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菩萨蛮朗读
镇犀不动红炉窄。
宿酲恼损金钗客。
瑞鸭雕盘。
白毫起鼻端。
韩郎双鬓老。
个里知音少。
留取麝煤残。
临鸾学远山。

《菩萨蛮·镇犀不动红炉窄》是元代诗人王寂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镇住的犀牛却无动于衷,红炉显得狭窄。
宿酲使金钗的客人感到困扰和疲损。
珍贵的鸳鸯雕盘摆放着。
白色的毛发从鼻端挺立。
韩郎已有双鬓斑白。
在这个世界上,知音的朋友并不多。
留下一些麝煤的余香。
临览鸾凤图,学习远山的高远。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系列意象,抒发了王寂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的"镇犀"象征着珍贵而稀有的事物,但它却无动于衷,暗喻了世事变幻、人事无常。红炉的狭窄则映照出现实生活中的困窘和局促。诗人以"宿酲"来表达客人的疲损和困扰,暗示了人们在尘世间的疲惫和无奈。

诗中的鸳鸯雕盘和白毫鼻发都是珍贵而精致的形象,它们代表着美好和高贵。然而,诗人描述的韩郎双鬓斑白以及知音少的情景,传达了岁月的流转和友情的稀缺。最后,留下麝煤的余香和学习远山的高远,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思索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凄美、忧伤的画面,表达了王寂对于人世间无常和友情稀缺的感慨。通过对珍贵事物和美好追求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真挚情感的渴望,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寂

王寂(1128~1194)金代文学家。字元老,号拙轩,蓟州玉田(今河北玉田)人。德三年进士,历仕太原祁县令、真定少尹兼河北西路兵马副都总管。大定二十六年,因救灾之事蒙冤,被贬蔡州防御使,后以中都路转运使致仕。卒谥文肃。工诗文,诗境清刻镵露,古文博大疏畅,著有《拙轩集》。...

王寂朗读
()

猜你喜欢

不读昔人书,那知当代旨。自信阿龙超,任将周顗比。

()
为问春从何处归,晚村灯雨细丝丝。
从来漏泄冤许柳,点检分明是此枝。
()

仙杏一翻新,妖饶洗露晨。
待妆忧粉重,欲点要酥匀。
月淡斜分影,池清倒写真。

()

银河忽如瓠子决,泻诸五老之峰前。
我疑天仙织素练,素练脱轴垂青天。
便欲手把并州剪,剪取一幅玻璃烟。

()

乃翁纯孝曾种玉,一双秀干森如束。忆昨同舟游邺都,鬓须尚带庐山绿。

只今追想如梦魂,更堪哦子阳关曲。霜蹄暂蹶堪一笑,连璧终当照金屋。

()
卜筑西岩最可人,青山为屋水为邻。
身将隐矣文何用,人不知之味更真。
自古交游少同志,到头声利不关身。
清泉便当如渑洒,浇尽胸中累劫尘。
()
道人何为者,阳狂时放言。
宝塔昔所构,铁券今尚存。
漫浪难究悉,孰知彼根源。
草庵劣容膝,俯仰拳肩跟。
()
小夫智解短,锥刀竞其身。
养志与养体,孰为能事亲。
堂堂父母躯,浩浩仁义贫。
此贫不以道,此乐岂非真。
()

归来好,菊后梅前宜问道。退朝羽翼此心生,从此五更无起早。

()

芳洲春晚遍蘼芜,一抹烟光挂绿图。好鸟弄晴声剧腻,野花吹暖气流苏。

中年豪举还多少,来日往游定有无!可惜艳阳閒谢却,祇应吾道在江湖。

()

壮心未已人谁觉,两鬓微霜,两袖清狂。月照花林梦亦香。

楼前点将高台在,礼罢蕲王,更爱蕲王。万里星河一剑铓。

()

乍西风萧瑟,芦荻芳洲,晚霞成绮。不道残秋,有画图如此。

雪舞纤琼,月凝狂絮,更映盈盈水。又到重阳,故人何处,光阴弹指。

()

已得青山胜,还听绿绮琴。美人真绝调,游客愧知音。

众壑风泉响,县崖雾雨沉。醉来频徙倚,疑听九龙吟。

()

松石真佳伴,云山得破颜。
高人本无住,倦翮自知还。
诗外尘缘尽,斋余齿颊閒。

()

溪上春酣,惯弄西风夜雨。霞萼仙姿,千万树。盈盈欲语。

落晚自怜窥镜水,忍寒谁念凋珠露。胭脂寂寞汉江秋,东君误。

()

南顾劳宸眷,西曹特简良。行为持节使,暂解尚书郎。

华萼离筵散,琼崖别路长。莫令庾岭外,音断雁来翔。

()

