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庙歌辞·周郊祀乐章·武舞乐

郊庙歌辞·周郊祀乐章·武舞乐朗读

《郊庙歌辞·周郊祀乐章·武舞乐》是唐代的一首诗词,作者佚名。这首诗词描述了周朝郊祀时的舞蹈乐章,通过描绘仪式中的各种仪仗和舞蹈,展现了庄严肃穆的祭祀场面和壮烈的武力表达。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圭瓒方陈礼,
干旄乃象功。
成文非羽籥,
猛势若罴熊。

诗意:
在这首诗词中,描绘了周朝郊祀时的武舞乐章。"圭瓒"指的是一种玉器,象征着庄严的祭祀仪式;"干旄"则代表着勇武的功绩。这些仪式和舞蹈表达了对神灵的崇敬,并且通过武力的象征来展示周朝的强大与荣耀。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周朝郊祀时的武舞乐章。玉器"圭瓒"和旄旗"干旄"被用来象征祭祀的庄重与武力的威猛,突出了古代祭祀仪式的肃穆和富有军事气息的特点。

"成文非羽籥,猛势若罴熊"一句,通过对羽籥乐器的否定,表达了这种舞蹈乐章独特的形式和氛围。"猛势若罴熊"则形象地描绘了舞蹈者猛烈的姿态,展示了一种充满力量和野性的舞蹈形式。

整首诗词通过对舞蹈乐章的描绘,展示了周朝郊祀时祭祀仪式的庄严肃穆和武力的威猛。它让读者可以想象古代祭祀的盛况,感受到那种庄严和肃穆的氛围,体验到古代文化中的武力崇拜和仪式之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佚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佚名朗读
()

猜你喜欢

老为千里别,何以遣离情。道有官无小,风清宦易成。

议参秦博士,诗继谢宣城。遥识青衿子,趋风江畔迎。

()
银缸委坠红,碧锁朦胧晓。
别泪洒金徽,一曲情多少。
邮亭今夜长,明月香帏悄。
纵使梦相逢,何处寻蓬岛。
()

城乌何意夜深啼,红杏梢头片月低。
香冷熏笼人不寐,春风吹过玉栏西。

()

爱君门馆夜来清,琼树双枝是弟兄。

月在诗家偏足思,风过客位更多情。

()

百战蟠根地,双阴净梵居。
凌云枝已密,似蹼叶非疏。
影落邻僧院,风摇上客裾。

()

胡君旧宅龙江上,五月清风一草堂。雾隐松萝分晓荫,雨翻兰杜浥秋香。

连峰当户明书幌,流水交渠映笔床。此日从公趋幕府,能忘高咏向沧浪。

()

曾许才名北斗齐,可堪挥泪夕阳西。虞翻竹箭才空美,伯乐骅骝望转迷。

但有遗书藏白岳,从教高阁隐青藜。束刍未寄心先折,愁绝山中宿草萋。

()

风悲月黑楚歌闻,泣下虞兮夜未分。千骑星飞向前死,不知谁为闭荒坟。

()

钗裙犹未改,作妇岂忘箴。勉遂阿姑意,恐劳慈母心。

晨昏知礼拙,教养念恩深。谁谓归宁好,翻教泪满襟。

()

莫厌春泥没膝深,公卿皆拔自词林。
鹄袍肯在诸生列,虫篆原非壮士心。
山下久无吾屐齿,苇间忽听子挐音。

()

圣学失其真,由人认识神。识神生死本,仇怨结交亲。

()

圣主游心六艺文,先皇成宪自常遵。天人亲屈九重问,岭海同归一视仁。

已忝胪传魁众俊,复叨燕衎逮微臣。终身祗佩丁宁训,远到功名愿自珍。

()

曷不为男子,不睹苧罗村。种蠡两谋臣,不能胜妇人。

齐讴走仲尼,秦乐逐由余。但施妇人巧,贤圣亦不如。

()

疏栽枯棘作篱藩,邻舍相望不设门。去燕来鸿为客惯,佩兰怀玉与谁论。

河名无定亦归海,草曰寄生犹有根。但得生涯能地著,何嫌山谷数家村。

()
我有一竿竹,偏会取根源。
从来汲水桔槔,直挈上西天。
不许常人著手,管定竿头先折,提桶落寒泉。
拨得机关转,北斗向南看。
()

