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十玄谈·演教

颂十玄谈·演教朗读

《颂十玄谈·演教》是宋代佛教僧人释印肃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阎浮早已八千年,
朝夕忙忙被业牵。
一梦不惊尘劫苦,
何如领取现光前。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修行者对于人生的思考和追求,以及对解脱和觉悟的向往。它通过描述一个梦境的寓言,表达了人们在尘世中被种种烦恼和业力所缠绕,但也提醒人们,只有超越这些纷扰,领悟前行的明亮光芒,才能真正获得解脱和智慧。

赏析:
诗中的“阎浮”指的是尘世的意象,代表着纷扰和痛苦的世界。诗人用“阎浮早已八千年”来形容尘世的存在已久,意味着人们长期以来都被尘世的琐碎事务所束缚。

“朝夕忙忙被业牵”表达了人们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忙碌不已,被各种业力所束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业力纠缠,无法轻易解脱。

然而,诗中提到“一梦不惊尘劫苦”,强调了修行者在觉悟中所体验到的超越尘世的境界。这里的“一梦”指的是修行者在领悟中发现的真实,相对于凡夫俗子被尘劫所困扰而言。

最后两句“何如领取现光前”表达了修行者的期望和愿望,希望能够领悟到真理,获得解脱和智慧,超越尘世的束缚,进入光明与清净的境界。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修行者对于解脱和觉悟的追求,以及超越尘世的渴望。它启示人们要超越纷繁的世俗,寻求内心的宁静和智慧,才能真正体验到生命的真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印肃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释印肃朗读
()

猜你喜欢

碧云深锁翠琅玕,烟雨霏霏见岁寒。一夜龙孙初解箨,凌霄意气待君看。

()

仙郎逸气横朝野,傲岸不落风尘下。
邴丹六百辄免官,王阳九折能还马。
羁心浪迹日悠悠,楚水吴山十度游。

()
欲舆梅为友,常忧不称渠。
从今断火食,饮水读僊书。
()
吞舟尺泽岂能容,此地谁知著卧龙。
当日春风生笔底,至今山色十分浓。
()

玉虬分静夜,金萤照晚凉。含辉疑泛月,带火怯凌霜。

散彩萦虚牖,飘花绕洞房。下帷如不倦,当解惜馀光。

()
春过莺花无处寻,移舟行近古城阴。
褰衣水上收残片,倾耳枝间觅好音。
山隔曲堤迷远近,鱼跳文藻乱浮沉。
飘然自得江湖趣,陡起归与万里心。
()
江右君臣笔力雄,一言宫体便移风。
始知姬旦无才思,祗把豳诗咏女功。
()
元丰三年正月,余始谪黄州。
至岐亭北二十五里山上,有白马青盖来迎者,则余故人陈慥季常也,为留五日,赋诗一篇而去。
明年正月,复往见之,季常使人劳余于中途。
余久不杀,恐季常之为余杀也,则以前韵作诗,为杀戒以遗季常。
()

云作帘龙山作台,园亭花卉四时开。不知蛱蝶纷纷过,惟爱群鸥日日来。

()
海邑罕人事,炎天少雁声。
林含丹荔发,泽蔓紫兰生。
岩霭山头薄,溪云水上行。
东菑正堪务,南国若为情。
()
纳禄贫如筮仕初,归来依旧卧蜗庐。
半池墨渖临章草,一碗松肪读隐书。
长鑱仅供饥子美,清江不疗渴相如。
耄期自许诗情在,雪里犹能跨蹇驴。
()

投老归耕白下田,青苗犹未罢民钱。半山春色多桃李,无奈花飞怨杜鹃。

()
几人学道得成仙,兄弟俱仙世所难。
白石不随秋草烂,赤松长锁暮云寒。
月涵古井一泓碧,云护空山半粒丹。
我欲乘风蜕凡骨,愿随鸡犬事刘安。
()

竹风过雨新香,锦瑟朱弦,乱错宫商。樵管惊秋,渔歌唱晚,淡月疏篁。准

备了今宵乐章,怎行云不住高唐?目外秋江,意外风光,环佩空归,分付下凄凉。

()

