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甘露寺北轩

寄题甘露寺北轩朗读

《寄题甘露寺北轩》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曾经登上蓬莱宫里行,北轩栏槛最留情。
孤高的我能演奏桓伊笛,虚幻的音乐宜听子晋笙。
天空与海门交接的秋水色,烟雾笼罩着隋唐的苑囿,暮时钟声响起。
他年我将身着荷衣去,不向山僧透露我的名字。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杜牧对甘露寺北轩的题记。诗人回忆起曾经登上蓬莱宫的经历,而甘露寺北轩的栏槛却给他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诗人自比孤高之人,能演奏桓伊笛,而子晋笙的音乐更加虚幻而美妙。诗人描绘了秋天的天空与海门的交汇处,以及隋唐时期苑囿中笼罩的烟雾,暮时鸣起的钟声。最后,诗人表示将来的某一年,他会身着荷衣前往寺庙,但不会向山僧透露自己的名字。

赏析:
这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展示了杜牧的才华和感受力。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富有韵律感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首先,诗人通过回忆曾经登上蓬莱宫的经历,展示了一种宫殿的壮丽和华丽。然后,诗人转而描述甘露寺北轩的栏槛,将其作为留情之地,显示出他对这个地方的特殊情感。

接下来,诗人以自比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孤高之情,他能演奏桓伊笛,而子晋笙的音乐更加虚幻而美妙。这一描写既展示了诗人的音乐才华,又表达了他对美的追求和对艺术的热爱。

诗人继续运用意象来描绘秋天的景色,将天空与海门的交汇处描绘成了秋水的色彩。同时,他提到了隋唐时期苑囿中笼罩的烟雾,暮时鸣起的钟声,给人一种幽静而寂寞的感觉。

最后,诗人展示了对未来的遐想。他表示将来的某一年,他会身着荷衣前往寺庙,但他不会透露自己的名字,这可能是为了表达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的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对音乐艺术的热爱以及对自由和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通过对过去和未来的对比,展示了对时光流转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朗读
()

猜你喜欢

群山危立接云天,一水东朝会百川。泱漭堪舆无此壮,崔嵬疏凿定何年。

千秋跃马兴亡梦,一点飞凫上下船。时有刚风来浩渺,起予高兴九秋边。

()
归觐江山远,如何叙别离。
数杯村店酒,一首野人诗。
趁渡怜舟稳,贪程恨马羸。
遥思到家日,已过落花时。
()

故人哭母南归后,闻在云居湖水西。綵服凄凉悲日暮,素冠欹侧任风低。

山中驯鹿时时见,林上慈乌夜夜啼。丘垄旧栽松树子,秋来应得与人齐。

()

重阳昔与少年游,红袖黄花送酒筹。今日西风厓石路,白头乌帽不胜愁。

()
人间尘不到筹边,诗老乘闲思涌泉。
千佛香名仍世繼,一灯素业自家传。
斗城一去嗟多病,宾幕重登便半仙。
要看诸郎各行马,染须膏面计留年。
()

风枝挂危叶,飞动夕阳中。莫遣儿童撼,留看著露红。

()
浔阳迁客为居士,身似浮云心似灰。
上界女仙无嗜欲,何因相顾两裴回。
共疑过去人间世,曾作谁家夫妇来。
()

望里山头云满巾,麻衫泪渍旧翻新。功名未了难为子,升斗才沾不养亲。

公论自能扬朽骨,雅怀应不放闲身。许多感慨干吾虑,短榻长檠夜达晨。

()
胡羊代马得安眠,穷发之南共一天。
又见子卿持汉节,遥知遗老泣山前。
()

五岳赫灵异,衣冠萃堂坳。南极光荧荧,驾鹤来丹霄。

眷言介主翁,诒之东海桃。桃实六千秋,元和孕琼包。

()
稽山却棹酒船回,泠水湾头两意开。
一路有诗吟不稳,当时悔不共君来。
()
耳裹种田,满口含烟。
锺馗解舞十八拍,张老乘槎上九天。
()

汉郡接胡庭,幽并对烽垒。旌旗按部曲,文武惟卿士。

薛公善筹画,李相威边鄙。中冀分两河,长城各万里。

()

一方胜景满川稀。水竹弯环四面围。簇槛名花红冉冉,当门幽桧绿依依。

争歌稚子春风舞,斗巧灵禽晓树啼。社内人家三十户,崇真修道压磻溪。

()

千里离家但一身,镆铘横按未全贫。空门能洗英雄恨,只为高堂尚有人。

()
古今清绝沅湘路,卧想蒲帆十幅开。
不是避人思远适,肺肝尘土要诗才。
()
会稽竹箭东南美,来伴陶泓住管城。
可惜不逢韩吏部,相从但说楮先生。
()

