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寄子由

初秋寄子由朗读

《初秋寄子由》是苏轼的一首诗词,描写了作者在初秋时分寄给子由的情景和思念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百川日夜逝,物我相随去。
惟有宿昔心,依然守故处。
忆在怀远驿,闭门秋暑中。
藜羹对书史,挥汗与子同。
西风忽凄厉,万叶穿户牖。
子起寻裌衣,感叹执我手。
朱颜不可恃,此语君勿疑。
别离恐不免,功名定难期。
当时已凄断,况此两衰老。
失途既难追,学道恨不早。
买田秋已议,筑室春堂成。
雪堂风雨夜,已作对床声。

诗意:
诗词表达了苏轼在初秋时寄给子由的情感。他感慨时光如百川流逝,物事变迁,唯有内心的情感仍然坚守在原地。诗人回忆起过去在遥远驿站相聚的情景,现在却在秋天的炎热中独自闭门。他与子由一起品尝藜羹,一起挥汗如雨,表示对友谊的珍重。然而,突然西风凄厉,万叶穿过窗户,子由起身寻找裌衣(指外出行走),作者感叹地握住他的手,警告他不要过于依赖容貌。诗人担心分别是不可避免的,而功名成就可能难以实现。当时的情况已经如此悲凉,何况现在年老衰弱。失去的道路难以追寻,学习修行的遗憾晚了。诗的最后提到,已经计划购买田地,筑造房舍,雪天里风雨的夜晚,已经成为对床的声音。

赏析:
《初秋寄子由》以苏轼独特的抒情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友谊、时光流逝和人生境遇的思考和感慨。诗词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来烘托诗人内心的情感,如百川日夜逝、西风凄厉、万叶穿户牖等,营造出初秋的景象,增强了诗词的意境。诗中表达了对友谊的珍重,通过品尝藜羹、挥汗与子由同行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深怀念和重视。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忧虑,对功名成就和人生道路的追求的反思,以及对时光流逝、岁月不饶人的感叹。整首诗词感情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示了苏轼独特的抒情才华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

猜你喜欢

夏家高堂生昼寒,徐卿画图墨未干。
深山大泽贮烟雾,黑处似有龙蛇蟠。
襄阳小米师董原,妙处不受绳墨牵。
顷刻万里皆自然,房山尚书世称贤。
()

万里关山万里风,手磨残血试彫弓。苍驼晚放吹螺甲,黄鼠朝烹灌马

()

云散烟飞岫亦枯,风霜不上老肌肤。山中怪事知多少,石母生儿定有无。

()
少年相见已蹉跎,千里分携可奈何。
世路险艰知子少,人间忧患属予多。
二年穷巷山阳客,一棹清风颍水波。
我为离居感身世,援琴西望独悲歌。
()

二子别我归,兼旬无消息。客有馈荔枝,盈篮风露色。

绛罗蹙宝髻,冰弹溅柘液。老夫非不馋,忍馋不忍吃。

()
老夫倚杖当户立,霜气青冥月轮湿。
飕飕短发冷入顶,更觉衣屦清风袭。
月落欲尽夜苍茫,回顾明星已煌煌。
明星虽高未须喜,三足阳乌生海底。
()

花外宫悬扣舜韶,金函初捧下层霄。绛河景气多澄霁,赤社风云自动摇。

过里泥金荣赐第,趋庭玉树见清标。石渠词赋元供奉,千载兰台未寂寥。

()
东君有待。
留得一枝香雪在。
晚日融融。
只恐轻酥暖渐熔。
()

五载恩光映豸袍,周询民瘼敢辞劳。闾阎不用惊年少,无限秋霜点鬓毛。

()

泽州孟夫子,矫矫人中龙。一德濯江汉,万古罗心胸。

我本疏狂士,久为贤者容。上书熙帝载,谓我当奋庸。

()

驱车西川道,幽胜一何偏。江源下裔徼,峡势蹴高天。

我游形神适,宛宛飞云仙。鸣琴答山水,志兴良可宣。

()
谢公遂如此,宰木已三霜。
无人知句法,秋月自澄江。
二子学迈俗,窥杜见牖窗。
试斲郢人鼻,未免伤手创。
()

岁岁天孙此合欢,月明双照泪痕乾。深情已自托云雨,翻向灵禽借羽翰。

()

乔岳标仙迹,玄扃妥寿姬。乌号非岭海,鹤仰向京师。

系牒公侯裔,悬弧将相儿。清贞蜚简籍,规范肃门楣。

()

萧条郡城闭,旅馆空寒烟。秋月对愁客,山钟摇暮天。

新知偶相访,斗酒情依然。一宿阻长会,清风徒满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