山空樵斧响,隔岭有人家。日落潭照树,川明风动花。

()
柳影依窗过,荷香拂枕浮。
云边山近雨,石下水通秋。
白藕离新斸,嘉鱼落晚钩。
还同动情兴,已为扫西楼。
()

积功墨成池,增价蒲为扇。不作新样脚,一洗憔悴面。

()

一钓连六鳌,千秋无一遇。何如溪上游,钓取天边趣。

()
寂寂柯山曲,悠悠放逐臣。
雨晴人踏晓,山静鸟啼春。
最惜庭梅谢,犹欣垄麦新。
但知年岁好,饱饭任乾坤。
()

一别悠悠两渺然,粤台回望露漫天。遥知白发寻幽事,长与青山结静缘。

万里鸿冥随羽翼,百年豹隐自云烟。山中他日搜遗宝,应有人修逸士篇。

()

西陵树色暮苍苍,明月相将入御床。寂寂帐前歌舞歇,几多含涕忆君王。

()

望远涉寒水,怀人在幽境。为高皎皎姿,及爱苍苍岭。

果见栖禅子,潺湲灌真顶。积疑一念破,澄息万缘静。

()
齐卿善高奚,为治孰过之。
到今民受赐,微管嗟吾其。
宜哉世祀昌,有此廊庙姿。
功名方鼎来,端亚萧与伊。
()

花落飘碎琼,果熟染黄蜡。
张君鼻观间,莫著阑麝杂。

()
日困公家酒,身浮似片云。
扶归忘路无,鼾卧过宵分。
真是杯中圣,殊非鬲上醺。
老饕何可数,合作送穷文。
()

荡漾木兰舟,江萍绿如织。两两采莲人,相逢不相识。

()

汉国千年固,遥天万里平。那堪风雨夜,梦不到咸秦。

漠漠云山白,悠悠云雁声。令严铁衣冷,雄剑动光精。

()

近郊凭汝海,遐服指江干。尚忆趋朝贵,方知失路难。

曙宫平乐远,秋泽广城寒。岸苇新花白,山梨晚叶丹。

()

南台御史忠贯日,当书妖狐屏无足。
端方自是廊庙器,错落天球间宏壁。
记曾缓带理江城,犹忆尊前坐谈容。

()

贞士不易悦,曲士不易结。胡为乎营营,空尔成劳拙。

()

江湖寥落转飘蓬,归梦年年逐去鸿。
吟鬓一番春又半,杏花无语立东风。

()
五鼎封君食,千金奉使装。
傥来皆外物,不朽有真香。
满酌圣贤酒,虚争上下床。
细思诸葛事,只合卧南阳。
()

到天亭下开春晓,丛摺万峰螺髻青。瘦策缘云上峰顶,为谁妆点夕阳屏。

()

人境年虚掷,仙源日未斜。羡君乘竹杖,辞我隐桃花。

鸟去宁知路,云飞似忆家。莫愁客鬓改,自有紫河车。

()
层台聊一望,遍赏帝城春。
风暖闻啼鸟,冰开见跃鳞。
晴山烟外翠,香蕊日边新。
已变青门柳,初销紫陌尘。
()

故园何处在,零落五湖东。日暮无来客,天寒有去鸿。

大河冰彻塞,高岳雪连空。独夜悬归思,迢迢永漏中。

()
南浦维舟初拜公,五谿随牒限趋风。
问途欲假移官见,倾听{讓亠换艹}闻召节东。
不但朝阳徯鸣凤,正思御史昔乘驄。
我曹意见非黎庶,大庇要令天下同。
()

兀若看经不记时,洞天虽近已忘归。谁知心印窥玄海,且看云霞体上衣。

()

萧李騃子弟,不收慰问帖。妙迹固通神,水火土更劫。

所存慰问者,班班在箱笈。使恶乃神护,不然无寸札。

()

嗟彼凤去,空余虎蹲。
竹不可食,石不能言。

()

闲庭无一事,听萧萧、叶响药栏频。似跳珠溅玉,洒来自密,喷处还匀。

多为盛将仙露,来写十分春。润逼衣篝静,美景良辰。

()

