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中竹影

馆中竹影朗读

《馆中竹影》是宋代孔武仲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绿竹随着斜晖舞动,姿态优美。微风吹进帘栊,舞影进入图画之中。一切杂音都消失无踪,只与美妙的意境相会。合上书卷,停止吟唱,谁能与我一同体会这种境界。

诗意:
《馆中竹影》通过描绘竹子在馆中舞动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清雅宁静的向往。诗中的竹影舞动、微风拂过等景象,创造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诗人通过馆中竹影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美的追求和对宁静境界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词以叙事的方式展现了竹子在馆中的优美舞姿,通过描绘竹影摇曳、微风拂过的景象,营造出一个宁静、静谧的氛围。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宁静境界的向往。诗中的“绿竹带斜晖,猗猗有余态”描绘了竹子在斜阳下的优美形态,使读者感受到了自然之美。而“微风到帘栊,舞影入图绘”的描写,则将竹影的舞动与画面相结合,增添了一份虚幻之美。诗末的“掩卷罢吟哦,谁同此三昧”则表达了诗人在欣赏竹影的过程中获得的心灵愉悦和平静,同时也向读者发出邀约,一同体味这种清雅境界。

《馆中竹影》通过对竹子在馆中舞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美和宁静境界的诗意。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创造了一个宁静、和谐的画面,使读者感受到自然之美并引发内心的愉悦。这首诗词旨在让读者在繁杂纷扰的世界中,感受到宁静与美好,并邀请读者共同体味这种清雅境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孔武仲

(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孔武仲朗读
()

猜你喜欢

斑斑兰玉不胜清,长羡于门久日荣。
共庆两苏离蜀道,从今二宋到神京。
三年刻楮真余事,一日乘槎定策名。
想得颐山来岁好,绿袍黄里照溪明。
()

洞䆗虚无净一规,惊涛相即不相疑。精金大冶鍊幽蚃,俊鹘老鼍愁倾危。

炎心已改何洗涤,高旻受荡还清嬉。妙香浮动非蘋芷,水雾上摄开轻吹。

()

黄沙漠漠马骖驔,北地春光久自谙。不用褰帷纵游目,断无山色似江南。

()
通籍念无补,先庐获归休。
所忻三载间,暇日从公游。
城中十亩园,颇复依清流。
渺渺送归雁,翩翩下轻鸥。
()

西过危墙复转东,浅苔荒径送微风。沿溪弱柳参差绿,夹岸夭桃深浅红。

几片白云归远岫,数家茅舍傍牛宫。春来万物皆舒郁,惟我穷途不暂通。

()

沈瘦能强它客肥,风流三绝见应稀。双珠博得酬知己,了却尘缘无是非。

()

赴阙是还乡,无烦恨路长。蟏蛸空罥户,䆉稏已登场。

转觉行期近,频添别泪滂。云泥从此隔,聊复驻遥装。

()
蜀路新修尽坦平,交亲深幸再逢迎。
正当返袂思乡国,却似归家见弟兄。
沾泽只惭尧綍重,溯流还喜范舟轻。
欲将感恋裁书旨,多少鱼笺写得成。
()
悟彻梨分,常清常净新营构。
神添秀。
食其真母。
展出拿星手。
()
笼鹤囊琴驾短篷,夏初言别又秋中。
一天遥共团圆月,两地相忘矍铄翁。
朝廷还公黄阁相,江湖乞我白苹风。
金台乍到朋簪盍,肯系吟笺寄早鸿。
()

半夜檐声挟北风,平明贺雨走诸翁。山人起向水亭坐,野膳不求行帐丰。

曲糵有香莲不死,藩篱无阙竹成功。闲中自有闲生理,促办牛衣戴此公。

()

