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余吟》是宋代哲学家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身生天地后,心在天地前。
天地自我出,自余何足言。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邵雍对于天地之间关系的思考。诗人认为,人类的身体诞生于天地之间,但人的心灵超越了天地的局限,存在于天地之前。天地自然而然地诞生了一切,包括人类,而人类的存在只是天地创造的众多事物之一。因此,人类的存在相对于天地来说微不足道,难以言尽。
赏析:
这首诗词虽然简短,但通过表达作者对天地之间关系的思考,展现了邵雍深邃的哲学思想。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出人类在宇宙中的微小和渺小,以及人的心灵与宇宙之间的联系。诗中的"自余"意味着人类作为一种存在,相对于宇宙的广阔和无限,是微不足道的。邵雍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宇宙的敬畏之情,强调了人类应该保持谦逊和虚心的态度。在古代中国文化中,这种谦逊的态度被视为一种美德,与儒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佛家思想中的"空"等理念相呼应。
此外,诗中运用了对仗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使整首诗词的语言简练而有力。通过简单的文字,诗人成功地表达了复杂的哲学思想,展示了邵雍作为一位哲学家和文人的才华。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山居春日杂吟 其三。元代。黄镇成。南北东西经乱离,閒思往事只堪悲。山中落尽梅花片,同赏春风更有谁。
用韵简孔贡士。明代。庄昶。梅放仙香满意开,郴山谁道不蓬莱。新杯几共残杯续,今雨还同旧雨来。冠玉相逢颜色在,凌霄倘许脚跟回。曲肱惊起先人枕,又进乾坤水一杯。
洞庭遇秋。唐代。李群玉。尘愁老来颜,久与江山隔。逍遥澄湖上,洗眼见秋色。凉波弄轻棹,湖月生远碧。未减遥客情,西望杳何极。
读道书作六首 其五。宋代。朱熹。郁罗耸空上,青冥风露凄。聊乘白玉鸾,上与九霄期。激烈玉箫声,夭矫餐霞姿。一回流星盻,千载空相思。
上元漫兴。宋代。李吕。天上元宵放月明,张灯何苦浪经营。一毬积日方呈巧,千片轻绡仅凑成。里巷禽呼倾坐去。街衢蚁聚侧身行。谁人能向循良道,何不留心劝耦耕。
春思曲二首 其二。明代。张元凯。黄鸟间关最有情,大堤行处落花轻。亦知春色临邛好,绿绮携将出锦城。
疎山矮师叔道场。宋代。朱继芳。白云深处水茫茫,四百年余古道场。我来不见矮师叔,手种树身今许长。
醉中偶作呈鲁望。唐代。皮日休。溪云涧鸟本吾侪,刚为浮名事事乖。十里寻山为思役,五更看月是情差。分将吟咏华双鬓,力以壶觞固百骸。争得草堂归卧去,共君同作太常斋。
拟古十三首 其二 青青河畔草。宋代。洪适。青青河畔草,英英篱边菊。雅雅当窗女,濯濯手如玉。渊渊锦中意,粲粲未盈幅。藁砧天一涯,刀头误行卜。却鉴怨新眉,谁教远山绿。
过汉浦塘有感(二首)。元代。盛彧。往岁携妻子,小龙江上村。主人亲补屋,邻父共开尊。一别迷云树,重过掩荜门。欲寻题壁字,呜咽不能言。
雪来比色。对澹然一笑,休喧笙笛。莫怪广平,铁石心肠为伊折。偏是三花两蕊,消万古、才人骚笔。尚记得,醉卧东园,天幕地为席。
