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
1、毓明笠 .中学生古典诗词赏读金典 .北京市 :中国言实出版社 ,2011年 :14页 .
2、师纶选 .历代咏史诗五百首 .广州市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0年 :4页 .
3、余建忠 .中国古代名诗词译赏 .昆明市 :云南大学出版社 ,2011年 :1-2页 .
这首歌谣大约流传于距今4000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时期。传说在尧帝时代,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一位八九十岁的老人,一边悠闲地做着“击壤”的游戏,一边唱出了这首歌。
参考资料:
1、余建忠 .中国古代名诗词译赏 .昆明市 :云南大学出版社 ,2011年 :1-2页 .
击壤歌是一首淳朴的民谣。据《帝王世纪》记载:“帝尧之世,天下大和,百姓无事。有八九十老人,击壤而歌。”这位八九十岁的老人所歌的歌词就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击壤歌》。
这首民谣描绘的是在上古尧时代的太平盛世,人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太阳出来就开始干活,太阳落下就回家休息,开凿井泉就有水饮,耕种田地就有饭吃……这反映了农耕文化的显著特点,是劳动人民自食其力的生活的真实写照。
对于这首歌谣的最后一句,“帝力于我何有哉”,“帝力”历来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指“帝王的力量”,也就是说,人们的自给自足、衣食无忧的生活是靠自己的劳动得来的,而君王对此并没有什么作用,歌者反问:帝王的力量对我来说又有什么作用呢?当然,如此闲适安康的生活,并不是真的与帝王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因此也有评论云:“能使民安其作息、饮食即帝力也。得末句翻空一宕,调便流逸。”另一种解释是把“帝力”解释为“天帝的力量”,从而突出了此歌谣反对“天命论”的色彩,歌者感叹:老天爷对我来说有什么用呢?
不管持哪一种解释,这首民歌的主题都是赞颂劳动,藐视“帝力”。
《击壤歌》也许是中国歌曲之祖。清人沈德潜《古诗源》注释说:“帝尧以前,近于荒渺。虽有《皇娥》、《白帝》二歌,系王嘉伪撰,其事近诬。故以《击壤歌》为始。”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这首民谣描绘的是在上古尧时代的太平盛世,人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太阳出来就开始干活,太阳落下就回家休息,开凿井泉就有水饮,耕种田地就有饭吃……这反映了农耕文化的显著特点,是劳动人民自食其力的生活的真实写照。
对于这首歌谣的最后一句,“帝力于我何有哉”,“帝力”历来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指“帝王的力量”,也就是说,人们的自给自足、衣食无忧的生活是靠自己的劳动得来的,而君王对此并没有什么作用,歌者反问:帝王的力量对我来说又有什么作用呢?
当然,如此闲适安康的生活,并不是真的与帝王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因此也有评论云:“能使民安其作息、饮食即帝力也。得末句翻空一宕,调便流逸。”另一种解释是把“帝力”解释为“天帝的力量”,从而突出了此歌谣反对“天命论”的色彩,歌者感叹:老天爷对我来说有什么用呢?
不管持哪一种解释,这首民歌的主题都是赞颂劳动,藐视“帝力”。《击壤歌》也许是中国歌曲之祖。清人沈德潜《古诗源》注释说:“帝尧以前,近于荒渺。虽有《皇娥》、《白帝》二歌,系王嘉伪撰,其事近诬。故以《击壤歌》为始。”
