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吟

老去吟朗读

《老去吟》

行年六十有三岁,
二十五年居洛阳。
林静城中得山景,
池平坐上见江乡。

赏花长被杯盘苦,
爱月屡为风露伤。
看了太平无限好,
此身老去又何妨。

中文译文:
我行走在六十三岁的年纪,
在洛阳居住了二十五年。
在城市中的宁静林中欣赏到山景,
坐在平静的池塘边看见江乡。

长期以来,欣赏花朵只是为了杯盘中的痛苦,
热爱月亮却屡遭风露的伤害。
看了太平时世的美好,
我这个人老去又有何妨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邵雍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老去的心态和对自然景观的感受。诗人已经年过六旬,回顾自己在洛阳居住的二十五年,似乎时间过得很快,已经进入了晚年阶段。

诗的开头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年龄,六旬三岁,已经到了人生的暮年。接着,他提到自己在洛阳居住了二十五年,这里可能是他人生的重要阶段。在城市的喧嚣之中,他在林中找到了宁静,欣赏到了山景。同时,他坐在池塘边,眺望江乡,给人一种宁静和恬淡的感觉。

然而,诗中也流露出些许的苦闷和伤感。诗人提到赏花,却感到杯盘中的苦涩,这可能意味着他的生活已经没有了年轻时的轻松和纯真,而带来了一些困惑和压力。他热爱月亮,但却屡遭风露的伤害,这可以理解为他在追求理想和追求美好时,经历了一些挫折和伤害。

然而,尽管面对种种困难和伤痛,诗人依然能够从太平时世中看到无限的美好。他认为太平的时代是美好的,也许是在表达对社会和时代的期望。最后两句表明,即使自己身体已经老去,但对于他来说,年龄已经不再重要,他仍然可以享受生活,不受年龄的限制。

《老去吟》通过描绘诗人的心境和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展现了一个晚年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美好的追求。尽管岁月不饶人,但作者仍然保持乐观和积极的态度,展示了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朗读
()

猜你喜欢

不见吾甥久,相思欲断肠。龙龛曾听雨,雁塔忆传觞。

白水心常在,青毡业岂荒。他年看宅相,不独魏元阳。

()

海内踪无定,林间暮已寒。蛛丝枯叶卷,蚁垤碧苔乾。

取舍看心寂,遭逢逐境安。萧寥秋色里,谁絮客衣单?

()
名利海,是非河。
王风出了上高坡。
哩*,哩*。
才候十年功行满,白云深处笑,呵呵。
()
新桥酒作琥珀浓,平生颇羡江南翁。
扁舟尚系清涪尾,却对炉香开病容。
何必探囊寻旧谱,一见诗筒喜欲舞。
奇芬丽句两争雄,苏合芝兰谩旁午。
()

树锁苍烟白鸟鸣,春风花满凤凰城。无才难料人间事,有酒何求纸上名。

分别是非谁得正?摩挲今古自宜平。闲愁枉压眉头重,且放襟怀伴曲生。

()
翠玉光中藤拄杖,绿去丛里竹提舆。
幽寻是处堪盘泊,绝胜当年五马车。
()

天仙偶厌住琼楼。乞得人间一度游。被谁传下小银钩。

烟淡淡,月柔柔。伴我熏香伴我修。

()

积雨不肯霁,行陆如涉川。
青毡纩我后,白毡覆我前。
我欲正衣冠,两手如纠缠。

()

堂山高,风木何萧骚。中有壮士骨,英英不能销。昔日陈太丘,于今见其曹。

天台六邑地,淳风转漓浇。墓门多遗泪,过客思奠椒。

()

我到深山公入世,人天哀感未分明。中年万事不挂眼,静夜一灯微有情。

碧海沉沉那有岸,秋虫唧唧徒闻声。玲岩星暗诸天寂,待汝归来看月生。

()

过额纷纷竞扫眉,此心直与古人期。三年并席惟夫子,一笑忘言谢小儿。

江国旧编尘漠漠,帝乡新路日迟迟。儒冠道在无通塞,莫问高门知不知。

()

高高结亭子,榡榡来松风。小窗日正午,涛声盈耳中。

()

为念难兄寓帝京,远来应叙友于情。谢家夜雨池塘梦,欧子秋风驿路程。

江岸黄花迎客笑,海天红树照帆明。到家剩有枌榆乐,饱听嘉平社鼓声。

()
戏马台前秋雁飞。
管弦歌舞更旌旗。
要知黄菊清高处,不入当年二谢诗。
倾白酒,绕东篱。
()
江光开初霁,山云未全敛。
轻烟尚栖花,积雨犹在藓。
携屐遵回麓,援萝上修岘。
环林何透迤,磴道几回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