回首,往事寂。正雨暗雾昏,万种愁积。锦江路悄,媒聘音沈两空忆。终是茅檐竹户,难指望、凌烟金碧。憔悴了、羌管里,怨谁始得。
暗香(再和)。宋代。吴潜。雪来比色。对澹然一笑,休喧笙笛。莫怪广平,铁石心肠为伊折。偏是三花两蕊,消万古、才人骚笔。尚记得,醉卧东园,天幕地为席。回首,往事寂。正雨暗雾昏,万种愁积。锦江路悄,媒聘音沈两空忆。终是茅檐竹户,难指望、凌烟金碧。憔悴了、羌管里,怨谁始得。
九月将望始对菊。明代。陆深。遥怜佳节过重阳,叠叠青山近短墙。忽见黄花和我瘦,不知白日为谁忙。买栽自叹居无地,欲插先怜鬓有霜。携向小斋风露背,捲帘邀日伴秋光。
送王子兵备江西二首 其一。明代。边贡。旧隐辞函谷,新章出汉闱。碧山留岂得,芳草怨相违。简拔皇心注,升沉士论归。传闻拜恩日,犹著赏功衣。
赠孙莘老。宋代。王令。至愚不学常如足,盛德之充久自彰。管小始疑天可尽,绠穷终信海非量。始惭自待从来薄,不及时中适取狂。安得此生天与幸,没身得不去门墙。
少年行。宋代。王称。千金换宝剑,短发鬘长缨。银鞍照紫燕,飒沓洛阳城。洛阳城中足年少,陌上相逢开口笑。按铗长歌猛虎词,弯弓直上呼鹰道。归来买笑何所驩,白日拥掷夜未阑。百觞每共孙宾醉,一饭羞从漂毋餐。吴姬二八小垂手,短笛横吹折杨柳。一曲临风意气生,珊瑚击碎乱从横。春来秋去只如此,五侯七贵为知己。却笑侯嬴空抱关,白首夷门不暂閒。
蓦山溪。金朝。王哲。修仙慕道,为甚都担阁。妄想太虚高,皆由骋、外缘欢乐。内中珍宝,未晓是无为,只夸强,又夸能,夸里还销铄。非知下手,怎会重安脚。每谩度饥寒,争似把、阴阳做作。白纯红赫,光艳灿然殊,一方圆,十方明,方现真丹药。
见章得一诗因次其韵二首 其二。元代。赵孟頫。片片飞花欲送春,萋萋碧草正愁人。黄蜂酿蜜经营急,紫燕衔泥来去频。才似茂陵非晚遇,美如曲逆不长贫。久知求富都无益,但喜论诗若有神。
送章岵少卿提举洞霄宫二首 其二。宋代。赵抃。使节忠罄勤,东南两见春。清宵多假寐,白发半忧民。金阙遥辞宠,琳宫去谒真。羡公谁最甚,我是欲归人。
浣溪沙。宋代。姜特立。节序回环已献裘。不堪风叶夜鸣秋。寒_吟露月阶幽。蜗角虚名真误我,蝇头细字不禁愁。班超何日定封侯。
次韵答满思复。宋代。苏轼。自甘茅屋老三间,岂意彤庭缀两班。纸落云烟供醉后,诗成珠玉看朝还。谁言载酒山无贺,记取啼乌巷有颜。但恐跛牂随赤骥,青云飞步不容攀。
溧阳史侯祠庙图。明代。杨士奇。水色山光明栋宇,溧阳独有故侯祠。犹闻邑里怀遗爱,况是云仍切孝思。
出都有感。宋代。张耒。来时雪尽花初发,归去柳阴蝉乱鸣。四序风光半为客,百年飘泊一浮名。春来多病思高卧,老去违时畏后生。若有黄精换华发,敢随车马到高城。
南乡子·戊申秋隽喜晤故人。清代。高鹗。甘露洒瑶池,洗出新妆换旧姿。今日方教花并蒂,迟迟,终是莲台大士慈。明月照相思,也得姮娥念我痴。同到花前携手拜,孜孜,谢了杨枝谢桂枝。
丙申岁春留别松萝。清代。王文潜。驿路梅开春正芳,归心偶动问轻航。经年半醉湖田上,何日重携虎阜旁?烟水梦魂千里月,乾坤吟啸一头霜。同怀莫讶轻离别,难遣罗浮业尽荒。
自咏十律 其二。元代。丁鹤年。腐儒避地海东偏,凤历颁春下九天。再拜帝尧新正朔,永怀神禹旧山川。庙堂久托君臣契,藩阃兼操将相权。只在忠良勤翊戴,万方行睹至元年。
秋夜舟中作。宋代。赵湘。酒醒身计正悠悠,泽国如萍信水流。独夜听鸿深浦宿,坏篷连雨一灯秋。年来自觉新诗澹,江上谁怜旧业优。肠断山家数声笛,不知孤客在孤舟。
湖州歌九十八首。宋代。汪元量。长芦转柁是通津,尽是东西南北人。日暮烟花箫鼓闹,红楼烂醉楚州春。
簇水 银鱼。清代。龚翔麟。三寸银花,香羹绝胜滦河鲤。铜街雪后,听轧轧、轻车呜市。卯酒初醒时候,最忆閒丰味。对碧椀、流匙真美。思往事。通潞日、宝坻驿近,惯小笼、捎飞骑。乡园橘笋,也恰好、筠筐至。夜夜冰厨同荐,红友青灯底。浑不恋、八测乌篷里。
