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住坐卧三十二颂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朗读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是宋代释印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
在每个行动中,无论是行走、停留、坐着还是躺下,都有三十二种颂赞,
这里指的是佛教中的三十二相,是描述佛陀身体特征的方式。

朝朝暮暮念念中,
日复一日,时刻不停地思索,
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持续思考与念诵。

恒河沙劫奉如来,
经历了恒河沙劫,虔诚地侍奉佛陀,
恒河沙劫是佛教中时间的极长时段,表示了作者对佛陀的虔诚与奉献。

功未全时眼不开。
在修行的过程中,未达到功德圆满之前,眼睛不会张开。
这句诗表达了修行者在追求佛法境界时要保持专注与坚持。

自知本有灵光物,
修行者自觉内心拥有灵光与智慧,
强调了每个人都有开发内在潜能与智慧的可能性。

香灯不绝警痴呆。
香灯不断燃烧,提醒人们不要迷失于痴迷与愚昧之中。
香灯在佛教中象征着智慧与觉悟,这句诗借香灯的形象,警示人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心智和明晰的认知。

这首诗词通过对佛教修行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信仰和追求。行住坐卧的每个动作都被赋予了意义,强调了修行的持续性和全身心的投入。诗中运用了恒河沙劫、功德圆满等佛教概念,展现了修行者对佛陀的虔诚与奉献。作者也强调了每个人拥有内在智慧的可能性,并通过香灯的比喻,呼唤人们保持警醒,远离痴迷和愚昧。整首诗词以朴素、含蓄的语言传递了对佛法的敬仰和追求,启发人们思考修行的意义和目标。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印肃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释印肃朗读
()

猜你喜欢

不用寻神水,也莫问华池。黄芽白雪,算来总是假名之。只这坤牛乾马,便是离龙坎虎,不必更猜疑。药物无斤两,火候不须时。偃月炉,朱砂鼎,总皆非。真铅真汞不炼,之炼要何为。自己金公奼女,渐渐打成一块。胎息象婴儿。不信张平叔,你更问他谁。

()

又非他、今年晴少,海棠也恁空过。清羸欲与花同梦,不似蝶深深卧。春怜我。我又自、怜伊不见侬赓和。已无可奈。但愁满清漳,君归何处,无泪与君堕。春去也,尚欲留春可可。问公一醉能颇。锺情剩有词千首,待写大招招些。休阿那。阿那看、荒荒得似江南麽。老夫婆娑。问篱下闲花,残红有在,容我更簪朵。

()
底须弹铗叹无家,自有诗人赋子嗟。
平世岂应遗烛武,暮年安何傅长沙。
为邻幸赐千金诺,进德相期一篑加。
欲泛五湖观浩渺,兴来还可共浮槎。
()

写兰以左笔为难,此图笔笔皆向左。香风一夕从西来,数片湘云忽吹堕。

天真满前呈烂熳,晴烟低叶分娿娜。紫茎缥缈散曾华,翠带交加藏侧朵。

()

足趼踰千里,仙山岂易逢。欲将遮日手,款扣拨云峰。

奎壁垂无极,星辰拱几重。师心微太漠,不碍白云封。

()

汉帝当年歌《大风》,欢留父老乐融融。谁知将相和调后,更有君王赏宴同。

每饭未尝忘巨鹿,故居犹是念新丰。旌旗十万云中驾,休拟登台出塞雄。

()
麾节罗群彦,朝廷只数公。
近民多惠泽,望阙负孤忠。
星殒京城震,沙移海水通。
欲知休咎证,无路问苍穹。
()

清时两文伯,表里吴门居。三生契晤后,八帙衰颓初。

挥毫引星汉,飞佩入云墟。佳境本已寂,芳尘未全疏。

()

责任吾侪不可逃,丁宁先筑此基牢。人龙二表开心胆,盘谷千年蔽野蒿。

吼虎忽闻山口震,夜窗流照月儿高。武侯祠宇间关在,招手襄阳几俊豪。

()

前身阿难陀,种此青莲舌。何事五千函,虚谷尽贝叶。

()
燕语铜楼淑景移,镜台香冷玉蟠螭。
书传王母三青鸟,针度天孙五彩丝。
江浦见莲须觅藕,石枰寻子未围棋。
独怜鹦鹉知人意,故傍银筝索荔枝。
()

闽山家处锁烟霞,喜气潜随律报葭。陆井效祥清骨相,梅丹呈瑞富才华。

牛刀异绩聊千室,棣萼英声又一家。行看摩云上霄汉,定知仙种寿仍遐。

()

闻道幽人卧草庐,衣冠曾是昔贤居。闭门已有潜夫论,负郭宁无长者车。

静扫落花随晚径,閒看流水傍秋渠。兰台金匮幽求尽,还觅人间未见书。

()
穷达付天命,生死见交情。
人今老矣,□□狗苟与蝇营。
赢得一头霜雪。
闲却五湖风月。
()

萧滩传榜到柴扉,喜见高名挂棘闱。二子文场初得隽,老夫茅屋亦增辉。

方惊绝岸孤峰出,更待刺云双鹄飞。卢肇风流今未泯,渡头重看锦标归。

()
小江随山巧回互,转首碧流分两股。
丈亭系缆待潮生,徙倚才容一炊许。
潮信曾何差顷刻,固应作意怜行客。
为谁东去为谁西,酌酒殷勤酬河伯。
()

