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知君者,君今意若何。穷通时不定,苦乐事相和。
东蜀欢殊渥,西江叹逝波。只缘荣贵极,翻使感伤多。
行断风惊雁,年侵日下坡。
[慕巢及杨九、杨十前年来,兄弟三人,各在一处。]
片心休惨戚,双鬓已蹉跎。
紫绶黄金印,青幢白玉珂。老将荣补贴,愁用道销磨。
外府饶杯酒,中堂有绮罗。应须引满饮,何不放狂歌。
锦水通巴峡,香山对洛河。将军驰铁马,少傅步铜驼。
深契怜松竹,高情忆薜萝。悬车年甚远,未敢故相过。
和东川杨慕巢尚书府中独坐,感戚在怀,见寄。唐代。白居易。我是知君者,君今意若何。穷通时不定,苦乐事相和。东蜀欢殊渥,西江叹逝波。只缘荣贵极,翻使感伤多。行断风惊雁,年侵日下坡。[慕巢及杨九、杨十前年来,兄弟三人,各在一处。]片心休惨戚,双鬓已蹉跎。紫绶黄金印,青幢白玉珂。老将荣补贴,愁用道销磨。外府饶杯酒,中堂有绮罗。应须引满饮,何不放狂歌。锦水通巴峡,香山对洛河。将军驰铁马,少傅步铜驼。深契怜松竹,高情忆薜萝。悬车年甚远,未敢故相过。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春愁送刘侯归云中六首 其五。明代。孙绪。缈缈云中山,曲曲山下路。杲杲春日明,霭霭春云度。唐风宛未改,汾水波扬素。计君归日程,正当三月暮。清樽对落花,莫问尘与雾。
独坐柬罗颢甫胡大灵 其二。宋代。何绛。明月照衣带,松风吹我怀。何必饮美酒,兹事亦殊佳。纷纷复纷纷,多恐与吾乖。
二月望日留越上偶成。宋代。王炎。摆脱轩裳累,此身今自由。余生能有几,外物已无求。婺水自堪隐,稽山姑少留。千岩并万壑,春暖一遨游。
立春帖子·太上皇后阁。宋代。周必大。化国春偏好,慈闱日自长。仙韶喧法曲,齐劝万年觞。
满庭芳 写怀。明代。陈霆。罗帕分香,玉钗留股,东风羞记初盟。残杨剩柳,休问啭春莺。虚向蒲关驻马,淹误了、云路鹏程。伤心处,枕寒衾冷,香梦杳难成。章台人远,寻春计晚,露蕊凋零。叹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好事从来易阻,御沟里、红叶难凭。空惆怅,夜深人静,辜负月华明。
送张无梦归天台。宋代。苏为。彤庭留不住,归忆旧山频。世路都无念,心源养得真。琼台栖树石,碧落应星辰。几话蟠桃熟,罇前醉过春。
题山水画二首 其一。元代。刘崧。远树层层出,高崖面面开。谷深云欲动,江白雨初来。楚佩遗仙浦,吴航近钓台。故人浑不见,秋暮思悠哉。
五鼓才成,土德行香。偏能将、四象包藏。如今尽显,聚在中央。没白归青,红归黑,不归黄。已证空虚,便出昆冈。金童来、秘语宣扬。天皇赐韶,授与风狂。永处清闲,常清静,得清凉。
行香子·五鼓才成。金朝。王哲。五鼓才成,土德行香。偏能将、四象包藏。如今尽显,聚在中央。没白归青,红归黑,不归黄。已证空虚,便出昆冈。金童来、秘语宣扬。天皇赐韶,授与风狂。永处清闲,常清静,得清凉。
元夕赐午门观灯 其四。明代。金幼孜。万朵金莲彻夜开,满帘香雾隔蓬莱。遥看鳌背云中出,喜见仙人海上来。拂曙星河低绛阙,凌空鸾鹤上瑶台。笙歌一
题画二首 其二 黄鹏。元代。柯九思。春风娇软绿阴肥,上苑莺花紫翠围。却向后宫深院里,一枝閒自理金衣。
次韵张都事。元代。张昱。老却樊川杜牧之,风流谁赋柳丝丝?不关请告来归早,惟恐寻春去较迟。画舫行时长载酒,粉墙到处即题诗。至今留得狂名在,唯有纤腰弟子知。
太上皇后挽诗。宋代。王炎。紫殿尊严地,黄图揖逊辰。一言裨大策,万物赖深仁。配极乾坤大,重轮日月新。遽违天下养,氛祲掩钩陈。