已分匡庐埋老骨,干戈万里促行尘。谢家兄弟风流旧,玄度襟情笑话新。

近海烟深含岳色,远山云薄想晴春。十方多难饶相过,韵事何妨到水濒。

()
悠悠客子京华远,只把清秋泪濯缨。
黄叶风前身亦老,白云影外世还轻。
书来旧德知无恙,梦断疏钟恨有情。
昔日诸生今在不,丈人因为话平生。
()

袅袅风波又此秋,青溪几曲映清流。疏篷剪烛人重话,短鬓簪花老渐羞。

杯影惊心倾海水,角声催晚逼城楼。蒹葭别有凄凄恨,不向中央怨阻修。

()

士有不得志,栖栖吴楚间。广陵相遇罢,彭蠡泛舟还。

樯出江中树,波连海上山。风帆明日远,何处更追攀。

()

犹存鼎镬记熙丰,翠霭春深古路通。千百舂锄一株树,野田吹下雪花风。

()
渡江慎且无,登楼戒亦莫。
有如鹤乘轩,便类燕巢幕。
此君如宝玉,百火不一烁。
又复如衢樽,醉不谢所酌。
()

何必罗浮访稚川,相逢一笑共谈玄。蓬莱咫尺三万里,铜狄因循五百年。

梦幻莫论身外事,啸歌聊得醉中天。几时丹灶同收拾,去入云山了旧缘。

()
长春门里清明日,上苑兰风花鸟繁。
焚却纸钱啼泣罢,又随龙辇向西园。
()

萧森诃子林,蒲葵郁相向。榕树与菩提,枝枝似交让。

岁久根为干,倒生多怪状。植自萧梁年,半槁神尔王。

()
芳草未应羞鹎鵊,潜鳞终是表提壼。
蔡经背上痕犹在,更念麻姑指爪无。
()
不量晴雨便称卮,雨过楼头别一姿。
画壁云香从座起,筠帘风影逐波移。
歌残烛炧春衣怯,语杂觞条夜漏迟。
带湿管箫疑半咽,城乌啼上隔墙枝。
()

龟兹城东七十里,蝶飞燕语春风温。杨柳清随一湾水,桃花红入三家村。

山童盘跚作胡舞,野老钩辀能汉言。苜蓿葡萄笑相献,年来渐识官人尊。

()

河出鸟宿后,萤火白露中。上人坐不倚,共我论量空。

残月华晻暧,远水响玲珑。尔时无了梦,兹宵方未穷。

()

昨梦里,见别后湘皋,又生兰芷。正夜窗听雨,镫花报有人至。

怊怅携手地。销年华多丽。水驿晚,省是重逢,各自憔悴。

()

女媭遗事弟亲知,书罢双悬泪若丝。潭水每归怜放逐,粥炉无复燎须眉。

班门有女成三士,窦树如君占一枝。好志不应无外史,岂将文字斗雄雌。

()

杖藜何事踏苍烟,为趁春风到水边。若遇芳菲须放步,莫教虚度艳阳天。

()

()

雨过禅房夜气清,湿萤无数自宵行。光穿竹树来还去,影照池塘灭复明。

飞学流星疑有意,出因腐草本无情。暂时熠耀休凭夜,敢傍长空晓日征。

()

近郊蹙踏已尘迹,抱郭清切复禅枢。斜阳古殿鸦乱集,积水短蒲鹤并呼。

客病正宜依梵寂,情超直拟仍仙都。怜尔风松故相戛,倚此烟茅绝可诛。

()
堂前堂后尽芙蓉,晴日烘开万朵红。
不把一樽酬胜赏,忍看憔悴落霜风。
()

扬帆三竺涘,弭锡五羊城。黑人初以涉,琉球次所经。

波弧十五兆,日矢九千嬴。人疑鹏六息,彼视蠖一信。

()
太守兴贤隘九州,劝为之驾盛炎刘。
方今神圣四门癖,即日英雄一网收。
在藻久观鱣发发,食苹又听鹿呦呦。
来年候对春风仗,企首同趋晓月浮。
()

一听游子歌,秋计觉蹉跎。四海少平地,百川无定波。

共惊年已暮,俱向客中多。又驾征轮去,东归事若何。

()

