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主管招饮

陈主管招饮朗读

《陈主管招饮》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陈造。这首诗以婉约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宴会场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情感的语言,传达出诗人对美好时光和良辰美景的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鹊拳庭竹语频频,
忽有书来寂寞滨。
盛事许同花烛夜,
芳辰仍醉绮罗春。
璧联香合初鸣凤,
霞泛仙觞定脯麟。
更办归装攟珠玉,
一时人物各诗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和宴会场景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和欢聚盛宴的向往和喜悦之情。

诗的第一句“鹊拳庭竹语频频”,描绘了鹊鸟在竹林间不断地啁啾声,给人一种清幽的感觉,也象征着宴会的喧嚣声和欢笑声。第二句“忽有书来寂寞滨”,意味着在这喧嚣的宴会中,陡然收到一封书信,令人感到寂寞和孤独。

第三句“盛事许同花烛夜”,表达了宴会的盛况和热闹,与美丽的花和烛光相辉映。第四句“芳辰仍醉绮罗春”,将宴会的芬芳和美好时光联系在一起,给人以愉悦和陶醉的感觉。

第五句“璧联香合初鸣凤”,形容宴会上珍贵的玉器和香炉相连,初次发出了凤凰的鸣叫声,暗示着宴会的高雅和华贵。第六句“霞泛仙觞定脯麟”,描绘了宴会上泛起的霞光,象征着仙人的杯觞和美味的珍馐。

最后两句“更办归装攟珠玉,一时人物各诗人”,表达了诗人对宴会上的人物们的赞美和敬仰,以及他们各自创作的诗歌。

这首诗词通过对宴会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和欢聚盛宴的向往之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情感的语言,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愉悦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造

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陈造朗读
()

猜你喜欢

神机视禹迹,鬼胆破胡儿。
大号初归我,成功少待时。
鞬櫜怀不满,箪食问何迟。
河洛空遗恨,年年上玉卮。
()
风岸青摇弱蔓,露汀绿蔼芳条。
赋诗已盈一箧,客路才远数朝。
()

青山霜落九溪濆,斋阁风流有使君。褰帷欲指金台路,玉女先开五色云。

()

野烧痕回一雨过,村童放牧散平坡。
祢衡洲畔埋愁远,建业城边积恨多。
谁见夜深嘶石马,那知岁久没铜驼。

()
油可会散恰盈旬,春水痕生又浃辰。
堂上画图星欲动,夜来银烛火犹新。
江汀花草香风满,儿女孙曾乐事频。
海燕长随生日到,是渠三岛十洲人。
()

姑苏台枕吴江水,层级鳞差向天倚。秋高露白万林空,

低望吴田三百里。当时雄盛如何比,千仞无根立平地。

()

溜泻檐阶锁夕烟,竹声松响共萧然。一天雨掩闲吟阁,半夜风横罢钓船。

花委暮林香漠漠,草低寒砌色芊芊。此心不逐疏棂去,好背孤镫便学禅。

()
寄辛承旨。
时承旨招,不赴。
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坡仙老,驾勒吾回。
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
()
愁绝诗人太瘦生,也无北食与南烹。
君看俚语亦堪笑,何日能填鼻下横。
()
暴下晋州城,茫然心曲。
卧对风轩数竿竹。
暑光不受,似我腰围□束。
病机还自忖、非寒燠。
()

毗卢足趺光,照耀世界海。
旋岚黑风起,到岸得自在。

()
春塘杨柳未飞绵,已有清阴覆画船。
好倩吴姬歌《水调》,不辞有罚酒杯传。
()

百川所纳海为大,放舟于海舟如芥。何人不畏路险艰,一幅云帆自高驾。

延陵吴君人中豪,胸次宽广吞波涛。乘流放舟随所往,舟尾巨舵能持操。

()

幽人万遍课参同,只恐劳生事事慵。高枕山房还静听,十千八百五更钟。

()
已矣嗟麟趾,青衫正少年。
才优合芸阁,时异倏桑田。
雨散伤同辈,风流瘗九原。
何当刍一束,挥洁玉人前。
()