静居门巷似乌衣,文采风流众所归。
别乘同来二千石,化民曾寄十三徽。
寒香亭下方遗爱,吏隐堂中已息机。

()

青山不会乘云去。怕有愚公惊著汝。人间踏地出租钱,借使移将无著处。

三星昨夜光移度。妙语来题桥上柱。黄花不插满头归,定倩白云遮且住。

()

扁舟入于越,回首望句吴。草树裴休宅,风烟范蠡湖。

渔歌争晚渡,桑妇有蚕租。旧事沧波逝,何人识霸图。

()

传闻蜀道难,行客若登天。紫竹深无路,黄花忽见川。

闻禽嗟异域,问俗访耆年。欲识京都远,惟应望日边。

()

渺渺孤烟驿路斜,寒风吹雨湿平沙。雁声屈指三千里,马足留人数口家。

岸畔嘻啼环稚子,篱边历落尚黄花。仆夫半枕炉前饭,愁绝青枫入暮鸦。

()

春尽花随尽,其如自是花。——杨女

从来说花意,不过此容华。——谢生

()

树萱灿庭花,风日当清昼。衣以斑斓来,持献北堂寿。

()
危楼倚天门,如m6星辰宫。
榱薄龙虎怪,洄洄绕雷风。
徂秋试登临,大霭屯乔空。
不见西北路,考怀益雕穷。
()

苍茫惯宿江湖雨,汗漫长浮天地槎。夜夜丝纶收巨口,前滩呼酒送生涯。

()

碧涧东西春水添,四时疏雨落晴檐。
珠宫贝阙无寻处,空见重重排玉帘。

()
接影武昌城,分行汉南道。
何事闲门外,空对青山老。
()
自携折脚铛,煮芽仍带叶。
客至请渠尝,俗尘消旷劫。
()

嵩阳宫外柏三株,汉帝遗封今记无。翠霭尚留龙驭远,青天时有鹤群呼。

年深饱历风霜色,世渺全荒玉检符。欲问兴亡千载事,不知人代几荣枯。

()
柔而能方,直而能敬。
厚载以德,大亨以正。
有涤斯牷,有馨斯盛。
介兹景福,祚我休庆。
()

剖心非所惮,殒志始含凄。墓是周王表,碑犹孔圣题。

原田无牧唱,宰木有乌啼。白日兼愁暮,高天逐恨低。

()
将军身殁有儿孤,虎子为名教读书。
更向宫中教骑马,感君恩重合何如。
()

去年今日拜彤墀,天语温淳赐敕归。中使传宣天使道,好生看顾荷皇威。

()

奉君金卮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

七彩芙蓉之羽帐,九华蒲萄之锦衾。

()

九疑深路绕山回,木落天清猿昼哀。

犹隔箫韶一峰在,遥传五马向东来。

()

()

昔在嵩高日,仙人不可招。独行南涧底,采得虎须苗。

()

左图右史我中间,坐看沈烟起博山。读罢黄庭心似水,绿阴幽鸟自间关。

()

满院凉风透葛衣,雨馀轻扇不须挥。斋居静觉心无累,吟榻清期愿不违。

瓦鼎日长烟篆袅,铜壶天远漏声稀。莱羹茗盌同三宿,诗阵堂堂未解围。

()

容州诗句在褒城,几度经过眼暂明。

今日重看满衫泪,可怜名字已前生。

()

荒凉经古寺,迢递出层空。
路抱千峰转,天开一窦通。
残松疏雨后,颓瓦夕阳中。

()

帝率耆英入社,攀留穷鬼忘年。华胥国在吾宇,桃花源有别天。

()

风来洞庭白,雨歇君山青。巴陵明月夜,瑶瑟怨湘灵。

()

烂干横岁暮,徙倚度阴晴。
木落太湖近,梅开南纪明。
病余仍爱酒,身后更须名。

()
云台观者候昏明,奎壁躔中失二星。
上界真人重离别,阴风一夜搅青冥。
()

难弟难兄一代誇,岭南双映蜀嵋霞。中丞暂止调停说,贼相几倾僦舍家。

百二端门同党籍,八千穷海并仙槎。口碑在后安能掩,愧尔当年绍述邪。

()

睢鸠飞鸣各有止,鸿雁失群终不起。鸟兽异类尚如此,何况人伦万物始。

生当取义义即死,一死不忍何难尔。嗟奈何,老亲稚子受人遣托宁忍毁。

()