残月幽辉,宿昔见之,岂其梦耶。任寒堆一枕,钿珠零落,尘萦半榻,筝柱欹斜。

妾命如斯,郎行何许,裙扇留题满狭邪。鳞鸿便,莫双栖正稳,忘了天涯。

()

石头捣两裆。捣青复捣黄。

()

朝阳浓澹雪云垂,汤沐馀闲似标枝。
药有不龟聊击絮,管无窥豹任□碁。
垣阴剥紫迷寒藓,池溜含光结晚澌。

()

铁甲年年卧戌楼,将军未老鬓先秋。防边奇计谁能识,量尽寒沙夜唱筹。

()
书卷平生事,篝灯静夜分。
韵钧奏韩柳,黼黻补卿云。
不鄙频挥尘,曾窥一运斤。
词人嗟不遇,地下早修文。
()

禾傍雀啄啄,日暮不得饱。人生无百年,别家太草草。

()

千尺盘桓到上方,云居萧索实堪伤。

赵州关外秋风冷,佛印桥头夜月凉。

()

上方气压湖山胜,老我登临思惘然。
一鸟影沉秋水外,千峰势断夕阳前。
清尊白发酬今日,画舫朱帘记昔年。

()

措枉我先违陛石,均劳公亦下堤沙。
已欣晚岁逢良友,更喜高秋见好花。
旨酒芳新来似水,危亭清绝至如家。

()
稍稍沧江曲,亭亭日向低。
舟人方利涉,客子未安栖。
度鸟冲山带,飞凫踏水梯。
引杯观物性,不惜醉如泥。
()
红稀绿暗掩重门。
芳径罢追寻。
已是老于前岁,那堪穷似他人。
一杯自劝,江湖倦客,风雨残春。
()

征骖欲戒暂徘徊,极目风烟惨不开。白社别来频有梦,青山归去独无媒。

遥祠应待河东盖,作赋多逢邺下才。谁向天涯慰寥落,封书须为朔鸿裁。

()
阳复乾纯阳*午。
象帝先、是吾玄祖。
一气氤氲降甘雨。
始恍然、火浮黎土。
()

八曲砚峰倚碧虚,泉流瀑布世间无。凭谁染就丹青笔,写出芹溪九曲图。

()

河伯笑海若,小大固殊料。杂县眩钟鼓,雅音岂不和。

性质阂闻见,俯仰成山河。深识迈当世,薄俗常见呵。

()
子知神非形,何复异人天。
岂惟三才中,所在靡不然。
我引而高之,则为日星悬。
我散而卑之,宁非山与川。
()

高台俯映暮江清,叶叶风帆尽日行。碧水几时停过客,青山终古属先生。

可知遁世原持世,始信逃名是爱名。惭愧萍逢无定迹,沧洲暂借濯尘缨。

()

洗墨池边佳问来,月窗重感故人怀。几时池上翚飞好,伫见新碑向竹开。

()
植物惟松柏,苍苍贯四时。
岁虽寒不改,人到老方知。
风籁龙吟冷,冰枝鹤立危。
一株独青在,万木后凋谁。
()

剩水残山觉范诗,汎然孤棹去何之。倚樯吟啸元无忤,谁信今朝无早炊。

()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

古寺萧清汝水湄,寓公仍有庾征西。机轮宛转春寒硙,浮线萦纡漾小溪。

入定僧閒多却扫,深春人去自成蹊。一杯相属知何日,成事因须共到齐。

()
尝言数见便成亲,十载相怜病与贫。
拈出清诗同讽咏,窨来白酒馈比邻。
山中古栎看为社,谷口闲云喜似人。
残腊檐梅初放萼,尚堪索笑两三巡。
()

吾慕汉阴叟,灌园聊避世。搰搰自行汲,不肯生机事。

掉首谢圣儒,比之为技系。混沌虽假修,厥言良有味。

()