沓嶂宽围巴水通,登临眼界浩无穷。
空蒙岚翠云烟外,明灭波光树影中。
莫咏枫林伤极目,且依苹末挹雄风。

()
宝瑟尘生郎去后。
绿窗闲却春风手。
浅色宫罗新就。
晴时后。
()
多难分离久,相思每泪垂。
梦归残月晓,信到落花时。
未必乖良会,何当有后期。
那堪楼上望,烟水接天涯。
()
悲风飒飒起长洲,独吊灵均恨莫收。
深岸自随浮世变,遗魂不逐大江流。
霜凄极浦幽兰暮,波动寒沙宿雁愁。
月落烟沈无处泊,数声猿叫楚山秋。
()

碧水苍山照眼青,始知朱邑爱桐城。重来二十三年后,犹有斯民眷眷情。

()

又见炊烟出树头,参差野水暗通沟。胸罗怪史支离叟,坐有黄花烂熳秋。

宜雨宜晴天亦暝,为陵为谷我何求。西兴钟鼓无人问,远作空山一夜愁。

()

三军且莫羡熊罴,百战勋劳未足奇。圣主垂衣神武在,孤臣只合乞鸱夷。

()

乘舟沃酒鱼口热,小袖莱衣双凤结。春归白玉不禁寒,雪兔西沈半山阙。

望夫化去孤石裂,死与韩凭誓同穴。鬼狐寒食上新丘,阴风自扫梨花雪。

()

上月今朝减,流传耗磨辰。还将不事事,同醉俗中人。

春来半月度,俗忌一朝闲。不酌他乡酒,无堪对楚山。

()
蔷薇倒架笋过邻,梦泽茫茫欲晚春。
绿暗红稀君莫叹,满枝梅杏欲尝新。
()

常人厌寂寥,隐士畏喧杂。
山居主人百好无,终日哦诗增长书合。
我本山中人,心事亦颇合。

()
千炬金栀映玉蕖,台城昨梦又年馀。
断无弦索鸣华屋,惟见炊烟起草庐。
儿报瓶空因止酒,婢言油尽暂停书。
蓬窗亦有精勤士,何必然藜向石渠。
()
老南蜕骨几何年,揖客支筇谩曲拳。
本自心清无染着,岂因境静息攀缘。
我行不值挥犀语,公到惟堪扫榻眠。
尚有诗魔降未得,不禁物色巧勾牵。
()

湾环轻泚似金沟,宛转洄沿客自留。两岸芙蓉相对发,即令无酒不悲秋。

()

乞得閒身下殿头,片心已被海云留。寻常行乐惟书案,七十稀龄又度秋。

投赠句皆双白璧,助吟尊有几青州。多情莲社同心侣,容我珠江理钓钩。

()

早闻牛渚咏,今见鶺鴒心。羽翼嗟零落,悲鸣别故林。

苍梧白云远,烟水洞庭深。万里独飞去,南风迟尔音。

()

天有月兮地有松,可堪松月趣无穷。松生金粉月生兔,月抱明珠松化龙。

月照长空松挂衲,松回禅定月当空。老僧笑指松头月,松月何妨一处供。

()

南雪不到地,今雪瑞非常。堆檐平砌,晚来风定转飞扬。浩荡乾坤无际,洗尽蛮烟瘴雾,和气遍遐荒。满眼丰年意,民共乐时康。
倚琼楼,临玉楼,举瑶觞。高吟低唱,从他减尽少年狂。且趁明年春好,整顿雨犁风_,归去老农桑。唤起江南梦,先到水云乡。

()

今夕何夕夜未央,天寒拥炉更漏长。缩肩环坐有饥色,呼童取芋灰为塘。

蹲鸱得火良易熟,脱落皮毛如紫玉。迭煨迭进争相先,笑语颇喧知实腹。

()
人间飞叶送残年,篱落逢春此地先。
虽有柴门无鏁钥,唐时竹洞岂其然。
()

乾坤双眼一空亭,山色能令五马停。鹿苑尚衔吴子艳,虎丘重对白公青。

烟消碧落千峰出,月浸严城万户扃。不但登高能赋事,四郊因省荷锄丁。

()
道义分明重,功名取次休。
重来踏龙尾,犹记立螭头。
行辈云霄上,家山岁月周。
孰知为郡乐,未慊过都留。
()
复拥旌麾,重歌襦衤夸,满城长自春容。
搢绅耆旧,欢溢笑谈中。
尽道邦君恺悌,逍遥遂、湖海遐踪。
今朝会,公真乐善,屈意与人同。
()

田园卖尽及儿孙,少壮流移老病存。一段升平好图画,人间惟欠郑监门。

()