书海陵滕從事文会堂。宋代。范仲淹。东南沧海郡,幕府清风堂。诗书对周孔,琴瑟亲义黄。君子不独乐,我朋来远方。言兰一相接,岂特十步香。德星一相聚,直有千载光。道味清可挹,文思高若翔。笙磬得同声,精色皆激扬。裁培尽桃李,栖止皆鸾皇。琢玉作镇圭,铸金为干将。猗哉滕子京,此意久而芳。
偈颂二百零五首。宋代。释正觉。三寸舌,两片唇,无始时来赚杀人。解弄不教圭角露,阿谁参见跛云门。
题彭氏月池二首 其一。清代。刘鹗。高人散幽怀,独爱池水净。明月俄飞来,池光渐如镜。中有骊龙珠,纷纷白光映。静影涵太虚,悠悠见天性。
官舍假日书怀奉呈子华内翰长文原甫景仁舍人。宋代。欧阳修。锁印春风雪人帘,天寒鸟雀聚空檐。青幡受岁儿童喜,白发催人老病添。艳舞回腰飞玉盏,清吟拥鼻对冰蟾。相从一笑两莫得,簿领区区叹米盐。
寄上高李令怀道。宋代。黄庭坚。李侯湖海士,瓜葛附婚友。平生各转蓬,未曾接樽酒。寄声维劳勤,江路常永久。节物居然秋,蜕虫悲高柳。传闻辟学馆,鼓士荐豚韭。能使珥笔黔,稍知忠信有。骄虎缩爪距,诗礼开户牖。事胜感邦人,伐山谋不朽。武功笔如椽,文字烂琼玖。谓予有书癖,摹篆写科斗。不珍金石刻,要我一挥肘。安知乃儿戏,敢传万世後。摩拂幼妇篇,慙非换鹅手。公其勤劳来,嘉政民父母。不用琢苍崖,丰碑在人口。
省中当直即事书怀兼简阁长李舍人。宋代。杨亿。两掖深沉大帝居,紫微西省掌泥书。天阍启鑰趋朝后,侍史焚香起草初。五吏援毫才患少,万钱分膳食无馀。凤池荀令连宾阁,骑省潘郎对直庐。烟气霏霏生屋瓦,雷声隐隐度宫车。沧波满壁浮兰橑,修竹当轩荫绮疏。性懒无堪过叔夜,思迟多病似相如。缭垣直北银台路,拭目看君侍玉除。
简郡中诸生。唐代。韦应物。守郡卧秋阁,四面尽荒山。此时听夜雨,孤灯照窗间。药园日芜没,书帷长自闲。惟当上客至,论诗一解颜。
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清代。纳兰性德。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不多情 一作:悔多情)
颂古五首。宋代。释如净。一桡劈口虚空破,三点驴头覆却船。父子至今俱不了,江湖波浪错流传。
后汉门。废帝。唐代。周昙。乱兵如猬走王师,社稷颠危孰为持。夜逐萤光寻道路,汉家天子步归时。
下蔡。明代。王廷相。跃马蒙城道,飞津下蔡洲。江湖行役远,天地此身浮。淝水寒烟积,淮山丛桂秋。昔人俱寂寞,临眺迥生愁。
栀子花。宋代。舒岳祥。六出台成一寸心,银盘里许贮金簪。月中不著蝇点璧。春过翻疑蝶满林。陆地水光山院静,炎天冰片石坛深。杨州只说琼花好,漠漠风水何处寻。
为樵。唐代。林藻。致政惭轻举,为樵亦易穷。文章还古道,礼数逐秋风。独鹤千松下,万航一水中。最怜当路草,衰败与人同。
湖山十景·南屏晚钟。宋代。王洧。涑水崖碑半绿苔,春游谁向此山来。晚烟深处蒲牢响,僧自城中应供回。
怀华首。明代。释函可。山中兄弟几人留,料得堂前草已秋。欲把尺书凭雁足,又愁飞不到罗浮。
笔花轩为王伦赋。明代。陈琏。铦利休誇砥削方,蒙恬去后代称良。拔毫载颖真无匹,入梦生花自有香。李白因之工赋咏,江淹得此擅文章。王家妙制今为最,时献蓬莱沐宠光。
自龙游登陆至衢州道中。明代。郭之奇。舍棹登途秋逾仲,水意滩声劳远送。晨起西风拂舆迎,野望霜红逐林生。出水芙蓉初夭窈,开风松籁鸣孤杳。到处层峦向人亲,苦恨历历记不真。迤逦东来若相逐,浮峰或断云能续。行行惟见与兹深,朝暮谁从觅山心。欲倩微词通缱绻,识面无缘重偃蹇。徒将此意寄三秋,三秋问我谓何求。征夫何求莫遑息,翻似心忧日行国。长途祇叹往来艰,我家山水久幽閒。
