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王入大慈寺听讲(天复三年作)

蜀王入大慈寺听讲(天复三年作)朗读

贯休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贯休朗读
()

猜你喜欢

老向烟波放小舟,敝蓑憔悴不知愁。寒江钓雪鸣榔去,夜月叉鱼和网收。

倦倚蓬窗閒拥背,更须蓑笠稳遮头。晴时好晒台矶上,卧看芦花水国秋。

()

白雪墙头,红云水面。匆匆花事看看半。去年花对断肠人,今日有肠无处断。

萧寺双文,巫山一段。旧游回首空长叹。晓屏灯烬峭寒天,梦为远别啼难唤。

()
花骢纵策,制泪掩斜扉。
玉炉细袅,鸳被半闲,萧瑟罗帏。
银漏声,那更杂、疏疏雨里,此时怀抱谁知。
恨凄其。
()

西山白雪一丈深,北风吹倒长松林。千崖无人虎豹死,中夜有客乌鸢吟。

高楼此时最相忆,弱水隔海知难寻。凡身毛骨更萧爽,愿借黄鹤栖云岑。

()
久住西州似宿缘,笙歌丛里著华颠。
每嗟相见多生客,却忆初来尚少年。
迎马绿杨争拂帽,满街丹荔不论钱。
浮生何处非羁旅,休问东吴万里船。
()

团扇复团扇,皎皎白于雪。永昼引清飙,良宵延素月。

秋来置箱奁,寻常不轻发。薄俗区故新,君子秉贞节。

()

游魂非吉亦非凶,红烂骷髅白玉容。未

()

迥野饶秋色,高台半夕阳。鸥眠沙渚静,鸟没岭云长。

薄宦违幽兴,浮生更异乡。岁华成白首,丘壑愈难忘。

()
太仆新调试锦甘,九重日色照连钱。
春来与庆池边路,偏称宫中软玉鞭。
()
一到仙山眼自明,前身彷佛记曾经。
真人眇忽在何许,更随藜杖缘青冥。
()

金母东家狞小郎,摩挲宝剑倚天长。笑他后羿调弓矢,不射妖星射太阳。

()

呜呼国再亡,其亡岂天作。亡以一贼臣,仓皇弃君父。

半夜开国门,三宫不遑顾。诈言奉太后,行间犯霜露。

()

()

回廊曲径暗相迷,云树箫深快一跻。永夜帘栊长贮月,三城灯火尽闻鸡。

梦中奉晋成空幻,醉里风花未品题。欲向楼头吹玉笛,银河如练女牛低。

()

面势崔嵬插斗牛,东分一掖镇丹丘。玉毫金相祖师会,宝帙琅函海藏流。

苍桧茂林常荫映,白莲香社共熏修。红尘断处人难到,俗驾经年始此游。

()

两台帘对卷,燕芹香、风花近清明。望春弥柳际,流红水布,暖谷天晴。谁信闲襟似水,时忆语溪耕。襟抱番江阔,云远波平。
静昼轻挥玉尘,见春扉草绿,暮冶烟青。问清华姓字,几度录虬屏。看西湖、一汀鸳鹭,正晓风、残月两三星。早归来,赴花鱼宴,宫树闻莺。

()

何处令人俗可医,偶穿脩竹赴幽期。水从鬼窟鸣双玉,山自灵峰转一枝。

便觉管弦声涴耳,共随猿鸟立移时。颠崖象石常相近,幻色潮音两斗奇。

()

映江十万女桑枝,桑女蚕筐正及时。日对澄江剪江练,嘉州争市邓阳丝。

()

先生人中豪,志不肯司马。一曲广陵散,绝世不可写。

()

珊珊仙佩夜何其,伫立空庭白露滋。乌鹊未酬机上锦,蜘蛛偏得箧中丝。

天孙归路犹含恨,神女他山别有期。久卸残妆掩鸾镜,懒将新月比蛾眉。

()

綵云惊岁晚,缭绕孤山头。散作五般色,凝为一段愁。

影虽沈涧底,形在天际游。风动必飞去,不应长此留。

()