洋洋乎水何美哉,合似罗浮不复开。天下朋友之胶漆,安得尽似双江来。

登临风日正清美,长啸休惊鸥鹭起。使君醇醪自宝坻,倾作金波逐江水。

()

吁嗟成永隔,生死事相关。气节云霄上,勋名宇宙间。

孤魂忧国泪,万古锁愁颜。寇运将衰绝,燕然未许攀。

()
宿露依芳草,春郊古陌旁。
风轻不尽偃,日早未晞阳。
耿耿依平远,离离入望长。
映空无定彩,飘径有馀光。
()

东郊迟马埒,南院看花帏。皋响清游佩,风香动过衣。

鸣鸠双翅拂,喧雁几行归。纤柳裁堪折,含桃未可飞。

()

朝发箄洲头,暮泊鲇鱼口。江山不复识,牢落戎马后。

故乡昔殷富,狂寇屡芟蹂。焚杀一何惨,兵气尚缠纠。

()

西湖吾未到,梦想或遇之。濛濛水云乡,荷花交柳枝。

今日见丰湖,万顷青琉璃。持问老东坡,杭颍谁雄雌?

()

卜得幽居好,秋来景倍佳。堂虚先得月,城近每闻笳。

雨洗苍梧叶,风吹白藕花。门前无列戟,错认野人家。

()

卤簿去悠悠,西郊乱叶秋。旐翻寒日薄,笳咽断云愁。

吊客门飞鹤,佳城山卧牛。灵车今不返,洧水日东流。

()

鼓声迎客醉还家,社树团栾日影斜。
共喜今年春赛好,缠头红有象生花。

()
庄周梦胡蝶。
胡蝶为庄周。
一体更变易。
万事良悠悠。
()
秋色追随入慧光,肯携幽卉问行藏。
深林未省炎凉态,来为闲人特地香。
()

织女机边喜色饶,三光耿耿焕良霄。银河渡有乘槎处,未许牵牛过此桥。

()

曲阑干外小方塘,塘上萧萧绕翠篁。一镜平开涵影细,万竿齐动引风凉。

根穿近岸藏科斗,稍接遥空下凤凰。水竹双清曾到此,金樽相对兴难忘。

()
西出潼嵌客路迷,一葫蘧酒一篇诗。
葫牙酒尽兴未尽,坐看春山春尽时。
()

老干槎枒花满身,冰霜丰骨玉精神。扫除海内风尘色,独立岭南天地春。

()
东冶亭东转半山,栽松庵外万琅玕。
重来钟阜同僧话,回顾城中几客闲。
()
湖水冬犹壮,林烟晚更孤。
荒凉诗莫状,零落雁成图。
历历旧行路,萧萧新鬓须。
不知造物意,投老又何如。
()

驿使锦连乾,传宣下九天。缄题瞻赐玺,走送听鸣鞭。

意溢兼金外,恩从玉陛前。更怜戍边客,一骑入秦川。

()

一身栩栩复蘧蘧,为蝶为周我自如。寤寐人閒第游戏,此身无地不华胥。

()
蓬莱阆风白云乡,琼楼玉馆相低昂。
蟠桃影滴仙露湿,壶天昼日和春长。
老仙鬓眉白于雪,双侍女仙冰玉洁。
龙牙棋子琅玕盘,消遣洞中閒日月。
()
老我秆枝甘伏鷃,羡君乔木又迁莺。
清平官府无公事,分我丝苇一箸羹。
()

仓皇直下豫章城,江上闻风溃列营。沔口三旬余劫火,浔阳九派汇军声。

元戎已见奔单舰,都护空劳集守兵。约略诸君功罪际,陷疆事重陷身轻。

()
万目环观一节东,江酣迟日漾春风。
君王恨见严徐晚,廊庙方资稷契忠。
四蜀正须烦笔下,一言知已定胸中。
少焉我欲归田去,拭目期君鼎鼐功。
()
水奫沦兮不扬,山嵚岑兮多巨石。
神来下独舂,仰昂神远适。
王孙的咳,神无亟兮。
()
吾闻峨眉秀绝几千古,下有人才纷可数。
长公少公两玉人,一为龙一为虎。
先生晚出蹑其后,万里东来谒明主。
青衫羸马百官底,一纪重经启封土。
()