瓶花使,憨婢与清僮。老道村氓无不可,痴婆俗子太愁侬。

最妙主人公。

()
雨湿花房,风斜燕子,池阁昼长春晚。
檀盘战象,宝局铺棋,筹画未分还懒。
谁念少年,齿怯梅酸,病疏霞盏。
正青钱遮路,绿丝明水,倦寻歌扇。
()

此行不必话离愁,且举匏樽醉几筹。
天下岂无山可买,男儿当与国分忧。
剑辞星匣边风凛,船驾云帆海月流。

()

月在洛阳天,天高净如水。下有白头人,揽衣中夜起。

思远镜亭上,光深书殿里。眇然三处心,相去各千里。

()

颇闻天禄青藜杖,雍也自是今刘向。汉启炎精著五行,天符火德明文象。

太乙光分五夜深,夘金气应三台上。草堂人稀清漏长,紫薇花开金井凉。

()

烛明香炷。正烧灯时序。一桁湘帘透疏雨。值午餐传后,酉饮醒时,好安排、槐火松炉烟缕。

沧浪遗迹在,分得新泉,唤取鸦头试春水。小瀹旗枪,檀口香生,细领略、兰芽蕙蕊。

()
墨卿与我是相投,了得时需便罢休。
不见江南井中藏,只为相国寺门留。
()

谁画阳关赠别诗,断肠如在渭桥时。荒城孤驿梦千里,远水斜阳天四垂。

青史功名常蹭蹬,白头襟抱足乖离。山河未复胡尘暗,一寸孤愁只自知。

()
幽居感节物,僧舍值朝凉。
空檐落寒雨,滴滴响秋堂。
低飞林昌翮,湿羽不能翔。
危叶别故枝,幽花泫晚芳。
()

冰佩冷,风飏紫绡裘。五色光中瞻帝所,方知碧落胜炎洲。

香雾湿帘钩。

()

一声啼雁铺沙白,白沙铺雁啼声一。孤枕夜凉初,初凉夜枕孤。

捣砧和梦悄,悄梦和砧捣。愁客望高楼,楼高望客愁。

()

飞雪亭边欲雪天,当年生日又今年。
云山卓锡闲心外,湖海烧香笑面前。
每为寒交倾钵施,更多雅客问诗禅。

()
圣节祥烟蔼御炉,殿庭严肃响山呼。
赭袍日照来天上,玉佩风清侍座隅。
古字数行仙药诀,鲛绡十幅寿星图。
远方拜表来朝贡,兼贺虹流电绕枢。
()

同作祠官荷圣朝,年年相待放生桥。
精庐此日来无伴,稽首炉熏自祝尧。

()

几听邻篴起悲歌,旧屋依然怯再过。紫殿不闻司马入,苍生其奈谢公何。

庭花宛宛开新蕊,圃树阴阴发故柯。惆怅礼台行乐处,清风萧飒暮寒多。

()

阴凝冰未泮,雪尽岁还穷。世事浮荣外,生涯久病中。

心旌摇落日,天影度冥鸿。短发垂垂白,那堪犯朔风。

()

何必陆居幽,浮家狎野鸥。此心原似水,不系恰同舟。

叶满前村路,潮来晚渡秋。风斜兼雨细,亦自使人愁。

()

积雨洗崖嶂,奔泉会空曲。
流为千丈溪,泓停深似玉。
霞吟发彩翠,花艳分红绿。

()
春光可揽去如惊,乐事能追不得行。
楔事已觞王内史,披香只赋庚兰成。
敢嫌塞柳浑无意,尚喜山花自有名。
嵩少未归无著处,此身曾是亦诸生。
()
珍重巴西守,殷勤寄远情。
剑峰当户碧,诗韵满楼清。
日照涪川阔,烟笼雪峤明。
徵黄看即及,莫叹滞江城。
()

江海相忘十五年,羡公松柏蔚苍颜。四朝耆旧冰霜后,两郡风流水石间。

旧政犹传蜀父老,先声已振越溪山。樽前俱是蓬莱守,莫放高楼雪月闲。

()

心灰尽、有发未全僧。风雨消磨生死别,似曾相识只孤檠,情在不能醒。

摇落后,清吹那堪听。淅沥暗飘金井叶,乍闻风定又钟声,薄福荐倾城。

()