一片春云五色翰,开来字字吐琅玕。亦知唐叔成圭易,不放长沙舞袖宽。

宅近南阳龙好卧,台偏江左凤难看。君知此道千秋贵,试把微言问子桓。

()
游山不必众,邂逅三五人。
酌酒不在多,浅深十许巡。
高可登即登,不复拘日辰。
可饮即与饮,无问刍牧民。
()
靖通菴外锁晴云,壁莹飞琼瓦叠鳞。
野鸟无心一声晓,岩花有意四时春。
凿开风月长生地,占断烟霞不老身。
虚靖当年仙去后,不知丹诀付何人。
()
情来不自理,明月生南楼。
坐感昔时乐,翻成此夜愁。
()

叶叶彫梧阵阵风,疏云全放月华浓。故人不寄江头信,看尽飞鸿断复纵。

()
已矣知无憾,贤愚共此途。
白驹驰白日,黄发掩黄垆。
和氏终还赵,干将不葬吴。
驽疴如可强,犹拟奠生刍。
()

疏星耿耿逼人寒,清漏丁丁画角残。

客泪久从悉外尽,月明犹许醉中看。

()


思文祁阳。
祁阳克畯。

()
社雨燕巢空,古陂菱叶老。
燕去春当还,菱枯秋不早。
莫以西风高,於焉乱怀抱。
指途无几里,驶马一秣草。
()

十载重参竹屋镫,栖间心诺了无凭。明朝又踏江声去,苦忆南廊打睡僧。

()

碧云低蘸红楼影,如今倚楼人远。卖酒炉空,题诗壁坏,零落粉奁香碗。

缘深梦浅,恨弹指西风,候蛩凄断。莫问南湖,一袈裟地更谁管。

()

银汉清秋泛使槎,节旄晴拂海东霞。扶桑水接南溟阔,析木天遥北斗斜。

鹢首冲风龙伯助,凤毛瑞世岛夷誇。皇明威德今无外,莫讳中朝第一家。

()

舍人越治装,驱车将东之。
两载贤辙淹,一朝万里驰。
洪惟德器远,自是廊庙姿。

()
得意春风里,山林异样鸣。
虽无三寸舌,解作百禽声。
巧处难求色,听时可辨名。
金笼容不得,应是愧流莺。
()

倚石添新笋,争妍个个添。佳人听春雨,笑隔水晶帘。

()

九城蕃瑞殖,三山俨英蕤。
巽采昭天造,同心奉帝嬉。
繁疑交昼影,重欲亚晴枝。

()

天碧银河欲下来,月华如水浸楼台。
谁将万斛金莲子,撤向星都五夜开。

()

生年谁满百,忧病每相寻。鸿雁差池意,江湖岁月心。

猿吟凄别曲,客泪滴清砧。万事悲歌里,丘中有特琴。

()

为问西来信,灯凡几叶传。林端千梵接,象外二峰悬。

演法开三乘,观空出四天。何时解尘缚,来此共栖禅。

()
扁舟二月傍溪行,爱此林塘照眼明。
芳草日长飞燕燕,绿阴人静语莺莺。
临风忽听歌《金缕》,隔水时闻度玉笙。
更待清明寒食后,买鱼沽酒答春晴。
()
()
灵鹫禅房我所思,可堪春晚送勤师。
乱山啼鸟烟霞里,一路落花风雨时。
定有猿看窗外果,应知苔护壁间诗。
门前有径通三竺,欲向中天采石芝。
()
地僻天教养散材,流年沉著鬓毛催。
青山自绕孤城去,画角常随晚照来。
几净双钩摹古帖,瓮香小啜试新醅。
乘槎不是英缠远,无奈先生兴尽回。
()

前年别乡闾,今年出京邑。悠悠去江汉,杳杳事行役。

所惧心志违,况此风波急。乌啼枫树烟,雁下芦洲夕。

()

迎娘歌喉玉䆗窱,蛮儿舞带金葳蕤。

()

曾慕鸳鸯效双栖,南谷林深叶迷离。?
除却鹦哥谁人晓,莫将幽情向人啼。

()

清风怒折腰,断送斜川归。
吾今已归了,无用频吹衣。

()

忧患因身苦不知,折来未是学良医。垂堂自忽千金戒,大厦元非一木支。

凿齿自甘才半足,曾参深为不全悲。访君莫怪来常晚,遐轨从今不可追。

()

