应而生活无虞。诗人以巧妙的意象描绘了清晨时人影倒映在清镜中、花香弥漫在晴峰上的景象。诗中还描写了佛壁上的苔藓和在寒松上攀爬的兔子,展现了山中生活的宁静和生机。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遐想,希望在何年能触发天门打开的契机,以归中国佛教的辉煌。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句表达了作者对广州峡山的喜爱和景色的赞美,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美好融合。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山中的宁静与神秘,以及诗人对佛教辉煌的向往。全诗意境清新,形象生动,语言简练,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此诗的抒发也带有对社会动荡的思考和内心追求的呼唤,它通过对自然美的赞美,展示了人们对和平、宁静、祥和的向往。整首诗构思巧妙,表达深邃,是一首具有诗意和思想深度的佳作。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宝昙

释宝昙(一一二九~一一九七),字少云,俗姓许,嘉定龙游(今四川乐山)人。幼习章句业,已而弃家从一时经论老师游。后出蜀,从大慧于径山、育王,又从东林卐庵、蒋山应庵,遂出世,住四明仗锡山。归蜀葬亲,住无为寺。复至四明,为史浩深敬,筑橘洲使居,因自号橘洲老人。宁宗庆元三年示寂,年六十九(本集卷一○《龛铭》)。昙为诗慕苏轼、黄庭坚,有《橘洲文集》十卷。《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宝昙诗,以日本东山天皇元禄十一年戊寅织田重兵卫仿宋刻本(藏日本内阁文库)为底本。集外诗附于卷末。...

释宝昙朗读
()

猜你喜欢

彤云隐隐护灵坛,古柏萧森夏亦寒。丹臼烟迷苔欲染,空悬玉杵捣琅玕。

()

东风忽又遍天涯,柳色回春读易斋。辛巳编年开玉历,阳和际晓逼人怀。

都将隔岁山川色,渐作新春景物排。鸣佩冲寒趋虎拜,皇龄期与祝圣谐。

()
礼属群趋上宰前,两郎奉册侍臣宣。
坛前拜跪升烟罢,随处群工署奏篇。
()
辞无珪组隐无才,门向潮头过处开。
几度黄昏逢罔象,有时红旭见蓬莱。
碛连荒戍频频火,天绝纤云往往雷。
昨夜秋风已摇落,那堪更上望乡台。
()

舟仅容瓶屈,举杯滩半沸。一滩酒一杯,恰尽杯中物。

()
两桥横处放潮回,桥外花村涨晚埃。
省事老禅门闭早,焚香对月礼如来。
()
四月八,生悉达,天上人间闹聒聒。
老韶阳,要打杀,争似只园妥水蓦头泼。
阿呵呵,虽是死蛇,会弄也活。
()

北望宫墙树万年,九霄云退湛秋泉。
坐间星斗悬吟次,梦里江湖在目前。
月缓粉闱添皓色,更长红烛灭青烟。

()

永王正月东出师,天子遥分龙虎旗。

楼船一举风波静,江汉翻为燕鹜池。

()
庐山雨奇云亦奇,绿雾扑朔路迷离。
放眼茫茫李白瀑,惊心汤汤陶令畦。
锦绣谷中湿锦绣,天池寺外溢天池。
瞬息晴空明如洗,悠然板下听小溪。
()

淮阴不侯母不祀,一饭王孙千万世。施不望报良独难,能哀王孙讵云易。

英雄落魄何代无,往者子胥亡入吴。濑上之女还捐躯,邈然望古精魂俱。

()
银甲弹开香粉坠,金盘堆起乳花圆。
乞君东阁长生供,寿我北堂难老仙。
()
魂归溟漠魄归泉,却恨青娥误少年。
自是桃花贪结子,只应梅蕊故依然。
风流肯落他人后,哀乐犹惊逝水前。
何事黄昏尚凝睇,孤灯挑尽未成眠。
()

起家红蓼岸,传世绿簑衣。
自便牛背稳,却笑马蹄忙。
()

中置金城外玉池,池荷挺拔效芳菲。

叶争以绿环三匝,花逞其红曳四围。

()

未嫌官舍冷,秋色颇佳哉。有客论文坐,无人载酒来。

疏阴凉叶陨,急景候虫催。吟罢闲延伫,长廊日影回。

()

淅淅寒风落叶稀,卧闻孤雁掩柴扉。声悲月下佳人瑟,泪湿天涯病客衣。

夜入芦花何处觅,秋传书草为谁飞。幽窗寂寞愁听汝,多少离情怨未归。

()