失怙孤雏痛此生。萱堂纺织抚零丁。娇痴未解劬劳苦,懒傍机窗待五更。

儿已倦,母难宁。但觉萧萧响不停。深宵惊醒寒衾梦,案上灯犹一点明。

()
龟山独出压淮流,宝塔仍居最上头。
印笔书空天作纸,玉龙拔地海成湫。
向来一厄遭群犬,挽以六丁兼万牛。
逆血腥膻化为碧,空馀风雨鬼啾啾。
()
梅含春信,冒北律严寒,南枝先暖。
月上初弦,萱开九叶,嵩岳诞生英俊。
冰玉丰姿莹彻,锦绣文章焕烂。
人歌赞,是今朝卓鲁,他年伊旦。
()

薤上露,何易晞。

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

雨淘沙碛炫银色,浪打石根如斧痕。近日船军少登岸,松山窝处已成村。

()

绝塞田谁废,甘州稻旧畦。荒屯惟见兔,破屋不闻鸡。

碛石烽烟北,祁连战鼓西。平生边务意,一一愿封题。

()

五鬼烧车船,得志仍跳梁。二竖畏针砭,挟筴走膏肓。

书淫不成疗,笔冢聊并藏。古今失意事,不敢问穹苍。

()
大豁□幽彻洞天,分明平地有蓬山。
朝元□□归何晚,故敞瑶扃白日闲。
()
莫问古宫名,古宫空有城。
惟应东去水,不改旧时声。
()
日长深院小榴开,懒斗红妆傍镜台。
偏爱双双飞燕语,自开珠箔放归来。
()

心法本无住,流沙归复来。锡随山鸟动,经附海船回。

洗足柳遮寺,坐禅花委苔。唯将一童子,又欲上天台。

()

投老殷勤向物华,风前犹欲拾馀花。更将梦逐残红去,遍入长安百万家。

()

有弟有弟俱牛衣,家徒四壁常苦饥。燕闽相去道路远,别来一载音书稀。

知汝日夜望我归,梦魂常绕天涯飞。呜呼三歌兮歌已短,一领征衣泪痕满。

()

汉江江上鶗鴂鸣,汉江游客无限情。青山落日下帆影,芳草月明闻棹声。

黄鹤矶头暮云尽,鹦鹉洲边春水生。莫倚仲宣能作赋,洞庭南接桂阳城。

()
老屋支风惧压焉,若为吹雨但疏然。
池蛙合合自得意,圃蝶飞飞人故怜。
玩物不妨寻物理,得闲聊尔赋闲篇。
枕书几欲成幽睡,又怕饥鼯搅夜眠。
()
华峰跨苍穹,下有云一壑。
翚飞二百秋,蜂巢几千落。
灵泉际空留,宿雾临除薄。
山呈万古姿,竹陨六月箨。
()
巫山十二峰,皆在碧虚中。
回合云藏日,霏微雨带风。
猿声寒过水,树色暮连空。
愁向高唐望,清秋见楚宫。
()
时事牵连卒未休,三边烽火又惊秋。
养鹰未得鹰扬力,豢虎终怀虎视忧。
面势只缘前局误,肘方合向古人求。
玉关不是无兵守,上策人心要急收。
()

秋风起江村,秋渐满庭户。幽人生还怀,寂坐一窗雨。

掌中杯未斟,膝上琴先抚。目送天际鸿,飞飞没云树。

()
娟娟片月涵秋影,低照银塘光不定。
绿云冉冉粉初匀,玉露泠泠香自省。
荻花风起秋波冷,独拥檀心窥晓镜。
他时欲与问归魂,水碧天空清夜永。
()

老僧兀坐浑无俗,花落荒祠竟日閒。蓦直三千华首路,与君抵换石钟山。

()

苍苍乔木出云岑,翠柏干霄始十寻。直干栽培根已厚,高枝雨露沐逾深。

岁寒并茂惟松径,地近连芳有桂林。若比汉家梁作咏,何如中谷自清音。

()

自君之出矣。
临轩不解颜。
砧杵夜不发。

()

较量武艺论勋庸,曾发将军箭落鸿。

握内从夸弯似月,眼前还怕撇来风。

()
此大楼阁,无住无去。
此楼阁门,无开无闭。
作者同归,中劳弹指。
()

一从奉诏银台路,下马成诗夺凤毫。
东观已陪窥秘箓,南宫又接较群髦。
芝封紫掖文章贵,星近端门气象高。

()