梅花 其一。明代。陈子壮。暖屋周遭静掩扉,故园蜂蝶到应稀。好风窗纸须吹碎,得任梅花作雪飞。
夏日睡起漫兴。明代。曹义。瓦枕藤床醉梦醒,竹窗幽户午阴清。隔林好鸟如相约,时复来啼三两声。
九月十六日出郡登舟如钱塘十七日舟中杂兴。宋代。汪莘。白云晚向山中出,白雾朝从水上生。三百里滩轰笛过,鬼神惊倒怒龙声。
庭楸。唐代。韩愈。庭楸止五株,共生十步间。各有藤绕之,上各相钩联。下叶各垂地,树颠各云连。朝日出其东,我常坐西偏。夕日在其西,我常坐东边。当昼日在上,我在中央间。仰视何青青,上不见纤穿。朝暮无日时,我且八九旋。濯濯晨露香,明珠何联联。夜月来照之,蒨蒨自生烟。我已自顽钝,重遭五楸牵。客来尚不见,肯到权门前。权门众所趋,有客动百千。九牛亡一毛,未在多少间。往既无可顾,不往自可怜。
午睡。宋代。宋伯仁。午梦惊回笋簟凉,坦夷襟度即潇湘。诗高自与梅花好,食淡方知共味长。事说万端多画虎,人无一念不亡羊。满头飞絮春零乱,莫笑狂夫老更狂。
昭君怨。宋代。陈杰。玉筹晕深宫领巾,金槽夜琤出塞新。风沙陇上岁摇碧,一掬犹残长乐春。六奇计丑书来慢,曾是控弦三十万。沼仇无术遣蛾眉,此日天骄更须豢。黄鹄传歌天为悲,边笳按拍鹊南飞。琵琶远恨无人省,灼面东家晓妆影。
海珠赠别。明代。伦文。酌别珠江上,凭虚一槛空。海天添浩思,花鸟送行踪。兴好催诗急,情深觉酒浓。何人溪畔女,一舸出芙蓉。
酬陈鸣野移尊见枉东林园亭。明代。顾可文。有客自于越,故乡烟水深。披图访海岳,载酒造园林。鸾啸发清籁,虬髯听朗吟。极知嵇叔夜,颇惬吕安心。
挽太博朱古平。宋代。文天祥。铁砚伤同志,青灯忆旧游。临轩朝凤阙,驰道听鸡筹。魏野神仙宅,元龙湖海楼。西风一挥泪,世事盖棺休。
次韵吴厚秀才见赠三首。宋代。苏辙。骚人思苦骨岩岩,百里携诗相就谈。故作微词挑迁客,不嫌春雨湿归衫。少年旧喜登高赋,老病今成见敌惭。问我近来谁复可,对君聊拟诵《周南》。久欲归田计未成,羡君负郭足为生。躬耕不用千钟禄,高卧谁知万里征。已觉安闲真乐事,可怜辛苦尽浮名。隐居便作江南计,为觅佳山早寄声。一卷新诗锦一端,掉头吟讽识芳酸。哀歌永夜悲牛角,朗咏扁舟笑杏坛。间发笙簧犹可拟,弃捐斤斧定知难。继君高韵君应笑,咀嚼归途久据鞍。
游灵谷寺。明代。归有光。晨出东郭门,初日照我颜。春风吹习习,好鸟声绵蛮。岩阿见黄屋,登披寻神山。半日犹山麓,十里长松间。蜿蜒芳草路,寂寞古禅关。画廊落丹雘,朱户蚀铜镮。殿起无梁迥,塔留玩珠攀。苍鼠戏树捷,野鹿看人閒。山深静者爱,日晏未知还。
前调(为丁明仲纪梦)。宋代。杨冠卿。归梦迢迢。分明曾见,舞遍云韶。解道相思,愁宽金钏,瘦损宫腰。觉来情绪无聊。正戌角、声翻丽谯。楚塞山长,巫阳人远,斗帐香消。
宿香山僧房 其一。明代。陈束。神龙逝不返,永永沦赤山。九阴黯莫测,扬辉久矣难。腼瑜驰十贵,十贵谁不然。魏父床夜光,咄咄起忧患。楚王非贱货,和氏坐摧残。时议重瓴甋,焉用夸玙璠。怀壁已贾罪,况复滋琢刊。孚采乃憎命,明温以烦冤。传语后世人,宝器无为宣。
谒桐乡王汝学先生。明代。唐胄。乡曲仰前修,每恨时不遇。再濯湄邱波,三洒深庵涕。岿然赖公存,硕果坚固蒂。渺以一南儒,京师避头地。囊括天下士,尾闾收无际。耿耿胸中物,落落湖海气。汲古修绠深,董马在伯季。胡为枘凿殊,明眸尘土蔽。坐使万夫特,一麾老下吏。挂桑长弓闲,刈苕湛卢利。平生五车书,一策用未既。语剩何须多,盈箱酱瓿隶。对此鸡肋盘,佳味天然
