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邪山清风亭。宋代。张泽。滁阳承乏多閒暇,时入山中访道安。何处披襟却烦暑,清风亭上久盘还。
《琅邪山清风亭》是宋代张泽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述了诗人滁阳贫乏的生活,他常常利用闲暇的时间进山访问道士,以寻求内心的安宁。诗人在炎炎夏日里,为了避开酷暑,选择在清风亭上久坐,享受凉爽的清风。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滁阳贫乏多闲暇,
时常进山访道安。
何处披襟却烦暑,
清风亭上久盘还。
这首诗词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自然环境的向往。以下是对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诗意:
这首诗词以滁阳的贫困和诗人的思考为背景,通过描述诗人寻求内心宁静的行为,表达了对自然清凉的向往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赏析:
1. 描绘生活境况:诗人生活在滁阳,生活贫困,但却有许多闲暇的时间。这种生活状况为诗人提供了寻求内心宁静的机会。
2. 进山访道:为了寻求精神慰藉和道德指导,诗人常常进山访问道士。这表明诗人对于超越尘世的追寻和对道德真理的探索。
3. 清风亭上:为了避开酷暑,诗人选择在清风亭上久坐。清风亭提供了凉爽的环境,给予诗人身心的舒适和宁静。
4. 内心的追求:诗人在琅邪山的清风亭上久坐,象征着他在宁静中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这种追求并不是物质上的富裕,而是对内心宁静和精神满足的追求。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贫困生活中的闲暇和对自然清凉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宁静和精神寄托的追求。它传达了一种追求心灵自由和超脱尘世束缚的情感,同时也抒发了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向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优美的语言,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受,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情怀和生活态度。
颂古一○一首。宋代。释子淳。身光炽盛相巍巍,妙手如何彩绘伊。休问僧繇吴道士,志公佗日不能知。
午饭罗汉寺。宋代。白玉蟾。林间一径似惊蛇,中有禅关隐紫霞。烟锁苍松遮寺额,风摇翠竹撼檐牙。客来寂寞盘香穗,饭罢从容瀹茗花。到此徘徊归去晚,夕阳挂树一声鸦。
念奴娇。唐代。无名氏。绿云霁雨,倚晴空千尺,长江澄縠。十里薰低、绣幕四叶,其馀华屋。怪得清都,奔云拥鹤,环佩声相续。朝来无是,有人初降仙箓。且与小试民曹,梅花岭外,雪片三冬足。眼底承家人物在,楚楚珪璋兰玉。雾阁云窗,翠眉红颊,解唱长生曲。壶中难老,定应两鬓长绿。
哭御史王公 其三。元代。黄溍。早岁栖身拟凤池,桑田为海已多时。路人方为乘骢止,流水生涯遽可悲。
上已日陪徽守游白水寺继登西山继白堂晚饮。宋代。李弥逊。晓衢初日动游人,叠嶂回溪绿黛新,自偃松篁如唤客,后开桃李尚留春。笑谈怀远西山上,觞咏追时白水滨。五马行春从此始,更驱风伯净车尘。
秀岩 其二。宋代。徐经孙。四山环抱似围城,石屋中间地砥平。天隔俗尘飞不到,神开宝藏画难成。岩分上下光皆透,水有往来踪不明。可惜韩张期界上,当时过此未知名。
山人戏为三空禅师云过去未来何劳子空子能空一切见在乎师无荅山人代曰檀越饥否且吃午斋去。明代。王世贞。谁云见在本来空,门外犹青万古峰。荠菜乍香藜饭熟,留君且受午时供。
江东行吟 其一 江阴道中次韵答海楼迎客诗。清代。陈忠平。为践兰亭约,千程扶梦来。青衿风雨客,碧酒水云台。即此收嘉气,将之濯俗埃。江声催我和,肯惜不才才。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无言亭。宋代。苏辙。处世欲无言,事至或未可。唯有此亭空,燕坐聊従我。
古镜。元代。郭奎。芙蓉出渌水,翡翠生丹砂。上有六朝篆,斑斑蚀土花。惊鸾一朝去,高飞凌紫霞。
秋日会通河送客。明代。陆深。京国三年思故国,黄花时节又登台。清江水冷鱼龙伏,落日天空鸿雁来。忽漫逢人浑似梦,常因送客暂开怀。鲈鱼莼菜江东地,不为莼鲈也合回。
提封。唐代。杜甫。提封汉天下,万国尚同心。借问悬车守,何如俭德临。时征俊乂入,草窃犬羊侵。愿戒兵犹火,恩加四海深。
寿苏显卿郎中母夫人。元代。曹伯启。世间七帙衒康宁,天为封君锡九龄。綵服荣兼朝士服,郎星光近老人星。母仪妇道追班史,玉树芝兰奕谢庭。太华西瞻永无恙,更期相对百年青。
退院口占。清代。大须。十四年来了宿因,扪心尚不失天真。徜徉山水成初愿,守护烟霞得替人。百八摩尼无量佛,三千世界自由身。寄言江上乘风客,莫待昏黄始问津。
杨村道中偶晴。宋代。郭印。童仆喧喧语,篮舆十里轻。雨收沙路净,溪涨石滩平。叠嶂千峰秀,残霞数道明。秋容谁可状,一洗客心清。
游宋衡送示登明录诗卷次韵并呈同赋诸公。宋代。赵蕃。赤气排空势且然,簿书何急又堆前。忽来疏雨微云句,置以清冰寒露边。想见坐中皆玉雪,更知眼界足风烟。虽然此乐宜输我,公等谈经合细旃。
寄题惠州嘉祐寺坡公手植枞树。宋代。刘克庄。谁道炎州无劲植,君看韩木与苏枞。憩棠此日成遗爱,伐树当年不见容。巴俗曾传莱相柏,番人犹敬范公松。阅三甲子方拈出,吴令之贤岂易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