金丹诗诀 其六。宋代。陈楠。五转方成白马芽,却教六贼运河车。五行俱备雷声震,正好登楼看汞花。
中山酒。宋代。许及之。中山一醉百经旬,鲁酒千杯不醉人。莫怪近来风味薄,中山久已杂边尘。
游嵩山诗十二首,并序 其一。明代。邓云霄。曾思峻极咏周诗,此日经行拜古祠。百代封文藏玉检,三花晴色映龙墀。紫宫高敞金银阙,黄鹤能通祝史词。闻道今皇新秩祀,祈灵天语使臣知。
霸王庙。宋代。袁说友。志大无遗策,天亡有愧心。威棱空炯炯,祠殿独阴阴。木秀千年古,溪流万折深。江东父老意,羯鼓奏新音。
村舍。宋代。陆游。筱屋枫林下,柴门芡浦旁。先鸣鸡腷膊,徐上日苍凉。服药贫宁辍,观书老有常。仍须教童徲,世世力耕桑。
书事 其三。宋代。赵蕃。贫非事烹煎,病止治药物。乌薪鬻之市,束缚论寸尺。烟浮多稚松,质重非老栎。炽焰忽复然,寒灰已成积。
孙母蝶异。清代。郑孝胥。昔人梦蝶喻其适,双蝶何来伴易箦。灵真脱茧欲飞扬,想见离尘生羽翼。一念休持八十年,好生积善贯华颠。极天兵火无边劫,不爱逍遥是散仙。
丙除夜泊舟东湖用白石归苕溪韵书怀。清代。徐端。劳生可笑类原蚕,世路半肠更熟谙。自古诗人例如此,咸阳客舍老青衫。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先秦。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生 通:性)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 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 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 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 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有争气者,勿与辩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瞽。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诗曰:“彼交匪纾,天子所予。”此之谓也。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也;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
咏吕鸿胪园菊次刘观察韵六首 其三 黄牡丹。明代。欧大任。学得鸦黄萼绿华,商飙馆里不须遮。宝儿锦袖淮南舞,胜却延州十万家。
卷雪楼。宋代。岳珂。地灵境胜宅神游,第一江山卷雪楼。势拥万峰淮甸接,气吞七泽楚天浮。鱼龙灂沸云生槛,鸥鹭波閒月上钩。画栋珠帘朝复暮,英名常与水东流。
行路难二首 其二。明代。胡应麟。君不见原上草,一夜霜飞净于扫。君不见园中花,一朝风荡随泥沙。男儿快意在行乐,何用营营逐飞藿。白日苦短秉烛游,玉碗淋漓恣斟酌。人心对面隔九疑,行路之难君所知。速来就我饮斗酒,倏忽华颠壮夫丑。
病中多雨逢寒食。唐代。白居易。水国多阴常懒出,老夫饶病爱闲眠。三旬卧度莺花月,一半春销风雨天。薄暮何人吹觱篥,新晴几处缚秋千。彩绳芳树长如旧,唯是年年换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