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园逢春。宋代。邵雍。小隐园中百本花,各随红紫发新芽。东君见借阳和力,不减公侯富贵家。
《小园逢春》是宋代文学家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小隐园中百本花,
各随红紫发新芽。
东君见借阳和力,
不减公侯富贵家。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小而隐蔽的花园,里面有许多不同颜色的花朵,它们都在春天迎来新的生长。诗人借用了花木生长的景象,表达了自然界中阳光和春天的力量是无私而广泛的,不分贵贱、不分阶级地滋养着每一片绿叶和每一朵花。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花园中百花各自绽放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赞美和对阳光、春天的美好寄托。诗中的小园被描述为一个隐蔽的地方,这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宁静与清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
在诗中,诗人将花朵的生长与东君(指太阳)的力量联系在一起。他认为阳光的力量是公正无私的,不分贵贱,不论是公侯富贵的家庭,还是普通人家,都能享受到春天带来的新生和繁荣。这种思想传达了一种平等和人文关怀的情感。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线索,通过对花朵的描绘和对阳光的借喻,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力和春天的赞美,以及对平等和人性的思考。它展示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推崇养生之道的思想风貌,也体现了邵雍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嘲清德堂前紫薇花仍代答。宋代。程公许。文章不辨演丝纶,失脚尘劳勿更论。茵壤飞花适然耳,一觞聊复伴黄昏。
次韵溧水令李彦平清赏图。宋代。周必大。俗吏才拘拘,书生志落落。均之窘几案,底处着丘壑。中山李长官,整暇非政学。庭虚吏早散,园古句频琢。问之何能尔,行道轻去就。谁如班孟坚,龌龊事元舅。纷纷名利场,风俗日益蠱。腰围黄金带,巧宦不难取。惟有佳儿孙,未易以力致。君看房杜辈,勋业照文字。徐勣尚笑之,垂诫甚切至。何如遗清白,世有贤者类。诗书闻过庭,杖屦奉安步。邑人争指似,玉立称祖父。岂惟慰眼前,门户赖不仆。翁乎复何忧,弦歌乐朝暮。
再和蔡八十约归。宋代。周行己。闻说寻山意已清,况逢佳客作山行。百年心事同杯酒,万里春风出帝城。秋燕欲归栖集稳,春鸥无事往来轻。风流定是输陶谢,应笑痴人似步兵。
送鄂州崔大夫赴镇。唐代。刘得仁。廉问帝难人,朝廷辍重臣。入山初有雪,登路正无尘。去国鸣驺缓,经云住旆频。千峰与万木,清听雨情新。
水龙吟 其二。宋代。王用宾。共和娇似婴儿,呱呱坠地■■■。■■■号,重翻覆鼎,便多灾祟。唐末群藩,周衰列国,滥干纲纪。赖南天一柱,扶舆正气,诣行在,陈奇计。直捣幽燕非策,要诸侯、自先携贰。连横合纵,说秦游楚,宣明宗旨。一炬咸阳,关河失守,江淮无蔽。看旌旗北向,建瓴高屋,顺流而至。
