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园逢春

小园逢春朗读

《小园逢春》是宋代文学家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小隐园中百本花,
各随红紫发新芽。
东君见借阳和力,
不减公侯富贵家。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小而隐蔽的花园,里面有许多不同颜色的花朵,它们都在春天迎来新的生长。诗人借用了花木生长的景象,表达了自然界中阳光和春天的力量是无私而广泛的,不分贵贱、不分阶级地滋养着每一片绿叶和每一朵花。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花园中百花各自绽放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赞美和对阳光、春天的美好寄托。诗中的小园被描述为一个隐蔽的地方,这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宁静与清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

在诗中,诗人将花朵的生长与东君(指太阳)的力量联系在一起。他认为阳光的力量是公正无私的,不分贵贱,不论是公侯富贵的家庭,还是普通人家,都能享受到春天带来的新生和繁荣。这种思想传达了一种平等和人文关怀的情感。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线索,通过对花朵的描绘和对阳光的借喻,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力和春天的赞美,以及对平等和人性的思考。它展示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推崇养生之道的思想风貌,也体现了邵雍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朗读
()

猜你喜欢

文章不辨演丝纶,失脚尘劳勿更论。
茵壤飞花适然耳,一觞聊复伴黄昏。
()

俗吏才拘拘,书生志落落。
均之窘几案,底处着丘壑。
中山李长官,整暇非政学。

()

闻说寻山意已清,况逢佳客作山行。百年心事同杯酒,万里春风出帝城。

秋燕欲归栖集稳,春鸥无事往来轻。风流定是输陶谢,应笑痴人似步兵。

()

廉问帝难人,朝廷辍重臣。入山初有雪,登路正无尘。

去国鸣驺缓,经云住旆频。千峰与万木,清听雨情新。

()

共和娇似婴儿,呱呱坠地■■■。■■■号,重翻覆鼎,便多灾祟。

唐末群藩,周衰列国,滥干纲纪。赖南天一柱,扶舆正气,诣行在,陈奇计。

()

汉庭初拜建安侯,天子临轩寄所忧。

从此向南无限路,双旌已去水悠悠。

()

为要看花旋筑台,海棠犹未一分开。从今莫道晴时节,不是晴时也合来。

()

女生愿有家,奴嫁理所宜。

出自父母命,奴岂敢固违。

()

源源来脉自天生,转顾四瞻剧有情。孝子状元皆此出,清风千古振家声。

()

白首书窗成巨儒,不知簪组遍屠沽。

劝君莫问长安路,且读鲁山于蒍于。

()

青山一片知何处,云际依稀辨汀树。春来泉壑尽争妍,翠雨溟濛飞薜荔。

山下茅茨凡几家,小桥流水竹林斜。阴阴萝径留啼鸟,寂寂柴门掩落花。

()
唐皇欲丧乱,豺虎依山丘。
君王信李训,玉殿行戈矛。
系狗不系首,遭噬血横流。
堂堂赞皇公,委弃不与谋。
()

中夜不能旦,浩荡思无期。

茫茫宇宙间,俯仰伊何时。

()
杖履重林外,樽罍曲水边。
深荷时下鹭,乔木正嘶蝉。
敏捷文楸战,清凉竹簟眠。
浮瓜复沈李,况有主人贤。
()

今日忽不乐,绿酒徒盈樽。酌酒云解愁,愁生如有根。

安得二三子,促席相与言。尚思沧洲地,十月花更繁。

()

三更残月五更鸡,叠促晨装上马蹄。掩映酒旗茅店北,微茫田舍石桥西。

风声动柳闻中觉,雪意藏梅望里迷。毕竟芦川何处是,还须买渡问前溪。

()

虽无先圣耳,异代得闻韶。怪石难为古,奇花不敢妖。

调高非郢雪,思静碍箕瓢。未可重吟过,云山兴转饶。

()
强裁尺互答相思,两目眵昏腕力疲。
牵率老夫令至此,门前犹说报书迟。
()
角动寒谯。
看雨中灯市,雪意潇潇。
星球明戏马,歌管杂鸣刁。
泥没膝,舞停腰。
()
枫叶霜余霞灿烂,苇药风起雪纵横。
铜陵江上秋容好,两绝新诗取次成。
()
露盘金索出危岑,风卷惊尘扑翠林。
五夜清场严佛事,一犁甘澍慰民心。
圣君旰食忧应减,守吏斋诚祷更深。
泛滟洛川皆帝力,好浮青鲤瑞烟寻。
()

朱窝杨柳青,自爱青青好。亦如送行客,相逢不知老。

()

几经湓浦惜幽寻,重向宫亭望远岑。云卧石门思北涧,花开莲社忆东林。

三人一笑谁宾主,五老千秋自古今。惆怅吾衰劳梦想,几人游迹未销沉。

()