这首歌谣描述了远古时代人们的生存状况,表现了原始社会中人们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感情。从中可以看到老子“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影子。语言简朴,叙事简练并结合抒情议论,开头四句连续使用排比句式,语势充沛。整首歌谣风格极为质朴,没有任何渲染和雕饰,艺术形象鲜明生动。歌者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怡然自得的神情,都表现得十分自然真切。
参考资料:
1、余建忠 .中国古代名诗词译赏 .昆明市 :云南大学出版社 ,2011年 :1-2页 .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佚名。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再怀沅州五友五首 其四。明代。薛瑄。持赠曾同驿使梅,纫香聊尔意徘徊。当时九畹花应在,几向光风烂漫开。
太常引。元代。张雨。莫将西子比西湖。千古一陶朱。生怕在楼居。也用着、风帆短蒲。银瓶索酒,并刀斫鲙,船背锦模糊。堤上早传呼。那个是、烟波钓徒。
杜仲高高九万相会。宋代。戴复古。杜癖诗无敌,高髯画绝纶。笑谈能不朽,富贵或成尘。今古多奇事,乾坤几怪民。相逢不容易,一醉楚江滨。
和萧十六人名 其五。宋代。孔平仲。丘樊英俊君犹滞,掩卷无言偃然睡。江左思归未得归,家乡百里奚由至。有楼望远最舒旷,蹑屐徐登极临视。云容弄白起危巅,霞气如朱浮浅涘。侵梁松影侧窥檐,飘径柳芳深委地。谛法真空佛有灵,面颜安乐僧无事。风摇柏直力相争,霜压橘黄香欲坠。夕阳城郭人渐稀,疏钟传响催归志。
集嘉树轩分赋得花字。清代。钱陈群。春波桥外碧流斜,扶杖来寻道韫家。石罅细通海眼水,墙阴初放米囊花。解围时听屏间语,题句留封壁上纱。傥得余生成小隐,太平风日约桑麻。
哭女二首。宋代。李覯。老树枝叶薄,先秋风雨过。人间不善事,身外想无多。理遣诚如幻,悲为岂奈何。从前短鬓发,为尔渐双皤。
扬州慢 广陵送孙无言归黄山。清代。邹祗谟。白岳移文,黄山招隐,问君何不归哉。便石床丹灶,尽冷落苍苔。忆昔日、轩辕铸鼎,容成采药,剩有高台。况山中、猿鹤思君,何必徘徊。扬州城郭,叹年年、紫陌黄埃。纵文选楼高,竹西路好,日踏千回。三十六峰犹在,白云下、洞壑须开。向山灵寄语,十年清梦归来。
句容道中。宋代。王安石。荒烟寒雨暮山重,草木冥冥但有风。二十四年三往返,一身多在百忧中。
吕氏心文友园亭杂咏十二首 其一 玄览楼。明代。黎民表。井干何郭落,高出万象表。纵目无涯观,冥心破昏晓。
金陵览古 东山。唐代。朱存。镇物高情济世才,欲随猿鹤老岩隈。山花处处红妆面,髣髴如初拥妓来。
读老子。宋代。陆游。道德五千言,巍巍众妙门。管窥那见豹?指染仅尝鼋。正尔分章句,谁欤达本源?蜀庄犹不死,过我得深论。
出闽中四首。宋代。姜特立。山行十日到吾家,腊尽归人惜岁华。斗酒只鸡谁劳我,更须踏雪看梅花。
茜云歌再为钱唐马稚彬赠妓赋。明代。张萱。觥筹交错麝兰熏,请君听我歌茜云。霜风昨夜吹香氛,冉冉飞落珠江濆。芊绵草色日初曛,化为云兮碧氤氲。儿名茜云美无伦,我言云儿天之孙。儿言云是花之魂,兰心蕙质清且芬。意近体远浓淡匀,戏着临邛犊鼻裈。梭齿偶折逢谢鲲,懒向人间剌绣纹。徵歌逐舞日温黁,双莲微动湘波裙。留身顾影何逡巡,沽娇笑弄榴花尊。欲别不别时谆谆,憨声颤语谁忍闻。马明生即云中君,云兮同归老姥墩。白头太守王右军,有诗不赋鹑之奔。掘头船子两桨分,不如归去寻桃根。
秦中吟十首·伤友(又云伤苦节士·一作胶漆契)。唐代。白居易。陋巷孤寒士,出门苦恓恓.虽云志气高,岂免颜色低。平生同门友,通籍在金闺。曩者胶漆契,迩来云雨睽。正逢下朝归,轩骑五门西。是时天久阴,三日雨凄凄。蹇驴避路立,肥马当风嘶。回头忘相识,占道上沙堤。昔年洛阳社,贫贱相提携。今日长安道,对面隔云泥。近日多如此,非君独惨凄。死生不变者,唯闻任与黎。
和白沙 其五。明代。王夫之。影从虚出无生响,两段分开觉后迷。但识太空都扑满,不容风雨弄天机。
次韵 其一。明代。沈明远。溪行仍水宿,夜坐散秋天。月出青枫里,乌啼古驿前。间关怀枉路,泙漫问邻船。想忆同心者,裁诗不待眠。
乙丑春旱至四月十六夜雨。宋代。陈宓。何处笙歌酒入唇,应惭忍渴望云人。朝来顿觉西山黑,农圃欢声总是春。
