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吟

天地吟朗读

《天地吟》是宋代文学家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天人之际岂容针,
至理何烦远去寻。
凶焰炽时焚更烈,
恩波流处浸还深。
长征戍卒思归意,
久旱苍生望雨心。
祸福转来如反掌,
可能中夜不沉吟。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人类命运和社会现象的思考。作者通过天地的象征性意义,探讨了人类在天命面前的无奈和追寻至理的艰难。诗中描绘了社会动荡的景象,凶险之火燃烧的时候更加猛烈,善恶之力相互交织,对善良的力量的感悟更加深刻。长期在战乱中征戍的士兵思念家乡,寄托了对和平与归宿的向往。久旱之地的百姓期盼着雨水的降临,表达了人们对生存所需的渴望。最后,作者让人们意识到福祸无常,转瞬之间就会交替出现,而人们很难预料未来的变化,因此可能在深夜中也无法寻找到答案。

赏析:
《天地吟》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类命运和社会变迁的思考。通过天地、凶险之火、恩波、长征和久旱等象征意象的运用,揭示了人类生活中的无常和不确定性。诗中的对比和矛盾,如凶焰炽时与恩波流处、长征戍卒与久旱苍生等,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强调了人类生活中的善恶之力的交织与碰撞,以及人们对和平、归宿和生存的向往。

诗中的最后两句"祸福转来如反掌,可能中夜不沉吟"引发了人们对命运的思考。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命运无常性的认知,福祸的变化就像掌纹的翻转一样难以预料。而"中夜不沉吟"则表明人们即使在深夜中也无法找到答案,强调了人类对于未来的无知和无奈。

整体而言,《天地吟》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通过对社会现象和人类命运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对人类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和平、善恶、归宿的思考。这首诗词在表达情感与思想的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思考和遐想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朗读
()

猜你喜欢

()

碧梧露结晓凝霜,芦蕊瀰漫积雪扬。鸿雁翩翻来薄雾,巨鱼跳跃下清江。

风声落木深秋意,云影垂天印日阳。闲看满山黄菊蕊,因蜂摇动暗浮香。

()

汉家英俊士,衮衮出金张。
久袭诸侯籍,新腰太守章。
畛封连故赵,庐井带清漳。

()
生死论交,有情何似无情好。
满前花草。
更觉今年老。
塞上春迟,湖上春风早。
()

生公曾说法,听石尚孱顽。
雁塔晴观海,松门夜闭出。
林喧群下缺
()
籸盆夹道明,爆竹小儿惊。
但听窗前雪,不知楼上更。
流年双羽急,深夜一鸡鸣。
浅醉和衣睡,明朝要贺正。
()
留玉山中数日,今日始晴,相与同坐雪巢,以铜博山,焚古龙涎,酌雪水,烹藤茶,出万壑雷琴,听清癯生陈维允弹石泉流水调,道人复以碧玉箫作清平乐,虚室生白,尘影不动,清思不能已已。
道人出所揣卷索和民瞻石先生所制清平乐词,予遂以紫玉池试想花烟,书以赠之,且邀座客郯云台同和,时至正十年腊月二十二日也凤箫声度。
十二瑶台暮。
开遍琼花千万树。
()

侣得瑶池跨凤群,半天彩谷夜缤纷。可知鸾羽飞如雾,故自箫声吹入云。

()
严风秀木折为薪,得罪由来为出群。
粥粥黄鸡习鹤介,芃芃青蔓掩兰薰。
天资谗妖多端巧,人极精明不易分。
饮水岂言吴刺史,谤书翻似马将军。
()
嬉游乘晚霁,登鉴犯秋寒。
不出埃尘外,安知天壤宽。
宫前断山碧,林表落霞丹。
欲下惜佳趣,相留更倚栏。
()

天涯戎旅春,一十五回春。
多情花与鸟,岁岁肯留人。

()

西山名节太峥嵘,洪魏同时俱有声。
斥去不妨为宝庆,出来亦只做端平。
事师如子何为谄,植党旁人笑好名。

()

闽山粤徼借澄清,何事褰帷复此行。岂谓季公蒙毁誉,转令黄霸著功名。

縠溪船上千家渡,姑蔑旗搴百丈城。计日外台君执钺,循良还召入西京。

()

美人乐嘉遁,结屋西山陲。门巷深窈窕,种菊满东篱。

清风绽金萼,凉露湛琼甤。孰云秋容淡,晚节香尤奇。

()

少小别潘郎,娇羞倚画堂。有时裁尺素,无事约残黄。

鹊语临妆镜,花飞落绣床。相思不解说,明月照空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