云里幽僧不置房,橡花藤叶盖禅床。

朝来逢著山中伴,闻说新移最上方。

()
碧桃天上栽和露。
不是凡花数。
乱山深处水潆回。
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
爱君忧世老弥深,特操要须得失临。
晚岁飞腾推有德,故乡安稳信无心。
小邦近似西山隐,元气终当北斗斟。
圣主方求三世旧,老臣何止一遗簪。
()

稽山贺老粗知名,吴郡张颠曾不易。

奔蛇走虺势入坐,骤雨旋风声满堂。(《赠怀素》。

()
冬宵寒且永。
夜漏宫中发。
草白霭繁霜。
木衰澄清月。
()
灯暗一室幽,鸟鸣四山静。
道人坐倚壁,度此清夜永。
少时志功名,痴绝如捕影。
造物遗以穷,磨砻发深省。
()
梦中只是醒时魂,到老无他学著言。
好句特然生梦里,酷时却费斧斤痕。
()
半阴半晴恼乱我,不禁春意惟殢春。
黄莺丁宁舌初转,杨花轻盈来弄人。
东家秋千多美女,舞腰娉婷衣金缕。
彩索徘徊渐渐高,墙头见人羞欲住。
()

细数交游四十春,期君寿域作天民。白云不护窗前石,黄壤先埋席上珍。

五尺丹旌书处士,一编藻句记诗人。伤心未及灵輀送,重对青山泪湿巾。

()

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

当年嫁得君,为君秉机杼。

()
西风猎猎。
又是登高节。
一片情怀无处说。
秋满江头红叶。
()

排闼端令天地开,万花从此四时催。政如匠石椎轮后,始有光华大辂来。

()

闻道悔已迟,枉生非我欲。奇志负初心,介性那堪俗。

父没行无成,未能善式谷。自知逆天命,九祖陷鬼局。

()

九日明朝是,相要旧俗非。老翁难早出,贤客幸知归。

旧采黄花剩,新梳白发微。漫看年少乐,忍泪已沾衣。

()

寿木拳数尺,天生形状幽。把疑伤虺节,用恐破蛇瘤。

置合月观内,买须云肆头。料君携去处,烟雨太湖舟。

()

蜀王宫树雪初消,银管填青点点描。可是春山留不住,子规声断促归朝。

()
茱萸小驿夕阳愁,搔首临风感旧游。
浑似军行散关路,但无鼓吹动凉州。
()

。遂披衣步月于庭中,久之,觉风露凛然,恍疑去青冥无岁也。因以感皇恩歌之,且寓幽怀之梗概云佳节近中秋,秋霖晴快。飞净残云碧空大。金波穆穆,掩尽玉绳光彩。坐来风露冷、青冥外。世运难前,儒冠何赖。四壁相如到沽卖。纷纷过眼,多少时情物态。杳然清梦去、桴沧海。

()

高调已绝尘,林间阁又新。溪山且碍眼,名利岂关身。

倚槛观无际,谈玄坐至人。漫言不识路,梦绕鉴湖滨。

()

水长平芜两岸齐,千峰回合树高低。正怜虚寂存吾道,莫遣时人识此溪。

()

第一折

()

少年飞翠盖,上路勒金镳。始酌文君酒,新吹弄玉箫。

少年不欢乐,何以尽芳朝。千金笑里面,一搦掌中腰。

()

由来东海百川尊,呼吸风云日月昏。隐隐三泉盘地轴,迢迢一水上天门。

()

西山俄起一声雷,不觉如拳雨点来。滴遍池中万荷叶,又催薝卜海榴开。

()

悠然无语眄庭柯,风雨伤春奈若何!浮世周旋如子少,馀情流丽向人多。

好诗寄我频三诵,穷巷经年一再过。无酒固难淹李白,空馀文燄照松萝。

()

和风时雨万山春,花柳无边一色匀。处处醵钱沽社酒,村村伐鼓赛田神。

生当尧舜升平日,赢得巢由自在身。最爱邻翁频献果,杨梅卢橘逐时新。

()

夙托弥甥列,常怀范叔寒。
门阑多厚盼,樽俎有余欢。
衣笥袍犹恋,书邮墨未干。

()
太项冥虚极,微远不可究。
禀量合太初,返形寄童幼。
孔父惭至理,颜生赖真授。
泛然同万流,无迹世莫觏。
()

莫愁石城住院,今来无莫愁。
只重石城水,曾汎莫愁舟。

()
煌煌帝王都,赫赫走群彦。
嗟汝独何为,闭门观物变。
微物岂足观,汝独观不倦。
牵牛与葵蓼,采摘入诗卷。
()

晚泛溪头博望舟,银河秋水淡悠悠。归来未暇君平卜,知有文光犯斗牛。

()

