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九日孟享从驾。宋代。洪咨夔。黄繖中间一点红,绣云卤簿海棠风。钧容声出云霄外,马上谁怜有老聋。
《正月十九日孟享从驾》是宋代洪咨夔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黄繖中间一点红,
绣云卤簿海棠风。
钧容声出云霄外,
马上谁怜有老聋。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正月十九日的景象。黄色的帐帘上点缀着一点红色,宛如海棠花瓣映衬在云彩上。从云霄之外传出了悠扬的音乐声,但是在马上行驶的人却无法欣赏到这美妙的声音,因为他们中有些人已经年老失聪了。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富有诗意的画面。黄色的帐帘上的一点红色,象征了春天即将到来,海棠花的美丽与绚烂。绣云卤簿指的是帐帘上绣着仿佛云彩的花纹和精美的图案。这个景象使人感受到春风拂面的愉悦。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从云霄之外传来的音乐声。这音乐声悠扬动听,让人心旷神怡,仿佛来自天堂。然而,接着诗人指出了一个让人感到惋惜的事实:在马上行驶的人中,有些人已经年老失聪,无法欣赏到这美妙的声音。这种对生活的无奈和悲伤,给诗词增添了一丝哀愁和情感。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表达,将春天的美景和音乐与生活的无奈相结合,使读者感受到瞬间的美好与生命的脆弱,给人以深思。
郑台擢涖郡昭州便道枉驾赋此谢别。明代。张萱。天南五马忽西驰,却忆琴鸣瘴海时。万里新诗在怀袖,十年阔契念途泥。隼旗幸驻彝门驾,鳄渚长瞻岘首碑。见说东西将赐履,罗浮遗老正扶藜。
次韵子由柳湖感物。宋代。苏轼。忆昔子美在东屯,数间茅屋苍山根。嘲吟草木调蛮獠,欲与猿鸟争啾喧。子今憔悴众所弃,驱马独出无往还。惟有柳湖万株柳,清阴与子供朝昏。胡为讥评不少借,生意凌挫难为繁。柳虽无言不解愠,世俗乍见应怃然。娇姿共爱春濯濯,岂问空腹修蛇蟠。朝看浓翠傲炎赫,夜爱疏影摇清圆。风翻雪阵春絮乱,蠹响啄木秋声坚。四时盛衰各有态,摇落凄怆惊寒温。南山孤松积雪底,抱冻不死谁复贤。
武皇南巡旧京歌 其十二。明代。顾璘。白发梨园老乐师,锦胸花帽对弹丝。行宫只奏中和调,解厌南朝《玉树》词。
至日即事二首。明代。邓云霄。开阁迎长半捲帘,开尊空对水精盐。天心暗逐微阳转,华发新随一线添。岁晏龙蛇藏冻浦,雪晴鸦雀下虚檐。苍茫杀气缠辽左,台上书云莫浪占。
鸭头绿 钱塘怀古 辍耕录卷十四。清代。傅按察。静中看。记昔日淮山隐隐,宛若虎踞龙盘。下樊襄、指挥湘汉,鞭云骑、围绕江干。势不成三,时当混一,过唐之数不为难。陈桥驿、孤儿寡妇,久假当还。挂征帆、龙舟催发,紫宸初卷朝班。禁庭空、土花晕碧,辇路悄、呵喝声乾。纵余得西湖风景,花柳亦凋残。去国三千,游仙一梦,依然天淡夕阳间。昨宵也、一轮明月,还照临安。
交趾还途中赠士谦 其三。明代。解缙。二十年前处士家,淋漓宫锦醉黄花。即今童稚皆成长,留客焚香细煮茶。
七夕诗二首 其二。南北朝。刘骏。秋风发离愿,明月照双心。偕歌亦遗调,别叹无残音。开庭镜天路,馀光不可临。沿风披弱缕,迎辉贯玄针。斯艺成无取,时物聊可寻。
游鲦。宋代。刘子翚。禹凿天门浪渺茫,游鲦也解化龙翔。风云得路夸头角,岁旱争寻窟穴藏。
送中表绍堂南还。明代。孙继皋。君来以我故,君去若为情。晓帐犹悬月,春程尚听莺。三年拜母泪,匹马趁人行。不浅投林兴,因君问耦耕。
望樊口怀陶士行温太真二首。宋代。岳珂。太真行酒知何地,渺莽遗基茂草深。声色加人何足计,精神满腹不同斟。六奇自可掀三狡,一正何妨讋百壬。堕帻吐茵均此辙,可怜枉用世仪心。
临海太守惠予赤城石,报以是诗。唐代。李德裕。闻君采奇石,剪断赤城霞。潭上倒虹影,波中摇日华。仙岩接绛气,谿路杂桃花。若值客星去,便应随海槎。
戏赠灵澈上人。唐代。吕温。僧家亦有芳春兴,自是禅心无滞境。君看池水湛然时,何曾不受花枝影。
春日。宋代。刘知过。浓起香尘十里晴,晚来烟雨忽斜横。花开花落清明候,山北山南杜宇声。追念旧游浑是梦,退思良计不如耕。人中喜有尔天释,时吐清文慰此情。
月夜四首 其三。元代。善住。雁声吹落五云间,带月柴扉夜未关。寒气仅伤凡草木,秋风难老旧河山。孔宾好学非求隐,元亮休官为爱閒。今古一株天上桂,近来闻说有人攀。
赠广教主人 其二。宋代。陈造。风雨破十九,可得闲馀步。画舫连千百,排拶堤侧树。湖山堕空濛,于客信非助。前朝冒雨还,正为初日误。今者乘兴往,不暇家治具。赏心有新惬,行计无旧沮。香尘纷罗绮,隐服耐此污。莺花殊未厌,乌兔渠小住。爱日拟秉烛,把酒先得句。上马一回首,前滩下白鹭。
性之以团茶赠行并遗新诗因次其韵。宋代。吴则礼。年年御焙试春风,白玉宫人折绛封。畴昔饥肠知脱粟,即今老眼见翔龙。笑持俊逸无双句,去上东南第一峰。却倚柁楼搔短发,回头青阙五云浓。
赠胜业老了谧。宋代。廖行之。客行半吴楚,人与诗皆穷。得公三昧语,示我五言工。南山足佳气,古刹长清风。应余锦囊句,还许莲社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