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端午。元代。舒頔。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小重山·端午》是元曲作家、诗人、词人舒頔的作品,作于明朝建立(1368年)之后的一个端午节。舒頔生平处于元明之际,《新元史》称他“遭逢乱世”,“尝避寇岩谷,被执,頔正色叱贼(指朱元璋等起义军),贼感而释之”。他忠于元朝,入明不仕。
参考资料:
1、魏丕植.读舒頔[J].黄河之声,2012,09
“空惆怅”慨叹了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节厚重的历史内涵:表达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无人解”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怀,也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
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对比。上阕中,众人的繁忙喜庆和作者的独自惆怅形成对比;下阕中,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读《离骚》的深切感伤形成对比。
这首词蕴含了浓重的民族风味,描写的是荆楚之地的端午风俗。全词从“碧艾香蒲”入笔,“处处忙”道出了端午时节的忙碌。儿共女,庆端阳,描摹出一幅合家团圆共度佳节的温馨,刻画出了中华民族在节日之中共享天伦的乐趣。“细缠五色臂丝长”,缠五色臂丝是荆楚之地的一种民族风俗,是在端午节由孩子们将五色丝带缠在臂上,这种五色的臂丝又叫“朱索”或者“长命缕”,据说能够降服鬼怪,企保平安。上阕的最后两句“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将全词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为下阕的悼念屈原奠定了基调,为抒情作了铺垫。“谁复吊沅湘”,交代了“空惆怅”的缘由,原来人们忙着过端午,只是一般性地喜庆,而忘却了这个特殊节日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谁还记得那为爱国诗人屈原呢?作者有感而发,直指俗弊。在这热闹喜庆的节日里,诗人却“空惆怅”,与“庆端阳”的热闹形成鲜明的对比。下阕直抒自己的感情,仍然运用了对比手法。就是写追悼屈子之情思了。“往事莫论量”,确实,千年已过,人们记住最多的不是屈子的《离骚》,而是汨罗江投河自尽的忠义气节。“千年忠义气,日星光”,日星本是天地的精华,终明儿不灭,将屈原的千古大义与日星之光相提并论,并不为过,大忠大义,理当被永世铭记。“离骚读罢宗堪伤”,此一句不单单写出了对屈子大义的崇敬,还道出了文人的惺惺相惜。“无人解”,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怀,也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千年已过,便是何等的悲歌大义,又能被几人记得呢?便是记得,又有几人能解?树转午阴凉,端午之时的燥热天气,能得一份的凉意已是不易,莫非也是屈子的美意吗?结尾由情归景,景中又似有余情,大有余音不绝之意。
本曲以端午节为载体,从眼前所见的荆楚端午风俗写起,描画出一幅热闹繁忙的景象,与下片的“无人解”形成鲜明对比。但沅湘之水却把作者带入了历史,通过纪怀屈原抒发自己对元朝覆灭的感伤和不仕明朝的节烈,“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等诗句传达就是作者的伤感失落,而“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则表明了作者对元朝的忠贞决心。“树转午阴凉”,以景结情,情在景中,是古诗词的常用收尾法。可以收到“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的余韵缭绕的效果。作者的悲观绝望之情溢于言表。
历来写端午的诗词都很多,多半会提到屈原的旧事,借屈原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或者抒发自己郁郁不得志的失落情怀,或者赞扬屈原的精神而表明自己的忠义之心,总之,流不尽的沅湘之水,就是中国失意文人的辛酸之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梅尧臣),“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文秀),“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戴叔伦)。
读中国古诗词总让人觉得气闷,而没有怒发冲冠的畅快,好像他们只会躲在角落里哀怨或者表明忠心,从来都不会愤怒似的。最多不过是装疯卖傻,“学呆,妆痴,谁解其中意?”“尽教他争甚底,不如他瞌睡,不如咱沉醉,都不管天和地”,没有几个敢真正站起来去怒去喊去抗争!这和《诗经》开创的“悲而不伤,哀而不怨”的温柔敦厚的诗风与屈原的香草美人的艺术传统是分不开的。
参考资料:
1、魏丕植.读舒頔[J].黄河之声,2012,09
舒頔(dí)(一三○四~一三七七),字道原,绩溪,(今属安徽省)人。擅长隶书,博学广闻。曾任台州学正,后时艰不仕,隐居山中。入朝屡召不出,洪武十年(一三七七)终老于家。归隐时曾结庐为读书舍,其书斋取名“贞素斋”。著有《贞素斋集》、《北庄遗稿》等。《新元史》有传。...