大江东去 其五 再咏葡萄。明代。夏言。一种灵株,细摩挲、不似人间之物。偃蹇虬枝连密叶,风雨暗生墙壁。的的悬珠,汇景如贯,颗颗凝霜雪。交梨火枣,品题未许称杰。绝怜白玉盘行,黄金笼贮,瑶席清辉发。凉沁诗脾甘露爽,坐使襟尘消灭。玉女盆头,仙人掌上,直欲披玄发。夜深苍海,骊龙吐出明月。
情久长。宋代。吕渭老。冰梁跨水,沈沈霁色遮千里。怎向我、小舟孤楫,天外飘逐夜寒侵短发,睡不稳、窗外寒风渐起。岁华暮、蟾光射雪,碧瓦飘霜,尘不动、寒无际。鸡咽荒郊,梦也无归计。拥绣枕、断魂残魄,清吟无味。想伊睡起,又念远、楼阁横枝对倚。待归去、西窗剪烛,小合凝香,深翠幕、饶春睡。
江城子(池阳泛舟作)。宋代。李纲。春来江上打头风。吼层空。卷飞蓬。多少云涛,雪浪暮江中。早是客情多感慨,烟漠漠,雨濛濛。梁溪只在太湖东。长儿童。学庞翁。谁信家书,三月不曾通。见说浙河金鼓震,何日到,羡归鸿。
十年不见陈惊座,二子相逢心亦可。高帝子孙果隆准,杜陵先生岂欺我。
甘陵夫子孕不育,世无元化操五毒。乳医袖手辄寤生,不药而喜神所福。
赵元达妇孕不育后数日其犹子生一女子二子皆有戚戚之色戏作此诗开之。宋代。饶节。十年不见陈惊座,二子相逢心亦可。高帝子孙果隆准,杜陵先生岂欺我。甘陵夫子孕不育,世无元化操五毒。乳医袖手辄寤生,不药而喜神所福。君家阿济颐未髯,颇恨生子不生男。人间久乏古烈女,世上多叹吾儿凡。应当有子问贤否,弄璋弄瓦诗人口。木兰买马替爷征,班昭嗣兄成汉表。人生得此二子者,安用痴儿闹昏晓。况君各自富春秋,有女如玉方好逑。必欲商瞿有男子,殷勤更问东家丘。
写怀三首 其二。明代。苏仲。人心苟不常,天地也局促。憔悴对江山,含愁妒花木。会看百年间,韶光如转毂。富贵亦等闲,贫贱非我独。下士茹草根,高轩厌梁肉。悠悠安足论,两手聊摩腹。
即事。清代。夏伊兰。春归新绿满园赊,节近清和暖渐加。连日好风催楝子,一溪流水落松花。乌丝界字临多宝,香篆萦帘诵《法华》。奇福笑侬都占尽,兰房即是列仙家。
到城南园瞻南轩先生遗像。宋代。王炎。入门荷香净,步屧柳阴湿。欲写情郁陶,翻引兴萧瑟。瞻望堂中人,玉色而山立。六学妙经纶,未试百之一。身存天下望,身没海内惜。此道会谁传,丹青但陈迹。楼边好山近,竹底凉风入。两鹤韵亦高,导我转湖侧。独游何太清,滞念亦可释。门关莫返锁,愿言日散策。
震灵方丈赠玉虚宗师。元代。吴全节。晓起南窗看白云,道心如水鬓丝银。当时宣室前釐席,此日仙坛得主人。方外烟霞知有喜,掌中雷雨信如神。夜来亲见茅君说,五百年间再世身。
渡江寄俞仲连。元代。杨载。舟济大江濆,中流日欲曛。卤翻沙际雪,潮落渡头云。鲸跃常知候,鸿飞不乱群。颇思论胜概,把酒莫如君。
次韵王才少师杂花五首。宋代。李弥逊。不禁花恼曲江头,欲对清尊舞沐猴。留得春红撩客恨,争如庭草解忘忧。
【正宫】月照庭。元代。商衟。问花万木争荣,各逞娇红嫩紫。呈浓淡,斗妍蚩。为谁开?为谁落?何苦孜孜?吾来问:汝有私?【幺】云幕高张,捧出天然艳质。颜如玉,体凝脂。绿罗裳,红锦帔,貌胜西施。蒙君问,尽妾词。【最高楼】发生各自随时,艳冶非人所使。铅华满树添妆次,远胜梨园弟子。【喜春来】清香引客眠花市,艳色迷人殢酒卮,东风舞困瘦腰肢。犹未止,零落暮春时。【六幺遍】听花言,巧才思,直待伴落絮游丝。披离满径点胭脂,干忙煞燕子莺儿。芳苞折尽谁挂齿?道杏花不看开时。早寻人做主遮护你,煞强如花貌参差,凭谁赋断肠诗?【幺】妾斟量,自三思,正芳年不甚心慈。仗聪明国色两件儿,觑五陵英俊。因而渐消香减玉剥幽姿,但温存谁敢推辞。想游蜂戏蝶有正事,向眼前面配了雄雌,闪下我害相思。【尾】先生教妾感承,妾身言君试思:如今罗纰锦故人何似?阑珊了春事,惜花人谁肯折残枝?