坐上君但笑,人间我最愚。
百年休较命,今日且航湖。
地旷山霏薄,风薰水叶粗。

()

我观古昔之英雄,慷慨然诺杯酒中。
义重生轻死知己,所以与人成大功。
我观今日之才彦,交不以心惟以面。

()

四十里井间,只有十家住。十家汲井过,并向麦畦注。

麦肥如野菽,饱食耐征戍。耕余了无事,间或插桑苎。

()

自涉湘沅日,于君识楚兰。芳香佩里出,气味语中看。

别我时怀李,诸生总愿韩。曲江春色好,供奉接金銮。

()

清溪夹桃径,玉洞万株春。为有双溪误,渔人休问津。

()
门外呵寒客,鹑衣百结悬。
藏瓶犹可扑,莫费水衡钱。
()

自是东风第一流,不随桃李弄春柔。驻颜谁与传丹诀,倾国天留艳素秋。

清极傅霜肌不粟,睡来侵月影还幽。沉香亭畔如曾见,莫道杨妃得与俦。

()

马首嵯峨见华山,三峰削玉最高寒。层阴旧接黄河水,秀色长连紫气关。

只有烟霞生涧谷,总无尘土翳林峦。西还更与山灵约,拟上云梯仔细看。

()
()

张公少为令,悯俗有遗书。左贩洞庭橘,右担彭蠡鱼。

歌奔中夜女,归抱十年雏。近岁多儒学,仁风似有初。

()

国字崇当代,人才起妙年。风云千里骏,日月九重天。

翰苑司抡选,中书属次铨。光荣毛义檄,奋发祖生鞭。

()

月色花香掌上看,分明春事满阑干。凭谁说与林和靖,雪树枝头雪未乾。

()

爱栽松竹爱培花,庭院幽闲静不哗。吩咐画梁双燕子,莫寻春色到邻家。

()

诗骨缘君苦思何,青铜乞取未降魔。燕山畏落荆人眼,白雪空惭郢士歌。

狂对客应强半减,饮伤春可十分多。上林花鸟从无赖,误惹游尘点故阿。

()

远望当归日,登楼思惘然。溪云连雨湿,风叶落霜前。

鸟宿湖边树,人归月下船。秋风吹客泪,无处托啼鹃。

()

一阵孤军不复回,更无分别只荒堆。

莫言赋分须如此,曾作文皇赤子来。

()
软红尘土没东华,未若为农乐叵涯。
耕陇一犁欣已足,生春六夜喜非赊。
顿回茧馆柔桑绿,渐落峒山细麦花。
惟觉空阶听更爽,斋居无睡转河车。
()

去年游仙满溪雪,今年游仙一船月。武夷已擅天下奇,雪月相辉更幽绝。

前生定在此山中,缘熟重游六六峰。惭愧真仙借光景,恨无道骨与仙风。

()

崇祯定逆案,阁臣居其四。生祠谁书碑,二水败以字。

其书颇精熟,实则有习气。岂不劲且巧,所乏萧散味。

()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

烟痕催暮风丝冷。■只有、侬心领。逝水年华真一瞬。

春花多笑,秋花多病。都是伤心境。

()

十月西北风,肃肃天雨霜。节物感人多,客子心内伤。

心伤鬒发变,引领望故乡。故乡多乔木,丘垄生白杨。

()

水胜万斛舟,至刚柔绕指。丈夫养浩然,其略盖如此。

朝登青云上,正色决大事。暮归卧此庵,扪虱口如耳。

()

少年尝苦节,从我北城隈。
丽日明文苑,繁星让斗魁。
垂垂绿绶晚,冉冉白丝催。

()
琴挑何曾动,梭投未免惭。
女郎循古礼,元不解清谈。
()
寒声一夜传刁斗,云雪埋山苍兕吼。
诗成吟咏转凄凉,不如独坐空搔首。
漫漫胡天叫不闻,胡人高鼻动成群。
寒尽春生洛阳殿,回首何时复来见。
()
锦城花絮送吴船,屈指东归又几年。
群玉峰头身老矣。
百花潭上梦依然。
青衫尚记称狂客,白发宁知作老僊?所恨酒肠非复昔,闲游空负杖头钱。
()
汉包六合冈英豪。
一个冥鸿惜羽毛。
世祖功臣三十六,云台争似钓台高。
()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