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三十三首)

杂诗(三十三首)朗读

《杂诗(三十三首)》是明代刘基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两个传说中的形象,愚公和精卫,以及作者对山海间壮丽景色的思考和个人情感的表达。

译文:
愚公志移山,精卫思填海。
山高海茫茫,心事金石在。
松柏冒雪霜,秀色终不改。
春阳熙幽林,卓立有光彩。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愚公和精卫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于坚韧不拔、顽强不息的精神追求的赞赏。愚公志在移山,精卫思考填海,他们都具备了不屈不挠的毅力和无穷的努力精神。无论是愚公还是精卫,在面对巨大的困难和挑战时,都没有放弃,而是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诗词的后两句描绘了山高海阔的壮丽景色,以及作者内心深处的思考和情感。山巍峨高耸,海广袤辽阔,给人一种无边无际的感觉。在这广袤的自然景色面前,作者感到自己微小而渺小,但他的心事却像金石一样坚定不移。这里的金石象征着坚定的信念和理想,作者将自己的心事与山海相比,表达了他的追求和内心的坚定。

最后两句描述了松柏在雪霜中依然挺拔,展现出秀丽的姿态。这象征了人们在寒冷困苦的环境中也能保持美好的品质和风采,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春阳照耀下的幽林,使得松柏更加熠熠生辉,呈现出耀眼的光彩。这里春阳的出现也象征了希望和温暖,尽管周围环境可能严峻,但人们依然能够在困境中获得力量和勇气,焕发出自己的光彩。

整首诗词通过对愚公、精卫以及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坚韧奋斗精神的赞美,并在自然景色中寻找到了对人生和内心的思考。它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坚持不懈,同时也表达了对于自然美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和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刘基朗读
()

猜你喜欢

愁卧夕阳尽,长风吹四野。嗟予抱沉疴,迟此岁方夏。

杖策来东林,钟远识兰若。石壁生夜凉,目极自潇洒。

()

每日登山作赋还,常馀苍翠染眉间。昨宵更作游仙梦,携尔同登万仞山。

()
调云阕兮神座兴,骖云驾兮俨将升。
腾绛霄兮垂景祜,翘丹恳兮荷休征。
()

噫怀素,善草书。杂真行,世所无。妙之臻,理不殊。盍反观,同其初。

()
金陵陈迹老莓苔,南北游人自往来。
最忆春风石城坞,家家桃杏过墙开。
()

雷塘春雨绿波浓,古冢寒烟蔓草空。
斜日欲沉山色近,行人无处问隋宫。

()
堂堂千载人,遗像凛如生。
趋舍同一操,岂无当代英。
欲唤臣龙起,四海盲聋惊。
此意无今昨,未应归杳冥。
()

愧无奇策辅吾皇,乞得闲官老故乡。壮志未甘悲白发,欢情犹看舞红妆。

长歌不计闲光景,吟苦难滋旧肺肠。多谢同心二三友,每传佳句挹华觞。

()
雨溜和风铃。
滴滴丁丁。
酿成一枕别离情。
可惜当年陶学士,孤负邮亭。
()

浮云卷尽看朣胧,直出沧溟上碧空。盈手水光寒不湿,

流天素彩静无风。酒花荡漾金尊里,棹影飘飖玉浪中。

()

耕得紫玻璃,凿成天马蹄。
润应通月窟,洗合就云溪。

()

人多於其上藉草酌酒歌乐
残梅飘簌簌。看柳上春归,柔条新绿。娇莺离幽谷。弄弹簧清响,飞迁乔木。年华妞迅速。叹浮生、流晖转烛。自春来、每每遨游,多办九霞_醁。
溪北。踏青微步,斗草慵眠,锦裀花褥。铅华簇簇。歌声妙、间丝竹。爱一川好处,高山流水,不减城南杜曲。笑平生、卓地无锥,老来富足。

()
寂寂无与晤。
朝端去总戎。
空庭聊步月。
闲坐独临风。
()

古寺萧萧雨,归途分外长。泉枯丹灶井,风满赞公房。

法座松花落,斋厨云子香。诸天方施食,一饭试教尝。

()