送建州陆使君。唐代。刘长卿。汉庭初拜建安侯,天子临轩寄所忧。从此向南无限路,双旌已去水悠悠。
园中杂书四首 其二。宋代。张镃。为要看花旋筑台,海棠犹未一分开。从今莫道晴时节,不是晴时也合来。
贞女篇。宋代。曾丰。女生愿有家,奴嫁理所宜。出自父母命,奴岂敢固违。既许吴氏子,又许蔡氏儿。但有一女嫁,乃受两聘仪。为奴父母者,不知意何斯。业已许吴氏,复许蔡已非。况卒蔡之弃,而复吴之归。奴羞毅不行,父母固强之。势不得自由,出门行迟迟。欲哭声不出,欲语古不随。投江以自明,庶免世点嗤。宁作有行鬼,无为不义妻。皇天上无极,后土深莫涯。区区奴之心,惟有此水知。
赠竹东砂山石虎门花园十景诗 其九 龙砂。明代。卞邦本。源源来脉自天生,转顾四瞻剧有情。孝子状元皆此出,清风千古振家声。
醉后戏赠苏九翛(苏常好读元鲁山文或劝入关者故戏之)。唐代。权德舆。白首书窗成巨儒,不知簪组遍屠沽。劝君莫问长安路,且读鲁山于蒍于。
山水图为沙士清题。明代。童轩。青山一片知何处,云际依稀辨汀树。春来泉壑尽争妍,翠雨溟濛飞薜荔。山下茅茨凡几家,小桥流水竹林斜。阴阴萝径留啼鸟,寂寂柴门掩落花。故人家住钱塘曲,彷佛当年旧书屋。望海楼头夕照明,富春郭外平芜绿。西湖高柳拂晴烟,载酒时乘贺监船。鹫岭朝涵霞气润,鸥波夜逗月华圆。朅来旅食秦淮邸,回首湖山渺何许。诗兴常寻仙姥云,梦魂几听胥江雨。南宫先生笔有神,画图重见李将军。晴窗暇日一披玩,万壑千崖尽在门。
感遇二十五首。宋代。张耒。唐皇欲丧乱,豺虎依山丘。君王信李训,玉殿行戈矛。系狗不系首,遭噬血横流。堂堂赞皇公,委弃不与谋。
夜坐观星。宋代。戴良齐。 中夜不能旦,浩荡思无期。茫茫宇宙间,俯仰伊何时。起坐凭前栏,粲粲天南垂。寒芒烛辰尾,岁德何所司。耿耿独无寐,坐观枢轮移。更筹忽五唱,空中闻子规。
游籍田三首。宋代。孔武仲。杖履重林外,樽罍曲水边。深荷时下鹭,乔木正嘶蝉。敏捷文楸战,清凉竹簟眠。浮瓜复沈李,况有主人贤。
对酒怀邵文博拟东野。元代。贝琼。今日忽不乐,绿酒徒盈樽。酌酒云解愁,愁生如有根。安得二三子,促席相与言。尚思沧洲地,十月花更繁。云随鹤盖合,雪避貂裘温。终筵复秉烛,歌吹高堂喧。盈盈二八女,白苧鹤翎翻。月落犹未归,清夜宿西园。到今题诗处,素壁龙蛇昏。荆扬忽云扰,海内俱星奔。断肠临濠谪,回首颍上屯。昔如鹰脱韝,竟作驹在辕。凄凉城南路,甲第今空存。潇湘窗下流,三神锁朱门。江险隔秋梦,山寒啼夜魂。讵忘白璧赠,更恋绨袍恩。索居怅无匹,落叶满孤村。
望芦川早发。宋代。章甫。三更残月五更鸡,叠促晨装上马蹄。掩映酒旗茅店北,微茫田舍石桥西。风声动柳闻中觉,雪意藏梅望里迷。毕竟芦川何处是,还须买渡问前溪。
览文僧卷。唐代。李咸用。虽无先圣耳,异代得闻韶。怪石难为古,奇花不敢妖。调高非郢雪,思静碍箕瓢。未可重吟过,云山兴转饶。
喜收知旧书,复畏答,书二绝。宋代。范成大。强裁尺互答相思,两目眵昏腕力疲。牵率老夫令至此,门前犹说报书迟。
意难忘(元宵雨)。宋代。朱子厚。角动寒谯。看雨中灯市,雪意潇潇。星球明戏马,歌管杂鸣刁。泥没膝,舞停腰。焰蜡任风销。更可怜、红啼桃槛,绿黯杨桥。当年乐事朝朝。曾锦鞍呼妓,金屋藏娇。围香春斗酒,坐月夜吹箫。今老矣,倦歌谣。嫌杀杜家乔。漫三杯、踞炉觅句,断送春宵。
和秦寿之铜陵江上二首。宋代。王之道。枫叶霜余霞灿烂,苇药风起雪纵横。铜陵江上秋容好,两绝新诗取次成。
洛中春旱祷龙门无畏塔得雨。宋代。夏竦。露盘金索出危岑,风卷惊尘扑翠林。五夜清场严佛事,一犁甘澍慰民心。圣君旰食忧应减,守吏斋诚祷更深。泛滟洛川皆帝力,好浮青鲤瑞烟寻。