西湖不近上林隈。问江梅。定谁栽。莫是冥鸿,衔子远飞来。紫陌游人多不识,但惊看,青天霁,一树开。独有使君怜寂寞,为持杯。能几回。玉纤横管东风外,落日楼台。不恨明朝,飞雪满苍苔。恨杀南溪调鼎手,恐迟暮,到而今,霜鬓催。

()

神灯照夜惟闻说,皓月当空不用寻。个里忘言真所得,便应从此正人心。

()

旅食沙林暮,年华北雁春。谁怜竹叶饷,同是采薇人。

()
颐生就死。
死里逃生终复始。
弃假求真。
真性明知身外身。
()

三年梦远怅如何,江海逢君秋色多。谁见幽人独醒去,依依残月照藤萝。

()
俯长江、不占洞庭波,山拔地形高。
对扶疏古木,浮图倒影,势压雄涛。
门掩翠微僧院,应有月明敲。
物换堂安在,断碣闲抛。
()

小径中林宛转通,薇花秋晚堕疏红。三三五五含香侣,耐可婆娑退自公。

()

曾记中原,与数子、挥鞭竞出。同凭吊、园空石尉,城荒李密。

夜卧戍楼风咽鼓,晨题败驿霜胶笔。更月中、带雪上轘辕,奇无匹。

()

圣人教无类,仆隶犹子弟。况尔秉性良,识字念恩礼。

薪涿重趼为,溷湢昏暮理。暇屏几牖前,窥书色私喜。

()
小春才过,冬至相催。
光阴驹过隙,须鬓雪成堆。
松根石上,槁木寒灰。
冻膝拥深霜树叶,禅心清点野桥梅。
()

魂归魄散两逍遥,小小丘亭慰寂寥。
守墓未须耘宿草,白蟾方护紫芝苗。

()

神龙无尺木,反为螾蚁陵。芳兰生匝墙,亦随萧艾零。

小人甘龊龊,安知楹与莛。黄钟奏铿戛,反谓虫鸟鸣。

()

阅罢晴原蚁战酣,还凭彩笔恣游探。沿陂骑吹翻春涨,入岳星河挂晓骖。

间有壮心怜渭北,定无佳处胜终南。欲知西笑缘何意,来与维摩共一龛。

()

正报鼓钟催献岁,那堪风雨妒新春。相过岂惜障泥锦,拚醉从欹折角巾。

草本含滋添秀色,鱼龙冲浪起潜鳞。晴来好放东郊马,嫩绿平铺不动尘。

()

濯足寒流憩柳湾,祓除尘土上漪澜。系舟南浦经年忆,秉烛羌村后夜欢。

作客久难谙世路,逢人偏苦问长安。山灵莫漫嘲逋客,留得怀中一寸丹。

()

与客登高处,节物伤迟暮。不见白衣来,三复秋风句。

()
绝顶龙君宅,深疑与海连。
飞来千丈瀑,下润几桑田。
噀日虹霓壮,随风雪霰圆。
高寒吟未稳,欲去复回旋。
()

此地亦巴丘,将军岂昔游。风吹大树老,坟对古坛幽。

庙祀存邦典,时艰惜勇谋。小乔殊凛烈,爽气共横秋。

()

莫把天人轻着意,天人分处与生殊。却笑世儒多自误,老来空长寄生株。

()

四年不见罗文学,绿鬓朱颜宛如昨。酒杯春满听啼莺,琴响夜寒弹别鹤。

鹤飞冥冥溯寥廓,仙人遣送长生药。丹砂九转飞灵光,玉虹白日穿林壑。

()
大梁城里王居士,园有江南数种梅。
乱后只疑随刼火,那知移向此间来。
()

公子招欢地,牛山胜事存。心期惠远社,迹感孟尝门。

竹院留宵榻,花岩驻午轩。临溪一相送,今日独谁言。

()
侍宴瑶池更不归,茂陵千古挂余悲。
祗今山下传遗姓,应守琼田旧玉芝。
()

回首望荆门,惊浪且雷奔。四鸟嗟长别,三声悲夜猿。

()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