嬉春才过闰元宵,端午还添廿四桥。便合龙舟与灯子,绕城箫鼓送兰桡。

()

未老鬓毛焦,心归向石桥。指霞辞二纪,吟雪遇三朝。

连席频登相,分廊尚祝尧。回眸旧行侣,免使负嵩樵。

()

雨馀残景照渔家,渔子鸣榔彻郡衙。今夜相呼好垂钓,晚来新雨涨蒹葭。

()
吾家在何许,水泉修竹林。
鸥鹤失闲伴,跂予有遐心。
窗前小梅花,耐霜笑吟吟。
小待新酒熟,冷蕊劝清斟。
()

赵室儒英盍聚奎,奈何白首钓磻溪。不通光范门前谒,□较征西墓上题。

晚节画工图广受,高文太史序重黎。章泉没后无耆旧,他日清名可与齐。

()
天上麒麟翰墨林,当家手笔擅文心。
欲知万顷陂中意,但向三篇句裹寻。
()
笔近反离骚,书非支诺皋。
岂惟堪史补,端足擅文豪。
驰骋空凡马,从容立断鳌。
陋儒那得议,汝辈亦徒劳。
()

溅溅流水抱村斜,半入蔬畦半沤麻。故里溪山足风物,慎毋重踏一堤沙。

()

千本苍杉俱合抱,夕阴相映寒蝉噪。残僧独归清入昼,秋色满庭浓可扫。

霜钟初歇月未生,但觉篝灯一点明。阶除环佩走流水,楼阁诵经童子声。

()

鸢肩公子二十馀,齿编贝,唇激朱。气如虹霓,饮如建瓴,

走马夜归叫严更。径穿复道游椒房,龙裘金玦杂花光。

()
樱桃真小子,龙眼是凡姿。
橄榄为下辈,枇杷作客儿。
()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

不虑菩提远,焉将鹿苑遥。祇愁悬路险,非意业风飘。

八塔难诚见,参著经劫烧。何其人愿满,目睹在今朝。

()
土室宜冬夏,柴门玩岁时。
不嫌贫作祟,直恐老相欺。
草茁牛羊壮,山空虎豹饥。
天晴好挑菜,吾亦伴儿嬉。
()
一年春事急如流,每被颠风断送休。
锦瑟华筵常漫度,杏园景物只供愁。
须知胜践何曾阙,自是青春不少留。
遍倚栏干望归路,落花飞絮思悠悠。
()

岷山兮五岳丈人,大江兮四渎之尊。
羌郁积兮佳气固人物兮载英。环两川兮千里,
何江乡兮专媺汇千顷兮玻瓈,龙与鹤兮集止。

()

十庙威神俨在天,万邦黎庶尚多贤。皋夔事业诚遐矣,房杜襟怀亦朗然。

两手果能藏万目,一时何以易千年。令人转忆临川老,屈指怀忧廿载前。

()

已过荼蘼未艺兰。蝶愁蜂笑两无端。旁人刚道好阑干。

排日清歌巾有泪,凭春短袂手惊寒。早知芳节挽回难。

()
海潮音入佛耳,薰风句达帝听。
我已阳喑不语,君无借听于聋。
()

自与浑家邻,馨香遂满身。无心好清静,人用去灰尘。

()

阏氏黄叶落,妾望自登台。
月出碧云断,单于秋色来。
胡兵沙塞合,汉使玉关回。

()
开筵别有邻居兴,卜夜应怜惜禁漏长。
旧友不期争命驾,新姬凭宠剩传觞。
香烟结雾笼金鸭,烛焰成花照杏梁。
京邑衣冠多胜赏,鲈鱼争敢道思乡。
()

雨添溪水碧粼粼,夹岸人家柳色新。南国山川遥在眼,东风鱼鸟总知春。

连营插戟屯坚壁,骄马如龙踏软尘。上相倚楼频指顾,几多仁爱在斯民。

()

消病一春长,藤蓑挂草堂。亲知劳送蜜,蔬笋慰休粮。

剑鼻苔侵涩,书函燕坠香。侵凌看柳絮,乱扑一襟霜。

()