沟水清泠树影圆,下楼閒步上楼眠。夜来梦里惊风雨,元是松声到枕边。

()
沐罢斜簪二寸冠,断云残霭暗江干。
丝丝梅子熟时雨,漠漠楝花开後寒。
剩采芸香辟书蠹,旋舂麦*续家餐。
日长倦睫惟思闭,茗碗真须抵死宽。
()

吾生蹇拙合微名,无奈侵寻病所婴。南国炎蒸今再过,中秋医药尚无情。

苔残白石庭阴合,木落苍阶露气清。门外江澄闻练似,犹多虚负片帆轻。

()

一辞康乐困喧嚣,花笑莺啼似借嘲。日望君恩容病质,得归应自解譊譊。

()

初阳台上新亭好,一曲笙簧石壁开。惊起玄真狂道士,步虚飞下玉清台。

()

褰裳涉秋水,言采芙蓉花。采之欲谁遗,所思在天涯。

念与君别时,春风茁兰芽。兰枯秋露冷,君行未还家。

()
故人何处暂驱鸡,犀浦封疆濯锦西。
五色彩笺宜寄惠,知君管得浣花溪。
()
苦海深,悲愿广。
作是思惟,云何方便。
普使群生登彼岸。
()

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

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匹晚霞。

()

竹邻子,何许人,云是落托穷乡民。柴门半掩堪罗雀,布衣百结如悬鹑。

囊间有钱即沽酒,甑中无米从生尘。读书不多虑事浅,发言往往遭众嗔。

()
()

莫怪风前玉斝飞,饮酣初喜传花枝。正当北雪消残后,恰直东风料峭时。

()

我昔志学年,侍亲宦西安。
弟兄游庠校,见君平生欢。
君才独颖出,逸驾不可攀。

()

竹弟谢石兄,清风非所任。随分有萧瑟,实无坚重心。

()

白须老子宿招提,香积厨边供晚炊。
借问鱼羹何处少,北风安得似南枝。

()
南来数月计多违,节序如流已授衣。
旅舍不堪黄叶落,暮天遥望白云飞。
唯有同来野僧在,病吟相对说西归。
()
凭栏玩文漪,日兴赏心遇。
汀篠陵砌繁,沙禽冒波翥。
()

不必论奇节,虚名亦弁髦。风流三语掾,贵势五陵豪。

抗疏还谁在,求衣祗独劳。子云终寂寂,未拟广《离骚》。

()

圆景揽兔升,驰光感驹隙。西园将密亲,南楼迟嘉客。

生无百年期,能几三五夕。旨酒盈樽罍,高堂间琴瑟。

()

君如夏日槐,深阴正亭午。
我如秋渚莲,心老味加苦。
卜居既未果,会面真堪数。

()

寒碧洲痕浅,深青地势平。岩姿呈雅淡,树影碎空明。

窗纳一天晓,人怀千古荣。移床高处坐,遥看日东生。

()

衣皱霞千叠,鞋弯玉两弓。色酣眉黛绿,香腻口脂红。

密约心还怯,多情意未通。黄昏头懒卸,绣被象床空。

()

秋风吐商气,庭树慽以飞。
美人悼时节,去意不可鞿。
朋阴傲排荡,晨光弄熹微。

()
辉辉短景留寒光,瓦檐霜湿梧桐黄。
老蛩不知秋已去,白昼啧啧空啼墙。
岁云暮矣羁旅伤,块独守此天一方。
床头书史谈虞唐。
()

曹吏分符夜正中,传餐破敌曙初红。经营聊试材官技,赏赐先归指示功。

乡里徵兵连岁尽,郡边临海一潮通。眼前世事谁长策,此日东南独倚公。

()
学业荒呻毕,欢悰隔笑监。
入秋复先幕,过夏亦疏帘。
门客嗔愁思,家人献吉占。
尤怜小儿女,时报鹊鸣檐。
()