自先生、题襟汉上,湖山风月谁主。绿蓑画出元真子,料理钓筒茶具。

千万树、问流水桃花、春色来何处。武陵伴侣。有旧梦盟鸥,比邻放鸭,值得故乡住。

()
老夫爱此黄金蕊,儿子须将白酒赊。
直到残阳下天去,更添灯火照欹斜。
()

田园须暂往,戎马惜离群。去远留诗别,愁多任酒醺。

一秋常苦雨,今日始无云。山路时吹角,那堪处处闻。

()

陇头路断人不行,胡骑夜入凉州城。汉兵处处格斗死,

一朝尽没陇西地。驱我边人胡中去,散放牛羊食禾黍。

()

()
忽然省悟。
儿女妻奴全不顾。
万事都忘。
一性恬然道自常。
()

送腊迎春亦是常,独高梅蕊报年芳。风来彷佛逢荀令,月下分明见寿阳。

开遍漫誇千种韵,天然别是一般香。从今漏泄东君意,直到霜前菊蕊黄。

()

老我还山始学耕,锄犁不辨亩纵横。坐分午饷田乌狎,预卜年登野鸟鸣。

训子但求名姓识,输官宁使斗升赢。闻君亦作归休计,好是吾家旧弟兄。

()

回簪转黛喜猜防,粉署裁诗助酒狂。

若遇仙丹偕羽化,但随萧史亦何伤。

()
交说纷纷不惮烦,要公小驻北归辕。
三休恐负名亭意,二去吾宁雇子言。
快指柴桑还我里,遥瞻伸虎到君门。
画图史笔俱张大,又得杨家一巨源。
()
穆然而啸,毗尼藏也。
熙然而温,同尘相也。
默然而说,法中龙象也。
知文知武,染衣将相也。
()
止处流行息处生,春作夏长秋敷荣。
其间毫发皆帝力,民日用之无能名。
()
草庐高卧几经春,被褐深藏席上珍。
已自闭门甘澹泊,不妨琢句自清新。
我惭我去同流俗,日念归来作野人。
此后埙篪酬唱罢,因风见寄莫辞频。
()

秋水莲冠春草裙,依稀风调似文君。

烦君玉指分明语,知是琴心佯不闻。

()

丹桂丛中绿野堂,一枝寒玉透东墙。天心乍转今惊复,海国从来先得阳。

老鹤新诗和靖子,玉容仙骨小刘郎。和羹欲试调元手,渐引嫦娥不断香。

()

莎径荒芜甚,君应共此情。江村雷雨发,竹屋梦魂惊。

社过多来燕,花繁渐老莺。相思意何切,新作未曾评。

()

甘匏抱苦叶,萏菡含污泥。子推身已隐,焉用文章为。

露华零蔓草,觏尔清扬姿。旷世无奇服,琼琚非所宜。

()
暂轰书程业未妨,倚栏高诵杜陵章。
不知雨意将诗意,但觉花香带酒香。
散破苦嫌饥雀下,争喧档看蜜蜂忙。
也知棲隐如萧爽,恨不花前共举觞。
()

东溪不减浣溪名,竹径柴门事事清。只与渔樵长混迹,自缘轩冕久忘情。

夕阳晒翅鸬鹚饱,秋水浮滩舴艋轻。肯使身名入城府,沧浪日日濯尘缨。

()

凿沼栽莲半亩强,开轩敷席坐端相。从来水月真灵境,化出匡庐古道场。

兔影淡笼银橐净,冰轮清碾玉簪香。要知影色皆为妄,本性圆明意味长。

()
道边绕庙占疏凉,郊远山连草树荒。
果有祖师传印在,为予试爇一炉香。
()
聪明不及前时久,惟鼻犹能嗅臭香。
老去无端都塞了,不分鲍肆与兰房。
()
江左谢太傅,高卧颇自喜,东山岂不佳,惜也终一起。
阿坚偶自败,元子亦适死;区区疑谤中,勋业端有几?当时嘲小草,虽戏实中理。
所以山中人,至今笑园绮。
()
盘崖蹙缩似灵龟,鬼谷先生隐遁时。
不独卷怀经世志,白云流水是心期。
()
嗟余亦何幸,偶此琳宫居。
宫中复何有?戢戢千函书。
盛以丹锦囊,冒以青霞裾。
王乔掌关龠,蚩尤守其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