朱窝杨柳青地近沧洲余爱其名雅作古调三首 其三。元代。袁桷。朱窝杨柳青,自爱青青好。亦如送行客,相逢不知老。
冬日渡彭蠡过庐山下。明代。盛符升。几经湓浦惜幽寻,重向宫亭望远岑。云卧石门思北涧,花开莲社忆东林。三人一笑谁宾主,五老千秋自古今。惆怅吾衰劳梦想,几人游迹未销沉。
蕲口道中三首。宋代。王令。舟行邈栖迟,江流潏排荡。鱼惊跃或出,鹭下飞何扬。交游偶相舍,偃息聊自放。回首失匡庐,云霏暮方上。
送陈国英侍御之南京次见赠韵。明代。林文俊。士行公才俱绝俦,乌台新拜宠恩优。朝廷正合留长孺,乡里应多识太丘。雪意远含宫树暝,江声寒送石城秋。南朝古寺题诗处,何日从君觅旧游。
孝友堂为王评事友人赋。明代。曹义。若人禀赋淳,孝友根天性。色养古所难,婉愉从亲令。慇勤奉旨甘,讵肯违温凊。更喜重天伦,怡怡复存敬。姜被夜同眠,荆花日繁盛。华扁揭高名,衣冠富题咏。愿言慎始终,永矣垂家庆。
挂金索。唐代。无名氏。斋罢闲行,独唱无人和。山里樵夫,也唱哩**。上了一个坡。下了一个坡。便做高官,也只不如我。
葛仙图。明代。唐寅。三天门吏葛长庚,体坐蟾蜍赤脚行。游遍九州岛人不识,丹台箓上已标名。
挽吴准斋。宋代。徐元杰。壮岁能官不厌卑,怆怀霜露蚤知几。扣其学问中心得,如此典型今代希。天子诏之坚逊避,朝端达者夙瞻依。甲辰重晤言前定,痛述生平泪忍挥。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宋代。释正觉。个住山人,平生惯贫。寒枯青嶂骨,闲淡白云身。无影树头兮露鹤梦月,不萌枝上兮华蜂採春。
秋日奉别王元美比部详刑还京四首 其一。明代。卢楠。送君沙麓野,延望漳水濆。尔登黄金台,我栖青桂林。双雁起前浦,雄飞雌复沉。相背一何速,顾念隔长云。远眺砀石宫,巍巍紫霄岑。千里益相思,郁悠伤我魂。愿言策高步,图画终麒麟。
赠孙少参应奎 其一。明代。霍韬。客有忘言子,遗我素弦琴。携琴入我庐,南薰披衣衿。一鼓鹤江皋,再鼓鸾梧林。我聆客琴音,悠然得我心。
题寿萱堂。元代。卢琦。芳草世岂无,所贵忘忧难。惟有北堂萱,庶可娱亲颜。青青向阶庭,郁郁良可爱。只恐流序徂,秋风不相待。晨昏登高堂,戏舞称寿觞。惊看堂上人,鹤发明秋霜。再拜祝萱草,不改三春好。百年以为期,岁岁长相保。
杪夏急雨江州。明代。李梦阳。急雨吞江倒石根,吐云匡岳近城门。惊雷不下双蛟斗,孤电能开九叠昏。白昼黄涛翻庾阁,苍崖翠木溜陶村。乘时诧有扶摇力,六月东南见化鲲。
己酉六月二日初至南山 其一。明代。程敏政。决决溪流浅带村,层层山色翠当门。水边林下青莎地,今日重来试屐痕。
风水。宋代。刘黻。不雨五十日,一雨生意回。讵料雨复痴,日日闻震雷。中元节倏居,巨飚瓷喧豗。故挽水倒流,能撼山欲摧。掀茅与扬沙,境境人号哀。余禾垫西甽,大木横荒垓。芝田逮楠溪,廛井归丘莱。飘骸填港汇,悲魄栖山隈。吁嗟今之人,瘥札相辘轠。吁天岂耄昏,静□□□□。积乖必致盭,养烬终成炲。造化一感应,予夺何必哉。未闻豳诗官,租税星火催。
雪中看梅花因书诗酒之兴。宋代。王禹偁。冬来滁上兴何长,唯把吟情入醉乡。雪片引诗胜玉帛,梅花劝酒似嫔嫱。凝眸未厌频频落,拥鼻还怜细细香。谪宦老郎无一物,清贫犹且放怀狂。
和季贶寂寂原韵。清代。彻凡。林坳深树不知门,寂寂斋居避客喧。贫到乱离都作达,道能忧患更称尊。住山长策书千卷,遗世高怀酒一樽。除是纵游岩壑兴,行踪不出水云村。
送汪叔志赴平江州同知。唐代。王圭。鹄袍才卸便牙绯,笑我山中芰制衣。姓字两回香桂籍,声华一日动天扉。政有霜螯须别驾,待呼巴菊寿慈闱。千古岳阳登览地,好诗相寄莫相违。