有客为我言,此是菊花岛。已卧三十年,山中采碧草。

()

自惊六十八年身,老病蹉跎又见春。京国岁寒稀雨雪,江淮兵久尚风尘。

乡书屡绝亲知远,官俸常空仆马贫。只忆练溪韩与玉,封书寄与重伤神。

()

万籁静中起,犹是生灭因。隐几以眼听,非根亦非尘。

()
在家能子必能臣,齐将功成以孝闻。
改葬义无欺死父,临戎安肯背生君。
()

绿柳阴中狮子巷,白蘋亭畔骆驼桥。

()

齐东有客赋骊驹,归去乡园水竹居。细雨落花香入砚,淡烟垂柳绿盈渠。

有时邀客篘新酿,长日临窗读旧书。闻说郡侯能下士,常乘五马到门闾。

()

入城漠漠风吹雨,隐几纷纷鼠跳梁。真有性情皆骨肉,断无哀乐到侯王。

醒时觅梦知身老,静夜开门闻水香。微觉一峰青向我,百年心事久颓唐。

()

拂瓦轻霜铅粉轻,东南日出竹窗明。
小楼下见西江水,日日风光无限情。

()

相送溪桥未隔年,相逢又过小春天。忧时敢负君臣义?念别羞为儿女怜。

道自升沈宁有定,心存气节不无偏。知君已得虚舟意,随处风波只宴然。

()
寒风惨澹森木古,群鸦无人自翔舞。
重山积水几里所,稍见孤舟渺烟雨。
意吞洞庭卓天姥,短屏数幅渠能许。
何时去作湖山主,还唤诗翁来着语。
()
洛郑东西接,河山表里雄。
岭回千树出,天转两崖通。
虎圈周原绿,敖仓汉粟红。
今无杨仆恥,四海是关中。
()

千峰寒淡煦冬曦,信美徒伤楚客词。
柏上素禽当韵友,橘梢苍鼠胜偷儿。
鹑衣负汲朝衙后,鸠语凌檐待雪时。

()

永日厌驰驱,于焉此游息。
苔径匝清溪,松廊连峭壁。
经声出远林,泉响逗幽石。

()

甚年年、剪绡矾绢,无声诗恣题稿。寻常行路葫芦样,白眼写来多少。

团扇小。定悟彻、前身明月怀中抱。风流绝倒。问褒鄂淩烟,尹邢对镜,此意共绵渺。

()
春来归计尚茫然,往事知非莫问天。
九牧勤王谁误国,千门受箭悔开边。
立朝不得当言路,在野无从自行田。
谁念龙锺湖海畔,苦遭风雨日留连。
()

日日春禽百转新,明窗棐几净无尘。平生似有丛林分,秃鬓何为尚满巾。

()
松下翻书坐石床,书鱼晴落砚波凉。
须臾月出照书上,历历蝇头字几行。
()

稍稍枝早劲。
涂涂露晚晞。
南中荣橘柚。

()

解夏回天竺,寻真问石桥。邻房留偈遍,归路载经遥。

瀑壮秋悬雨,江明日上潮。题诗寄相忆,何处觅山寮。

()

隐隐雷车走阿香,遥天一半尚斜阳。茶声满树抛书坐,矮竹扶云过短墙。

()

()

黯黯秋空漠漠云,瑟声依约听湘灵。夜篷碎滴风灯暗,犹记孤舟泊洞庭。

()
郡楼着眼蜀天宽,分得巴江水一湾。
大小峨眉相对立,梨花山接海棠山。
()

芙蓉池上擅风流,今代宗藩古帝州。借问西园飞盖夜,何人托乘月中游。

()

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

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

()

静中日月似年长,世事閒观淡欲忘。天地有情容我拙,春秋多暇为诗忙。

聊将薄俸谋甘旨,敢以疏材企栋梁。案上好书樽内酒,山园时荐野蔬香。

()

