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随机无尽颂·一合相理分第三十

金刚随机无尽颂·一合相理分第三十朗读

《金刚随机无尽颂·一合相理分第三十》是宋代释印肃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有为皆纪梦,无为常不动。
可惜这圆光,把与髑髅弄。

诗意:
这首诗词探讨了行为和非行为的不同境界。作者通过运用梦境的象征意义,表达了有为和无为的对比。他认为有为之事皆为虚幻,犹如梦境一般,而无为之境则是恒定而不动的。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哲理。作者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有为和无为置于同一篇诗中。有为被形容为「纪梦」,即记录梦境,强调了其虚幻和转瞬即逝的特性。相比之下,无为被形容为「常不动」,强调了其恒定和稳定的特性。

最后两句诗「可惜这圆光,把与髑髅弄」则增添了一种戏谑的情绪。「圆光」可能指代佛教中的光明和智慧,而「髑髅」则代表人的肉体和世俗的欲望。这句诗意味深长,暗示了人们对于真理的追求被世俗的欲望所干扰和误导。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有为和无为的对比,以及对梦境和现实的象征意义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于追求真理和超脱尘世的思考。它提醒人们要超越表面的浮躁,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真实的境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印肃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释印肃朗读
()

猜你喜欢

长干斜路北,近浦是儿家。
有意来相访,明朝出浣纱。
发向横塘口,船开值急流。
知郎旧时意,且请拢船头。
()

立马和君说。到襄阳、为余先问,隆中诸葛。往日英雄潮打尽,怪煞怒涛崩雪。

今古恨、总多于发。再问大堤诸女伴,白铜鞮、可有閒风月。

()
清溪元有几家湾,留得如今一曲残。
六代旧人无处问,只馀淮水与钟山。
()

荻湾渔客巧妆成,硾铸银星一点轻。抛过碧江鸂鶒岸,

轧残金井辘轳声。轴磨騂角冰光滑,轮卷春丝水面平。

()

往事浮云杳莫攀,壮怀未展鬓先斑。
不闻奉使通银汉,空见将军老玉关。
故垒荒凉千骑尽,沧溟浩荡一鸥闲。

()

冰霜骨自健,经史性生成。每爱临风语,常期过寺行。

暗花绚梦笔,爽气阔秋城。何必玄晖辈,山僧始有名。

()

寻致争不致争,既言定先言定。论至诚俺至诚,你薄幸谁薄幸?岂不闻举头三尺有神明,忘义多应当罪名!海神庙见有他为证。似王魁负桂英,碜可可海誓山盟。绣带里难逃命,裙刀上更自刑,活取了个年少书生。

()

道本无为只在人,自行自住岂须邻?坐中便是天台路,不用渔郎更问津。

()
仲舒旧事无人记,家令风流一世倾。
天下何曾识真吏,古来几许尚虚名。
()

蹩躠风尘尔蚤回,射阳渔长兴悠哉。好书竹简三车积,纳印柴门五柳开。

浯水僧携唐颂至,谷城人榻汉碑来。白家更有香山社,宾客何因得共陪。

()

雅志不同俗,休官二十年。
隐居溪上宅,清酌涧中泉。
慷慨伤时事,凄凉绝笔篇。

()

灵岩寺是馆娃宫,霸国风流梦已空。楚客智穷三谏后,越师戍合五湖中。

佳人已化朝云白,高阁犹涵夕照红。谁料后千年过此,却凭阑槛数飞鸿。

()

自古圣狂两路歧,算来原是错毫釐。群居博奕有谁省,终日遨游祇自痴。

孔孟曾颜皆可法,关闽濂洛总当期。如今身入宫墙里,尽改前愆与往非。

()

庭闱久别客金台,几度音书远寄来。问我归期归未淂,西风须待菊花开。

()

我从城市来,入山事樵采。十年城市几沧桑,惟有青山长不改。

山头白石堪砺斧,斧声丁丁朝又暮。今古功名爨下薪,棋方一着柯成尘。

()

已从龙兴游,即往铁柱观。龙精不出奥区囚,鸿水奔流合江汉。

沉沉古井清如空,东方大海长相通。千年神剑不可忽,老屋夜夜生雷风。

()

交游君最长,矍铄有谁群。对酒杯邀月,看山屐蹑云。

贫犹开白社,老不厌红裙。何意经年别,归来便哭君。

()

野阴苍苍春不分,春堂黯黯惜离群。柳条欲折不应手,林花即开谁寄君。

雁飞帆樯畏触雪,日蒸山泽恣成云。杳然携别东园晚,绮席玉杯相对曛。

()

小筑垣墉缭四陲,前头即是梵王祠。沼花新吐芬陀利,石钵溪泉献一枝。

()

一身赠蹬避墙东,回首交游感慨中。泣罢人龙才欲尽,瘦来天马步难工。

椷书忽动西江色,只字犹希大国风。但使斗间双气王,不将雷雨辩雌雄。

()

雪晴宫树有新梅,来报东郊淑气回。春令先从天上起,年芳初向日边开。

()

笋茁桐敷又一时,想君日日有新诗。诗成寄我何其晚,要与羊何共和之。

()
今古河山无定据。
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