舟行邈栖迟,江流潏排荡。
鱼惊跃或出,鹭下飞何扬。
交游偶相舍,偃息聊自放。

()

士行公才俱绝俦,乌台新拜宠恩优。朝廷正合留长孺,乡里应多识太丘。

雪意远含宫树暝,江声寒送石城秋。南朝古寺题诗处,何日从君觅旧游。

()

若人禀赋淳,孝友根天性。色养古所难,婉愉从亲令。

慇勤奉旨甘,讵肯违温凊。更喜重天伦,怡怡复存敬。

()
斋罢闲行,独唱无人和。
山里樵夫,也唱哩**。
上了一个坡。
下了一个坡。
()

三天门吏葛长庚,体坐蟾蜍赤脚行。
游遍九州岛人不识,丹台箓上已标名。

()

壮岁能官不厌卑,怆怀霜露蚤知几。
扣其学问中心得,如此典型今代希。
天子诏之坚逊避,朝端达者夙瞻依。

()
个住山人,平生惯贫。
寒枯青嶂骨,闲淡白云身。
无影树头兮露鹤梦月,不萌枝上兮华蜂採春。
()
莫打南来雁,从他向北飞。
打时双打取,莫遣两分离。
()

送君沙麓野,延望漳水濆。尔登黄金台,我栖青桂林。

双雁起前浦,雄飞雌复沉。相背一何速,顾念隔长云。

()

客有忘言子,遗我素弦琴。携琴入我庐,南薰披衣衿。

一鼓鹤江皋,再鼓鸾梧林。我聆客琴音,悠然得我心。

()

芳草世岂无,所贵忘忧难。惟有北堂萱,庶可娱亲颜。

青青向阶庭,郁郁良可爱。只恐流序徂,秋风不相待。

()

急雨吞江倒石根,吐云匡岳近城门。惊雷不下双蛟斗,孤电能开九叠昏。

白昼黄涛翻庾阁,苍崖翠木溜陶村。乘时诧有扶摇力,六月东南见化鲲。

()

决决溪流浅带村,层层山色翠当门。水边林下青莎地,今日重来试屐痕。

()
不雨五十日,一雨生意回。
讵料雨复痴,日日闻震雷。
中元节倏居,巨飚瓷喧豗。
故挽水倒流,能撼山欲摧。
()

冬来滁上兴何长,唯把吟情入醉乡。
雪片引诗胜玉帛,梅花劝酒似嫔嫱。
凝眸未厌频频落,拥鼻还怜细细香。

()

林坳深树不知门,寂寂斋居避客喧。贫到乱离都作达,道能忧患更称尊。

住山长策书千卷,遗世高怀酒一樽。除是纵游岩壑兴,行踪不出水云村。

()

鹄袍才卸便牙绯,笑我山中芰制衣。姓字两回香桂籍,声华一日动天扉。

政有霜螯须别驾,待呼巴菊寿慈闱。千古岳阳登览地,好诗相寄莫相违。

()

绿鬓衰,
红颜改,
羞把尘容画麟台。

()

报国曾将素志酬,乞归还爱草堂幽。夕阳帘捲吴山碧,野渡舟横陇水流。

诗酒放怀三径地,乡园飞梦五云楼。身閒况是心无累,半百年来未白头。

()
驾出北郭门。
马樊不肯驰。
下车步踟蹰。
仰折枯杨枝。
()

衍师本儒生,眉骨甚疏峭。
轩然出人群,快若击霜鹞。
早尝垂长绅,挟册诵周邵。

()

古迹荒基好叹嗟,满川吟景只烟霞。

乌衣巷在何人住,回首令人忆谢家。

()

旅况随秋变,凄凄百感生。白云凝望眼,黄鹄计归程。

蓝缕临邛服,齑盐漂母羹。旧痾虽有瘥,新业竟何成。

()

斩木聊供钓,当流且著阑。鸡豚各惆怅,鹅鸭尔能宽。

松菊陶元亮,江湖陆务观。兼之吾过矣,鱼鸟镜中看。

()

佩鞬来海上,七见岁星移。
务劇操刀割,书成插羽驰。
诗传百越徧,诏下九霄迟。

()

汉王未息战,萧相乃营宫。壮丽一朝尽,威灵千载空。

皇明怅前迹,置酒宴群公。寒轻彩仗外,春发幔城中。

()

魏武子孙谁尚贤,相人唐举得真传。王侯蝼蚁知同尽,留取双瞳鉴碧天。

()

离恨远萦杨柳,梦魂长绕梨花。青衫记得章台月,归路玉鞭斜。

翠镜啼痕印袖,红墙醉墨笼纱。相逢不尽平生事,春思入琵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