送段惟勤自新城改庐陵。明代。罗玘。运斤疾成风,全物不食虎。见者惊鬼神,斲鐻觉无苦。中心无穿凿,匪以智数取。段侯天机熟,外不与物忤。恂恂口若吃,剖析有大斧。乃知古循良,绝不似外贾。庐陵舐新甘,新城夺旧乳。徵闻继前史,直笔予敢侮。
表兄知府郎中张公挽诗三首 其二。宋代。周麟之。淼淼沅江路,犹迟皂盖临。但疑三甲起,那识二毛侵。北海樽罍在,南园草木深。水亭风月夜,八咏想遗音。
席上信笔六首。宋代。李弥逊。花来万事耳边风,惭愧灯花为结红。欲把一尊聊自解,空花入眼暗濛濛。
平山堂 其一。宋代。黄裳。一隅不见古扬州,惟有平山尚自留。且看江南山色好,莫缘花月起闲愁。
山西庄舍赠信上人和彦时兄四首。宋代。王之道。四壁萧然犬自驯,年来食粥甑生尘。相逢未暇寒温语,请效参寥作故人。
潦倒宦情尽,萧条芳岁阑。欲辞南国去,重上北城看。
复叠江山壮,平铺井邑宽。人稠过杨府,坊闹半长安。
插雾峰头没,穿霞日脚残。水光红漾漾,树色绿漫漫。
齐云楼晚望偶题十韵兼呈冯侍御,周、殷二协。唐代。白居易。潦倒宦情尽,萧条芳岁阑。欲辞南国去,重上北城看。复叠江山壮,平铺井邑宽。人稠过杨府,坊闹半长安。插雾峰头没,穿霞日脚残。水光红漾漾,树色绿漫漫。约略留遗爱,殷勤念旧欢。病抛官职易,老别友朋难。九月全无热,西风亦未寒。齐云楼北面,半日凭栏干。
赠萧棠仲致政。宋代。王迈。昔年鼓箧游胶庠,集英同日瞻天光。金门初开兽环动,瞳瞳晓日升扶桑。宫帘高卷开御扇,祥风习习飘天香。殿庭神丽冠剑肃,巍巍玉几临中央。银袍七日趋龙尾,拜恩稽首心欢康。晚从银台出广陌,宝鞍快马争腾骧。团司涓日叙黄甲,义比天伦鸿雁行。琼苑宴开慈惠浃,宸章宠锡歌明良。后来相继随宫牒,东西南北遥相望。萍工风转有时合,邂逅一见难预量。非才叨窃愆咎积,自顾补报无毫芒。朝廷宽大不终充,领郡尚得来南漳。下车问政访耆旧,知公辞荣归故乡。神武衣冠已久挂,冥鸿羽翮方高翔。遗贤虽为明时惜,承颜独喜私愿偿。共惊岁朋何飘忽,相对鬓发俱沧浪。于言不吝挥玉尘,妙句屡蒙开锦囊。已欢高风激贪懦,更敦雅契超寻常。区区感慰岂有极,聊写一二成短章。芜音不足继真作,读过幸勿留巾箱。
谢王郎中见赠琴鹤。唐代。顾况。此琴等焦尾,此鹤方胎生。赴节何徘徊,理感物自并。独立江海上,一弹天地清。朱弦动瑶华,白羽飘玉京。因想羡门辈,眇然四体轻。子乔翔邓林,王母游层城。忽如启灵署,鸾凤相和鸣。何由玉女床,去食琅玕英。
和方有怀孤鸳鸯诗。清代。钱秉镫。十首诗成尽可怜,怜他只影小窗前。也知岭外归来客,独宿松间十七年。
严陵道上杂咏七首。宋代。洪咨夔。石坛千尽薜萝古,沙径百盘苔藓香。不是先生求矫世,懒将日月趁人忙。
答孔周翰求书与诗。宋代。苏轼。身闲曷不长闭口,天寒正好深藏手。吟诗写字有底忙,未脱多生宿尘垢。不蒙讥诃子厚疾,反更刻画无盐丑。征西自有家鸡肥,太白应惊饭山瘦。与君相従知几日,东风待得花开否。拨弃万事勿复谈,百觚之后那辞酒。