()
小隐轻华屋,深山自结茅。
乱苔侵石磴,疏竹映花梢。
()

绮阁斑衣呈寿酒,玉山丹实走仙桃。传诗令子人伦重,开国元功地望高。

河鼓双星争送巧,秋千百索递分曹。相誇綵线清灯下,閒绣宫云满素袍。

()

春阴生晓寒,涧空雨冥冥。草迷侧径滑,车马谁肯经。

敲门有嘉客,故家驾屏星。道旧相□□,百年之典刑。

()

十万材官蓟门戍,何年面缚三当户。败虏犹啼冒顿山,残胡尚领匈奴部。

四镇藩篱在朵颜,黄龙岁有捷书还。每饭谁能忘钜鹿,扬兵只道出燕关。

()

万变灵通火一丝,只应师偃未曾知。宝王珠络浮空下,神女龙绡隔雾披。

明月上时雷炮发,暗尘惊处火轮驰。词臣正忆鳌山盛,为谢嘉宾缓缓归。

()
何人辟谷砚山隈,洞府藤萝锁不开。
炼就金丹乘鹤去,药炉烟冷未归来。
()
雩郊几夕见龙星,盛乐初谐六变声。
荐币礼同匏爵重,洁牲人比玉壶清。
幕中闳辨通宵接,马上新诗顷刻成。
精意预期甘泽应,随轩飞入凤凰城。
()

塘水年时似练湖,春来亦已化平芜。
农官久废存遗址,樵子公行作坦途。
苇折鹭藏身不得,萍乾鱼以沫相濡。

()
辛酸步步向西来,不到河清眉不开!
身后声名留气节,眼前风物愧诗才;
论人莫逊春秋笔,入世方知圣哲哀;
四海飘零余一死,青天尚在敢心灰!
()

槿篱绳屋间桃花,晴日蒸红片片霞光。
物色为人揩病眼,乱山深处诧奢华。

()

笔床茶灶载孤篷,家住吴江震泽东。斗鸭声沈烟水冷,何人知是陆龟蒙。

()
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缠裹,一朝眉羽成,钻破亦在我。
少年不自珍,妄念然烈火,眼乱舞腰轻,心醉笑齿瑳。
余龄幸早悟,世味无一可;但忆唤山僧,煎茶陈饼果。
()

已试华灯照锜筵。渐添奇巧斗新悬。明月似嫌芳景速,不轻圆。

佳节最怜前一日,旧欢长算几何年。可惜金吾犹禁夜,促游鞭。

()
贤圣中来不杀生,其家子母自团圆。
阴阳造化初无迹,春在花枝特地妍。
()

十二青楼夹路斜,窗前杨柳上仙家。自从跨鹤归何处,零落东风第一花。

()

朅来云梦泽南州,风物萧萧两见秋。三径草荒真左计,一官冰冷更何求。

莫招毛颖论时事,且唤曲生浇客愁。短艇轻蓑良不恶,此心何敢负江鸥。

()
涉涧穿林信意行,翠崖朱栈惬幽情。
关关幽鸟将雏语,簌簌幽皇解箨声。
藉草一壶消永日,出门几屐了平生。
川云正作遮山计,浩荡南风又快晴。
()

健骨金刚锁。任铁围、八风飙起,四洲涛簸。方丈维摩安稳在,时有天花飘堕。

有萨波、若师知我。我梦千人石畔去,见生公、说法天龙卧。

()

柳边淮水一般绿,花底钟山分外青。
闲趁游丝不行远,夕阳才过已疏星。

()
心事已成空,春尽百花零落。
谁见黄鹂百啭,索东君评泊。
晓来枝上语绵蛮,应悔向来错。
看则绿阴青子,却恓惶无托。
()

北风吹我襟,望子不得见。跂立恨足短,泪落迸如霰。

草树摇寒凉,二曜急流电。游子在路岐,襦薄马悲颤。

()
仙姿凝远。
半出新妆琼户畔。
缓步来前。
正值东风料峭寒。
()