似与尘境绝,萧条斋舍秋。寒花独经雨,山禽时到州。

清觞养真气,玉书示道流。岂将符守恋,幸已栖心幽。

()

败苇萧萧故垒秋,江山如画一渔舟。怪来不起临濠兴,病久愁深泪易流。

()
露柘林初静,烟梯不复收。
春蚕吐丝足,工女忌寒休。
翠薄时方献,清泉绪未抽。
闺中能自巧,绣作玉钗头。
()
大道忘情绝去留,天伦何处觅踪由。
七星利剑当锋按,八臂那吒辊绣球。
()

归去来兮,吾生复何之。
故园三径在,桃李不成蹊。
台榭荒凉已无忧,阶除寂寞人已希。

()
客中避尘喧,惟寻幽夐憩。
扶行趁斜日,晚色荡沙际。
渔湖尽数罟,营利若聚蚋。
水退江岸落,天寒民屋敝。
()

江天惨澹日凄凉,木未经霜叶未黄。今日楼头一杯酒,明朝行客在谁乡。

()

青山劳马问风骚,且与溪花放酒瓢。旧业此谁夸蔡琰,贵人吾敢论韦皋。

天乎贤孝真佳婿,诗也幽閒亦寿桃。此意松厓吾敢拜,古今开眼不须高。

()

巉巉危岫倚沧洲,闻说秦皇亦此游。

霸主卷衣才二世,老僧传锡已千秋。

()

回首蓬莱阁,东西两眺高。参天秦望树,动地浙江涛。

事往登临倦,时危战伐劳。应无旧邻里,夏雨尽蓬蒿。

()

条绿似垂缨,离筵日照轻。向人虽有态,伤我为无情。

桥远孤临水,墙低半出营。天津曾此见,亦是怆行行。

()

最晓阴阳证,于身独不灵。
有妻持旧肆,无子学遗经。
虫蚀抄方箧,莎生晒药庭。

()

朝寻东郭来,西路历荐亭。众山若怨思,惨澹长眉青。

迸水泣幽咽,复如语丁宁。岂予久忘之,而欲我小停。

()

岌岌两峰峙,岚光照寺门。
青山无今古,白云自朝昏。

()

林丘渺何许,远在鳌峰麓。参差多岩峦,蒙笼匝花竹。

遗踪追考槃,高吟动淇澳。一落尘网中,与世相徵逐。

()

一夜溪流涨几竿,还惊四月雨声寒。灶生蛙黾木生耳,谁信句吴有漏天。

()

辕门令严大旗卓,鼓止霜清晓吹角。诸将候竭方逡巡,白衣闯入门无人。

有时狎游辄累日,急使召之深自匿。倡楼昵饮闻欢声,掷尽黄金空手出。

()
百叠荒山人迹绝,饥肠寒色自徘徊。
多情只有谢康乐,美酒乐歌宁再来。
()

秋生一叶初,摇落重愁予。宋玉悲何晚,嵇康计亦疏。

星明孤剑动,月白小楼虚。为忆同心者,天涯未报书。

()

新绿新晴暗几层,小亭斜日有谁登?窗间阁笔沈吟者,席捲燕云且未能。

()

千山已作边墙。长城更与天长。一望教人断肠。紫荆关外,茫茫只有牛羊。

()

猛奴多勇槩,大槊事戎征。新蔡凶围陷,鱼梁寇垒倾。

溯风轻古法,间道贵奇兵。懋赏宜开府,番禺已尽平。

()
仙人藤阴梦,金骨窖黄埃。
当年晁张双,缩手推其才。
陈编且千载,万蛰听春雷。
偕公闲吊古,文游但荒台。
()

闻子愁秋老更悲,近来华发也相催。斯文一去无今古,过客千年许往来。

大雅遗音虚夜瑟,故山乔木尽尘埃。一杯不到荒祠下,肠断江流几百回。

()
荆溪父老愁三害,下斩长蛟本无赖。
平生倔强韩退之,文字犹为鳄鱼戒。
石门之役万金耳,首鼠不为吾已隘。
江湖开塞古有数,两鹄飞来告成坏。
()

卧石轩前草似茵,剑池水满碧粼粼。浮图丽日诸天迥,新绿敷阴万树匀。

不到一年如隔世,尚馀三日是残春。艰难莫问烽烟事,浊酒随时且慰人。

()

蚕月桑叶青,莺时柳花白。

()

谢玄晖殁吟声寝,郡阁寥寥笔砚闲。无复新诗题壁上,

虚教远岫列窗间。忽惊歌雪今朝至,必恐文星昨夜还。

()
凤皇贵在德,孔翠岂无文。
诗礼多承训,贤能逈出群。
谈清蜕尘滓,志大蹑烟云。
更喜并州牧,豪英天下闻。
()