顺阳春色元无数,只有秋芳恐未闻。好事霍侯人不及,许将秋色为中分。

()
苏钦
曾买江天著钓船,夜深波浪拍船舷。
只今耳畔闻风雨,恰似当年蓬底眠。
()

仙云春对客,神烛夜流空。

()

为寻胜迹偶闲游,放眼风光迥不侔。到此凡机都洗尽,浑忘尘世有忧愁。

()
奕奕灵宫,有严毖祀。
燔燎具扬,礼位既偾。
帝心肃祗,天步旋止。
对越在天,永膺蕃祉。
()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 , 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 , 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 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

花满平泉巷陌深,葛巾藜杖谢朝簪。古稀华诞新添算,旧有灵丹胜点金。

崧岳望高仍异数,谷兰香远尚同心。渴怀直欲凌风去,拍手檐前和醉吟。

()
长安春雪消,天地一清润。
墙东风霜枿,新叶如奋迅。
老怀轻岁月,荣谢置不问。
平生儿女心,乘间亦斗进。
()
利固惭龙断,长非累纆牵。
难求迎鲋水,空望戴盆天。
喘急常悲月,惊多遂恶弦。
诚非穷者叹,民颂正尧年。
()

萍迹相逢又一年,小楼情味共凄然。半窗灯影看书坐,四壁秋声听雨眠。

浦汭暮云迷去雁,樵溪春水忆归船。重游莫负华山约,须趁梅花早著鞭。

()
入夏经月雨,园路久已荒。
今朝偶一到,蒿艾如人长。
岂惟蛙黾豪,颇觉蜂蝶狂。
怅然怀故山,舍东百本桑。
()
东邻采桑妇,西邻养蚕女,年年役役为蚕苦。
桐花如雪麦如云,鸣鸠醉椹叫春雨。
踏踏登竹梯,山烟锁春树。
不管乌台湿红雾,妾家有夫事犁锄,妾家有子尚啼饥。
()

芙蓉零落秋池雨,杨柳萧疏晓岸风。神思只劳书卷上,年光任过酒杯中。

()

寂寞掩长门,幽思孰与论。亦知非妾妒,空自阻君恩。

夜色流萤度,秋声落木翻。啼痕沾舞袖,偏向箧中存。

()

位分南北与东西,旷典才修俗顿移。
乐合鸾皇下庭宇,觯扬虎蜼伏樽彝。
头颅如许堪殊席,筋力无多奈缛仪。

()

悠悠世事称无穷,千灵万象生虚空。活人性命由百谷,还须着意在耕农。

自有奸民逃禁律,农夫倍费耕田力。青巾短褐皮肤乾,不避霜风与毒日。

()

君家鼻祖大范老,气压贺兰威凤鸣。文采风流今未泯,耳孙胸次似冰清。

()

鹿溪溪头结茅屋,溪水过门清可掬。黛浓玉削溪上山,掩映溪花与溪竹。

住溪主人元不凡,醒心却爱溪潺湲。草坐每分溪畔石,书声时出溪云间。

()
秋晚如春早,晨昏海气蒙。
霜嗥呼偶鹿,雨哑破昏钟。
知命休行险,吟诗不怨穷。
吾侪天所赐,出入戴青松。
()

暑往钟山阿,岩幽清兴多。薰风自南发,森松鸣弦歌。

玄猿啸白日,丹凤巢桐柯。灵芝秀深谷,祥云盛嵯峨。

()

泉本无贪人自清,何须一酌始忘情。
回车胜母君知否,见说曾参亦好名。

()

把耒空山学治生,雪寒人静始归城。倏惊江槛新梅色,犹记春梁乳燕声。

过眼岁华添老鬓,闭门交态任浮情。中郎好古翻多事,爨下仍听朽木鸣。

()

屈指西风秋已到。薄簟单衾,顿觉凉生早。疏雨数声敲叶小。

小亭残暑浑如扫。

()

闻尔邻佳媳,经堂集梵僧。春虽添药架,秋必卸瓜棚。

何计还跨灶,随时且摸楞。愁云能引泪,莫上最高峥。

()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