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舍人归兰陵里。唐代。杨巨源。清词举世皆藏箧,美酒当山为满樽。三亩嫩蔬临绮陌,四行高树拥朱门。家贫境胜心无累,名重官闲口不论。惟有道情常自足,启期天地易知恩。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杨巨源。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春日居法云兰若 其二。明代。徐熥。登临正及看花期,青草葳蕤步屧宜。雨翳鲸音过院冷,风传莺语出林迟。閒寻缁锡谈三昧,偶伴黄冠礼六时。自是山中堪避俗,更无踪迹世人知。
古渔父词十二首。宋代。王铚。虞舜遗风远可寻,烟波一棹古犹今。九疑苍莽三湘阔,尽是云山韶濩音。
河源吟送熊节之知河源县予昔与之处太学知其。明代。罗玘。出宰河源县,非是黄河源。维彼黄河源,其名为火敦。华言星宿海,或曰此天根。君能如火敦,身高在昆仑。块视人间世,此县安足言。请从天下县,一一向主论。县县令如君,行行信鱼豚。
某敬采民言成六韵为安抚阁老尚书寿伏幸过目 其一。宋代。张栻。里胥不踏桑麻路,桴鼓长闲花柳村。都在邦君和气里,卖刀买犊长儿孙。
谩成。元代。马臻。暖催花雨湿行尘,脉脉凭轩欲损神。閒忆少年如昨日,只疑乐事是前身。黄鹂紫燕春仍好,剩水残山物自新。可惜白鸥波浩荡,扁舟老却钓鱼人。
因书寄黄子耕六言三首。宋代。赵蕃。旧谒南州高士,必过江夏无双。吊古已悲衰柳,怀人更隔长江。
与友人乞素馨花。明代。唐秩。爱伴清香养此情,只因性懒却空庭。带长方绕纱窗草,水煖惟生石沼萍。琴韵凄清春有恨,花魂寂寞酒难醒。名园雨罢风光好,应许诗狂乞素馨。
杏花杂诗。金朝。元好问。杏花墙外一枝横,半面宫妆出晓晴。看尽春风不回首,宝儿元自太憨生。
选冠子(淮上兀坐,等待取接,因得汉使一词,他日歌之)。宋代。曹勋。细柳排空,高榆拥岸,乍觉楚天秋意。凉随夜雨,望极长淮,孤馆漫成留滞。天净无云,浪痕清影,窗户闲临烟水。叹驱驰尘事,殊喜萧散,暂来闲适。常念想、圣主垂衣,临朝北顾,泛遣聊宽忧寄。輶轩载揽,虎节严持,谈笑挂帆千里。凭仗皇威,滥陪枢筦,一语折冲遐裔。待归来,瞻对龙颜,须知有喜。
吴淞泛舟遂抵云间。清代。梦麟。日上九峰道,风轻三泖间。流水澹无极,白云时出山。缘念浮家客,高风不可攀。支颐听渔唱,孤艇放歌还。
渡江。清代。王图炳。云自孤飞月自明,蒲帆十幅剪江行。君听浊浪金焦外,淘尽英雄是此声。
张氏园晨兴二首 其一。明代。李达。五柳门庭八桂香,层林尽染晓来霜。蒲瓜尖上朝暾出,便送峰阴向草堂。
下人阳乌石二泷初闻猿声二绝 其二。元代。刘崧。白日青崖烟雾生,深林绝涧少人行。残年乌石泷头路,听得山猿第一声。
赠玉娥 其一。明代。叶春及。涉涧登台鬓半松,玉娥相对玉娥峰。千杯劝尽不知醉,手挹飞泉入酒钟。
虎丘送赵司空。明代。皇甫汸。虎丘缔赏逢初地,麟阁图勋庆此筵。已见兵威销草木,更看喜气满山川。诸天香梵留清啸,子夜吴歌当凯旋。自愧陈琳老书记,欲从幕下赋燕然。
采石四咏 其一 温峤。宋代。杨杰。半夜燃犀采石江,江神无处避馀光。未应赤帻能为害,窥见渊鱼已不祥。
汝南过访田评事。唐代。方干。移家近汉阴,不复问华簪。买酒宜城远,烧田梦泽深。暮山逢鸟入,寒水见鱼沈。与物皆无累,终年惬本心。