怀南塘朱省阅。宋代。卫宗武。我如蛰户居,跬步不可移。君有远行役,暑途方驱驰。觇知所如往,谓已杭双溪。人苟怀忠信,蛮貊其行之。平生玉雪襟,节行所素持。督运奉省檄,迨今已数期。故牍出袖间,数不差毫釐。皓皓其可污,皎若明鉴垂。堂堂大司存,肯计铢与锱。往事等尘埃,意者穷奸欺。奸欺因莫逃,赏识必见奇。岂惟忧责无,可以歌啸归。独念行路难,蕴隆丁斯时。野有暘死夫,何以当炎曦。越山未易登,其上号狐狸。越水不可厉,其下多蛟螭。鬼魅常瞰人,往者来者稀。毋为岩壑娱,返师因迟迟。粤从轸既东,一日肠九回。桂秋俄已近,数日盼归期。
和仲连兄城上晚步。宋代。韩维。久积端居滞,聊为散步游。青苔跳怒黾,绿树矫鸣鸠。雨暗横舟浦,凉生调角楼。不妨乘晚兴,更尽水西头。
辛亥元夕二日。元代。何中。顽坐故贪默,忽行时自言。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时序鬓发改,人家童稚喧。街头试灯候,不到郭西门。
晚步青溪上。明代。宋濂。溪色涵膏绿,溶漾正堪餐。十步九还辟,清芬袭肺肝。渚牙既戢戢,岸花亦戋戋。洁沤近宜狎,贲鲂清可扪。流念梁陈际,甲第绕其堧。南澨绮钱结,北津铜纲繁。倒景侵寥旷,蒸气湿铅丹。有时作清游,肃舲输轩尊。泛爵溢朱组,簉筵到弹冠。荆偈逞妍曲,秦艳发清弹。唯恐悬象堕,不忧芳年单。繁华随逝水,崇替起哀叹。黄鸟背人飞,响入华林园。
送张秦二僚长扈驾谒陵。明代。欧大任。骖驔宝马去如飞,法从承恩此际稀。九府赐金陵下食,尚方裁锦辇前绯。衣冠原庙瞻朱缀,日月桥山拥翠旂。扈跸遥知多喜色,汾阴歌吹御船归。
迎秋八首 其八。明代。王夫之。吴茧初成练,商声畏上弦。到来拚落叶,先事怪鸣蝉。暗湿三更露,公收万里烟。亭亭苍壁外,云岫弄馀妍。
发渝州。清代。周煌。朅来桑下亦淹留,去住无端不自由。讼阁一铃风试急,柘枝声里出渝州。
秋色萧萧枫叶丹,每听砧杵辄凭阑。垆头浊酒延三益,岭表高才羡二难。
风雨何时龙剑合,相思一夜雁声寒。临流欲发山阴棹,明月沧浪把钓竿。
关黄欧三文学枉过持陈二山人所寄赠章率尔酬答因订中秋之约。清代。李英。秋色萧萧枫叶丹,每听砧杵辄凭阑。垆头浊酒延三益,岭表高才羡二难。风雨何时龙剑合,相思一夜雁声寒。临流欲发山阴棹,明月沧浪把钓竿。
寄章同吉三绝句兼柬范叔彝 其二。宋代。王绅。五更踏月候朝钟,退食词垣旭日红。金匮玉函披阅遍,从容无复旧时风。
仙霞岭次徐意一参政韵。宋代。周密。不知天已近,但觉众山微。世道古来险,客行何日归。旧游青鬓改,故国白云飞。今日重登眺,悠然悟昨非。
同舍弟展拜先陇。清代。吴静。远望松楸已泫然,行行到此泪如泉。牛眠未竟先人志,马鬣还须后嗣贤。且喜孤儿能绩学,可怜弱女不延年。《泷冈阡表》清门事,仗尔他年笔似椽。
入关。明代。唐之淳。六王川上风如猎,九公岭头天似秋。欲知地气分南北,减却衣裳入蓟州。
续西园咏木芙蓉后十五韵 其一。清代。成鹫。自断荣枯休问天,看朱成碧总非然。繁华落尽秋风里,陆地花开又一年。
约欧阳令君登高 其二。明代。程敏政。预向家园拂径苔,令君相约此登台。须知不是寻常出,并作郊原问稼来。
罗绮满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寻芳去。浦映□花花映浦。无尽处。恍然身入桃源路。
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丧归时数。莺解新声蝶解舞。天赋与。争教我悲无欢绪。
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百花洲亲制。宋代。范仲淹。罗绮满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寻芳去。浦映□花花映浦。无尽处。恍然身入桃源路。 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丧归时数。莺解新声蝶解舞。天赋与。争教我悲无欢绪。
京兆府初赴同天节宴诗二首。宋代。强至。五帝今云六,君王合万年。日长迟漏水,风细驻炉烟。想像联朝佩,欢呼捧御筵。喜深恩更远,不竭似秦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