汉文因山事已定,曹操疑冢忧更深。

假饶掩得腥臊骨,难掩欺孤一片心。

()
我来烟水远,渔艇夜鸣榔。
万仞巫山耸,一宵秋梦长。
金翘何婀娜,玉佩遽叮噹。
月冷天鸡晓,空余枕屏香。
()
金玉相辉满画扉,高风未许一行题。
五朝冠盖联朱紫,八代文章焕壁奎。
四老德推商皓并,群英名许鲁贤齐。
凭将世谱从头看,道此真源出道溪。
()
弹琴不须弦,意在宫征外。
浊醪分美恶,于道犹蒂芥。
平生分别尽,独此有泾渭。
坐令刘石徒,笑我犹嗜味。
()
花飞锦绣香,茗碾枪旗嫩。
是处绿连云,又摘斑斑杏。
愁来苦酒肠,老去闲花阵。
燕子不知人,尚说行云信。
()

冰柱谁家长万尺,世人未见神仙宅。昆崙五城楼十二,一一银山半天白。

天河倒挂楹栋间,下视蓬婆等卷石。东方有士古袁安,平生自信干人难。

()

昨宵白露下,秋气满山城。风劲衣巾脆,窗虚笔墨轻。

临书爱真迹,避酒怕狂名。只拟随麋鹿,悠悠过一生。

()
秋气萧萧暑已归,晚云更送雨霏微。
床收珍簟敷菅席,笥叠纤絺换熟衣。
遣醉纵横驰笔阵,乘闲谈笑解棋围。
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
()

摩天石为屏,结构因嵚崎。绿树各争长,山高树亦随。

入门不数武,积阴凉阶墀。缘径登愈高,俯楼眺且危。

()

衡门水木恣清华,路转西岩隐几家。五月凉阴千亩竹,六时清供一瓯茶。

行逢流水闻僧梵,吟到斜阳落涧花。自信俗缘消已尽,不劳千劫谩蒸沙。

()

浣花骚伯杳难□,世上宁无元隐居。
读罢君诗三叹息,断弦绿绮定何如。

()
无处著春光。
天上飞来诏十行。
父老欢呼童稚舞,前江。
千载周家孝义乡。
()
谈笑丁年取甲科,一官潦倒鬓今皤。
飞腾尚觉声名在,枯杭其如骨相何。
舌鼓风雷无与敌,胸吞海岳未为多。
向来一纪桐江上,殊欠先生共切磨。
()

他日群偷窥扑满,旱时遣患识金仙。颓基尚带三江水,故苑今随一炬烟。

驹隙未过人换世,棠阴不剪树参天。从今免被元龙笑,茅屋三间蔽采椽。

()

夏葛冬裘事已殊,茂陵礼乐议何迂。
去周未远真淳在,莫把公孙例汉儒。

()

云山沁绿残眉浅。垂杨睡起腰肢软。不见玉妆台。飞花将梦来。
行云何事恶。雨透罗衣薄。不忍湿残春。黄莺啼向人。

()
休对清江叹逝波,且抛簪佩著渔蓑。
愁边卮酒欢娱少,老后文章感慨多。
燕子绿芜三月雨,杏花春水一群鹅。
聊将白发归来意,总和东风懊恨歌。
()

新元才过,渐融和气,先到帘帏。谩闲绕、柳径花蹊里。探看试、春来未。
年时曾把春抛弃。与春光陪泪。待今春、日日花前沈醉。款细偎红翠。

()

何处杜鹃声。不耐愁听。珊瑚枕上解朝醒。吹落杨花飞作絮,又近清明。

双燕拂帘旌。猩色围屏。辛夷花底闭门深。一缕茶烟人不到,慵炙鸾笙。

()
正与刘梦得,醉笑大开口。
适值此诗来,欢喜君知否。
遂令高卷幕,兼遣重添酒。
起望会稽云,东南一回首。
()

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间。

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

()
咫尺飞云洞,巉岩不可登。
江风吹落日,时见出山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