寄长安郑员外。唐代。刘兼。屈指良交十四人,隙驹风烛渐为尘。当初花下三秦客,只有天涯二老身。乘醉几同游北内,寻芳多共谒东邻。此时阻隔关山远,月满江楼泪满巾。
乍三清鹤降,万里云收,昊天空翠。玉磬琅琅,动乾坤声锐。尽日修斋,虚堂设醮,庆大仙恩惠。满献霞觥,长歌妙曲,留连师意。二九良辰,菊花开遍,正是重阳,素秋佳气。烂漫香风,健飘*丹桂。秀景稀逢,上真难遇,幸一时相际。雁影沉沙,蟾光照夜,醺醺同醉。
醉蓬莱 九月十八日西虢刘氏醮。宋代。丘处机。乍三清鹤降,万里云收,昊天空翠。玉磬琅琅,动乾坤声锐。尽日修斋,虚堂设醮,庆大仙恩惠。满献霞觥,长歌妙曲,留连师意。二九良辰,菊花开遍,正是重阳,素秋佳气。烂漫香风,健飘*丹桂。秀景稀逢,上真难遇,幸一时相际。雁影沉沙,蟾光照夜,醺醺同醉。
散花词 其五。宋代。赵佶。净侣吟仙曲,人人赞善哉。万花兴供养,飞舞自天来。宝叶开琪圃,珍柯在紫微。不教蝴蝶采,长共綵鸾飞。
玉泉寺与润上人望秋山怀张少尹。唐代。武元衡。山寒天降霜,烟月共苍苍。况此绿岩晚,尚馀丹桂芳。禅心殊众乐,人世满秋光。莫怪频回首,孤云思帝乡。
赣学乡饮礼成二首。宋代。李昴英。无哗观者也深衣,古典如迂效颇奇。放出曦轮行事日,飞来捷帜序宾时。俎阳便觉春流畅,拜爵潜教俗转移。此礼重行应易易,邦人耳目熟威仪。
望接笋峰。清代。顾嗣立。朝游万年宫,暮宿天游观。群峰绕曲溪,一日千万变。纵目神飞扬,有口那能赞。不须秉烛游,佳处已得半。惟有接笋峰,青壁蹊径断。紫翠立磔卓,通透光三段。昨晚进石门,深坞斜阳慢。望崖不能前,颈脰屡顾盼。今晨扶筇来,露草珠璀璨。古洞翠毛零,葛藤恣延蔓。鼯鼬上树窥,猿狖隔林唤。忽见道士来,笑口指山畔。云此通隐屏,绝顶有道院。箫管云中闻,环佩月下见。梯级八十一,彳亍跨两骭。梯穷面峭壁,窸窣凌巧栈。踸踔一足行,铁索双手换。鸡胸行蚁伏,龙脊妖鼠颤。頫临万丈潭,铿訇走匹练。虽有贲育俦,下觑杂花眩。师徒住此峰,往来百千遍。雨过蹑屐登,不翅平地便。君身长吴乡,丘壑类平衍。亮无凌风翼,对此空眷眷。余闻道士言,惊汗湿衣襻。羊肠九折坂,王阳尚兴叹。韩子最奸黠,遗书华阴县。发肤敢毁伤,渊冰早兢战。兹游虽好奇,何自取惊惋。举手谢道士,我行亦已倦。寄语峰头人,白云好娱玩。乞我辟谷方,金丹炼九转。服食待身轻,还来振羽翰。
龙司理君善得量移之命自徽过访有赠得六首 其一。明代。王世贞。为尉不凌守,居官能近民。烟霞行部足,鸟雀讼庭驯。赏自胶东厚,谗仍即墨新。明堂大计吏,圣主独劳神。
翌日再同恒叔囧卿集稚含仪部第。明代。胡应麟。携手高斋散鹤群,帝城春色渐絪缊。金庭日月三都赋,玉洞云霞二酉文。雪霁炉烟萦树起,风清棋响隔花闻。朝来共策黎眉去,折尽寒梅易水濆。
送张逸人。唐代。郑谷。人间疏散更无人,浪兀孤舟酒兀身。芦笋鲈鱼抛不得,五陵珍重五湖春。
秋怀奉寄玉山主人。元代。陈基。江上秋阴十日多,思君不见奈愁何。风高泽国来鸿雁,雨入汀洲落芰荷。公子文章裁瑞锦,佳人衣袖剪轻罗。画船亦欲溪头去,听唱花间缓缓歌。
河中孙学士以诗见寄因次本韵继和三章用为酬。宋代。魏野。表里山河舜帝基,圣君馆殿选贤知。开筵想任佳人拥,游寺应嫌俗吏随。政讶龚黄推绝席,文疑元白竖降旗。逍遥楼向闲登处,几感皇唐御制诗。
戏诸姊作假花。明代。周玉如。镂花雕叶百般新,巧手分明遂夺真。自是深闺无定鉴,金钱输与弄虚人。
山居杂诗九十首。宋代。曹勋。老来参同事,勤增不敢失。人言炉偃月,吾意炉藏日。朝阳升西山,异液甘若蜜。一体奠所居,旦旦享清逸。