长安近甸巡游遍,洛阳寻有黄龙见。千乘万骑如雷转,

差差清跸祥云卷。百司旧分当玉殿,太平官属无遗彦。

()

气宇云闲,身心木槁。

顶门正眼,红日杲杲。

()

逃暑真宜懒,经旬但掩扉。自怜狂与瘦,不解胜能肥。

身在犹堪病,名衰好受讥。新诗似秋色,吹我思翻飞。

()
红粉苔墙。
透新春消息,梅粉先芳。
奇葩异卉,汉家宫额涂黄。
何人斗巧,运紫檀、翦出蜂房。
()

农田万顷载车千,五者相因敬在先。
更把敬来充拓去,四方百里已尧天。

()

夹岸绮罗欢聚。看喧喧、彩舟来去。晴放湖光,雨添山色,谁识总相宜处。
输与骚人知胜趣。醉临流、戏评坡句。若把西湖比西子,这东湖、似东邻女。

()

鳌顶秋深起夜凉,飘飘云气黯虚堂。丹烧九转成金母,阁耸千寻礼玉皇。

灯影乍沉孤嶂雨,磬声微度半林霜。古坛坐久天花落,不觉馀香满石床。

()

金龙池上作书时,牙管如飞我亦随。花底披绡云潋滟,桥边濡发水淋漓。

闲中偶和天台偈,茶罢曾寻李白诗。何日青山偕旧侣,夜窗听雨界乌丝。

()
诏下如春煦,巢南志不违。
空将感恩泪,滴尽冒寒衣。
覆载元容善,形骸果得归。
无心惭季路,负米觐亲闱。
()

才生文字即风波,鬼哭虽然吏亦歌。三尺龙泉方寸印,不知谁较杀人多。

()

钱唐潮断江起

()
貂蝉未必出兜鍪,要是苍鹰忆下韝。
彭泽往归端为酒,轻车已老岂须侯?千年精卫心平海,三日於菟气食牛。
会与高人期物外,摩挲铜狄濡城秋。
()
却忆东溪日,同年事鲁儒。
僧房闲共宿,酒肆醉相扶。
天畔双旌贵,山中病客孤。
无谋还有计,春谷种桑榆。
()

长松古道翠深深,回首层峦耸积金。鹤语云峰人换世,凤□仙路客来今。

连朝晴雨随人意,到处烟霞感帝心。如此山川歌不足,行看褒衮出词林。

()

闲阶伫立,悄无人深院,梧飘金井。宝镜澄空秋似水,一洗尘心俱净。

抚剑长吟,无家可托,望断天涯迥。冰弦象管,是谁消此清景。

()
阿仪丑笔学雷家。
绕口墨糊涂。
音搽今年解道,疏篱冻雀,远树昏鸦。
乃公行坐文书里,面皱鬓生华。
()
旌旗翻日淮南道,兴罢归来雪一船。
正有佛光无处着,独将佳句了山川。
()

问驿寻梅路渐深,壁间谁帖迈来禽。
困诗感叹人才旧,投笔惭书岁月今。
访古暂陪湘水浒,忧时远到雪山阴。

()
大汉曾封隆准翁,闻道山河锦绣中。
安能郁郁久居此,睥睨三秦日欲东。
()
秘图山上古姚州,山色江光簇画楼。
更鼓分明庭少事,桁杨间冷狱无囚。
民言总信清如水,天赐常教大有秋。
人物襟怀何洒落,词章翰墨更风流。
()
织罢回文锦字新,题封寄远恨无因。
相逢空有辽阳客,每向津头问路人。
()

寒色无早暮,玄冈翳重阴。连蜷九松树,偃蹇不成林。

上有含哺鸟,啄血正涔淫。念欲昼哀啼,弹射恐见侵。

()

寿岩老人宋都督,不肯新朝食周粟。
水晶国里七宝山,别有天地非人间。
山中黄石眠怒虎,圯上传书曾有语。

()

持斋戒杀佛为心,自奉何拌费一金。独有地方慈善事,随时施济总推襟。

()

惜别张居士,慇勤寄一言。干戈犹未已,瓢笠尚能存。

山浅无黄独,林深有白猿。古今看欲尽,相待惟蓬门。

()
炎炜避无所,意行出东郭。
客以声气聚,舟於树泉泊。
江动云意閒,林幽鸟声乐。
山川孰流峙。
()

东皋初释耒,牧竖暮归迟。短笛浑无调,临风信口吹。

()

堑江以为池,增山以为壁。铁瓮喻其坚,金城非所敌。

前朝经丧乱,曾是轻锋镝。览古一徜徉,空听渔浦笛。

()

()

其一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无计,思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早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视之,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