山海无藏秀,乾坤有奥区。土风兼百粤,习气近三吴。

潮落曹娥渡,天垂贺监湖。画船牵锦缆,时复下菰蒲。

()

得时则为人,此固丈夫志。
生前必功名,说实起后世。
君看禹稷徒,乌有觊望意。

()

后皇开玉堂,仙官俨成列。奕奕峨长缨,珊珊鸣佩玦。

中有一真仙,容华灿冰雪。维时值中原,格斗弥岁月。

()

风烟漠漠路漫漫,迢递偏嗟作客难。
茂苑音书千里隔,彭城月色两宵看。
星涵河影垂平野,水触洪声泻急滩。

()

花草暄妍。江南三月浴蚕天。陌上罗敷纷采摘。提笼立。

柔桑影里迟迟日。

()
访梅寻友款幽居,俄见栖鸦已毕逋。
霁日幸同终日笑,春花有似此花无。
衔杯林下嫌来晚,索句檐前只恐晡。
菲作不妨为玉引,要看词藻竞芬敷。
()
一见行人一下车,行人都说异乡居。
别来闽岭三千里,夜宿衡阳梦寄书。
()

萧萧竹院午风微,曲曲花篱宿雨稀。人向此时初睡起,海潮正上白鸥矶。

()
有若人兮眇何所,投兰袂兮江之浒。
杜蘅约席兮桂柏为宇,胡为乎终年而在兹。
前有沅湘之深水兮,后有岳麓之重阴。
聊逍遥於山阿,可以避岁寒之风雨。
()

有客微吟独凭楼,碧云红树不胜愁。盘雕迥印天心没,

远水斜牵日脚流。千里战尘连上苑,九江归路隔东周。

()

古交山上松,青青色不改。纵有霜雪侵,节操固常在。

今交陌上花,容貌相矜誇。一朝风雨至,飘泊随泥沙。

()

幕府山容敛。逢一只、江上传书小雁。密密题缄启,麦光砑、细写长亭别怨。

吴潮直接,楚尾通波,偏是相思人远。恨杀春三月,被杜宇燕尾,帘边催散。

()
君不闻蓟孝廉,日饭二十家。
一朝拂袖去京国,追之不可空咨嗟。
又不闻宾头卢,应供四天下。
神通妙用固非难,中有巍然不动者。
()

春至风花各自荣,就中杨柳最多情。

自从初学宫腰舞,直至飘绵不老成。

()

步兵未饮酒。
中散未弹琴。
索索无真气。

()

五月江南樱笋残,疏花吹尽绿漫漫。
雨来恰及梅黄候,春去犹余麦秀寒。
白日幽深茅屋静,野情萧散苎袍宽。

()

安知先长老,不是昔勤公。
尔有五七字,今无六一翁。

()
西窗隐几读南华,颇悟亡羊与战蜗。
住久不知身是客,归休谁谓女无家。
向阳野竹先抽笋,待雪官梅欲试花。
我爱睡乡真乐地,底须频吃玉川茶。
()

洛社看花各妙年,那知关塞起狼烟。
旧游只有山川在,佳政时闻岭峰传。
对酒鲜欢吾老矣,登高能赋子依然。

()
皇帝仁孝,总临万方。
褒一其观,日严以庄。
龙兗翼翼,玉书煌煌。
傅之亿世,休有烈光。
()

梦里犹疑听禁钟,起来山色晓云笼。三年蛮徼逢长至,万里君门拜九重。

斑白秖添新鬓发,丹青谁写旧仪容。穷愁博得身强健,晚节深期雪后松。

()

三川人满欲烹珠,曾问今年米价无。饷道几难通剑阁,商船新已断夔巫。

蝉连粮运舟车险,错杂民风士马粗。犹幸未摇根本地,尚留严武在成都。

()

九华磬答寒泉急,十绝幡摇翠微湿。司命旍旌未下来,

焚香抱简凝神立。残星下照霓襟冷,缺月才分鹤轮影。

()

雨后杏花发,斗酒思所亲。爱兹花上月,共赏今夕春。

如何同心者,总是他乡人。

()
昌处皆炎热,澄江消客忧。
相邀读书罢,同作浴沂游。
自喜坐茂树,谁能唤小舟。
月华如有待,先在柳桃头。
()

上将鏖兵又欲旋,翠华巡幸已三年。

营中不用栽杨柳,愿戴儒冠为控弦。

()
人生一世匆匆尔,筵帙亡何已旅酬。
南岳炉头芋初熟,等閒知阅几春秋。
()
山人无外事,白首稚儿同。
弄水溪堂背,争棋纸局中。
盆池秋见月,竹院夜呼风。
触事成唐句,狂歌向碧空。
()
闰正月过二月来,溧阳溪头花乱开。
浓云急雨洊雷电,不待羯鼓花奴催。
江南天气全然别,昨夜清寒今日热。
东风忽转西北风,吹作霏霏一天雪。
()
倚杖柴门外,踟蹰到日斜。
儿童拾笋箨,妇女卖茶芽。
掠岸过渔艇,隔篱闻纬车。
年来诗料别,满眼是桑麻。
()
瀰瀰水槛俯横桥,水面新荷影动摇。
时向青空飞白鹭,不妨悲翠立兰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