石荷长梢双凤尾,雷惊空谷九龙章。高秋坠露浓如乳,泻入金盘胜玉浆。

()

坐入江村夜,凄风两鬓生。渔灯忽明灭,野渡尚纵横。

匣剑嫌光逸,囊琴觉调更。谯声不到耳,忽过雁归衡。

()
一骑山行岂是侯,霸陵要自莫呵休。
蒙恩君欲知轻重,曾督坤维六十州。
()

青青麦垄白云阴,古寺无人新草深。乳燕拾泥依古井,

鸣鸠拂羽历花林。千年驳藓明山履,万尺垂萝入水心。

()

丈夫抱才艺,譬若囊中锥。不遇盘与错,利器将焉施。

康侯青云彦,敡历非一时。朅来绾铜章,出宰潼水湄。

()

区区九州内,横从数千里。谁设山与河?愚者分表里。

京师天下本,万国赴如水。珠犀从南来,狗马由西止。

()

朝廷孝治称今日,乡郡荣归及壮时。
关吏相呼迎印绶,里儿争出望旄麾。
北堂已足夸三釜,南亩当今识两歧。

()

三吴佳丽地,高阁一开扉。鹫岭开图画,松关入翠微。

江潮冲雨下,木叶带云飞。海国相逢几,年来故旧稀。

()
岸帻萧骚雪满簪,一闲真是直千金。
归来栗里多情话,病后香山少醉吟。
久坐蒲团焦叶放,闲拖藜杖藓花深。
饥时吃饭慵时睡,何暇将心更觅心。
()
听履星辰北斗寒,三能只隔寸云间。
周家冢宰均四海,汉制尚书本百官。
鵷鹭班齐瞻进步,凤凰池近却飞还。
河图冠出西清上,莫作寻常五马看。
()
芳丛翳湘竹,零露凝清华。
复此雪山客,晨朝掇灵芽。
蒸烟俯石濑,咫尺凌丹崖。
圆方丽奇色,圭璧无纤瑕。
()

森森桧柏锦城东,丞相祠堂画栋崇。一羽云霄标赤帜,两朝日月保青宫。

运筹数语茅庐定,创业三分鼎足洪。八阵兵谋谁步武,特来墙下挹清风。

()

至清则无鱼,至察则无徒。山薮贵藏疾,大川恒纳污。

仲举见已晚,元礼陨其躯。疾甚乃主乱,反以瑕败瑜。

()

如山范景仁,确乎不可拔。廷争万乘前,龙鳞日几捋。

至言金石贯,浩气鬼神夺。国本建诸初,庙名正其末。

()
岸岸人家住,门门面水开。
老翁扶杖立,稚子看船来。
一夜鸣春雨,诸滩涨绿醅。
顺流行自快,更著北风催。
()

高冈有五石,石石皆生云。晏坐松根下,前林正夕曛。

()

何处飞虹落晚天,铁桥分沫洒岚烟。风瓢一歃沉疴洗,莫是仙人种玉田。

()

祖德相门阑,分符众比难。
忧民如有病,见客似无官。
地镇三秦重,衙当二华寒。

()

能拙吾无比,高灵昔有闻。不知天下巧,乞以世间文。

果列空庭露,香浮入汉云。天孙何冉冉,柳子盖云云。

()
江湖飘泊二毛初,半世谋身智亦疏。
春意欲归彭泽柳,年华未尽茂陵书。
孤桐自觉非时调,尺牍谁能问客居。
须信人生身外事,落花残雨向春余。
()