舒頔。舒頔(dí)(一三○四~一三七七),字道原,绩溪,(今属安徽省)人。擅长隶书,博学广闻。曾任台州学正,后时艰不仕,隐居山中。入朝屡召不出,洪武十年(一三七七)终老于家。归隐时曾结庐为读书舍,其书斋取名“贞素斋”。著有《贞素斋集》、《北庄遗稿》等。《新元史》有传。
姚行简抚干归霅川。宋代。袁说友。一见油然慰所望,巾车更辱到他乡。相从乐处光阴速,索笑浓时意味长。樽酒未堪留好客,湖山早已关归艎。秋来尚忆门前路,莫惜溪头屡买航。
鸲鹆谣。元代。王冕。鸲鹆入树腹,雎鸠乱关关。妖氛扇幽邃,幻惑成至欢。漫漫恣宵旰,终永期无患。凄雨苦何其,余花惨无颜。风俗陡衰毁,教化委荆菅。君子致远虑,隐忧增忾叹。
嘉泰三年皇后册宝十三首。清代。佚名。端门晓开,端气云凝。有俨良辅,踵武告延。肃肃王命,是将是承。登册穆清,万几永膺。
咸平生日 其二。宋代。韩驹。已向丛霄侍玉宸,朅来端为付经纶。不须更说人间事,曾是仙中第一人。
四月二十二日郊外游得水字。明代。刘基。草根蝼蝈鸣,湖上蒹葭靡。繁林溺深绿,清池散圆紫。离居昧节序,陶情赖佳士。泛舟出郊甸,缓步信所履。壶觞展倡酬,及此晴日美。啸歌望山川,慷慨集悲喜。豺狼未鼎镬,郊野尚多垒。铁衣挂儒冠,好爵逮麻屣。吾侪幸味苦,得似道旁李。无思身外忧,摐意聊复尔。归云入禹穴,返照射宛委。鸟啼树有风,帆过烟生水。兴尽各言还,月明城角起。
十三砺十首 其九。宋代。郑思肖。王道一陵夷,风俗愈卑隘。至于读书者,见利直下拜。一或持高论,聚笑议为怪。谁其振木铎,与世开聋聩。
金陵杂兴二百首。宋代。苏泂。朱雀街头观阙红,角门东畔好春风。人家一样垂杨柳,种入宫墙自不同。
同徐皞明茅厚之过胡上舍园亭听闵生琴作。明代。胡应麟。夹道修篁带茂林,一尊携手暮登临。咸阳赵李频相过,易水荆高不待寻。花榭云霞流秉烛,萝轩风雨入鸣琴。亦知湖海原兄弟,暂借衡门话陆沈。
次韵陈叔易远别离三首。宋代。苏籀。昼短宵未明,何朝妾觌君。泪滴九霄雨,愁凝千古云。凤藏丹霄晚,鸿遵沙碛远。楼迥眼波穷,轴折离魂断。安得葛陂龙,肉骨丹九转。
小孤山题二妃祠。明代。释今覞。危石江心出,疏林见画堂。云烟媚帝子,风雨怒彭郎。水落山容静,天空鹤影翔。妆台对碧藓,无复拥霓裳。
示圆阇梨偈。宋代。释心月。 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而今尘尽光生,照破青山万朵。(青山 一作: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