和次阎大参韵。明代。朱诚泳。报国曾将素志酬,乞归还爱草堂幽。夕阳帘捲吴山碧,野渡舟横陇水流。诗酒放怀三径地,乡园飞梦五云楼。身閒况是心无累,半百年来未白头。
驾出北郭门行。魏晋。阮瑀。驾出北郭门。马樊不肯驰。下车步踟蹰。仰折枯杨枝。顾闻丘林中。噭噭有悲啼。借问啼者出。何为乃如斯。亲母舍我殁。后母憎孤儿。饥寒无衣食。举动鞭捶施。骨消肌肉尽。体若枯树皮。藏我空室中。父还不能知。上冢察故处。存亡永别离。亲母何可见。泪下声正嘶。弃我于此间。穷厄岂有赀。传告后代人。以此为明规。
答衍师见赠。明代。高启。衍师本儒生,眉骨甚疏峭。轩然出人群,快若击霜鹞。早尝垂长绅,挟册诵周邵。欲陈兴坏端,往应乞言诏。乾纲会中颓,四海起攘剽。仰头望天扃,氛祲匿羲曜。蕃邦日寻兵,纁玉罢朝頫。木颠岂绳维,长往遂沦耀。披缁别家人,欲挽首屡掉。超哉休远徒,高躅愿追绍。初来北城刹,驻锡问宗要。相逢共宵哦,篝火树间照。篇成出叩钵,锋疾惊楚僄。我或劝之冠,不答但长笑。留连忽中离,名山赴佳召。颇知此行乐,夙志酬历眺。吴峰戴襆登,楚水投文吊。江秋雨鸣濑,海曙霞发峤。灵奇务穷搜,不惮蹑遐徼。东归始安禅,幽谷斩蓬藋。坐敷云中衾,薜屋一涧缭。前年逐戎旃,野出事田獠。是时阴飙作,山黑卷狂烧。不畏猛虎过,车宿傍枫庙。闻师隔烟岭,无寐听猿叫。晨兴雪满壑,衣湿寒木燎。空林断樵踪,兀兀见来轿。相邀至岩扉,山竹穿叫条。深房煮山药,干叶焰风铫。顿释行旅颜,瓢绿欣饮釂。促还不能淹,喧寂叹殊调。迩来竟何成,三十匪年少。恨无关弧力,结束从嫖姚。闲坊借书披,危坐似持钓。行忧釜见夺,谒恐冠遭溺。逢人戒谈时,涩缩刀在鞘。军鼙五月急,市闭无贱粜。壮气渐欲磨,妻孥困缠绕。堂筵宾履疏,暑夕行熠耀。师来赠长句,有誉无鄙诮。组章眩芬涘,金奏聆要眇。据梧起豪诵,心疢浑可疗。回顾平生吟,真咽蚯蚓窍。上天宰玄化,乱治方叵料。性命如穷鳞,倘或脱罾枿。卜居计已决,不待龟灼燋。过湖就稻蟹,静处容不肖。安能效群女,倚恃斗妍妙。泳风或鸣桡,耕月还荷。师当重见寻,东皋一舒啸。
宋。乌衣巷。唐代。孙元晏。古迹荒基好叹嗟,满川吟景只烟霞。乌衣巷在何人住,回首令人忆谢家。
秋夜西斋有感。元代。曹伯启。旅况随秋变,凄凄百感生。白云凝望眼,黄鹄计归程。蓝缕临邛服,齑盐漂母羹。旧痾虽有瘥,新业竟何成。财匮交情淡,门卑礼意诚。淹留谙世态,出入论家声。眉锁将诗解,心田仗笔耕。莼鲈张子兴,灯火退之檠。雨积堪舆暗,霜欺枕簟清。天风筛竹响,檐溜泻阶鸣。伏翼生怜暗,飞蛾死趁明。雁鸣如有诉,虫语不知名。兀兀心犹醉,栖栖梦亦惊。邻砧催薄暮,楼鼓辨深更。目断家何在,年衰志未平。自怜飘泊久,坐起若为情。
郊园省水二首 其二。明代。李梦阳。斩木聊供钓,当流且著阑。鸡豚各惆怅,鹅鸭尔能宽。松菊陶元亮,江湖陆务观。兼之吾过矣,鱼鸟镜中看。
送温州聂從事赴阙。宋代。杨亿。佩鞬来海上,七见岁星移。务劇操刀割,书成插羽驰。诗传百越徧,诏下九霄迟。束带朝阊阖,归艎泛渺瀰。旧游聊税驾,雅饮且轩眉。郑驿欢相接,牙弦辱所知。病惊琼树瘦,醉露玉峰奇。上马便西笑,何须诉酒巵。
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唐代。宋之问。汉王未息战,萧相乃营宫。壮丽一朝尽,威灵千载空。皇明怅前迹,置酒宴群公。寒轻彩仗外,春发幔城中。乐思回斜日,歌词继大风。今朝天子贵,不假叔孙通。
赠曹相士。宋代。郑元祐。魏武子孙谁尚贤,相人唐举得真传。王侯蝼蚁知同尽,留取双瞳鉴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