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张应和运副二首。宋代。邓肃。土屋茅茨山万重,阴云不解雨濛濛。桃源目断知何处,身在杜陵诗句中。
《寄张应和运副二首》是宋代邓肃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土屋茅茨山万重,
阴云不解雨濛濛。
桃源目断知何处,
身在杜陵诗句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和文学情怀为主题,以写景手法描绘了一幅山水风光的图景,同时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索和情感。
诗的开头写道:“土屋茅茨山万重”,通过描绘土屋茅茨层层叠叠的山势,展示出山势雄伟壮丽的景象。这种壮观的自然景观与人类的居所相结合,给人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诗写道:“阴云不解雨濛濛”,描绘了天空阴云密布,雨雾弥漫的景象。这里通过天气的描写,增加了一种幽静、神秘的氛围,与之前山势的壮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示了自然的多样性和变化。
接着的两句诗写道:“桃源目断知何处,身在杜陵诗句中”,诗人表达了对桃源乐土的向往和追寻。桃源是一个传说中的理想世界,诗人表示对这个世外桃园的向往,但又感到无法找到它的准确位置。最后一句“身在杜陵诗句中”则以自身置身于杜陵的诗句之中来形容自己的心境,表示诗人与古代文学的联系和沉浸其中的情感。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山势、天气和传说中的桃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同时,通过将自己置身于杜陵的诗句之中,诗人展示了自己对文学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思考和情感。
邓肃(1091~1132),字志宏,南剑沙县(今属福建)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六年,卒于宋高宗绍兴二年,年四十二岁。少警敏能文,善谈论。会李纲罢相,上疏争之,干执政怒,罢归居家,绍兴二年(1132年)五月,携母避寇福唐(今福清),五月初九病逝,年仅41岁,归葬于邓墩。肃著有《栟榈集》三十卷,《挥尘后录》传于世。《闽沙邓氏族谱》载:邓肃,字志宏,父祖谷,长子邓普,字寰宇,次子邓慈。...
邓肃。邓肃(1091~1132),字志宏,南剑沙县(今属福建)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六年,卒于宋高宗绍兴二年,年四十二岁。少警敏能文,善谈论。会李纲罢相,上疏争之,干执政怒,罢归居家,绍兴二年(1132年)五月,携母避寇福唐(今福清),五月初九病逝,年仅41岁,归葬于邓墩。肃著有《栟榈集》三十卷,《挥尘后录》传于世。《闽沙邓氏族谱》载:邓肃,字志宏,父祖谷,长子邓普,字寰宇,次子邓慈。
句曲秋日郊居杂兴(十首)。明代。杨基。渐老爱秋光,升沉意两忘。雁声偏到枕,虫响故依床。薜荔千林雨,芙蓉一树霜。故园丛菊在,衰飒为谁香。¤
奉送范司空赴朔方(得游字)。唐代。吕温。筑坛登上将,膝席委前筹。虏灭南侵迹,朝分北顾忧。抗旌回广漠,抚剑动旄头。坐见黄云暮,行看白草秋。山横旧秦塞,河绕古灵州。戍守如无事,惟应猎骑游。
和耿天骘以竹冠见赠四首。宋代。王安石。无物堪持比此冠,竹皮柔胆谷皮乾。故人恋恋绨袍意,岂为哀怜范叔寒。
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宋代。张元干。肉食贪谋己,几成国兴人。珠旒轻遗贼,玉册忍称臣。四海皆流涕,三军盍奋身。不堪宗社辱,一战靖边尘。
鹊桥仙。元代。王恽。金莲蜜炬。紫山仙侣。梦寐青门瓜圃。春风着处是行窝,要一笑、人间今古。锦*佳句。新声金缕。洒遍蔷薇清露。东华待漏满靴霜,恐输与
下直出溪边望答虞丹徒敬诗。南北朝。何逊。夫君美章句。席丈珍梁楚。伊余忝摄官。含毫亦禁阻。直庐去咫尺。心期得宴语。休沐乃幽栖。别离未几许。伫立日将暮。相思忽无绪。溪北映初星。桥南望行炬。九重不可越。三爵何由举。
静安八咏录五 其四 讲经台。元代。唐奎。师遗台石苍苔厚,兔葵燕麦生禅肘。当时公享七十年,石丈人中谁肯首?我来作志写长文,可叹昔人谀墓金。自喜文章如谢朓,涅槃重问远公林。
和裴子法韵。元代。耶律楚材。达磨一派未西来,无限劳生眼未开。六朝繁盛已矣耳,两晋风流安在哉!自笑中书老仆射,事佛窃仿王安石。公案翻腾旧葛藤,林泉准备闲踪迹。用之勋业垂千秋,发扬孔孟谁为俦。舍之独善乐真觉,赋诗舒笑临清流。岂止渊明慕松菊,晋室高贤十八九。君子道消小人用,贞夫远弃利名酒。苏、黄冠世能文词,裴、张二相名当时。祖道禅林恣游戏,尧风舜德甘嘘吹。达人不为造物役,打破东西与南北。毛吞巨海也寻常,出没纵横透空色。真如颇与羲易同,不动确乎无吉凶。湛然信笔书寱语,临风远寄绿野翁。赠君一句直截处,祗要教君能养素。但能死生荣辱哀乐不能羁,存亡进退尽是无生路。
送澹西堂之海幢兼寄阿首座二首 其二。明代。释函是。不信遥山更有愁,苍茫烟树越王州。见携孤策辞林鸟,知共何人上海楼。潮带残阳归客艇,月随零露下蘋洲。萧萧朝暮孤峰外,极目长天空白头。
三月十六日至柯桥迎子布东还。宋代。陆游。江国常年秋雁飞,吾儿远客寄书稀。道途一见相持泣,邻曲聚观同载归。草草杯盘更起舞,匆匆刀尺旋裁衣。从今父子茅檐下,回首人间万事非。
书感 其一。明代。王世贞。婵娟无终极,燕赵遍蛾眉。百卉就春阳,芬艳迫参差。美人临流坐,顾影中自怡。岂以为人妍,皓齿发相讥。卤莽乃时情,千秋长若斯。
山中早行。宋代。林景熙。短策穿幽径,山樵半掩扉。月斜林影薄,石尺水声微。一犬隔篱吠,孤僧何处归。相逢松下立,风露满秋衣。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四十二。宋代。汪元量。丞相催人急放舟,舟中儿女泪交流。淮南渐远波声小,犹见扬州望火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