东家分送玉玲珑,西家邀看状元红。非关白发被花恼,自是诗人兴味同。

()

晚牧归来月在山,夜深茅舍不胜寒。

栖乌欲动催翁起,快傍烟汀把钓竿。

()

文彩才彰音信通,多君端的辨来风。须知熊耳山头事,不在楞伽四卷中。

()

宵分蟾影印虚庭,为爱清光倚小亭。惭对青山头已白,闷看黄菊眼还青。

烟拖暮霭笼寒柳,风漾幽池蹴细萍。不叹空闺多寂寞,教儿犹喜有遗经。

()
香似龙涎仍酽白,味如牛乳更全清。
莫将北海金齑鲙,轻比东坡玉糁羹。
()

若以色见我,几于貌失人。
林公少须发,澄观欠冠巾。

()

我乞来荆州,足未曾出门。明明楚汉迹,莽莽风尘昏。

兹复罢著书,梵译专讨论。颓然对白法,诸有不得存。

()

和气吹绿野,梅雨洒芳田。新流添旧涧,宿雾足朝烟。

雁湿行无次,花沾色更鲜。对此欣登岁,披襟弄五弦。

()
太平时。
宝殿垂衣治。
驭左右贤俊,万国执玉助祭。
凉秋九月霜华飞。
()

醉态轻盈浥露斜,映山红火幕难遮。最怜阆苑春归后,九月重开二月花。

()
虚窗桂子打风声,夜酌沉沉夜气清。
三十年间不须说,可堪相照发星星。
()

鹑鸪啼处却东风,宛与江南气候同。杏子乍青桑葚紫,家家树上有黄童。

()
功名闲事,利禄休问,莫系心上。
幸有衣食,随缘过得,著甚乾劳攘。
风前月下,三杯两盏,撞著即莫与放。
且与个、山庄道友,退闲故人来往。
()

白发对青芩,日高江院深。豸冠阶下舞,好慰柏舟心。

()

玉历新颁后,千门晓色鲜。青云干舜吕,和气入尧年。

高品初传敕,中庖预列筵。愧非枚乘侣,雨露沐恩偏。

()

南行三百里,举首白云端。大壑连阴霭,中天峙碧峦。

夜潮千嶂闭,明月九江寒。更就东林㝛,萧条钟磬阑。

()

朔风卷水入天渠,剪作飞花散六虚。
竹本无声缘叶密,梅因有影怕花疏。
路从玉鉴上头过,家在冰壶裹面居。

()

捧册先期吁太宫,圣孙翼翼孝心同。霓旌晓绚香舆日,鹤驾晴薰仗外风。

一代皇猷昭黼黻,万年宝历卜濛鸿。舞阶行见干戈戢,并在穹祇叶相中。

()

登台当此日,潦倒尽馀驩。古木何年有,林花尽日寒。

霞来鳞作市,山晚气成澜。去去沧江暝,狂歌兴未阑。

()
吴姬整钏安钗梁,共道采花胜采桑。
迷子洲边惊翡翠,莫愁湖里逐鸳鸯。
()

刘生去涤相如器,朱子新裁贾谊书。百代风流今视昔,十年怀抱我怜渠。

故应曾对谈谐乐,也复能容礼法疏。风雨潇潇守环堵,秪今可望故人车。

()
故园空杳。
霜风劲、南塘吹断瑶草。
已无清气碍云山,奈此时怀抱。
尚记得、修门赋晓。
()
()

千金缔结始为邻,片语殷勤遂见亲。白水尚盟坛坫旧,青云翻接凤鸾新。

诗声暗彻从侵梦,烛影遥分任借贫。神物古来常作对,双龙今已会延津。

()

登高佳节上高楼,步步高登楼上头。万里云霄通眼望,四方风气一腔收。

天连海国偏多景,人趁时光好豁游。矗矗新城增伟观,溶溶秋水映林邱。

()

故交三四人,闻别共沾巾。举目是陈事,满城无至亲。

身从丧日病,家自俭年贫。此去何堪远,遗孤在旧邻。

()

  晋十有四年,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以太尉掾兼虎贲中郎将,寓直于散骑之省。高阁连云,阳景罕曜,珥蝉冕而袭纨绮之士,此焉游处。仆野人也,偃息不过茅屋茂林之下,谈话不过农夫田父之客。摄官承乏,猥厕朝列,夙兴晏寝,匪遑卮宁,譬犹池鱼笼鸟,有江湖山薮之思。于是染翰操纸,慨然而赋。于时秋也,故以“秋兴”命篇。其辞曰:

  四时忽其代序兮,万物纷以回薄。览花莳之时育兮,察盛衰之所托。感冬索而春敷兮,嗟夏茂而秋落。虽末士之荣悴兮,伊人情之美恶。善乎宋玉之言曰:“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憀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送将归”。夫送归怀慕徒之恋兮,远行有羁旅之愤。临川感流以叹逝兮,登山怀远而悼近。彼四戚之疚心兮,遭一涂而难忍。嗟秋日之可哀兮,谅无愁而不尽。

()

梦绕江南云水乡,麻姑坛下月如霜。
风光景色一千里,都在君家古锦囊。

()
雨眠起宵坐,搔首偶不欣。
孤念元无感,怀我同社人。
昨日林先生,抱经出成均。
初闻为渠喜,忽悟谁我亲。
()
已题一帖红消散,又封一合碧云英。
凭人寄向江陵去,道路迢迢一月程。
未必能治江上瘴,且图遥慰病中情。
到时想得君拈得,枕上开看眼暂明。
()

倚塔看明月,寒光度玉绳。
曲堤藏小艇,疏柳见孤灯。
水竹映苔石,岩花缘涧藤。

()

东风如酒醉朱樱,终日酣酣弄秀英。天上谪仙乘兴赏,一番歌吹傍云行。

()

暂布山东化,还为陇右行。中丞新受敕,贱子旧知名。

玉露承冠剑,金飙捲旆旌。神羊心自直,孤隼势初横。

()

破笠不眠云在溪,两肩诗竦竹篷低。波喧厉气风来北,山吐微光月出西。

()

花落红云岛,风生白玉堤。真人不出户,芳树自成蹊。

扫地雨初歇,卷帘莺正啼。此时不一见,春思转凄迷。

()

桂林古名郡,风俗殊不薄。人才接武兴,往往多卓荦。

洪武壬申冬,我忝持教铎。君在诸生中,有如鸡群鹤。

()

十事如意八九无,暮年犹喜见子都。那能从公得三绝,但可一身观六如。

()
长安重游侠,洛阳富才雄。
玉剑浮云骑,金鞍明月弓。
斗鸡过渭北,走马向关东。
孙宾遥见待,郭解暗相通。
()

翠霭朝轻,红云昼暖,石乳玉苕乍茁。斑筠初织青丝笼,恰是吴姬相约,春纤其撷。

香刺蒙蒙沾缀露,应摘尽、金蕾珠蘖,携轻篓、带笑归来,衣染暗香绝。

()

刻木工夫最巧,舆梁底事尤精。玉虹饮水映波明。彼此往来利济。
真个作家手段,从今名播寰瀛。人从鳌背获安行。镇作城南景致。

()
车兮载旃,舟兮扬帆,鼓咽咽兮君当还。
君肯来兮尚盘桓,我心茕茕兮其无端,君不我留兮下土嚣烦。
福我吴人兮无疾患,千秋万岁兮歌至德以何言。
()

不见雪蓬久,今见雪蓬屋。图书留四壁,白驹贲空谷。

高风人去远,遗响振林木。

()
客宦怆离群,徐方复得君。
青衫初试吏,白面颇能文。
画舸浮春水,清樽醉舞裙。
它年会相访,分卧北山云。
()
雕云燎馥沉复暖,彩胜风翩玉燕寒。
天上春光来咫尺,琼花瑶草遍阑干。
()

无机还得罪,直道不伤情。微雨昏山色,疏笼闭鹤声。

闲居多野客,高枕见江城。门外长溪水,怜君又濯缨。

()
春风吹榆林,乱荚飞作堆。
荒园一雨过,戢戢千万栽。
青松种不生,百株望一枚。
一枚已有馀,气压千亩槐。
()

小园春暖日芳菲,画阁摊书懒下帷。求友黄鹂满深树,山童不用款柴扉。

()
摸金郎久遍郊原,冢域犹欣草木蕃。
松已高年为老友,竹添新谱长仍孙。
四围秀色山浮几,一曲清溪水到门。
莫恨牛眠无瑞应,且欣老寿此身存。
()

万事纷纷醉即休,无功可作酒泉侯。
谁能载取千缸去,且向舟中打拍浮。

()

凉月薄阴犹殢。红豆一枝秋思。门外几重山,山外行人千里。归未。归未。又是菊花天气。

()
诸尘勿易难,那个别归关。
可怜迷妄者,横锡步云山。
()
疏枝坚瘦骨为皮,忽迸红英簇紫蕤。
娇女乍看齿生液,分明茜糁缀饧枝。
()

林屋意自惬,雨交群息初。气通琴幌润,声断画檐疏。

独火明深竹,方床满旧书。夜阑清更彻,岂敢少吾庐。

()

大圜如规,旦昏各半。道枢不留,气毂时转。理随象宣,通于一贯。

如镜取影,但窥其面。坤不外生,乾非中窜。其去非亡,其来非幻。

()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版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