次韵演雅。宋代。陈著。洛阳棘满门,连昌菌当衙。枸杞怪成犬,寄奴妖见蛇。芸香虚辟蠹,鞠梅工两蛙。黄蘖到里苦,紫荆无外遮。衰绿秋蒲柳,赧赤春金沙。薰莸类莫辨,桐梓谁汝嘉。山下犹有蕨,邱中能无麻。杖老竹生力,炷病艾焮痂。芷兰足幽媚,桃李从俗夸。
病中四绝。宋代。陆文圭。浪说苏公久已仙,岂知翁自厌馀年。雪堂二客能相从,姓字当时惜不博。
鬼车。宋代。欧阳修。嘉佑六年秋,九月二十有八日,天愁无光月不出。浮云蔽天众星没,举手向空如抹漆。天昏地黑有一物,不见其形,但闻其声。其初切切凄凄,或高或低,乍似玉女调玉笙,众管参差而不齐。既而咿咿呦呦,若轧若抽,又如百两江州车,回轮转轴声哑呕。鸣机夜织锦江上,群鴈惊起芦花洲。吾谓此何声,初莫穷端田。老婢扑灯呼儿曲,云此怪鸟无匹俦。其名为鬼车,夜载百鬼凌空游。其声虽小身甚大,翅如车轮排十头。凡鸟有一口,其鸣已啾啾。此鸟十头有十口,口插一舌连一喉。一口出一声,千声百响更相酬。昔时周公居东周,厌闻此鸟憎若雠。夜呼庭氏率其属,弯弧俾逐出九州。射之三发不能中,天遣天狗从空投。自从狗啮一头落,断颈至今青血流。尔来相距三千秋,昼藏夜出如鸺留。每逢阴黑天外过,乍见火光惊辄堕。有时余血下点污,所遭之家家必破。我闻此语惊且疑,反祝疾飞无我祸。我思天地何茫茫,百物巨细理莫详。吉凶在人不在物,一蛇两头反为祥。却呼老婢炷灯火,卷帘开户清华堂。须臾云散众星出,夜静皎月流清光。
元日登王章甫水明楼 其二。明代。袁宏道。云山虽近不相亲,草色烟光各自春。君欲读书我从仕,何曾真作看山人。
三衢道中马上口占。宋代。胡宿。短亭疏柳映鞦韆,马上人家谷雨前。几树枪旗茶靃靡,一溪鳞甲水潺湲。莺期别后闻馀哢,蚕候归来见小眠。可惜西湖湖上月,夜来虚过十分圆。
舟过长芦。宋代。王安石。木落草摇洲渚昏,泊船深闭雨中门。回灯只欲寻归梦,儿女纷纷强笑言。
念奴娇 戏题终葵画。清代。陈维崧。谁将醉墨,泼长笺、写作十分奇诡。齃鼻魋肩形状寝,风刮鬓毛攒猬。空驿啼杉,颓崖啸葛,目欲营天地。三闾呵壁,荒唐情态如是。休只破宅蹒跚,荒江狼犺,幽窅寻魑魅。鼎鼎试看朝市上,何限揶揄之子。卧者为尸,坐而成冢,择肉须来此。笑渠笨伯,翻愁鬼以公戏。
挽汪约叟。宋代。王柏。忆昔先君子,金兰气味投。中间有生死,一别几春秋。晓漏传幽梦,英魂觅旧游。城东烟月冷,应是访新丘。
赠程处士。唐代。王绩。百年长扰扰,万事悉悠悠。日光随意落,河水任情流。礼乐囚姬旦,诗书缚孔丘。不如高枕枕,时取醉消愁。
相和歌辞·怨诗二首。唐代。薛奇童。日晚梧桐落,微寒入禁垣。月悬三雀观,霜度万秋门。艳舞矜新宠,愁容泣旧恩。不堪深殿里,帘外欲黄昏。禁苑春风起,流莺绕合欢。玉窗通日气,珠箔卷轻寒。杨叶垂金砌,梨花入井阑。君王好长袖,新作舞衣宽。
贺幸普济寺应制。唐代。广宣。南方宝界几由旬,八部同瞻一佛身。寺压山河天宇静,楼悬日月镜光新。重城柳暗东风曙,复道花明上苑春。向晚銮舆归凤阙,曲江池上动青蘋.