世业刘公干,仙才汉子房。翻身下霄汉,砺齿漱冰霜。

闭户诗书远,还山步履强。时应振馀韵,烂熳压词场。

()
隐约江天汉客星,夜深曾傍紫微明。
山川风物成迁变,犹有洪涛殷啸声。
()

退之送穷穷不去,乐天待富富不来。
政须青山映白发,顾着皂盖争黄埃。
何如父子共一壑,庞家活计良不恶。

()

幽并儿百万,百战未曾输。蕃界已深入,将军仍远图。

月明风拔帐,碛暗鬼骑狐。但有东归日,甘从筋力枯。

()

云龙山下泛归舟,对景空怀昔日游。聚散无期俱是梦,黄河依旧向东流。

()

桂岭秋高木叶丹,翠微深处共凭阑。风云气壮三江色,乡国怀增九月寒。

醉里顿令羁思改,坐来不觉夕阳残。公馀此会应难数,赋笔凭君纪所欢。

()

城隅半是水烟居,怪底先生掩敝庐。性懒逢人多不栉,门常简出为无车。

南桥惯兑长腰米,北海新尝有翼鱼。地僻官閒何所事,碧窗焚蒳了残书。

()
有别动五六载,相过才一二朝。
白首我方糟曲,素风君欠箪瓢。
()

鸟道纡回入,千岩绿树低。
转留空翠处,少憩石桥西。
别涧潺湲泻,丛林桑扈啼。

()

昔日铜台中,歌舞殊未已。一朝委灰尘,空台对流水。

岂知恩爱如古人,不及檀郎怜妾死。垒垒古坟松柏生,犹忆西园桃与李。

()
莺踏花翻,乱红堆径无人扫。
杜鹃来了。
梅子枝头小。
拨尽琵琶,总是相思调。
()
朽株难刻书,枯叶任凋零。
旧友频相问,村酤独未醒。
山牙收细茗,江实得流萍。
颇似申屠子,都忘足被刑。
()

楼下芳园最占春,年年结侣采花频。

繁霜一夜相撩治,不似佳人似老人。

()
卷帘新月倚栏风,看到浮云世事空。
黄壤几埋青鬓客,丹枝宁上白头翁。
据鞍顾主心徒壮,探笔还人技已穷。
何似此间无事坐,细斟春酒摘秋菘。
()
一春直是柳风流,只恁风流只恁愁。
客又不来寒食近,碧蘅红杜满芳洲。
()

终岁寻真未得真,归舟犹幸及残春。吾家玉女潭如玉,入谷通天自隔尘。

()

大江横抱武昌斜,鹦鹉洲前户万家。

画舸春眠朝未足,梦为蝴蝶也寻花。

()
自了尘缘后,山林恨不深。
百年浑是梦,万事付无心。
秋月寮中话,清风竹外吟。
湖东多胜践,何日共幽寻。
()

()

侧身双树入,花气浣衣裳。不道千年雪,融成百合香。

落红嫣小筑,凝翠湿回廊。尚有安巢燕,呢喃问觉王。

()
贤豪赞经纶,功成空名垂。
子孙不振耀,历代皆有之。
郑公四叶孙,长大常苦饥。
众中见毛骨,犹是麒麟儿。
()

一病三旬久,无聊觉袖单。拥衾终日卧,入户好风寒。

幽鸟声愁听,新花眼倦看。此身清似鹤,且自倚栏干。

()

道上黄埃扑马鞍,汗流如水透中单。忽惊疏雨林梢过,急换罗衣更怯寒。

()

鱼有所归,鸟有所栖。孤坟累累,子将何依。束子之装,裹子之粮。

促登汝航,往归汝乡。

()

十年所闻溢吾耳,去年诵君书一纸。
古人三语得奇士,况此磊落数百字。
相逢千财万壑里,有客如君请兄事。

()

四载椒林社,精研只有君。高谈排嘿照,独往贱多闻。

江面瓶心月,山南岭北云。逆风香自远,无路袭芳芬。

()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

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鬟相亚。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

()
薄昌之泽,派引天潢。
闰娥出入,浩渺微茫。
盖高斯覆,独隔对疆。
我思六合,笔正吉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