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砚铭。宋代。郑魁。仙翁种玉芝,耕得紫玻璃。磨出海鲸血,声成天马蹄。润应通月窟,洗合就云溪。常恐魍魉夺,山行亦自摧。
诗词:《端砚铭》
仙翁种玉芝,
耕得紫玻璃。
磨出海鲸血,
声成天马蹄。
润应通月窟,
洗合就云溪。
常恐魍魉夺,
山行亦自摧。
中文译文:
仙翁种下了玉芝,
耕得了紫色的玻璃。
磨砚时似乎流出了海鲸的血,
砚声如同天马的蹄声。
砚液滋润着月亮的洞窟,
洗砚水与溪水合为一体。
常常担心恶灵会夺走它,
就像登山时自己也容易摧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郑魁创作的《端砚铭》。诗人以砚台为主题,通过描绘砚台的起源和特点,以及与自然景物的联系,表达了对文化传承和自身命运的思考。
首先,诗中描述了砚台的珍贵和美丽。砚台被比喻为种植了玉芝的仙翁,通过耕作和磨制,砚台逐渐变得紫色如玻璃。这种紫色的砚台独特而美丽,显示出它的珍贵价值。
其次,诗人运用形象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砚台的声音和液体与神奇的事物联系起来。砚台磨砚时发出的声音宛如天马奔蹄,形象地描绘了声音的高亢和动听。而砚台的砚液则被形容为能够滋润月窟(指月亮的洞窟)的宝贵液体,并与清澈的溪水相融合,表达了砚台的清雅和润泽之美。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砚台命运的忧虑。他常常担心恶灵或其他不可预见的灾难会夺走砚台的宝贵,同时也意味着对文化传承的担心。类似地,登山行走时,也可能因为疏忽而摧毁砚台,这种对自身行为的自省也暗示了对自身命运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砚台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文化传承和自身命运的思考和忧虑。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砚台的象征意义的运用,赋予了这首诗以深远的意蕴,使其超越了物质的层面,具有一定的哲思性和抒情性。
寄赵眉翁二首。宋代。叶绍翁。两度驰书未报音,温陵尺纸定千金。多应驿使曾相访,短艇烟波无处寻。君王未肯赐西湖,鸥鹭丛中借地居。憔悴风姿今钓叟,痴心犹望故人书。
小除夕至奉新。明代。欧大任。雪过青山马上看,故乡千里岁将残。遥知祀灶比邻会,独念征人驿路寒。
浣溪沙。宋代。陈三聘。不跃银鞍与绣鞯。曲筇芒跷见衰年。寻幽来立渡头船。碧涧芹羹珍下箸,红莲香饭乐归田。不妨尊酒兴悠然。
次韵奉答印月潭讲师 其二。明代。袁华。斥鴳抢榆枋,大鹏抟瀚海。所以荜门士,养志固有待。贞心如皦日,岂为穷达改。白驹不受絷,少微自扬彩。大节苟弗渝,微名岂足浼。愿遂鸡黍期,共挹南风岂。
之北,遂作此曲
记横笛、玉关高处。万里沙寒,雪深无路。破却貂裘,远游归后与谁谱。故人何许。浑忘了、江南旧雨。不拟重逢,应笑我、飘零如羽。
同去。钓珊瑚海树。底事又成行旅。烟篷断浦。更几点、恋人飞絮。如今又、京洛寻春,定应被、薇花留住。且莫把孤愁,说与当时歌舞。
长亭怨。宋代。张炎。之北,遂作此曲记横笛、玉关高处。万里沙寒,雪深无路。破却貂裘,远游归后与谁谱。故人何许。浑忘了、江南旧雨。不拟重逢,应笑我、飘零如羽。同去。钓珊瑚海树。底事又成行旅。烟篷断浦。更几点、恋人飞絮。如今又、京洛寻春,定应被、薇花留住。且莫把孤愁,说与当时歌舞。
送冷朝阳擢第后归金陵觐省。唐代。钱起。莱子昼归今始好,潘园景色夏偏浓。夕阳流水吟诗去,明月青山出竹逢。兄弟相欢初让果,乡人争贺旧登龙。佳期少别俄千里,云树愁看过几重。
山居四卉 菊。宋代。李纲。重阳旋觅菊花栽,青蕊萧疏殊未开。我似陶潜正无酒,休将冷艳笑空罍。
送苻瑞还金田。明代。罗伦。一片长天一片秋,吴江分入楚江流。自来浮海无人健,莫作寻常看仲由。
挽程中书令三首。宋代。郑獬。社稷方为系,乾坤岂不容。庙堂遗剑履,风雨失蛟龙。汉将莲花幕,周人马鬣封。小羌犹慢礼,先折太阿锋。
万一云
爱累累、万颗贯骊珠,特地写幽芳。想黄昏云淡,夜深人静,清影横窗。冷澹一枝两叶,笔下老秋光。参透圆明相,日观开荒。
最是柔髭修梗,映风姿雾质,雅趣悠长。更淋漓草圣,把玩墨犹香。珍重好、卷藏归去,枕屏间、偏称道人床。江南路,后回重见,同话凄凉。
甘州。宋代。刘沆。万一云爱累累、万颗贯骊珠,特地写幽芳。想黄昏云淡,夜深人静,清影横窗。冷澹一枝两叶,笔下老秋光。参透圆明相,日观开荒。最是柔髭修梗,映风姿雾质,雅趣悠长。更淋漓草圣,把玩墨犹香。珍重好、卷藏归去,枕屏间、偏称道人床。江南路,后回重见,同话凄凉。
蝶恋花(赠张守宠姬)。宋代。刘过。帘幕闻声歌已妙。一曲尊前,真个梅花早。眉黛两山谁为扫。风流京兆江南调。醉得白须人易老。老去侯鲭,旧也曾年少。后夜短篷霜月晓。梦魂依约云山绕。
秋榜已揭不寐。宋代。王迈。寒重难为坐,宵长可奈眠。老天不解事,特地闰今年。风助蛩声苦,霜和月色妍。抱衾成百感,嚼句忆坡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