安贫。唐代。韩偓。手风慵展一行书,眼暗休寻九局图。窗里日光飞野马,案头筠管长蒲卢。谋身拙为安蛇足,报国危曾捋虎须。举世可能无默识,未知谁拟试齐竽。
更休寻、玉山瑶草,蓬莱知在何处。司花嫌被春风妒。留待九秋清露。还解语。试问著、当时月夜乘鸾女。何年遗汝。甚不怕高寒,青冥万里,鬟鬓乱风雾。人间世、无物有香如许。灵均遗恨千古。芙蓉杜若何堪佩,憔悴行吟沅浦。空自苦。悄教得、扬雄不信离骚赋。云窗月户。恨白发诗翁,年来多病,不识醉乡路。
摸鱼子 赋玉簪录呈赵太初兼与时中茂异。元代。姚燧。更休寻、玉山瑶草,蓬莱知在何处。司花嫌被春风妒。留待九秋清露。还解语。试问著、当时月夜乘鸾女。何年遗汝。甚不怕高寒,青冥万里,鬟鬓乱风雾。人间世、无物有香如许。灵均遗恨千古。芙蓉杜若何堪佩,憔悴行吟沅浦。空自苦。悄教得、扬雄不信离骚赋。云窗月户。恨白发诗翁,年来多病,不识醉乡路。
宿关西客舍寄东山严、许二山人时天宝初…见有高道举征。唐代。岑参。云送关西雨,风传渭北秋。孤灯然客梦,寒杵捣乡愁。滩上思严子,山中忆许由。苍生今有望,飞诏下林丘。
赠翁法师二首 其二。宋代。张嵲。病馀蒲柳惧先秋,妄想仙人十二楼。好住名山煮白石,他年因子问丹丘。
次郑好义见贻韵 其一。明代。方孝孺。郑子好古学,天机静而深。冲然舞雩咏,中有咸韶音。茅舍带流水,琴书閟清阴。游鱼戏晴波,好鸟鸣远林。那得一笑乐,洗此千古心。
讯李伯襄病二首 其二。明代。欧必元。蒹葭秋色待挥毫,十里怀人梦独劳。不是新诗摇病骨,为君那赋广陵涛。
庚辰七十自述二首 其一。清代。金应澍。弹指年华七十秋,老翁今日更何求。惟期赢海歌安燕,长向南园乐杖鸠。千里归来冰在抱,半生辛苦雪盈头。读书为善承彝训,说服儿孙好自谋。
宿昭应。唐代。顾况。武帝祈灵太乙坛,新丰树色绕千官。那知今夜长生殿,独闭山门月影寒。
龙尾石砚寄犹子远。宋代。苏轼。皎皎穿云月,青青出水荷。文章工点?,忠义老研磨。伟节何须怒,宽饶要少和。吾衰此无用,寄与小东坡。(远为人类予。)
水调歌头(寿留守刘枢密)。宋代。黄格。富贵不难致,名节几人全。渡江龙化,于今,五十有三年。历数朝堂诸老,谁似武夷仙伯,操行老弥坚。吾道适中否,一柱独擎天。湖南北,江左右,屡藩宣。韩公城下,烽火静、米斗三钱。人愿公归台鼎,我愿公归中隐,九老要齐肩。岁岁祝公寿,风月伴梅仙。
秋日遣兴。宋代。孙应时。清秋佳月不寻常,何限歌楼醉夜长。要是超然尘外客,一杯差不负孤光。
劝耕二首 其二。宋代。吴渊。铃斋日日簿书尘,不觉光阴暗里侵。忽见前山有花发,始知今岁已春深。边风尚有寒吹面,腊雪全无早系心。忧国忧民平日事,新来赢得白盈簪。
送杨诚都事赴山西 其一。明代。杨士奇。郎官湖上先生宅,十五年前共酒樽。今日都门重邂逅,令人肠断郭东原。
魏鸿禧叙别二首。宋代。袁甫。别有金丹简且真,不烦火候不劳神。自知自信融融乐,无虑无营盎盎春。天地游心元广大,风云入句更精神。我将归去偿兹愿,溪上相逢只幅巾。
古白杨行。明代。李梦阳。百泉东岸三古杨,下枝扫拂书院墙,上枝瑟飒于穹苍。空山野阴雷雨黑,柯干冥冥动山壁。剪伐难为栋梁用,盘踞番逃斧斤厄。但见白日悲风发,宁知六月撑霜雪。烟色惨怆精灵聚,孤根倔强源泉裂。忆昨访古憩其下,居人不敢留车马。落萚尚禁牛羊食,污秽颇遭县官打。丞相古柏霹雳碎,将军大树空萧洒。罔头石路莎草长,孙邵李许同一堂。春风漂泊予到此,不见古人惟古杨。古扬萧萧暮流急,波翻浪倒蛟龙泣。卫女幽忧拾锦花,逋臣寂寞愁难立。君不见太行羊肠莫比数,上有毒蛇下猛虎。樵斤猎火不虚日,桂柏椅桐气悽苦。呜呼杨兮杨兮,尔何盘根据兹土。
桐庐道中寄谢侍御 其一。明代。黎民表。有美吴山水,星轺宠命新。涛声驱海曲,风采肃朝绅。入社推高足,追班沗近臣。未酬虚左席,长愧报恩身。