园中风物水中亭。消得两娉娉。浊酒卷荷倾。早洗尽、筝声笛声。四堤晴柳,一天花气,付与晚山青。飞絮挟云轻。任膝上、瑶琴自横。

()

明条在议故,茂典亦原亲。法行自近始,安得庇兹人。

居方陪华屋,出乃列朱轮。朝等磐石固,暮为屠戮身。

()
麝煤鼠尾要镌汝,頮面沃心谁似吾。
老子胸中十万读,莫年相喣复相濡。
()
人生天壤中,孰不有所求。
小大虽不齐,逐物常同忧。
士子文字间,亦各从所爱。
取舍未必同,於道均无害。
()

山色重重怪,高谭事事新。荒松吹老鬣,古石长斑鳞。

入室寻僧梦,翻经晤客尘。禅兄兼酒弟,傲杀世间人。

()

雁峰自昔号名州,尔既难辞我莫留。
临政毋忘宣上德,持身谨勿遗亲羞。
当令民诵循良守,罔俾人讥恩泽侯。

()

通梦周公不我欺,咿嘤无若大音希。诗人伎子知谁在,一枕邻鸡曙已晖。

()
春风动地卷红旌,人在清溪阔上行。
歌舞洗空亡国恨,风流太守亦多情。
()

剪烛巴窗话雨时,翛然太古白云姿。花鲜月出人皆醉,静读黄庭意欲迟。

()

灼灼声华北斗县,青缃大业照遗编。中原才子先何李,鲁国文衡并蜀燕。

采振木天惊凤翥,名高梧掖愧寒蝉。如今国内知司马,一剑龙精有世传。

()

诗人标格老僧装,大地无非选佛场。最是匡庐宜乞食,虎溪前去是柴桑。

()
乌帽红尘媿子陵,绿蓑青笠晚寻盟。
三千里外还家後,七十二回看月生。
与子两人长对酌,笑渠万古浪垂名。
醉翁若是真个醉,皂白何须镜样明。
()
愈再拜:愈之获见于阁下有年矣。
始者亦尝辱一言之誉。
贫贱也,衣食于奔走,不得朝夕继见。
其后,阁下位益尊,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
()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

忆眠时。
人眠强未眠。
解罗不待劝。

()
教民稼樯,不令而行。
进退有度,琚瑀锵鸣。
言还熉幄,礼则告成。
帝命率育,明德惟声。
()
近来憔悴人惊怪。
为别后、相思煞。
我前生、负你愁烦债。
便苦恁难开解。
()

三月旌旗幸玉泉,牙樯锦缆御龙船。千官车骑如云涌,杨柳梢头月色娟。

()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

乘驴迢递走红尘,十二街中草色春。
不是眼空京兆尹,敲推原已入诗神。

()

往昔扬州市,神仙爱夜游。夜来灯与月,不忝小扬州。

()
发地结菁茅,团团抱虚白。
山花落幽户,中有忘机客。
涉有本非取,照空不待析。
万籁俱缘生,窅然喧中寂。
()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华阳下军,走芒卯。魏王及公子患之。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馀年。

  公子与魏王博,而北境传举烽,言“赵寇至,且入界”。魏王释博,欲召大臣谋。公子止王曰:“赵王田猎耳,非为寇也。”复博如故。王恐,心不在博。居顷,复从北方来传言曰:“赵王猎耳,非为寇也。”魏王大惊,曰:“公子何以知之?”公子曰:“臣之客有能深得赵王阴事者,赵王所为,客辄以报臣,臣以此知之。”是后魏王畏公子之贤能,不敢任公子以国政。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曰:“臣脩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公子执辔愈恭。侯生又谓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公子引车入巿,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当是时,魏将相宗室宾客满堂,待公子举酒。巿人皆观公子执辔。从骑皆窃骂侯生。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宾客皆惊。酒酣,公子起,为寿侯生前。

()
源流简公出,名字鲁山宗。
避地江之左,惊人易以东。
机云千载里,歆向一门中。
敬止山堂老,才名是至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