湖亭望水。唐代。白居易。久雨南湖涨,新晴北客过。日沉红有影,风定绿无波。岸没闾阎少,滩平船舫多。可怜心赏处,其奈独游何。
送潘道士。宋代。薛嵎。春渚微茫碧草连,千花飞尽柳飞绵。孤云野鹤生遥思,明月清风共一般。破褐还寻栖阴地,空囊唯乞送行篇。先生自有修真诀,不倚丹砂驻少年。
灯月交光,渐轻风布暖,先到南国。罗绮娇容,十里绛纱笼烛。花艳惊郎醉目。有多少、佳人如玉。春衫袂,整整齐齐,内家新样妆束。
欢情未足。更兰谩勾牵旧恨,萦乱心曲。怅望归期,应是紫姑频卜。暗想双眉对蹙。断弦待、鸾胶重续。休迷恋,野草闲花,凤箫人在金谷。
万年欢(上元)。唐代。胡浩然。灯月交光,渐轻风布暖,先到南国。罗绮娇容,十里绛纱笼烛。花艳惊郎醉目。有多少、佳人如玉。春衫袂,整整齐齐,内家新样妆束。欢情未足。更兰谩勾牵旧恨,萦乱心曲。怅望归期,应是紫姑频卜。暗想双眉对蹙。断弦待、鸾胶重续。休迷恋,野草闲花,凤箫人在金谷。
感事二十一截句 其五。近现代。释敬安。鲸吞蚕蚀各纷争,未卜馀生见太平。石烂海枯真有日,生天成佛若为情。
杂诗 其二。明代。梁有誉。我行彼中野,靡靡令心忧。四顾漭无人,但见林与丘。高台多悲风,沧海转洪流。走兽骇丛莽,号鸟求匹俦。顾兹震心魄,欲去将何求。古来贤达人,高视隘九州。若士处大荒,邈然谁能侔。阮生蓬池上,于世若云浮。嗟哉愚蒙者,眷恋区中谋。雍门泣孟尝,牛山悲爽鸠。闇彼代谢理,涖物恒怨尤。黄鹄摩霄举,螣蛇乘雾游。斥鸠尔何陋,枋榆徒啾啾。知自有大小,达观德弥优。
琴曲歌辞·走马引。唐代。李贺。我有辞乡剑,玉锋堪截云。襄阳走马客,意气自生春。朝嫌剑光静,暮嫌剑花冷。能持剑向人,不解持照身。
沁园春。清代。姚燮。是月青莲,是水东坡,君殆有之。叹入山避劫,未除色相;观河皱面,竞换须眉。身外分身,梦中寄梦,影默形喧枉自疑。千年后,定思骝市骨,赏豹悬皮。世间谁是谁非。总一样、元符佩吟痴。且放将愁闷,因缘广结;拓开心眼,造化同师。听我为鱼,任他呼马,高卧梅花醉屈卮。披图看,算左邻谷口,右促天随。
寄章彦才。明代。董纪。不见故人三十年,偶闻近况客谈边。生涯牢落身犹健,壮志蹉跎发已宣。昔日孩提今跨灶,暮年伉俪续调弦。旧游踪迹都如梦,觅纸题诗意惘然。
夏景 亭深到芰香。宋代。刘辰翁。十里荒寒地,亭空暑不侵。能令尘土外,更到芰荷深。水阁临风迥,莲舟隔浦寻。红妆风四面,翠倚月中心。此处闲搔首,何人泣露襟。拍浮宜有酒,乱挽碧筒斟。
缥蒂缃枝,玉叶翡英,百梢争赴春忙。正雨后、蜂黏落絮,燕扑晴香。遗策谁家荡子,唾花何处新新妆。想流红有恨,拾翠无心,往事凄凉。
春愁如海,客思翻空,带围只看东阳。更那堪、玉笙度曲,翠羽传觞。红泪不胜闺怨,白云应老他乡。梦回羁枕,风惊庭树,月在西厢。
雨中花慢(春日旅况)。宋代。刘褒。 缥蒂缃枝,玉叶翡英,百梢争赴春忙。正雨后、蜂黏落絮,燕扑晴香。遗策谁家荡子,唾花何处新新妆。想流红有恨,拾翠无心,往事凄凉。春愁如海,客思翻空,带围只看东阳。更那堪、玉笙度曲,翠羽传觞。红泪不胜闺怨,白云应老他乡。梦回羁枕,风惊庭树,月在西厢。
题澹山岩。宋代。留筠。起仰高山积有年,忽看岩窬锁云烟。一尘不到非凡地,六月当知不暑天。昔有秦人尝穴处,世从山谷始名传。品题自古因人重,我谩邀僧煮石泉。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张衡传。南北朝。范晔。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金刚随机无尽颂·一相无相分第九。宋代。释印肃。一来兼不返,我道也担板。超凡越圣时,脑后方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